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表现。虽然绝大多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后良好,但胆红素脑病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形成,将造成永久的、严重的、不可逆的后遗症[1]。因此,及时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黄疸的生理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黄疸不论从临床抑或实验均已证实,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中毒性脑病,从而威胁新生儿生命,所以一直认为胆红素是潜在性毒性物质,以至于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采用各种方法以降低其血清浓度。但最近认识到胆红素有抗自由基的作用,保留血清中适量的胆红素可在一定程度弥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内的抗自由基总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机体多脏器损害,尤其是脑损害[1-2].近年来研究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体内存在T细胞增殖与分化受到抑制及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的表现.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它们通过各种作用介导或发挥多种免疫功能.胆红素对免疫系统的多种功能都有不良影响,如特异性体液免疫、细胞调节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蓝光照射后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胆红素及免疫系统功能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P<0.05),而CD8+、CD4+、CD3+、CD35+和NK细胞的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可有效减少胆红素对患儿机体的损伤作用,提高患儿的免疫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异常积聚,并引起巩膜、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引起该病的原因,除生理性黄疸外,还有母乳性黄疸、ABO溶血症、新生儿感染等。严重时引起核黄疸,造成严重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光疗是简单易行,疗效较好,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治疗方法,主要作用是使未结合胆红素在光作用下,异构体发生变化而成为水溶性,再经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从而使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黄疸,血液检查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本文选择近几年关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文献综述如下。1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理是未结合的胆红素在蓝光的作用下,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确切。张建勤[1]将1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相似文献   

7.
早期诊断新生儿黄疸对防治核黄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测定了166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脐静脉血清胆红素浓度,并用日本产无创伤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动态检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结果表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34.94%,当脐血胆红素浓度<20μmol/L时,黄疸率为12.50%,而≥45μmol/L时,黄疸率高达81.82%,即随着脐血胆红素浓度的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相应增高,提示:脐血胆红素测定能够更早地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丰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328-329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过高而引起的皮疹、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现象,主要为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 (亦称血清中间接胆红素)增高所致,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引发胆红素脑病,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是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新生儿黄疸在优育学方面和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尤其要注意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到未雨绸缪.新生儿黄疸除对原发病的治疗外,我院儿科采用蓝光照射进行退黄,一直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9.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现象之一。当血清胆红素 (SB)值超过一定界限时 ,有可能对新生儿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临床上常用静脉血清胆红素浓度作为判断黄疸程度的标准 ,但静脉穿刺为有创性的 ,不易进行动态观察。笔者检测新生儿脐血的胆红素浓度 ,观察其生后血清胆红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两者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旨在依据新生儿脐血胆红素的含量高低 ,预测其生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SB≥ 2 0 4 μmol/L)的可能性 ,从而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干预。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5月在本院妇产科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 5 11例 ,其…  相似文献   

10.
辛小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1039-1040
目的探讨溶血对新生儿黄疸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防范措施。方法对采集的20例血液标本分别在溶血前测定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模拟临床上常规的溶血现象,用竹签轻轻将试管中的血块搅拌捣碎,即溶血后再次测定,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0份标本溶血前后检测结果有明显变化。结论溶血后可影响新生儿黄疸结果,检测值偏低,应尽量避免溶血(包括体外溶血和体内溶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