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种东风螺繁殖及苗种生长发育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和台湾东风螺B·formosae(Sowerby)进行人工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3·6±1·1℃和充气条件下,方斑东风螺的孵化时间为8d,台湾东风螺的孵化时间为7d;刚孵出幼体壳长方斑东风螺为482·7±10·6μm,台湾东风螺为398·2±10·3μm。在水温25·2±0·9℃、培育密度为0·1~0·2ind·mL-1左右时,方斑东风螺幼体壳长增长速度可达33·6μm·d-1,约在第18天开始进入附着变态,变态时壳高为1323·9±118·6μm;台湾东风螺幼体壳长增长速度为25·3μm·d-1,约在第16天开始进入附着变态,变态时壳高为955·5±74·4μm。在水温26·5±0·7℃、培育密度为2100ind·m-2左右时,方斑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的稚贝壳高增长速度分别为0·21和0·20mm·d-1。  相似文献   

2.
2种东风螺线粒体基因序列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来自粤东和粤西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和台湾东风螺(Babylonia formosae(Sowerby))的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的序列进行分析,并对其遗传变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的序列总长度分别为506 bp(16S rRNA)和640 bp(COⅠ)。2种东风螺序列的碱基组成均显示较高的A T比例(16S rRNA基因63.5%,COⅠ基因62.4%)。对位排序比较表明,16S rRNA基因片段变异较小,台湾东风螺和方斑东风螺各存在1个碱基变异位点;方斑东风螺COⅠ片段有12个碱基存在变异,包括3个简约信息位点和9个单一多态位点;台湾东风螺COⅠ片段有17个碱基存在变异,包括4个简约信息位点和13个单一多态位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2种东风螺线粒体的COⅠ基因比16SrRNA基因具有更高的多态性,COⅠ基因序列更适用于东风螺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斑东风螺的平均核苷酸差异和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2.68和0.004 2,台湾东风螺则分别为5.62和0.007 8,说明台湾东风螺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方斑东风螺。无论是方斑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粤东群体的平均核苷酸差异和核苷酸多样度都大于粤西群体,说明粤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粤西群体。  相似文献   

3.
方斑东风螺对海水温度、条件比重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  余祥勇 《水产养殖》2005,26(5):23-24
进行了方斑东风螺对海水温度、条件比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所适应的海水的条件比重为1.014以上;其适应的水温为14℃以上,当养殖水温在24℃以上时,方斑东风螺可获得较快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细角螺(Hemifusus termatamus)腹足部肌肉的氨基酸含量与脂肪酸组成,并与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管角螺(Hemifusus tuba)、棘角螺(Hemifusus kawamurai)和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细角螺肌肉中检出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肌肉干重的81.03%,高于鲐鱼(79.86%)、方斑东风螺(66.45%)、管角螺(56.94%)和棘角螺(64.42%);肌肉中4种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为38.49%,占氨基酸总量的47.50%;8种必需氨基酸(EAA)总含量为38.49%,占氨基酸总量的46.94%。细角螺肌肉中共检出20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65.25%,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34.75%,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为0.53,低于方斑东风螺(1.15)、管角螺(1.13)和棘角螺(0.69),高于鲐鱼(0.37)。结果表明,细角螺肌肉中必需氨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食物蛋白与脂肪来源。  相似文献   

5.
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室外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对1龄内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1400余个方斑东风螺的壳高、体重生长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壳高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0.2349H~(2.89)(R~2=0.9822,P<0.01);(2)1龄内养殖方斑东风螺的壳高生长曲线和体重生长速度曲线呈现出不断升高趋势,壳高日均增长和体重日均增重为0.11 mm·d~(-1)和0.03 g·d~(-1);壳高特定增长率 IGR_H 和体重特定增重率 IGR_W 平均为0.69%和1.96%;养殖方斑东风螺在1龄以内为快速生长期,远没有达到生长的拐点;同时,方斑东风螺的生长明显受水温影响,当水温降到20.2℃时,其日均增长和日均增重降到最低,分别为0.09 mm·d~(-1)和0.01 g·d~(-1);特定增长率和特定增重率分别降到0.42%和0.64%。  相似文献   

