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埃提哲尔花岗斑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中的斜长石斑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俄罗斯境内高加索地区的埃提哲尔花岗岩体中广泛分布暗色微粒包体,花岗岩体由黑云母花岗斑岩及暗色微粒包体组成,这两种岩石均含有一种具斑点状结构枋的斜长石斑晶。在这类斜长石玉晶内部可分辨出两个成分变同,这两个界面把斜长石斑晶分割成3部分:具斑点状结构的核部;偏基性且富含细小矿物包裹体的内环带和具正环带结构的酸性外环。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南部加里东期花岗岩的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南部地槽褶皱区伴随加里东早期和晚期运动,有花岗老化和岩浆侵入活动。早期形成混合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晚期形成块状花岗岩。前者具最大微斜长石——更、中长石组合;后者为正长石——正长微斜长石——更、中长石组合类型。经研究表明,两期花岗岩具有 Na_2O、CaO 低,富 Al_2O_3、K_2O 的岩石化学特性,它们属铝过饱和花岗岩,微量元素贫 V、Cr、Ni、Co、Cu、Pb、Zn,而富W、Sn、Be、U、Ga 等,付矿物以含钛矿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出现饰族稀土元素付矿物而缺亿族稀土元素矿物为特征。上述特征的一致性,表明两期花岗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从黑云母富铁,为铁质黑云母,在 Fe~(3+)—Fe~(2+)—Mg 图上落在Ni—Nio 缓冲线之下,说明加里东花岗岩是在氧逸度低的还原环境下形成。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两期岩体也很相似,出现铕的亏损,它明显地不同于华南慢源型的稀土模式。因此加里东花岗岩由地壳沉积物改造而成,属改造型花岗岩成因系列。两期花岗岩虽有相同的物质来源.但有不同的成因方式;地楷沉积物在角闪岩相变质基础上发生部分重熔,低熔组分交代围岩形成加里东早期武功山型混合花岗岩;进一步发展形成深层流化花岗岩——慈竹型和侵入混合花岗岩——石科型。当深部沉积物重熔形成岩浆,它侵位到较上层位形成早期片麻状花岗岩和晚期块状花岗岩。  相似文献   

3.
片麻状花岗岩、中粗粒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是玲珑花岗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玲珑花岗岩体的三种主岩石经历了不同的成岩作用,片麻状花岗岩是混合-交代作用形成的,中粗粒花岗岩是由片麻状花岗岩通过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两者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和继承发展关系,斑状花岗岩是岩浆上升后经分界结晶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阿斯喀尔特原生绿柱石(Be)矿床是─产于蚀变花岗岩体顶部、属高温气成热液成因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它主要由中、粗粒似文象伟晶岩带、鲤云母-萤石结构带、条带状钠长石-石英-白云母结构带、石英-白云母-绿柱石结构带,石英核共5个内部结构带组成。它既是岩浆期后高温气成热液成因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一个典型实例,又是花岗岩浆结晶分异,即由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伟晶岩→石英脉整个演化过程的完整体现。  相似文献   

5.
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测定了39个采自花岗岩的微斜长石T_1位A1的占位率,并与其红外有序度0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微斜长石X射线有序度∑t_1、红外有序度0及保持最终结构状态的最低平衡温度T(℃)之间的简单数学关系式及图解。据此可以方便地辅助判定花岗岩的成因演化和说明其冷却历史。  相似文献   

6.
探讨西藏多巴—班戈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类岩体的成因,评价找矿前景.通过对花岗岩类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成分演化程度、分异程度和氧化状态的分析,结果表明,早白垩世花岗岩的岩石组合为英云冈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属偏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具弱的斜长石分离结晶,形成于火山弧环境,角闪岩部分熔融而来; SiO2含量低...  相似文献   

