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岷江流域近52年(1961-2012)的径流与气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非参数检验(Mann-Kendall法)、Morlet小波变换、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岷江流域径流、气温、降水等主要水文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近52年来岷江流域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明显增长趋势,年均降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气温以0.15℃/10 a的速率增加,年均降水量以20.18 mm/10 a的速率减少,区域气候的暖干化趋势明显.(2)岷江流域多年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0.38×108m3/10 a,流域径流量在1968年左右出现减少突变,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径流量增加,1993年左右又发生一次减少突变,径流显著减少.(3)通过对年径流量序列进行Morlet小波转换分析发现,岷江流域径流量主要存在69 a的年际周期、17 a和28 a的年代际周期,径流量总体特征是向干枯化趋势发展.(4)通过年径流量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发现,区域降水量是影响岷江流域径流减少的主导因子,在该流域降水量减小的背景下,气温升高进一步加剧了流域径流量的减小;流域径流对暖干气候的响应表现为径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2.
依据漳河水库流域1963-2008年降雨资料,采用Mann-Kendall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对其未来变化趋势和变异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漳河水库流域年降雨量总体上呈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2)降雨量的显著变化点在1995年,以1995年为分界线,前后两个系列的水文统计特征值具有明显差异,已经不符合"一致性"的要求;(3)流域地区1月和7月的降雨量变化趋势的随机性成份很大,应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干旱或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4)流域人类活动日趋频繁,使得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达坂城气象站1981-2010年逐年气温、降水和大风资料,分析了近30年来气温、降水及大风的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33℃/10a,年1内气温的季节变化存在差异,秋季增温明显,春夏季次之;降水量线性倾向率为9.44mm/10a,气候变湿显著,降水年际变率较大且季节分配不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表明,气温在1991年发生一次突变,变暖趋势显著,降水在1986年发生由少向多的突变过程;大风日数、平均风速呈现波动下降过程,大风日数线性趋向率为-30.5d/10a,平均风速递减率为-0.76(m/s)/10a,春季大风发生频率最高,为33%,静风频率为10.32%;主导风向以偏西风(WNW)和东南风(SE)为主。  相似文献   

4.
选择内江市交通绿地(林地、灌丛、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干筛团聚含量、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水稳性指数(K值)、土壤抗蚀性指数S(%)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了城市交通绿地土壤的抗蚀性能.结果表明,三种城市绿地土壤抗蚀性强弱不同,但都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并且三种模式下土壤抗蚀指数都随浸水时间(t)呈三次函数曲线变化(R2>0.9684);其中相关分析得出水稳性指数与粘粒、物理性粘粒、>0.25 mm粒径、2~5 mm粒径、5~7 mm粒径呈正相关关系,与粗粉粒、砂粒、0.25~0.5 mm粒径、0.5~1 mm粒径表现出负相关趋势,这说明土壤团聚体大粒径、机械组成粘粒和物理性粘粒含量越少,土壤水稳性指数越大,抗蚀性能越强.抗蚀性能强弱由大到小为:草地>灌丛>林地.  相似文献   

5.
洱海北部典型小流域农业氮磷流失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洱海北部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物氮磷流失的特征,以凤羽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7月对1次降雨-径流的全过程进行了氮磷浓度的测定,分析了降雨过程中污染物负荷、浓度随降雨-径流变化过程的特征。结果表明,污染物负荷变化与流量变化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污染物浓度的峰值提前于流量峰到达。今后开展相关监测时应将降雨时间间隔、上游生产生活方式考虑进来,以更好地阐释降雨-径流过程中凤羽河小流域农业氮磷流失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选取四川盆地19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0年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逐日观测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气候倾向率和年代际变化的方法,对近40年来四川盆地气温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从年平均气温来看,三种气温的年平均值,四川盆地都以增温的趋势为主,增幅分别是0.027℃/10a、0.007℃/10a和0.036℃/10a,最低气温增幅大于最高气温.(2)在20世纪60、70年代气温逐渐降低,80年代是气温的低值区,80年代后期气温逐渐升高,90年代升温明显;而降水60、70年代降水量较多,但已经出现了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80年代至90年代降水量减少.(3)从季平均气温来看,春夏季三种气温呈下降趋势,其中季平均气温的下降幅度最大为-0.08℃/10a;秋冬季三种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季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幅最大为0.15℃/10a.  相似文献   

