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汽车发动机启动并运转时,各运动零件均以运动副的形式配合工作,并有相互的摩擦力作用在各零件工作面上,如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零件、旋转运动的曲轴主轴颈与主轴承和凸轮轴与凸轮轴轴承、线性往复运动的活塞环与汽缸壁、转动的正时齿轮副等,如图1所示。这样的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摩擦,而摩擦造成的磨损对发动机是很有害的,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是极其重要的系统,它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润滑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润滑油在发动机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润滑零件摩擦表面、减少磨损、清除摩擦表面的磨屑杂质、冷却摩擦表面、密封和防腐等多项功能。但润滑油经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本身不断发生氧化、缩聚反应,产生氧化物、胶质和油泥,老化变质,同时,润滑油中不断渗入许多零件摩擦产生的金属磨屑及其他机械杂质,这些杂质如果进入润滑油路,将加速发动机零件的早期磨损或阻塞油道,以致发生拉缸、烧瓦、断曲轴等故障。因此合理选用机油滤芯保持润滑油不变质,对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兴普 《商用汽车》2008,(3):126-128
发动机轴瓦早期损坏是指轴瓦未达到设计使用寿命而提前报废.当发动机工作的润滑条件不良时,曲轴轴颈与轴瓦之间缺少润滑油或润滑油膜被破坏,造成轴与轴瓦摩擦副之间产生干摩擦,使其温度上升,导致轴瓦摩擦表面合金熔化烧结,继而出现轴瓦粘着在轴颈上或轴瓦和轴颈咬合.轻则使曲轴、连杆变形,重则因严重枯着、咬合而导致连杆断裂击穿缸体. 发动机轴瓦的早期损坏,主要是磨损、疲劳剥落和烧蚀.其原因多数属于加工精度低、零件表面清洁度差、维修保养不及时和使用不当等.轴瓦合金损坏的常见情形如图l所示.  相似文献   

5.
一些驾驶员常在起动发动机后表几脚油门,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操作方式。发动机在长时间停放之后,各摩擦表面润滑油已基本流失,当起动发动机轰大油门时,有部分摩擦表面几乎是于摩擦;同时,化油器加速泵急剧泵油,且油量很大,尤其在冷车时,部分汽油来不及雾化就进入气缸中,这样会将气缸臂上的润滑油冲洗掉,致使缸壁的磨损加剧,另外,从力学角度分析,大轰油门时,活塞、连杆、曲轴等零件所受的力是高变载荷,它对零件的破坏性较大,会导致发动机大修期提前,也会使汽车检修间隔时间较正常检修间隔时间提前5%。轰油门会缩短发动机使用…  相似文献   

6.
汽油发动机上装用的曲轴轴承,多数是滑动式薄壁轴承,刚性很小。轴承在使用中的损坏,主要是磨损、疲劳剥落和烧熔。尤其是连杆轴承的上半片和主轴承的下半片,在气体压力、惯性力和离心力作用下,磨损更为严重。零件的磨损,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即磨合阶段、正常工作阶段和加剧磨损阶段。磨合阶段包括生产磨合和运用磨合(初驶磨合)两个阶段。由于大修发动机的零件表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连续采样时的车用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问题,基于摩擦磨损原理和摩擦副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比例特征的发动机磨损状态模糊优选诊断方法,建立了发动机磨损变化的比例模型,研究了摩擦副主要磨损元素之间在磨损过程中的比例关系,运用模糊优选理论实现了发动机磨损状态的诊断。通过典型磨损状态的油样光谱分析数据验证了该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解决了车用发动机在不连续采样情况下的磨损故障诊断难题。  相似文献   

8.
内燃机润滑系是将洁净的机油.在一定压力和适宜温度下不断地输送到各零件的摩擦表面间循环流动,带走零件因摩擦磨损产生的金属磨屑、尘砂、积炭等磨料,吸收摩擦热量,使摩擦副降温:填充零件间隙与空隙,以减少气体泄漏,辅助活塞环加强密封性,减缓零件问冲击振动.降低工作噪声和减少零件表面受化学侵蚀作用。在发动机的使用中.由于忽视各种污染物对润滑油的危害,导致润滑油品质和润滑性能降低,危害极大,因此分析研究发动机润滑油污染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对延长内燃机的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机油的作用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内有许多部件的金属表面相互摩擦运动,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境差,工作温度可达400-600°C。在这样恶劣的工况下面,只有合格的机油(润滑油)才可降低发动机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合格的机油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润滑减磨:活塞和汽缸之间,主轴和轴瓦之间均存在着快速的相对滑动,要防止零件过快的磨损,则需要在两个滑动表面问建立油膜。有足够厚度的油膜将相对滑动的零件表面隔开,从而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阮天林 《摩托车》2004,(8):38-41
众所周知,摩托车发动机是由成百上千个零件按合适的配合间隙和规定的技术要求组装而成的。发动机工作时各机件相互摩擦,由于零件的材料各异,膨胀系数不一,发动机所有能运动的零件都可能发生响声。发动机的震动,一些不运动的零件由于紧固件的松脱或零件开裂等原因,也会发出异响。各种发动机都有它们各自异响的特点,而且隐藏于发动机运行的噪声之中。对于发动机运动件中的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大头、曲轴轴承等零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高比负载轴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作为环境问题的一项对策,一直要求柴油机减少废气排放。同时,为了提高燃油效率,发动机的气缸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发动机轴承,必须在恶劣的高比负载条件下工作。由于连杆轴承,特别是柴油机的连杆轴承在超过100MPa的高比负载下工作,轴承表面会发生弹性变形,在轴承宽度两边缘处的油膜厚度会减少。这就会使轴承与曲轴直接接触,从而导致轴承的磨损,甚至可能引起粘着。引起粘着的因素有:轴承材料、轴承形状、加工方法以及装配不当。针对这些因素,本研究利用试验装置评定了实际发动机的连杆轴承性能,然后将试验结果与按弹性流体润滑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轶名 《摩托车》2004,(10):41-45
摩托车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件产生相对运动,尤其是高速运转的摩擦副零件,譬如活塞、活塞环与汽缸、变速齿轮副、凸轮轴与衬套、气门摇臂与气门杆等零件之间,必然会产生摩擦。为保证发动机能正常而可靠地运转,必须对运动件表面加以合理的润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润滑油在某种情况下会产生异常超耗现象,  相似文献   

