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毛卫华 《电气应用》2008,27(10):49-51
简述了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产生和危害,对3~35kV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限制弧光过电压的可取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述了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危害,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讨论,并对弧光过电压的限制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66kV及以下的系统中性点不直接接地.不直接接地系统又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此系统中为了限制接地故障时所产生的弧光过电压,变压器中性点通常采取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本文将结合具体运行情况对此两种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配电网中弧光接地过电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亚栋  杜斌  赵峰  施围 《高压电器》2004,40(5):345-348
研究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对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影响。首先理论分析了弧光接地过电压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存在的可能性,并用EMTP对其进行了过电压计算。研究表明,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弧光接地过电压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弧光接地的危害,以及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措施,提出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新技术并给出新装置。  相似文献   

6.
我国3~66kV的电网,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方式,经常会发生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情况。简述了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产生原因、危害,列举了现阶段我国城乡及企业电网主要采取哪些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海彬  曾泽宇  李超  刘伟 《湖南电力》2022,42(2):50-54,58
针对10 kV配电网单相弧光接地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的问题,提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故障相投接地电阻三种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方法.利用ATP-EMTP软件对配电网弧光接地模型及其抑制措施进行仿真探究,比较三种方案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效果的优劣.结果表明三种措施均能有效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其中中性点经消弧...  相似文献   

8.
基于MODELS的工频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弧光接地过电压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危害最大的过电压之一.目前,关于弧光接地过电压的研究大都采用系统仿真,基于工频熄弧理论,通过控制开关的闭合来模拟电弧的熄灭和重燃,观察弧光接地过电压情况.由于电弧的熄灭和重燃具有强烈的统计特性,电弧不一定是在工频过零时熄灭,也不一定是在电压达到最大值时重燃.因此,按一个工频周期来设定开关的开闭时间模拟弧光接地过电压时,模型不够准确.鉴于这种情况,在对弧光接地过电压产生机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开关控制方法,采用EMTP中的控制系统暂态分析TACS模块和MODELS模块对开关的控制部分进行处理.运用MODELS模块中特定的MODELS语言编写控制程序,输出一个信号作为TACS开关的输入控制信号,当满足给定电压和电流门槛值时,开关便会相应地闭合及断开.不必按一个工频周期来设定开关的开闭时间,提高了仿真模型的精确性.将其应用于10 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及小电阻接地系统的弧光接地过电压的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利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的仿真平台,使用接地电弧模型模拟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并结合工频熄弧理论分析弧光过电压的产生情况.首先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时弧光过电压的情况,通过仿真证实这种接地方式容易发生弧光过电压;然后分析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中两种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引起过电压的情况.最后得出结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可以较好地抑制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接地变最大的功能就是创造了一个中性点用来连接接地电阻,使不接地系统能够将中性点集聚的多余电荷快速地释放掉,从而限制了内部过电压倍数.系统经接地变接地后,装设的接地保护对零序电流具有足够的灵敏度,为快速切除接地故障提供了可能性.从Z型变结构特点入手,讨论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经Z型变及小电阻接地后限制间歇性弧光过电压的原理,Z型变主要安装形式,Z型变及接地电阻选型.并讨论了经Z型变接地后,反映系统单相接地的保护配置,以及对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两相电流变换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两相电流旋转变换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新方法(简称两相法)。两相电流旋转变换,即每条线路a,b和c相电流与滞后其120°的b,c和a相电流经-60°旋转相加。新判据为非故障线路本身的3个两相电流相等;故障线路本身的3个两相电流之间幅值和相角不同。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算法不受故障电阻和负荷的影响,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准确辨别故障线路。  相似文献   

