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从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去中心化与信息碎片化的传播特点入手,分析在这两大特点下,生产性受众与目标受众细分后的"圈子化"对图书营销的影响与作用;通过分析生产性受众与社交媒体的关系,以及意见领袖与个性化阅读对图书营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得出社交网络将会让图书营销中的冷门不再"冷"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社会,新媒体事件不断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受众的能动性不断增强,借助新媒体提供的多种方式参与到新媒体事件的传播中,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媒体事件的传播过程,可以说是受众不断实现自身在事件传播中参与性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新媒体事件受众参与的内涵、参与度、原因和影响的分析,以引导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媒体更加重视受众参与的实现,发挥其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贺一鹏 《新闻世界》2012,(6):126-127
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推动着传播实践迅猛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传播实践的两个关键环节——传者和受者的变化最明显。鉴于此,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曾提出新型的受众观——生产性受众,强调受众的高度主体性和能动性。虽然初期受到诸多质疑和批判,但其后的传播实践却印证了其合理性。特别是网络传播中,受众主动性的边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被突破。本文就来讨论生产性受众在互联网发展到微博时代与之前相比有哪些前所未有的能动性以及被微博特性所束缚的被动性。  相似文献   

4.
岳琳 《新闻前哨》2021,(2):25-26
新媒体是在媒体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能够为更多受众参与提供条件的媒体形式。新媒体传播,要注重这种受众参与文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在新媒体传播中,提高受众的参与体验效果,同时也要强化媒体传播的质量和效率。新媒体传播要想实现社会广泛关注,就要将受众文化的民主化、多样化以及个性化进行探究,加强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学看,数字新媒体具有非对称的市场均衡,容易对消费者形成锁定,进行数字出版时需分清网络竞争态势和精确定位产品网络。从传播学看,数字新媒体的受众在传播中主动性增强、受众的行为能够被准确记录分析、信息传播可以更精确和直接,因而进行数字出版时应加入社交网络功能模块,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精确传播,对用户信息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6.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被广泛使用后,"积极受众"、受众能动性等概念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注意。本文认为,与电视传播不同,新媒体孕育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在传播方式上,体现为受众参与传播方式的变化、开放性文本的出现、媒介对受众个体的社会化建构;在传播文本方面,体现为意义的"内爆"和本文的失真。同时,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受众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受众的参与空间、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与之相应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信息内爆"弱化受众能动性、碎片化阅读削减传播效力、媒介成瘾导致受众行为失范、复制技术降低受众创新力。新媒体对"积极受众"的建构与解构并存。  相似文献   

7.
李凌凌 《当代传播》2004,(1):46-47,50
作为新媒体的网络造就了新一代的信息寻求者和信息接收者——网民。和传统媒体语境中的受众相比,网民具有信息时代的鲜明印记。在接收信息时,他们表现出很多和传统媒体受众迥异的特征,体现出新媒体和受众的互相培养。本文将通过与传统受众接受心理的比较,分析网民的信息寻求和接受心理,并探讨网络媒体相应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受众处于一个新旧媒体融合的传播环境当中,受众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这些新的变化中,传统的受众研究范式也将面临新的转换与更新。本文将根据范式的三个层面: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对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研究的范式转换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传统受众研究范式的几种类型以及局限性,然后重点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两种受众研究范式,探究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应用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最后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研究范式创新提出一些方法和技巧上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数字广播、手机短信和触摸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给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现代化载体开展党建工作,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新媒体的基本特征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受众和传播者角色定位十分明确。但是以博客、MSN、QQ和网络社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的出现,使得传播回归了受众本位,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局面,建立了一个交互式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受众既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产生,文学在新的语境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受众作为文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毋庸置疑地受到深刻影响。新媒体的数字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等新特征必然会导致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的不同,从而促使文学受众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文学受众的阅读方式、接受主体地位、阅读目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马丕莲 《新闻世界》2014,(8):346-347
传播研究中受众观先后经历了作为靶子、社会类别、使用者、商品及解码者的受众等诸受众观的演进。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即受众的主动性日益凸显、受众的文化特质得到重视。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主动性进行分析,并指出要理性全面看待主动的受众。  相似文献   

12.
传播研究中受众观先后经历了作为靶子、社会类别、使用者、商品及解码者的受众等诸受众观的演进。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即受众的主动性日益凸显、受众的文化特质得到重视。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主动性进行分析,并指出要理性全面看待主动的受众。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的生存空间和传播渠道都受到了很大的挤压,如何在当下新媒体被更多的受众接受、拥有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影响力的语境下,提升党报的传播力、影响力,发挥好作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  相似文献   

14.
网络受众是网络世界中交往活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他们是网络传播主体和受众二者的统一。当前学界中对于网络受众的存在问题的研究一直缺失。本文从网络传播的本体问题——网络受众是一种存在出发.通过考察网络受众的抽象概念和具体现象.对网络受众的存在做出认知和定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是一场现代信息的革命,其互动性和能动性,更是作为一种新媒体的主要异质。文章从人文角度梳理了网络受 众的特质,澄清了网络传播中受众的基本形象,并针对目前网络传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体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构建起一套全新的参与式文化体系。新媒体传播全力推动了参与式文化的发展,这一助推力主要来自技术与社会这两者的综合作用。受众参与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总体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传播模式与传受关系的改变、共享性文化的发展、社会变革的推进、个体交往与互动的重建。受众应培养辩证与批判的思维,因此需从认知和实践两个维度同时推进,提高受众的新媒介素养,以应对这一全新的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不断发展,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受众的思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迫切需要根据新媒体时代的新变化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本文立足于从受众角度出发的新媒体营销理念,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受众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及新媒体营销概念和特征,并据此探讨了企业应该采用的营销策略来捕获受众,取得市场营销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终点,没有受众的新闻传播根本无从生存和发展。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被广泛地运用,体育新闻传播也日益走进微传播时代。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继续保持舆论制高点,必须积极使用新媒体,不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是高度依赖受众而存在的传播媒介。因此,微传播时代更要加强受众需求研究,让体育新闻报道更贴近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9.
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表现与传统媒体下的表现有相似的部分,也有很大不同,有着信息时代鲜明的印记。面对频发的网络事件,网络受众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体现出鲜明的特点,网络受众也更加值得研究和分析。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事件,来研究受众心理。  相似文献   

20.
在近几年时间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在微博、微信、微小说的引领下跨入了一种"微时代"。由于各个网络视频网站的商业需要,以及受众闲暇时间的碎片化消费,从而催生了微电影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微电影以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方便快捷的传播特点,并且拥有广泛的传播平台等优势,在新媒体时代引起了广泛关注,得到了受众的高度认可。本文以微电影这种新兴的碎片化传播形式为例,分析碎片化传播在微电影领域的传播特征、传播价值,以及传播过程中与受众人群的粘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