7.
该文运用坡面径流小区法研究闽北裸露坡地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径流量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大,拟合方程为y=-6.1447+0.5125x;降雨量是引起土壤流失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降雨量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与土地利用方式、人为干扰、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前期降雨和下垫面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土壤流失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远比径流量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8.
利用1960—2013年咸阳地区12县(区)月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4 a咸阳市汛期(5—10月)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4 a来咸阳市汛期降水线性趋势变化不明显,但前汛期、主汛期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秋汛期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近54 a咸阳市汛期降水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周期为25 a,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后期主要周期是7 a,70年代后期至2010年8 a周期显著。6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主要周期为准4a。  相似文献   

9.
地表径流是引起坡面土壤和养分流失的主要动力,寻求有效途径对降雨径流进行科学预测,是陕南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基础.本文选取后沟小流域8个不同坡度和面积的径流小区,结合2011-2012年汛期的6场降雨产流的实测数据,评价陕南地区坡耕地基于SCS-CN模型的适用性,并考虑降雨量影响的基础上对径流曲线数CN和初损系数Iα进行修正.结果表明,陕南地区小流域坡耕地初损参数λ为0.10.4.随着Iα的变化对CN进行修正,确定CN值为58.选取的8个径流小区中,利用SCS-CN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径流量模拟值变化趋势与实测值一致,降雨径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相关分析,计算得到两者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相关.6场降雨事件径流模拟值与实测值分别为8 082.3 L和7 419.8 L,相对误差为8.8%.该研究结果可为陕南地区降雨径流预测及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城市道路冲洗径流污染程度,于2022年3—8月在成都市主城区内选取交通性路段、商业性路段、生活性路段和餐饮性路段进行冲洗水径流采样,通过对采样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探究道路类型、降雨冲刷和较高气温(>30℃)对冲洗径流污染负荷的影响,综合考虑这3个因素推导道路冲洗径流年污染排放量估算公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道路冲洗径流污染程度存在差异,其中,餐饮性路段严重,生活性路段和商业性路段次之,交通性路段最轻;通过相关性分析推测,路两侧餐饮经营活动的污染排放是导致不同类型道路冲洗径流污染负荷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较高气温(>30℃)会导致道路冲洗经流污染负荷升高,而降雨则反之;以成都市为例进行估算,2022年主城区道路冲洗径流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S)和氨氮(ammonia nitrogen,NH3-N)的排放量分别为3 506、167.56、30.32、1 441、55.687 kg。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近51年相对湿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湿度是气候农业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一起对农业有深刻的影响,根据黑龙江省1961-2011年间各气象站点逐日相对湿度气象资料,运用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等方法对黑龙江省平均相对湿度全年、四季、年代际的变化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51年来黑龙江省平均相对湿度波动中呈微弱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07%/10a,这期间共发生3次突变,每次突变后都呈现不同的变化;黑龙江省四季相对湿度变化趋势除春季呈升高外,其他季节均呈减少趋势;相对湿度全年和四季的年代际变化各不相同,其中,全年、夏季、秋季、冬季相对湿度随年代际呈减少趋势,春季呈增加趋势,年代际间波动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气候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30个气象站点1982—2013年的气温和降水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上,1982—2013年,洞庭湖流域内年平均气温变化在15.6~17.7℃之间,年均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以0.38℃/10年;年降水量在975.2~1 833.6 mm之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9 mm/10年。(2)空间上,整个流域气温上升,增温幅度较大的地区是流域东北部,有五峰(0.98℃/10年)和长沙(0.7℃/10年)两个极值中心,其他区域增温幅度较小;流域内大部分区域降水量呈递减趋势,递减幅度较大的区域是流域北部和东部,而桑植、吉首、沅江和道县等部分地区降水量呈递增趋势。(3)气温呈上升-下降趋势,1998年为气温突变年份;降水量呈递减-上升-递减趋势,降水量突变点出现在1993和2009年。(4)洞庭湖流域年平均气温存在6年的强显著周期,还有14年和23年尺度的变化周期;年降水量存在3年的强显著周期,6年和16年尺度的变化周期。近32年来,洞庭湖流域总体气候呈现明显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滁州学院学报》2014,(4):10-14
