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局部熵的小波变换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德龙  余孟杰 《计算机仿真》2009,26(10):241-243,269
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待融合图像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得到小波的分解系数,对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系数采取不同的融合规则。低频部分系数融合采用简单加权平均法,高频部分系数融合采用基于邻域熵值的方法。对融合后系数进行逆小波变换得到重构图像,融合后图像清晰、对比度好。与最大绝对值法、领域方差法作比较。最后通过熵、标准差、平均梯度值等参数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无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最新发展的无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同时具有方向性、各向异性和平移不变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无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无下采样的Contourlet变换,得到高频和低频图像系数;然后根据它们的系数特性,采用一种新的加权融合规则对其进行融合。实验证明,此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变换法,取得更优的融合结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小波不能有效捕捉图像轮廓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第2代曲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近似分量计算采用加权平均融合规则,细节分量计算采用像素级多分辨率融合扩展框架和对比敏感带通函数融合规则。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留源图像边缘轮廓、抑制噪声方面均优于小波,融合图像更符合人眼视觉特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形态学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给出基于小波变换图像融合算法的基础上,为了增强图像的质量,提高图像分辨率,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小波变换图像融合算法。对读入的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分解,将分解后的高低频系数用一个扩展矩阵进行存储。在低频分量系数选择中,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进行边缘检测,得到边缘图像后,对边缘图像中的尺度系数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融合。在选择高频系数时,基于绝对值最大的原则。对多组图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传统的融合算法,有效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业内窥镜使用场所特殊而存在采集的图像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小波变换和不同融合算子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小波变换,然后对代表近似信息的低频系数采用简单的平均算法融合,对代表细节信息的高频系数采用基于区域方差的动态加权平均算法融合,最后对处理的低频和高频系数进行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几种算法比较,该算法得到的图像参数较好,提高了图像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种改进的PCNN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使用小波变换及简单融合规则的图像融合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s,PCNN)融合规则的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图像融合方法。对已配准待融合图像进行NSCT分解,采用改进的PCNN融合规则对Contourlet域系数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NSCT系数,经逆变换重构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上都取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具有多尺度、方向性和平移不变性等特点,为改善融合后图像模糊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特性的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结合NSCT的特点,将图像进行NSCT,变换为不同方向的各子带信息;然后基于局部均值和局部方差选择低频子带系数,并在带通方向子带中引用局部方向对比度作为测量算子来选择带通方向子带系数;最后,通过反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融合效果优于传统的加权平均、小波变换及NSCT算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NSCT(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算法中NSP(多尺度分解方法)对细节信息捕捉能力较差及利用其进行图像融合得到的融合图像出现细节丢失问题,提出改进的NSCT算法。不同于传统NSCT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细节捕捉能力较强的非下采样形态学小波分解替代NSP分解,实现对源图像的多尺度分解,将源图像分解成水平高频、垂直高频、对角高频和低频4部分;然后利用NDFB(非下采样的方向性滤波器)对高频部分进行多方向分解得到一系列高频信息,实现改进型NSCT分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细节捕捉能力较传统算法好,在相同融合规则下其图像融合效果更好,各项融合指标值均有所提高,其中平均梯度提高了10%,且易于实现,可广泛用于多分辨率图像融合,是一种有效的融合图像算法。  相似文献   

9.
一种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蓉  高立群  柴玉华  杨姝 《控制与决策》2005,20(11):1256-1260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小波变换得到源图像的小波系数,然后对低频和高频分量采用不同的融合规则和融合算子构造融合图像的小波系数,最后基于一致性检测由高低频融合系数得到最终的融合结果.用两组源图像数据验证所提出的融合算法,并与其他融合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聚焦图像融合中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复小波-Contourlet变换的高维信号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tourlet变换克服了小波变换在处理高维信号时的不足,相对于小波变换具有较好的方向性、较高的逼近精度和较好的稀疏表达性能。因此将Contourlet变换用于多维信号处理,能更好的提取图像信号边缘特征,为融合提取更多的特征信息。利用对偶树复小波-Contourlett变换的多尺度和多方向性特征以及自适应融合规则在选取融合系数上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对偶树复小波-Contourlet变换的多传感图像融合新算法。算法是将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进行对偶树复小波-Contourlet变换分解后,针对不同的频率域特点选择不同的融合规则,对低频系数选取区域能量的加权系数自适应融合规则,对高频系数特性选用了区域特征自适应的融合规则,最后通过重构得到融合图像。将其他的融合算法和本文所提算法进行了主观和客观的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图像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基于方向可控金字塔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特性和非子采样方向可控金字塔变换(NSSPT)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采用NSSPT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得到低频子带、高频子带以及各方向带通子带系数;然后,针对高频和带通子带系数的选择,结合各子带图像的区域特性,给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均值能量匹配的"加权平均"与选择相结合的系数融合策略;而对于低频子带系数则给出一种基于灰度均值偏差的选择与加权平均的系数选择方案,得到了融合图像的NSSPT系数.