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城市河流特点和许昌市饮马河的实际情况,文章建立了基于综合集成赋权和物元理论的城市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饮马河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饮马河治理前后各项指标和总体健康程度。结果表明:饮马河生态治理前河流健康等级为"病危",生态治理后河流健康等级为"特别健康"。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饮马河河流生态治理提供依据,并对治理后管理提出建议。研究结果也为其他城市河流健康评价和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河流与健康相结合是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进步的必然结果,维持河流健康已成为河流管理的一个热点问题。河流是有生命的,类似于有机生命体的健康,我们可以用健康来描述河流的生态状况,河流健康概念寻求利用生物或生态评价方法来完善传统的物理一化学评价方法。河流健康的度量对象包括:堤岸、河床、河水感观、水质指标、水生无脊椎动物指标和鱼类指标等。河流健康评价指标应包括:生态指标、物理化学指标、社会经济指标和人类健康指标。要维持河流健康,应加强河流水资源配置、水质、河岸地和河道等4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河流健康评价、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两大方面回顾了我国河流健康研究现状,重点总结分析了黑龙江省河流健康评价体系,河流上中游水土保持、河岸植被缓冲带和水生生态系统生物生态修复现状,提出了未来研究趋势,为黑龙江省河流生态保育与河长制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关键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文  黄思平  杨轩 《人民长江》2010,41(12):7-12
在充分研究和详细总结国内外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指标及其评价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等方面的进一步识别,从河流生态系统活力、恢复力、组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管理选择、外部输入减少、对邻近系统的影响及人类健康影响8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标准,同时考虑河流生态系统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在进行河流系统健康评价时增加了生态服务功能指标。通过系统分析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系统,筛选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关键指标,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关键指标分级评价标准,并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总体评价进行了探讨,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研究和分析南渡江下游河流2000―2004年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南渡江下游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评价模型和评价标准,最后得出南渡江下游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并对该时期下游河流健康情况进行了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研究和分析南渡江下游河流2000~2004年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南渡江下游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评价模型和评价标准,最后得出南渡江下游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并对该时期下游河流健康情况进行了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模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分析河流生态健康概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量、水质、生物状况、水体连通性以及防洪标准等因素,构建了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标准,建立起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北运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运河生态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通过加大治污力度、合理开发利用水量等相关河流生态修复措施使其逐步恢复到健康状态。通过与其它常规方法的比较表明,本文模型评价结果合理,方法直观简便。  相似文献   

8.
《人民黄河》2017,(4):78-81
为了合理、客观评价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状态,选取河流水资源、水质、水系结构、水生态以及水系利用与管理五方面20个指标,建立了郑州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理论标准量化底层评价指标,再根据相应的归一化公式推求突变级数值,从而确定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状态。结果表明:2012年郑州市河流生态健康状况处于亚健康且趋于健康状态,其中水资源处于健康且趋于亚健康状态,水质处于亚健康且趋于病态,水系结构处于健康且趋于很健康状态,水生态处于健康且趋于亚健康状态,水系利用与管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突变理论可削弱确定指标权重所带来的主观性,可以对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河流管理质量,在已有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尺度划分的河流健康评价理论。以滦河为例,建立了其上游、中游和下游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改进的模糊物元可拓模型对滦河河流生态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滦河上游、中游、下游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健康,滦河全河总体为轻度疾病状态,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因此,本文方法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可用于其他区域的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河流生态环境要求的提高,河流生态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河流生境、河流生态流量、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河流生态修复4个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根据当前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的方面,主要包括:(1)流域尺度的生境因子变化规律及其累积影响、河流生境与多种河流生物适配性关系、多尺度河流生境质量评价等;(2)多目标河湖生态流量计算方法、分区分时生态流量的确定、生态流量动态过程、生态流量管理机制等;(3)长期河道生态因子监测、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标准的制定、大尺度河流健康评价等;(4)多种修复技术的优化组合、流域尺度生态修复、河流生态修复后评估指标和标准的确定、修复后的生态系统动态演变过程等。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精准判别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等级,应用集对分析原理和五元减法集对势进行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并用五元减法集对势判断北运河生态健康发展趋势,识别、诊断影响北运河生态健康的脆弱性指标.结果表明:北运河生态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为改善北运河生态健康,应优先关注水质指数,在上游河段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水质,并重视提升和增强全河段的河流...  相似文献   

12.
