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醋酸去氨加压素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与对照组(垂体后叶素治疗),每组43例,治疗3d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39例,总有效约为90.7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31例,总有效约为72.0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垂体后叶素而言,醋酸去氨加压素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73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主要应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对照组主要应用注射用生长抑素。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1年内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85.2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2%,对照组为38.24%;观察组1年内再出血率为20.51%,对照组为20.59%。结论对于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的治疗效果较单独使用生长抑素好,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单用生长抑素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腔二囊管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使用三腔二囊管抢救2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案例。结果全部患者在使用后均能及时止血,仅1例拔管后再出血。结论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抢救中效果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利多卡因胶浆应用于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中的作用.方法 探讨总结12例应用利多卡因胶浆在三腔二囊管压迫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并出血的护理经验,主要做好三腔二囊管压迫术前的用物准备,术中的操作程序.结果 12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并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认为该方法的应用有利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并出血的迅速止血,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5.
<正>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致。此时立即应用三腔二囊管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与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联合奥美拉唑用药止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和加压素合用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门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人17例,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49±s12a,未使用传统的三腔管压迫止血,采用连续静脉点滴加压素60IU/d和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d治疗。结果: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有效病例出血控制后,均未再出血。结论:奥美拉唑和加压素联合治疗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既发挥了加压素止血速度快的优点,又发挥了奥美拉唑止血持久的长处,是治疗本病积极而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进口生长抑素(思他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思他宁治疗,对照组应用国产生长抑素治疗。对比观察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中,显效19例(76%),有效4例(16%),无效2例(8%),总有效率92%。对照组25例患者中,显效14例(56%),有效5例(20%),无效6例(24%),总有效率7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思他宁应作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科治疗用药中的较好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程艳洁 《海峡药学》2016,(9):104-106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疗效。方法16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B组特利加压素、泮托拉唑联合;C 组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D组普通治疗组单用泮托拉唑。结果治疗后通过观察各组24h无活动性出血例数、72h无活动性出血例数,总止血率等,且四组有效率(分别95.0%,75%,62.5%,50%)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效果明显,大大降低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奥美拉唑和加压素合用治疗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和加压素合用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疗效。方法:门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人17例,男性14例,女性3例,年龄49±s12a,未使用传统的三腔管压迫止血,采用连续静脉点滴加压素60IU/d和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d治疗。结果: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有效病例出血控制后,均未再出血。结论:奥美拉唑和加压素联合治疗门脉高压引起的食  相似文献   

10.
肝炎后肝硬化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本文着重探讨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从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45例患者采取局部止血、降低门脉压力减少门脉及侧支血流量的治疗。结果45例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有局部止血、降低门脉压力减少门脉及侧支血流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等。奥曲肽及施他宁是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该类药物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率与气囊压迫相似,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无明显不良反应,在硬化剂治疗前应用可减少活动性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患者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特利加压素治疗组39例,静脉推注2 mg后,每6 h静脉推注1 mg;生长抑素组40例,静脉滴注250 μg后,每小时250 μg连续静脉滴注.观察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再出血率、病死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特利加压素组和生长抑素组有效率分别为89.74%和82.50%(P>0.05);再出血率分别为14.29%和21.21%(P>0.05),病死率分别为7.69%和10.00%(P>0.05);止血时间分别为(7.32±4.53)和(8.71±5.21) h,再出血例数分别为5和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和12.5%(P>0.05).特利加压素治疗失败的4例中,改用生长抑素治疗仍无效,而生长抑素治疗失败的7例中,改用特利加压素治疗5例有效.结论 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势凶险,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50%.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6周内再出血发生率为17%,2年内再出血的发生率约80%[1].我科2006-2011年成功应用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7例.6例因出血复发而需要再次使用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其中3例患者拒绝应用,现对其拒绝原因和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首先0.1 mg静脉推注5 min,随后以0.6mg溶于5%葡萄糖500 m L中,通过输液泵以50μg/h连续静脉滴注,12 h/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静脉注射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0.3μg/kg。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患者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3.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0%、10.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止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以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可作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科治疗用药中的较好选择,具有疗效确切、再出血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注射用生长抑素(思他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10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进口思他宁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国产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使用思他宁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晚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以往应用止血药、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气囊压迫、内镜下治疗等措施,仍有部分患者难以止血。近年来,我科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特利加压素(三甘氨酰基赖氨酸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绝大多数继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一旦破裂出血,可引起严重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往往危及生命,病死率达40%.三腔二囊管压迫是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抢救生命的一种治疗手段.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理想的护理目的.我科通过对25例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减轻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了插管成功率,提高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救治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的效果.方法:试验样本为6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就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CVP、PVP、VPV、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可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其病情.  相似文献   

19.
陆爱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5):48+51-48,51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奥曲肽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并与垂体后叶素的疗效进行比较,为治疗本病的药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把本院2007年2月~2010年6月收治的8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依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生长抑素)43例,对照组(垂体后叶素)40例,并分别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24h内止血40例,占93.02%,余3例,于72h内止血;患者病情稳定,症状改善较快,未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对照组24h内止血33例,占82.50%,余7例于72h后转介入治疗或使用三腔双气囊管止血,有1例出现过敏性药疹和4例出现腹痛,经对症治疗后消除。结论: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显著,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本病的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镇痛泵用于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对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道大出血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患者,以数字评定量表进行疼痛评估,对评估为中度以上疼痛者(疼痛评分4分)使用护士控制的镇痛泵,方法为枸橼酸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联合用药以微量注射泵持续小剂量泵入。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8例患者中4例患者疼痛评分为4~6分(中度疼痛),14例患者疼痛评分为7~10分(重度疼痛),使用镇痛泵后疼痛明显缓解(无痛或仅有轻度疼痛,疼痛评分0~3分)。16例患者住监护室5~9d后病情稳定,转至普通病房;2例患者死亡。无1例患者发生呼吸抑制。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患者有中重度的疼痛,使用护士控制的镇痛泵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