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老漫子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引入了功能策划的工作方法,将景区的建设围绕“旅游”这一主线,通过多层次的资源分析,合理规划定位,相应的功能策划,以及空间环境设计,在景区的开发建设上做出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提出市场导向型旅游开发模式,以南京汤山风景区为例,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其旅游市场定位,对客源市场、产品进行了细分,根据旅游需求变化,确定了汤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主要产品,提出了旅游产品经营及市场促销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收集有关数据,利用基尼系数、重力模型、皮尔逊相关检验等方法分析我国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情况,利用大数据计算不同级别旅游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各级旅游景区的基尼系数整体较低,空间分布比较均衡,区域差异不大.(2)除1A景区的地理重心位于我国几何重心的东北方向以外,其他级别旅游景区的地理重心都位于我国几何重心的东南方向,说明我国东南地区旅游资源更丰富.(3)A级旅游景区级别越高,“帽子”越多,旅游吸引力越强.不同区域同级别旅游景区吸引力呈现较大的差异.(4)计算区域旅游吸引力时,不同级别旅游景区权重赋值依次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0.00)、5A景区(9.25)、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79)、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4.5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84)、4A景区(3.55)、国家级森林公园(2.99)、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9)、3A景区(1.67)和2A景区(1.44),并据此构建了旅游资源吸引力计算模型.(5)根据本研究构建的模型测算出的旅游资源吸引力与各省份的旅游总接待人数之间在1%显著水平下表现出了高度相关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江西旅游分区及其开发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区是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依据地域完整性并突出特色的原则,采用以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及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的方法,将江西旅游资源划分为10个旅游区、72个旅游景区;并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全省主要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时序、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旅游景区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空间数据分析方面的应用,结合景区的旅游资源,对GIS技术下景区旅游信息系统的实现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现方案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信阳南湾风景区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南湾风景区旅游直接产出效应、次生效应、就业效应和税收进行了测算,同时采用直线趋势模型,对景区的旅游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也对景区未来旅游收入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旅游开发实证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夏银川市华夏西部影视城旅游开发为例,采用实证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该旅游景区的发展背景、开发条件,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在客源市场上的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丰富景区的旅游产品,更新影视旅游内容,挖掘旅游产品深层次文化内涵,与不同质的旅游区进行联合以及塑造中国西部古代小城镇风貌等深度开发构想,同时也探讨了研究该旅游景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陈述了我国景区环境管理的现状,从景区利益相关者与景区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就目前我国景区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对策,力求将环境管理全面纳入旅游景区的整体管理体系之中,进行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  相似文献   

9.
雷凯婕  杨盛菁 《甘肃科技》2022,(5):78-80+84
旅游业已经成为发展地区经济的重点特色产业。在国内众多旅游景点中,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以其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省内游客。但是相对国内其他同类资源,该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甘肃省兰州市兴隆山旅游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缺乏宣传,营销定位不当。结合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旅游业在发展策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改进,主要得出了确定新的旅游定位、策划营销方案、组建大型旅游集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贺榴  姜俊 《河南科学》1996,14(4):476-482
根据各地区旅游资源特色,旅游资源组合类型、旅游环境条件及旅游资源开发前景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照顾到行政区的完整性,本着由高级到低级,由综合到单项,由大到小逐级划分的系统原则,将河南省旅游区划分成旅游区,旅游景区,旅游景点三个等级,并分别对旅游区,旅游景区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针对普通X86平台下硬件图形处理器不支持多层图像显示功能的情况,考虑现有雷达图像显示方法不适合实现雷达多种信息分层显示的问题,提出在Linux系统下使用内存模拟显存并结合Qt图形视图框架和OpenGL像素操作接口的方法,实现雷达信息分层与高效图像显示.该方法能有效实现雷达显控的主要功能:雷达平面位置显示(plan position indicator,PPI)、警戒区域目标闪烁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目标管理与显示.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显示效率高、图像刷新流畅及硬件要求低等优点,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型号船载雷达系统.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可达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对居民的服务能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和谐的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参考,可达性是一个量化的评价指标,能够综合多种因素对这种服务能力做出评价,为城市规划、园林规划提供借鉴。提出的一个基于网格划分的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可达性计算方法,利用每个网格的道路密度来近似模拟交通成本的阻力,在可到达性计算中综合了考虑人口分布、公共绿地景观服务力、交通成本等因素,来研究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可达性的卒间分布特点,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计算性。最后,利用Arclnf09这一GIS工具,以广州市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多学科融贯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黄土高原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提出基于生态观的可持续发展的黄土高原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矿图CAD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案。采用绘图支持系统的思想与方法,使该系统具有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李红林 《科技资讯》2014,(30):155-156
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基础,同时计算机图形学技术也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虽然该课程原理强、算法抽象、实践性强,但是很多高校越来越重视该门课程,并把其列在教学计划中。该文通过分析计算机图形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图形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教学内容,并对各实验项目分别展开说明。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一种无人机分层三维航迹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5):9788-9792,9799
针对SAS算法在三维航迹规划问题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策略的三维航迹规划方法。该方法分为两个层次:粗粒度的SAS快速航迹规划和细粒度的遗传算法优化。SAS算法以较大步长快速找到搜索图中的最优解,建立航迹通道。在航迹通道内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航迹进行优化。设计了一种定向变异算子用于航迹的平滑。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规划的三维航迹能满足地形跟随和规避威胁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平滑特性。  相似文献   

17.
模糊数学在城市水系景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景观评价的方法,针对目前公众参与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以城市水系景观评价为例,提出了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从公众对景观质量的评语中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通过求解模糊关系矩阵来荻取各因素对整体景观影响的权重系数,从而指导城市水系景观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一种静态RAM双帧存结构的图形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速图形显示系统的应用要求,设计了一种采用静态RAM的双帧存结构的高速图形显示系统,双帧存的逻辑控制和显示控制器由FPGA实现,基于该系统的双帧存结构,提出了一种实现图形叠加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两幅图形数据分别写入不同帧存的方式,实现两幅图形的叠加.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实现复杂图形分割成两部分分别生成显示的方法,该方法使图形处理器的图形处理性能加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界定理想人居环境基础上,延伸到理想的生物憩息地景观。方法以鄂西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龙潭风景区为例,改进并应用旅游地形象理论。结果从形象识别、感官识别、主体识别和产品识别4个方面构建了理想的生物憩息地景观识别系统。结论科学理论与旅游规划的结合,是实现理想生物憩息地景观的必由之路。理想生物憩息地景观评价与优化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计量方法的应用,测评体系的建立应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干旱地区的公路由于自身环境恶劣,为使公路植物景观产生更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早日实现公路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功能化、生态化与可持续化,已经成为当前干旱地区公路建设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目前在干旱地区的公路上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植物的成活率不高,难以得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基于种植植物存活率提出干旱地区节水型公路植物景观设计规划方案。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作为实验地点,以植物种类、种植深度、种植间距及回填深度作为研究指标,探讨该地区公路节水型植物景观的最佳设计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耐旱型乔木类植物、种植间距为5m、种植深度80cm、回填深度30cm为最佳种植条件,为克拉玛依干旱地区公路的节水型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最后提出了该地区节水型公路植物景观设计规划方案,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