根据淮河流域1958-2007年观测气温、降水量、径流量数据和NCAR-CCM3、CSIRO_MK3和ECHAM5/MPIOM三个气候模式数据对该流域气候变化和淮河干流径流量进行预估分析。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降温为主,90年代中后期增温显著;季节上,春秋两季气温呈现波动增加趋势,冬季增暖速率较高,夏季则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1958-2007年无突变性的增加或减少趋势,季节变化上,流域夏季降水量变幅较大。2)预估表明,淮河流域未来气温增幅明显,2011-2060年间三模式平均增温相对1961-1990年距平达2.61℃,降水相对1961-1990年距平变幅达-84.6至168.0mm之间波动,相对1958-2007年观测期淮河径流量没有明显变化,2011-2060年淮河径流量可能存在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运用加权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区位熵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研究1996-2011年间福建省各地级市入境旅游绝对差异、相对差异以及空间聚集的演化规律.结果发现:(1)福建省各地市在入境旅游收入总量上的绝对差异不断扩大,呈先平稳增长再快速增长的演化轨迹.(2)加权变异系数反映的入境旅游相对差异波动变化总体下降,但相对差异显著.入境旅游相对发展速度差异较大,发展速度差距逐渐缩小,必将减小各地市入境旅游绝对差距.各地市入境旅游产业地位的相对差异显著,但不断缩小,相较国内先进地区,多数地市入境旅游占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3)福建省各地市入境旅游人次和收入聚集呈波动下降趋势,垄断聚集程度仍然较高,入境旅游人次和收入集中在厦门、福州、泉州,全省入境旅游主要依靠其带动,缺乏广泛的竞争.(4)政策环境、地区知名度和区位交通,是造成福建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2007-2011年南充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监测数据,综合运用大气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法对南充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南充市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主要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基本无污染,但有上升趋势。二氧化硫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可吸入颗粒物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00名运城学院高专生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女生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平均数略高于男生;(2)专业之间的幸福感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在年级中却呈现递减趋势;(3)在成功的情境下,能力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在失败的情境下,能力与主观幸福感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指标变差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并通过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法、滑动t检验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对堵河流域降水量的稳定性、集中性、趋势性和周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在年内的稳定性变差,集中程度增强,但集中时段稳定在7月份;不考虑变异时,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考虑变异时,突变年前后两时段的年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从季降水量来看,夏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其余季节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从月降水量来看,6月份降水量和8月份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余月份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以29a、18a、8a、5a四个时间尺度为周期的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用指标变差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并通过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法、滑动t检验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对堵河流域降水量的稳定性、集中性、趋势性和周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在年内的稳定性变差,集中程度增强,但集中时段稳定在7月份;不考虑变异时,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考虑变异时,突变年前后两时段的年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从季降水量来看,夏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其余季节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从月降水量来看,6月份降水量和8月份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余月份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以29a、18a、8a、5a四个时间尺度为周期的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2个水文年对关岭纳朵洞洞穴滴水进行监测,发现纳朵洞洞穴滴水中:Mg/Ca在春末夏初降雨增多前,Mg/Ca变化幅度较小,之后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随即又上升,随着降雨减少,Mg/Ca波动着上升.从滴水中Mg/Ca的数据来看,主要反映了外界的大气降水,与降水呈相反关系.Mg/Ca值升高,表示当地大气降雨减少;反之,则表示大气降雨增多.  相似文献   

20.
由于低秩先验能够有效地学习图像数据的冗余和数据的全局结构,因此低秩约束在矩阵填充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往的研究表明,低秩约束对张量恢复具有显著影响,这些工作往往通过Tucker秩解决,然而Tucker秩不能捕获张量的内在相关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张量链秩1(Tensor-Train Rank-1,TTR1)分解的逼近张量核范数的邻近算子。低秩约束能够很好地捕获数据的全局结构,但不能利用可视化数据的局部平滑性,因此提出将张量低秩和全变分(total variation,TV)正则化相结合的超分辨率(super-resolution, SR)重建方法,充分利用图像冗余性、全局结构信息和图像局部平滑性,实现图像的SR重建。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Tucker低秩和TV正则化模型(LRTV_SR),该方法在峰值信噪比指标上平均提高了0.2dB,充分验证了基于TTR1分解的张量低秩约束在超分辨率重建中更能保留彩色图像的全局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