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总结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6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其中64例单发骨折者,单纯骨内固定59例,骨内固定辅以颌间牵引5例;42例下颌骨多发性骨折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复位术加颌间牵引。结果 106例下颌骨骨折均获得良好的疗效,恢复正常咬合功能。结论 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单发性骨折大都能达到良好复位作用;下颌骨多发性骨折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辅以颌间牵引同样能恢复正常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2.
口内途径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29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口内途径坚强内固定术及术中暂时性小环结扎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 2 9例 47处下颌骨体部骨折先作两侧磨牙区和切牙区三点式颌间小环结扎 ,骨折线两侧作牙间结扎 ,初步恢复下颌骨的弓形和咬合关系后 ,自下颌前庭沟作切口 ,显露骨折处并复位后进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毕拆除颌间结扎 ,恢复下颌运动。分别于术后第 1d和 90d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 ,评价其咬合关系、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结果 :2 9例47处下颌骨体部骨折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和骨性愈合 ,咬合关系良好 ,无并发症。结论 :口内途径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可对下颌骨体部骨折进行良好的固定 ,获得满意的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钛板内固定与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5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与颌间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5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颌间弹性牵引加小型钛板内固定术(30例),另一组采用上、下牙弓夹板固定加颌间弹性牵引术(29例),治疗后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组术后在感染发生率、骨愈合率方面疗效基本相同:在咬合关系、张口度的恢复及体重改变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对下颌骨骨折治疗效果肯定,在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恢复方面优于颌间固定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下颌骨骨折后应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下颌骨骨折病例行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观察咬合关系、开口度及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结果:50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开口度≥37mm,X线片示骨折线对位愈合良好。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疗效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下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7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76例下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从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疗效等方面总结钛板内固定的临床应用经验。结果:76例下颌骨骨折经1~6个月随访,摄X线片检查,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良好,开口度正常。结论: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效果确切,是治疗颌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颌面部骨折136例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邹春平  高振然  杨阳  刘建 《口腔医学》2006,26(4):313-314
目的观察和评价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36例颌面部骨折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结果136例患者中,126例伤口Ⅰ期愈合,面部外形满意,语言和咀嚼功能恢复良好;8例咬合关系欠佳,经临床调整咀嚼无障碍;2例咬合关系差需二期手术。结论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和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评估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术,使用小型钛板内固定,保留骨折线上的牙齿。结果:68例患者创口均I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64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仅4例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结论:小型钛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缩短了领间固定的时间,可早期恢复张口运动,对骨折线上牙齿可以保留,是一种较好的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的100例颌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咬合关系、面部形态、功能恢复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坚强内固定治疗后,99%患者咬合关系、面部形态及功能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坚强内固定技术是实现颌面部骨折I期愈合最直接的手段,允许病人早期进行功能活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76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颌面部骨折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咬合关系。结果:76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X线片示骨折线对位良好,术后3月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张闭口功能正常。结论:坚强内固定应用于颌面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F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辅以1周颌间弹性牵引,术后X线片检查和临床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检查。结果:38例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咬合关系均恢复到伤前的状况,术后张口度≥37min,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术后辅以1周颌间弹性牵引能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手术方法简单,治疗效果满意,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髁突多发性骨折后,微型钛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8例11侧髁突多发性骨折病例,术中将多发性骨折的髁突1.0cm以上的骨折片复位,微型钛板固定,基本恢复解剖形态。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张口度基本正常,前伸运动、侧向运动无障碍,咬合关系基本正常。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可有效的治疗髁突多发性骨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口内或口外广泛切开,充分暴露骨折区全貌,并进行下颌骨的解剖复位,采用重建板坚强内固定。结果:45例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44例伤口一期愈合,骨折复位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正常;1例术后下颌前庭沟黏膜处钛板小部分外露,经局部治疗,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8个月后手术取出固定钛板螺钉,骨折处对位愈合良好,咬合关系良好,无骨感染、骨不连发生。结论:广泛切开能凊楚显露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骨折线全貌,方便在直视下准确复位固定各骨折块、恢复下颌骨的解剖结构,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重建板固定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适用于下颌骨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13.
275例下颌骨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铜川市人民医院口腔科1990-2002年收治的275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非手术治疗的27例患者在颌间结扎过程中对全身情况影响较大,其中3例遗留面颌畸形;②手术治疗的248例病例中,钢丝内固定的73例患者术后有5例出现咬合关系紊乱,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169例患者有6例术后二期手术取出钛板,可吸收夹板内固定的6例患者术后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 坚固内固定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坚固内固定原理治疗双侧下颌骨骨折,并探索口内人路的手术方法。方法:18例患者均采用口内入路暴露下颌骨骨折部位(除升支及髁状突骨折),用钛钉作支抗复位下颌骨骨折,恢复其咬合关系后,用小型钛板作坚固内固定,术后不行颌问结扎。结果:18例伤口均一期愈合,全部病例咬合关系正常,无并发症。结论:双侧下颌骨骨折均采用口内入路,钛钉作支抗辅助复位,行坚固内固定,手术方便,易操作,术后不需颌间结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板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髁突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对28例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行2块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拍摄全景片或三维CT,对患者的咬合关系、张口度、张口型、钛板及骨折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骨折固位良好;咬合关系、张口度、张口型恢复正常;无1例出现钛板变形或断裂、骨折移位;2例出现面神经轻度瘫痪,予以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后,3月内恢复正常;2例术后1月出现颞颌关节弹响,取出钛板后好转。结论 双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Fixation of mandibular fractures with biodegradable plates and screw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OBJECTIVE: Little data exist regarding the use of biodegradable plates and screws for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human mandibular fractur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biodegradable, self-reinforced poly-L-lactide plates and screws for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fractures of the human mandible. STUDY DESIGN: Twenty-two individuals (14 male, 8 female; average age, 26.3 years) with a variety of fracture patterns of the mandible underwent management with a biodegradable fixation system. After surgery, maxillomandibular fixation was applied in 3 cases. Images (panoramic radiograph,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 were taken immediately after surgery and at the 4-week, 8-week, 12-week, and 24-week intervals. The follow-up period averaged 49.1 weeks (range, 22 to 78 weeks). RESULTS: Mucosal dehiscences over the resorbable devices were present in 2 patients. In 1 of these 2 cases, the material had to be replaced with titanium plates. Mucosal healing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fracture were normal in all other patients. CONCLUSION: Self-reinforced biodegradable osteosynthesis materials provide a reliable and sufficient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titanium plate system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感染性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5例感染性下颌骨骨折采用重建板坚固内固定患者,回顾分析其骨折部位、病因、诊断、手术方法和结局,并对感染性下颌骨骨折手术要点和重建板坚固内固定进行讨论。结果35例感染性下颌骨骨折病例,34例手术后一期愈合,骨折复位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1例颏部初始感染性骨折重建板固定术后2个月,颏部皮肤凹陷,可扪及骨缺损。二次手术时:植入髂骨块,重放重建板1块,小钛板1块固定,最终二期愈合。结论对感染性下颌骨骨折,重建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重建板坚固内固定是预防粉碎性骨折感染最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70岁以上老年人下颌骨骨折应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2006年间我科共收治127例70岁以上下颌骨骨折老年患者,其中78例采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49例采用颏兜牵引或未经任何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钛板坚强内固定组治愈68例,有效7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11例,无效14例。经PearsonX。检验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钛板对70岁以上老年人下颌骨骨折进行坚强内固定,可使其达到功能复位与重建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