7.
山昔山花岗岩体位于烟台地区中部,形成于中生代,为一产于古老变质岩区具有片麻状构造的大型花岗岩基,该岩体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山昔山岩体与招掖地区片麻状S型花岗岩特征不同,是以重熔型为主的花岗岩,与金矿化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8.
汤泉二长花岗岩位于闽西南永梅海西——印支拗陷东北缘,政和——大埔断裂带中段。岩体K—Ar法同位素年龄为110百万年,是燕山晚期的产物。据热力学计算的结果,岩体侵位深度为6.6Km±的中深成相。成岩初始温度为720—750℃,终了温度为640—680℃。根据多种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汤泉岩体是两种成因系列花岗岩之间过渡类型岩体。其对深断裂的“焊接”作用,使之成为具特定构造含义的深断裂带花岗岩的典型。文章为研究深断裂带过渡类型花岗岩的成岩成矿及交代蚀变条件,提供了一个运用物理化学方法定量计算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新丰花岗岩中有两类稀土分布型式,在中心相花岗岩中轻重稀土比值较大(LREE/HREE>3),有着不显著的铕负异常(δEu>0.5);而在过渡相花岗岩中轻重稀土比值较小(LREE/HREE<8),有着较显著的铕负异常(δEu<0.5)。在岩体中轻重稀土比值和δEu值有随着SiO_2含量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规律。经研究,中心相花岗岩中稀土分布型式主要与褐帘石和斜长石有关,而过渡相花岗岩主要与独居石、磷钇矿、斜长石和褐钇铌矿有关。许多证据表明新丰花岗岩应属岩浆型花岗岩,而且是由中心相花岗岩往过渡相花岗岩演化的。花岗岩中和矿物中稀土元素分布型式的变化规律也正反映了这样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建华 《科技资讯》2014,12(21):117-118
贺兰山地区黄旗口花岗岩体呈岩基状产出,岩体具不甚明显的岩相分带现象.岩石类型复杂,以黑云母英云闪长岩、二云母英云闪长岩为主,二云母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次之,蚀变较强烈.岩石化学成分总体呈中酸性,岩浆分异强烈.化学类型属钙性一钙碱性岩系,具壳源型(S)花岗岩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贺兰山地区黄旗口花岗岩体成因类型属S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环境,具有汇聚、离散、扩张的强力就位特点,形成时代厘定为中元古代长城纪(晋宁期).  相似文献   

