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石化行业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效果,明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作业人员接触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1.3 mg/m~3;甲硫醇、乙硫醇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0.13 mg/m~3;硫化氢短时间接触的最高浓度为0.53 mg/m~3;噪声的8 h等效声级为66.4 dB(A)及67.5 dB(A)。结论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氨、硫化氢、甲硫醇、乙硫醇、噪声等,正常生产过程中,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及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为严重;外操巡检岗位为职业病危害防护的关键控制点。建议加强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定期进行急性中毒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重庆市某科技公司职业病危害进行调查,识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其危害程度,并对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高温、聚乙烯粉尘、γ射线和二氯甲烷,收卷工、配料工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LEX,8 h)超过国家标准要求,最大值为90.1 dB(A);高温湿球黑球温度(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index,WBGT指数)、聚乙烯粉尘浓度、γ射线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萃取工、回收装置操作工接触的二氯甲烷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符合标准要求,萃取操作位、横向拉伸操作位二氯甲烷短时间浓度超标,达到2.7~4.9倍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结论该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关键控制因素为噪声、二氯甲烷,职业病危害现状不容乐观,需采取工程技术措施,改善作业现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江门某污水处理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控制程度,提出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对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职业健康监护,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结果工作场所中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其他粉尘、噪声的合格率均为100.0%;紫外辐射和工频电场强度均在职业接触限值范围内,硫化氢合格率为97.4%;职业健康检查37人,发现2名噪声职业禁忌证劳动者。结论该污水处理厂的职业病危害以硫化氢最为严重,污水处理厂应将硫化氢作为职工职业防护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4.
对某电动车电池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和检测。结果显示,铅酸电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铅尘、铅烟、炭黑粉尘、硫酸、噪声、高温等,分别有3个接触噪声岗位、5个接铅工种、1个接触硫酸工种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超过国家标准,提示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铅和噪声,应加强有关作业工人的防护。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某铁路煤炭运输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强度)及管理现状,为同类型企业职业病防治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2018年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等方法进行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辨识、浓度(强度)检测。结果某铁路煤炭运输企业主要存在煤尘(0.24~2.14 mg/m3)、噪声[75.1~88.3 d B(A)]、工频电场(0.341~3.411 kV/m)、高温(26.3~28.0℃)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3个岗位噪声强度超标,其他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铁路煤炭运输企业职业病危害整体防控效果一般,噪声危害较严重,应加强噪声的防护,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变压器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效果,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苯、甲苯、二甲苯、噪声、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卫生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职工职业健康体检272人,结果异常213人,异常率为78.31%;其中,个体噪声合格率为33.33%,脂肪肝患病率为34.19%;接触噪声岗位听力下降率为14.69%,粉尘+噪声岗位体检异常率高于其他岗位;复查后发现职业禁忌证7人。结论该企业职业健康体检异常率较高,存在职业病危害。建议企业加强各项防护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与职业卫生检测法,对某皮鞋生产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危害程度的评估,并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化学毒物(丁酮、环己酮、乙酸丁酯、甲醛、正己烷、正庚烷、苯系物),除冲床点位的噪声超标以外,其余检测点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均低于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关键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系物,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张侃  邵华 《职业与健康》2015,(22):3177-3179
目的了解煤制天然气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为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4月选取某煤制天然气企业为调查对象,对该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该煤制天然气企业存在物理和化学危害因素,粉尘时间加权浓度为0.42~3.91 mg/m3,超标率为38.1%;噪声接触强度为74.5~92.5 d B(A),超标率40.9%。结论该煤制天然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较多,粉尘和噪声超标严重。存在尘肺、噪声聋、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中毒的风险,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进一步改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胡波 《职业与健康》2017,(3):409-411
目的通过对某水泥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程度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建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调查分析。结果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粉尘(水泥尘、熟料尘)和噪声。粉尘合格率为52.2%,噪声合格率为77.2%。结论粉尘危害较为严重,噪声危害较轻,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使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能够达到相关的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乙二醇/环氧乙烷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防治措施进行评价,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调查、卫生检测和健康检查等方法,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该企业存在环氧乙烷、乙二醇、甲醛、乙醛和二氧化碳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物质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存在噪声较大的作业点,外操工个体接触噪声强度不合格;外操工高温检测结果低于接触限值。结论该企业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为"严重"。应进一步完善防噪声设施、加强个人防护,以保护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其它防护设施及应急救援设施的设置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1.