6.
方斑东风螺配合饲料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9种不同营养水平的配合饲料饲养体重1.15-1.39 g的方斑东风螺幼螺,以增重率、壳增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腹足肌肉营养成分,对养殖效果进行评价.经过6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45%、粗脂肪含量9.76%的饲料,其养殖效果最好,方斑东风螺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其它试验组(P<0.01),其腹足肌肉的营养成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生态学的方法,在温度28.2~29.7℃、pH7.6—8.3的条件下,研究了养殖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适宜、最适生存盐度及适宜、最适生长盐度,以期为养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生存临界盐度界定为120h50%死亡的盐度(120hLS50),其范围为适宜生存盐度;生长临界盐度界定为增长率为最佳一组30%所对应的盐度,其范围为适宜生长盐度;把经过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的存活率或13生长量最高的几个实验组所对应的盐度范围作为最适生存或生长盐度。研究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适宜生存盐度为19.18~41.39,最适生存盐度为26.0—34.4;适宜生长盐度为19.28~39.96,最适生长盐度为26.0—31.6。当盐度变化超出最适范围时,养殖方斑东风螺对低盐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应用生化分析方法对达赉湖的主要野生鱼鲇鱼肌肉中的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以及氨基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鲇鱼肌肉中(干物质)蛋白质含量为83.46%,脂肪含量为4.83%,水分含量为76.66%,18种氨基酸总量为83.36%。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0.82%和39.30%.  相似文献   

9.
运用RAPD技术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amarck)泰国养殖群体和海南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选取21个10 bp随机引物对方斑东风螺2个群体各20个个体进行RAPD分析,21个引物共检测出222条带。泰国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70.27%,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185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49 1,群体内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率为0.7920,平均遗传距离为0.2080;海南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73.87%,Shannon信息指数为0.204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615,群体内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率为0.7620,平均遗传距离为0.2380。群体内遗传变异占种内遗传变异的76.81%,群体间遗传变异占23.19%。以上分析表明,方斑东风螺泰国养殖群体和海南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仍较高,但海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泰国群体要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半静水试验法,研究了敌百虫、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等3种抗寄生虫药物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稚螺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敌百虫、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方斑东风螺稚螺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10.54 mg·L^-1、32.52 mg·L^-1和8.13 mg·L^-1;48h LC50分别为93.52 mg·L^-1、16.90 mg·L^-1和3.96 mg·L^-1;毒性大小依次为敌百虫&gt;氯氰菊酯&gt;阿维菌素,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5.54 mg·L^-1、1.37 mg·L^-1和0.28 mg·L^-1。在上述安全质量浓度范围内,这些药物均可杀灭桡足类或其他寄生虫,但考虑药物残留和对水环境的污染,在生产中尽量采用生态防治办法,避免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11.
鳡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测定了鳡(Elopichthys bam busa)的含肉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鳡的含肉率达77.61%。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分别为77.08%、18.82%、1.28%、1.65%和1.17%。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外)的鲜样含量为18.57%,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7.24%,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7.52%。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都高于FAO/WHO提出的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6.32,氨基酸分和化学分分别为84和63,缬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了解东营养殖双齿围沙蚕营养成分及作为食品原料开发的可行性,对东营养殖双齿围沙蚕按照相应国标进行营养成分分析、营养评价、膳食营养质量指数分析。检测结果显示,4月份采集的东营养殖双齿围沙蚕中含有蛋白质(61.11±1.02)%,脂肪(12.63±0.46)%、灰分(8.08±0.08)%;沙蚕体内检出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8%,接近于国际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理想模式(40%),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国际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为68.54%,大于国际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理想模式(60%),呈味氨基酸总量占总氨基酸总量的38%;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的(18.35±1.09)%、(51.27±2.73)%;体内的维生素E含量较高(1.34±0.01)mg/kg,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铁、锌、硒;镉、铅、甲基汞未检出,无机砷含量低于GB 2733之规定。东营养殖双齿围沙蚕营养质量指数为1.64,其提供营养素的能力大于提供热能的能力。因此,东营养殖双齿围沙蚕是高蛋白、低脂肪、膳食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原料,可用于特殊膳食功能食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池塘低盐养殖点篮子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在低盐池塘中养殖102 d后,对其营养成分及其品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点篮子鱼新鲜肌肉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5.17±0.87)%、(0.60±0.08)%、(22.33±0.50)%和(1.96±0.13)%;其肌肉干样中共检出19种氨基酸,总量为(89.03±0.36)%,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4.26±0.12)%,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8.49%,半必需氨基酸总量为(7.39±0.10)%,非必需氨基酸总量为(46.50±0.4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3.68%。可见,低盐度养殖点篮子鱼的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根据氨基酸品质评价,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5.44。低盐度养殖的点篮子鱼肌肉干样中鲜味氨基酸总量为(33.97±0.32)%,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8.15%。综合来看,低盐度养殖的点篮子鱼必需氨基酸营养组成合理,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理想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14.
黄鳍金枪鱼背部肌肉的营养成分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黄鳍金枪鱼背部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金枪鱼背部肌肉粗蛋白含量为26.2%,脂肪含量仅0.2%,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根据1973年FAO/WHO推荐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成人模式)对金枪鱼背部肌肉蛋白进行评价,氨基酸分为101,背部肌肉中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1.31%且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金枪鱼背部肌肉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比较和分析网箱与微流水两种养殖模式下体质量(76.5±17.8)g和(67.2±8.1)g的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一般营养成分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含有18种氨基酸;除色氨酸(Trp)和组氨酸(His)外,网箱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其余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低于微流水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显示: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构成合理,色氨酸均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在必需氨基酸中评分最高。两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均含有21种脂肪酸,网箱组饱和脂肪酸(SFA)总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低于微流水组,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微流水组,且n-3/n-6比值要高于网箱组。综上所述,微流水养殖的齐口裂腹鱼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试验测定了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含肉率及其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矿物元素(钙、磷、钠、镁、铜、锌、铁、锰、铬、硒)和氨基酸组成,并对其营养价值作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长鳍吻鮈含肉率为(69.51±4.91)%;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  相似文献   