11.
大黑山条垒南段是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重点解剖孟家岭中生代花岗岩与三家子白钨矿的关系,文章从不同花岗岩性、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矿床成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其相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高温后花岗岩的物理力学特性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对600℃范围内青海共和花岗岩自然冷却后进行单轴压缩、巴西劈裂和变角剪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室温~600℃,花岗岩质量损失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00℃之前,花岗岩体积收缩,密度变大,在300℃后,花岗岩体积膨胀,密度变小;从室温~600℃,花岗岩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内聚力)随温度升高先变大后变小,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单调递减,在250~600℃时,内摩擦角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00~600℃可视为花岗岩从脆性向延性转变的临界温度范围。基于弹性模量的损伤因子在400℃之后可以较好地反映岩石强度的热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新疆诺尔特地区花岗岩分布广泛 ,主要为加里东晚期 ,华力西中、晚期及燕山期花岗岩。文章选取各期花岗岩中的主要岩体 ,应用斜长石粒度体视学方法研究了花岗质岩浆的演化。结果表明 ,区内花岗质岩浆的演化受对流分异作用控制。研究结果同时表明了斜长石粒度体视学在花岗质岩浆演化研究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云开造山带广泛出露的条带-眼球状(环斑)花岗质岩石及紫苏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和离子探针(SHRIMP)定年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为强过铝(SP)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花岗岩,并且是高温俯冲-碰撞后构造环境形成的强过铝(SP)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花岗岩。高钾钙碱性条带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眼球状(环斑)黑云二长花岗岩到钙碱性紫苏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和片麻状含榴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逐渐变新,岩浆结晶锆石SHRIMP年龄由(465±10)Ma、(467±10)Ma变为(435±11)Ma、(413±8)Ma,侵入辉长岩的Sm-Nd矿物-岩石等时线年龄为(392±53)Ma,并主要形成于俯冲-碰撞转换为碰撞后底侵-伸展的构造环境,其中紫苏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和片麻状含榴黑云二长花岗岩具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侵入辉长岩的形成则标志俯冲-碰撞造山作用的结束和大陆伸展作用环境的开始。条带-眼球状(环斑)花岗岩及紫苏花岗岩中尽管存在四堡期(格林威尔)造山事件的重要信息,但它们应代表加里东期扬子板块向华夏板块俯冲-碰撞后拆沉-底侵-伸展作用构造环境岩浆岩活动的产物,并且经历了印支期的挤压抬升和伸展揭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花岗岩残积土蒸发脱湿过程中的水分运移规律,对深圳花岗岩残积土进行了一系列核磁共振测试和微观试验,分析了花岗岩残积土双孔结构的成因,对比了不同饱和度下残积土的水分分布规律,提出了残积土双孔结构的水分运移机理. 结果表明:氧化铁等胶结物与高岭土片层形成了花岗岩残积土的微孔结构;微孔结构与不易受扰动的大孔结构组成残积土的双孔结构;微孔结构和大孔结构在高饱和度下相互连通,在低饱和度下水力连接中断;双孔结构间水分同步蒸发,大孔结构向微孔结构的补给随着蒸发进行而减少. 本研究可为研究复杂土体结构水分蒸发过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赣东北大鄣山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及成岩背景,通过LA-ICP-MS锆石U-Pb方法对大鄣山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进行了测定,大鄣山二长花岗岩形成于135.0±2.6 Ma B.P.,为早白垩世。花岗岩的主要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暗色矿物稀少,有利于抵抗风化侵蚀,保持岩石的完整性。岩石形成于以伸展为主导的构造背景下,张性的节理和断裂更为发育。风化侵蚀作用只能沿节理和断裂逐渐进行,容易形成尖峰、峡谷、断壁悬崖等花岗岩地貌景观。岩石结构和矿物组成是花岗岩地貌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节理和断裂是花岗岩地貌景观的造型控制因素;成岩之后的构造抬升是花岗岩成为景观的必备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也在景观形成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普朗斑岩铜矿位于义敦岛弧带南段,产于印支-燕山早期普朗复式斑(玢)岩中。主要岩性由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组成,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碱性岩石系列I型花岗岩。成矿流体具高盐度和成矿温度150~300℃变化。硫同位素δ34SCDT为-2.23‰~3.75‰,来源于深源岩浆。矿床的构造作用、液压致裂作用和蚀变脉体形成等成矿机理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成岩和成矿作用的时间大致为235~206Ma,具多阶段性,其中石英-辉钼成矿阶段为(213±3.8)Ma,成岩和成矿时代主体为印支期。矿床蚀变由中心向外依次为硅化钾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角岩)化带的面型蚀变特征。成因类型属岛孤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8.
运用岩石化学方法,通过校正花岗岩类共生矿物中有关阳离子的原子数,得到进入斜长石中的钠原子数和钙原子数,从而计算出花岗岩类的斜长石牌号。用本法计算出的牌号经与实测结果比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传统三轴压缩试验,对温度作用后的花岗岩强度特性与破坏形式开展研究,借助X射线衍射仪,从微观角度上分析了强度劣化的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在20~90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试样色调变暖;单轴压缩下热处理岩样为对锥形或柱状劈裂破坏,三轴下均为剪切滑移破坏;除了300℃下抗压强度出现增强外,高温作用后花岗岩单轴抗压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随温度升高,围压对强度的增强作用变得明显,但这种增强作用难以抵消高温对岩石的损伤劣化效果;在500℃及以下时,岩样主要成分的衍射信息未见明显变化;达到500℃后,在26.5°~27.0°衍射角内石英的衍射峰明显减小,27.5°~28.0°范围内斜长石的衍射峰完全消失。岩样矿物成分改变以及结晶态相变是导致高温作用后岩石力学性质与强度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北山中部地区闪长岩-花岗岩类成因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北山中部地区中酸性侵入岩以海西中晚期为主,加里东晚期次之。岩石类型有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花岗岩类。岩浆活动分为3个旋回6期,其中海西中期第2,3期和海西晚期岩浆活动员为强烈。研究区岩体多呈岩株、岩枝和岩基产出,围岩普遍发育混合岩化和同化混染,岩石具花岗结构,块状-(巨)斑状构造。岩石化学成分为钙碱性系列,闪长岩分异程度低,斜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分异程度中等,花岗岩类相对较高。加里东晚期和海西晚期花岗岩类属S(海西)型花岗岩类,海西中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类则属I型(科迪勒拉),闪长岩属交代(花岗岩化)成因,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类属岩浆成因。加里东晚期花岗岩是中-晚志留世北山地区哈萨克斯坦板块向南俯冲使上地壳局部熔融的结果;海西中期闪长岩是混合岩化(花岗岩化)的产物;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是裂谷扩张阶段上地慢部分熔融的结果;而海西晚期花岗岩是裂谷萎缩和闭合阶段地壳局部熔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