沙磊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52-2553
目的探讨南通市某钢铁厂高温、噪声的联合作用对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某钢铁企业员工接触噪声+高温作业90人,高温作业80人,噪声作业82人,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行政和后勤83名员工作为对照组,进行职业性健康监护检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噪声+高温组为31.11%,噪声组为10.98%,高温组为12.5%,对照组为4.82%;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噪声+高温组为16.67%,高温组为16.25%,噪声组为8.54%,对照组为1.20%。接触高温+噪声组、噪声组和高温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温+噪声组明显高于噪声组和高温组为(P<0.01)。噪声+高温组、高温组和噪声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温+噪声组分别与噪声组、高温组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在噪声、高温环境下作业会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两者联合时加大对作业人员血压的影响,噪声单独作业对心电图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张文  王昌松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11-1712
目的掌握某企业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人群健康状况,为该人群的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对该企业374名接触电焊烟尘、噪声的在岗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健康检查374人,其中74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占体检人数的19.79%;接触电焊烟尘作业人员检查112人,异常胸片7人,占6.25%;接触"噪声"作业人员检查314人,异常电测听113人,占35.99%。结论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损害了劳动者的健康,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铸造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该公司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健康状况,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结果该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超标情况严重,粉尘超标率达70%。经改进部分防护措施后现场作业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该公司的作业现场中粉尘、噪声危害非常严重,须对生产工艺、防护措施进行进一步整改,加强作业现场管理,切实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王秦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01-2602,2605
目的探讨噪声与高温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某钢铁厂不同车间183名同时接触噪声与高温的作业工人为暴露组,接触其他粉尘的作业工人139名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统一体检,分析其心电图结果。结果心电图异常率暴露组为22.53%,对照组为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危险度(RR)为2.08,中等关联;暴露组工龄≥10 a作业工人的心电图异常率27.35%,显著高于对照组工龄≥10 a作业工人和暴露组工龄10 a作业工人的心电图异常率。结论噪声与高温两种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的心血管具有联合作用,影响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清远市某铝合金家具制造厂的职业病危害状况。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进行工作场所中粉尘浓度、噪声强度、化学毒物浓度的检测和接触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粉尘浓度检测11个点,1个点铝尘浓度超标;噪声强度检测10个点,全部超标;化学毒物检测4个点,2个点苯浓度超标;接噪工人电测听结果19人高频听力损失。结论该家具厂噪声危害严重,粉尘和苯作业危害存在较大隐患,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预防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煤矸石电厂各工作岗位噪声危害程度,为噪声防治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检测与调查的方法,对某煤矸石电厂各岗位工作人员接触噪声危害程度、个体防护情况及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该煤矸石电厂工作场所噪声强度在51.6 dB(A)-101.1 dB(A)之间,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场所,主要分布于燃料输送系统、锅炉系统和汽机系统。作业人员接触噪声LEX,8h在59.7dB(A)-90.6 dB(A)之间,锅炉及汽机系统保洁员、输煤皮带巡检工等长时间处于高噪声场所的作业人员LEX,8h超标严重,超标率分别达到100%、80.0%和33.3%,且其职业健康管理与个体防护,也不能满足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要求。结论 该煤矸石电厂高噪声工作场所主要分布于燃料输送系统、锅炉系统和汽机系统。锅炉及汽机系统保洁员、输煤皮带巡检工等长时间处于高噪声场所的临时雇佣人员,受噪声危害最为严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疏漏较为严重,发生职业病的风险较高,应作为该电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镉与噪声联合暴露对作业人员听力的影响。方法利用现况调查的方法,选择某冶炼厂精馏车间63名作业人员为镉与噪声联合接触组(联合组),某齿轮厂机加工车间57名作业人员为噪声接触组(噪声组),同一冶炼厂不接触有害因素的行政后勤人员53名为对照组,对3组人员工作场所噪声和镉及其化合物进行检测,对3组人员进行尿镉测定和0.5~6 kHz 6个频段的纯音气导测试,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各组工作场所噪声强度均未超标,联合组工作场所镉及其化合物浓度超标率为27.8%,联合组尿镉超标率为23.81%,联合组听力损失总检出率为36.7%,明显高于噪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不同频段听阈均值比较,联合组0.5、1、2、3、4、6 kHz听阈值分别为(23.29±2.79)、(19.63±3.12)、(18.96±3.72)、(24.00±11.79)、(28.58±17.53)、(32.58±19.65)dB(A),均高于噪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镉与噪声职业暴露对听力损失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了解企业噪声作业人员护听器使用情况,为制定干预对策及保护作业者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阴市噪声危害严重的轧钢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作业人员职业暴露特点、检测工作环境中的噪声强度并进行频谱分析,并通过问卷和现场调查获得劳动者护听器使用及噪声防护的认知情况。结果环境作业点(117个)噪声强度检测合格率为49.6%,主要岗位噪声暴露强度为67.1—96.3dB(A)。接触噪声8h等效声级(£k。。)≥85dB(A)的有346人,其高频损失和语频损失总检出率为31.2%。全程佩戴护听器的人员为72.5%,参加噪声危害教育的占92.8%,了解噪声危害的占80.3%,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占65.0%。结论必须严格落实《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的实施,对职工进行听力防护知识重点培训,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秦宏  赵琳  徐聿涵  苏瑶 《职业与健康》2014,(16):2331-2333
目的通过调查某国有造修船企业流动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现状,为用人单位采取防治职业病危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订统一的职业卫生情况调查表,对流动劳动者及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结果该企业职工总数为9515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员工有7454人,其中近7000余人为劳务流动员工。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电焊烟尘、锰、金属烟尘、有机溶剂、噪声、紫外辐射、X射线等,其中电焊烟尘、锰、二甲苯、噪声都超标。2012年度,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流动劳动者有3836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异常的工人数高达504人,占13.14%。结论该企业应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加强流动劳动者管理,开展职业健康促进活动,改善卫生行为,是预防流动劳动者职业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赵莉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44-1845,1847
目的为了解某制药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情况,旨在检出疑似职业病、职业病禁忌证及其他主要疾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1年在该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进行体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制药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高温、粉尘(滑石尘、煤尘)、甲醛、氨、氢氧化钠、酸(盐酸、硫酸)、硫化氢、锰等。在检查的833人当中,229人有1项或多项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27.49%。检出听力下降29人,占噪声作业人员的15.20%;其中噪声观察对象6人,占噪声作业人员的3.10%。高温作业禁忌证4人,占高温作业人员的2.23%。粉尘作业禁忌证2人,占粉尘作业人员的1.81%。甲醛作业禁忌证1人,占甲醛作业人员的1.00%。未检出疑似职业病检出其他主要疾病是:脂肪肝114人,占体检人数的13.68%;高血压66人,占体检人数的7.95%;胆囊炎及胆结石31人,占体检人数的3.72%;心血管疾病18人,占体检人数的2.16%。结论该企业应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的健康状况,以及检出有职业病禁忌证及其他主要疾病的职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