最后,经过NSSP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对多组不同的源图像进行融合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避免"人为"效应或高频噪声的引入,能够获得视觉效果更佳、细节更为丰富的融合图像,其融合效果要优于基于传统的金字塔变换、小波变换以及方向可控金字塔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朱世松  瞿佩云 《测控技术》2020,39(9):103-107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聚焦图像融合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变换和引导滤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对源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分解,得到低频子带系数和高频子带系数。对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引导滤波加权融合;对高频子带系数引入最大对称环绕显著性检测算法(Maximum Symmetric Surround Saliency Detection Algorithm,MSSS),归一化显著图得到权重图,进而进行加权融合。把得到的高频和低频子带系数进行小波重构,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清晰度,得到较好的融合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融合算法。对经NSCT的低频子带系数采取基于区域能量自适应加权的融合规则,对高频子带系数采用一种混合的融合规则,即选用基于区域强度比的加权选择融合策略进行低层的选择,高层采用像素点的绝对值取大的方法进行选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目视判别以及客观标准下明显优于文中其他基于多尺度分析的图像融合算法,可获得较理想的融合图像。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融合算法是对整个系数进行稀疏处理,而小波分解后的低频系数不稀疏,导致压缩重构质量降低,并且传统的融合规则不易简单、全面地提取高频系数的特征值。针对这一问题,分别对小波分解得到的高、低频系数采取不同的融合规则进行处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区域特性高频压缩感知的融合算法。其中,低频系数采用区域方差加权绝对值最大融合;高频系数首先通过具有较好RIP性质的随机观测矩阵进行压缩采样,得到的观测值基于能量匹配度的不同进行相加或加权融合,以融合不同方向的高频子带特征信息,再用正交匹配追踪重构算法对高频部分进行信号重构。最后,低频、高频信息在小波逆变换下重构出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的基于压缩感知的融合方法相比,此算法的融合图像更清晰,新算法无论是在主观评价还是客观评价指标上都有利于图像信号重构,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性。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wavelet-based algorithm for the fusion of spatially registered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s. Wavelet-based image fusion is the most common fusion method, which fuses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source images in the wavelet transform domain according to some fusion rules. We specifically propose new fusion rules for fusion of low and high frequency wavelet coefficients of the source images in the second step of the wavelet-based image fusion algorithm. First, the source images are decomposed using dual-tree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T-DWT). Then, a fuzzy-based approach is used to fuse high frequency wavelet coefficients of the IR and visible images. Particularly, fuzzy logic is used to integrate the outputs of three different fusion rules (weighted averaging, selection using pixel-based decision map (PDM), and selection using region-based decision map (RDM)), based on a dissimilarity measure of the source images. The objective is to utilize the advantages of previous pixel- and region-based methods in a single scheme. The PDM is obtained based on local activity measurement in the DT-DWT domain of the source images. A new segmentation-based algorithm is also proposed to generate the RDM using the PDM. In addition, a new optimization-based approach using population-based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for the low frequency fusion rule instead of simple averaging. After fusing low and high frequency wavelet coefficients of the source images, the final fused image is obtained using the inverse DT-DWT. This new method provides improved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s results as compared to previous image fus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和方向Teager能量的极化SAR图像融合算法。采用具有多尺度、多方向和平移不变性特点的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对多个单极化强度图像进行分解,然后高频子带图像分别按行和列进行Teager能量计算,选取Teager能量作为度量来提取区域边缘与纹理信息。对于低频系数采用平均融合算法,根据高频子图Teager能量分布差异,对于方向高频系数采用不同最优加权算法实现极化图像的融合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与PWF算法相比在保留原始图像边缘和纹理信息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抑制相干斑噪声的影响,取得较好的融合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多聚焦图像融合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保持原始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系数的小波变换图像融合策略.针对小波分解的不同频率域,设计了两种选择高频系数和低频系数的原则.选择高频系数时,采用绝对值最大、平均与选择相结合两个原则;选择低频系数时,基于平均与选择相结合、相关系数两个原则.最后将提出的算法用于多聚焦...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强  郭宝龙 《自动化学报》2008,34(2):135-141
针对同一场景多聚焦图像的融合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采样 Contourlet 变换 (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 NSCT) 图像融合算法. 并对经 NSCT 分解得到的不同频域子带系数, 分别讨论了低频子带系数和各带通方向子带系数的选择方案. 在选择低频子带系数时,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局部区域梯度能量和``加权平均'相结合的系数选择方案, 从而不仅能够恰当地选择融合后图像的 NSCT 系数, 还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对融合图像质量的影响; 在选择带通方向子带系数时, 充分利用了 NSCT 的方向特性以及各尺度子带图像与源图像尺寸大小相同的特性, 给出了非采样 Contourlet 域方向对比度的概念, 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对比度的系数选择方案. 采用了多聚焦图像进行仿真实验, 并对融合结果进行了主客观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 相比于传统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 该算法能够有效避免``人为'效应或高频噪声的引入, 得到具有更好视觉效果和更优量化指标的融合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