13.
曲轴轴颈与轴承的损坏形式主要为:表面擦伤,表层脱落和过度磨损,露铜和深度磨损,轴承内衬层疲劳、烧融脱落等.发动机曲轴轴颈与轴承损坏后,往往会造成发动机工作振动增大,噪音升高,油耗增加,事故增多.  相似文献   

14.
王康  周岳康 《上海汽车》2009,(10):21-24
曲轴轴承摩擦功率损失是影响发动机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某型号小型汽油机为例,建立了发动机曲轴系动力学模型和轴承润滑模型,分别针对润滑油、轴承间隙、轴径及轴承宽度变化进行相应计算,详细分析以上几种因素对轴承摩擦功损的影响;同时结合一些实验现象,定性分析了轴颈粗糙度和轴承座刚度对轴承摩擦功损的影响;最后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以期能为设计者在发动机设计过程中就如何减小摩擦功率损失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曲轴连杆部件是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其轴承游隙、轴承外圈与曲轴箱的配合关系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不当,会造成曲轴轴承的异常磨损而导致发动机出现早期故障,也可能会使发动机在冷/热机状态下运转不平稳并产生异常响声。  相似文献   

16.
当前,禁止在内燃机零部件上使用铅作为合金元素的法规业已实施,并且,由于普遍应用混合动力、发动机小型化、低黏度机油、起动-停车系统等新技术来降低发动机的燃油耗及排放,曲轴轴承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苛刻。针对曲轴轴承工作环境的变化,着重叙述在实现发动机高功率、小型化及降低摩擦损失等方面开展的摩擦学研究,介绍轴承材料研发及其设计理念的创新与成果,也对在曲轴轴承上应用的新型表面处理工艺及减摩技术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润滑油粘度与发动机摩擦功率损失、运动零件的磨损量、活塞环的密封程度、润滑油及燃料的消耗量、发动机的冷起动性等有密切关系。 润滑油粘度过大会带来以下几方面的不良影响: 1.发动机低温起动困难。润滑油粘度大,起动时转动曲轴所需的扭矩大,因而转速低,不易着火。 2.起动过程零件磨损加剧。润滑油粘度大,在发动机起动时上油很慢。此时,零件表面最容易出现短暂的干摩擦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汽车制造商趋向于采用怠速-停止系统、混合动力、小型化发动机、低黏度机油等新技术,发动机轴承的工作环境也因此而变得更为苛刻。通常情况下,轴承在流体润滑状态下工作,但在采用上述技术的情况下,要在不影响轴承可靠性的前提下延长其工作寿命,就必须使轴承在混合润滑或边界润滑状态下工作。为应对轴承工作环境的变化,必须降低轴承摩擦。通过二硫化钼喷丸处理、固体润滑涂层等应用实例,介绍近年来降低轴承表面摩擦因数的相关技术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9.
一、曲轴烧损的应急处理曲轴烧损是由于轴颈与轴承之间缺少润滑或间隙过小润滑不良发生粘着磨损所致,粘着磨损使轴承合金的一部分涂沫粘着在轴颈表面上,使轴颈表面形成烧痕。此时可先用油石细心修磨,然后再用与轴承宽度相同的细砂布拉磨抛光,最后用砂布背面在轴颈表面上反复拉磨几次,直至无明显烧痕为止。  相似文献   

20.
多缸发动机的曲轴轴承(包括曲轴主轴承与连杆轴承),多为分开式的滑动轴承.由于其在高转速下承受交变负荷,润滑又受到高温这一因素的影响(其摩擦面温度高,使前来润滑的机油变稀,粘度变小,润滑质量变差),故易磨损或造成其它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