12.
小电阻接地系统间歇性弧光过电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的仿真平台,使用接地电弧模型模拟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并结合工频熄弧理论分析弧光过电压的产生情况。首先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时弧光过电压的情况,通过仿真证实这种接地方式容易发生弧光过电压;然后分析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中两种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引起过电压的情况。最后得出结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可以较好地抑制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Z型变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接地变最大的功能就是创造了一个中性点用来连接接地电阻,使不接地系统能够将中性点集聚的多余电荷快速地释放掉,从而限制了内部过电压倍数。系统经接地变接地后,装设的接地保护对零序电流具有足够的灵敏度,为快速切除接地故障提供了可能性。从Z型变结构特点入手,讨论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经Z型变及小电阻接地后限制间歇性弧光过电压的原理,Z型变主要安装形式,Z型变及接地电阻选型。并讨论了经Z型变接地后,反映系统单相接地的保护配置,以及对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智 《四川电力技术》2011,34(1):46-48,55
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或非直接接地配电系统的接地故障检测算法。该方法是基于故障时由暂态电压和暂态电流计算而得到的暂态阻抗,然后根据暂态阻抗计算出的接地电容来实现接地故障的检测。利用M at-lab/S imu link仿真,模拟了3种不同故障条件下的仿真过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阐述了测量误差减小的方法以及判定故障整定值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10 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弧自熄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研究10 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弧自熄特性的集中参数模拟试验回路,针对集中参数模拟回路和分布参数实际系统,对单相接地故障下的恢复电压峰值及其上升速度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模拟回路与实际系统的等效性。为研究单相接地故障电弧的自熄特性,利用模拟试验回路,当单相接地电流为5~30A时,在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下,改变绝缘间隙距离,系统地进行了大量的燃弧试验,统计分析了电弧自熄概率,给出了消弧线圈补偿方式下的残流限值。试验结果为10 kV配电网选择合适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呙虎  朱艺颖  杨铭 《电网技术》2008,32(10):5-10
根据向家坝—南汇±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的具体参数,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EMTP-RV对3个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端采用共用接地极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仿真研究;通过模拟直流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几种直流侧故障的暂态过程,深入分析了共用接地极方案对直流系统内过电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直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均未造成与其共用接地极的非故障系统各避雷器动作,非故障系统直流运行电压和电流均无明显扰动。采用共用接地极方案并未对直流系统的内过电压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铁路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铁磁谐振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肖杰  张剑 《电气开关》2004,42(6):36-37
通过对铁路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分析,指出其产生铁磁谐振的原因及产生铁磁谐振后引发弧光过电压使电缆"放炮",引发谐振过电压或过电流使电压互感器烧毁,引发间歇性过电压使避雷器爆炸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弧光接地过电压作为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最常见的内部过电压之一,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巨大威胁。弧光过电压的产生往往伴随着间歇性,通过分析间歇性弧光过电压的暂态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能够为防治该现象提供必要的参考。为此,考虑了包括电弧重燃时刻、燃弧时长、熄弧时长、电弧电阻在内的几个不同影响因素,通过搭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仿真平台分析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暂态特征,并对比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间歇性接地能够产生明显的过电压,并且过电压的幅值主要受重燃时刻和电弧电阻影响,而燃弧时长、熄弧时长对过电压幅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有源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是配电系统的基础问题,对于分布式电源(DG)大量接入的有源配电网,其接地方式将由主网和DG共同决定,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和过电压等问题也将更为复杂,需要重新审视。文中给出了有源配电网中主网和DG接地方式可能的组合;针对DG并网、脱网不同运行状态以及接地故障后主网线路保护、孤岛保护等不同故障处理阶段,分析了可能面临的接地方式与故障电流、过电压等转变问题;提出了接地方式已确定的现有配电网中DG接地方式选择以及脱离现有配电网条件约束的有源配电网接地方式选择的基本思路,为有源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起进口500kV变压器夹件接地电流过大的现场处理情况。早期进口的变压器铁心、夹件接地点在油箱顶部或上部,应对铁心、夹件的接地线引至油箱下部接地,便于运行中监测接地电流,及时发现铁心、夹件接地故障。当出现夹件或铁心多点接地故障后,在不具备条件彻底消除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对故障性质的综合分析判断,采用串入限流电阻的方法来限制接地电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