17.
湖白鲑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湖白鲑(Coregonus cluncaformis)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湖白鲑含肉率为60.82%,肌肉(鲜样)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6.85%,粗脂肪含量4.39%,水分含量77.06%,灰分含量1.13%,该鱼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62.00%(质量分数,干样),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包括色氨酸),总量为28.16%,占氨基酸总量的45.42%;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湖白鲑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苯丙氨酸+酪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59.80,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19.94%。  相似文献   

18.
野生与人工养殖鸭绿江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鸭绿江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斑鳜肌肉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养殖斑鳜,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含量与养殖斑鳜相近;野生和养殖斑鳜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野生斑鳜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0.89%和27.18%,养殖斑鳜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0.35%-32.35%,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8.68%-28.69%;野生斑鳜、杂鱼喂养以及人工饲料喂养斑鳜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2.04、77.03和70.04,其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按照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野生与养殖鸭绿江斑鳜的限制性氨基酸均为Val和Ile;野生斑鳜脂肪酸中EPA和DHA含量分别为4.18%和2.61%,明显高于养殖斑鳜同种脂肪酸的含量。综合分析认为,鸭绿江斑鳜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舟山海域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的营养水平、确定其食用价值和养殖开发前景,采用常规营养指标测定方法对厚壳贻贝软体部分营养成分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厚壳贻贝软体部分(鲜样)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4.20%、11.12%、3.10%和1.70%。共检出17种常见的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7.2%和37.9%;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Ile)和苏氨酸(Thr),氨基酸指数(EAAI)为45.27,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模式。矿质元素中钠(Na)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钾(K)和钙(Ca);微量元素中锌(Zn)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铁(Fe),铜(Cu)、Fe、Zn之间的比值合理。结果表明厚壳贻贝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海水经济贝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广阔的养殖前景和市场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