河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流与流域生态健康研究是目前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介绍生态系统健康、河流健康和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相关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及各自不同的内涵,分析河流与其流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认为从流域的层次进行河流生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河流及流域生态健康内涵的基础上,回顾国内外河流与流域健康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情况,并指出目前河流与流域健康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河流生态健康概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量、水质、生物状况、水体连通性以及防洪标准等因素,构建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标准,建立起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北运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运河生态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通过加大治污力度、合理开发利用水量等相关河流生态修复措施使其逐步恢复到健康状态。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合理,方法直观简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包括生境多样性指标、河流水质指标、河口径流指标、森林覆盖率指标、地下水超采率和河流纵向连续性指标等河流生态功能指标进行分析,考虑各项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作用确定指标权重,并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了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利用滦河流域有关成果调查和资料,对滦河河流生态功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介于一般与较差之间。该评价方法考虑了多项影响河流生态功能的因素,因此评价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河流生态功能,可为河流开发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唐山市主要河流进行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得出唐山河流综合评价结果。分别通过河流动力指标,生态功能指标与经济社会功能指标等三项指标的分析与综合,得出河流生态状况。通过该方法对不同生物群落上的多指标组合,能够客观反映生态系统的现状。随着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健康评价将会更加重要,成为水利河流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探究现阶段北运河健康现状,采用北运河河流快速评价方法和SPSS多元统计方法中相关性分析,对北运河山区和平原段河流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流快速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便捷高效,在本研究中基本能够简洁、准确地反映北运河健康状况,适合专业、非专业人员对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的早期快速判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SPSS相关性统计结果显示北运河健康指数(RHI)与河流快速评价体系中一级指标生物、物理化学、水文地貌指标显著相关(P0.01),与二级指标中植被、河道、物理、化学指标显著相关(P0.01),表明该快速评价指标体系能很好地识别北运河表征河流健康的影响因子;北运河属于亚健康河流,表现出山区河流生态等级较高、平原河流生态等级较低的特征,山区河流后期生态修复指标应以水量、水质及生物多样性等为主,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指标多考虑水生指示性物种、水质、植被及景观。该研究可为流域河道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变化环境下河流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以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耦合人类活动影响,造成了全球性变化环境背景下大范围的水资源危机、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退化问题,威胁河流健康,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急需解决的难题。针对变化环境背景,分别从河流健康的概念和内涵、河流健康评价的内容、方法及应用等方面,评述近年来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将河流健康定义为,特定时期一定的社会公众价值体系下,在保障河流自身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能够持续地为人类社会提供高效合理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实现服务功能综合价值最大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指出变化环境下河流健康评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河流健康概念及内涵仍存在争议,河流健康变化的驱动机制尚不明确,河流健康评价的理论及方法有待完善,河流健康评价实践滞后及评价结果未能有效指导河流管理等。提出变化环境下河流健康评价的发展趋势:以流域为基本空间尺度结合多时间尺度开展河流健康评价与调控研究,因地制宜开展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研究,开展基于3S等技术的河流健康评价研究,建立长期且全面的河流健康监测网络,科学界定河流健康的"基准点",以及开展河流健康评价与水资源调控的集成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从河流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总结学习相关文献,构建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提炼出系统健康评价关键指标,利用层级分析法设计问卷,辅助于Expert Choice软件计算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列出了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建设的优先顺序,为河流生态的建设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北京山区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山区河流受到人类活动强烈影响,其生态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本研究在调查山区典型河流生态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山区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并在北京拒马河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拒马河整体处于健康状态,但有向亚健康和受损状态发展的趋势,为此提出了河槽生境构建和生态护岸改造技术等生态修复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漓江城市段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漓江水质进行过多次监测与研究,如生化需氧量、酸碱度和溶解氧等常规环境监测项目已获得良好的研究基础。本研究在进行漓江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时,除涵括常规水质参数及河流形态、结构功能等参数作为评价因子之外,还引入了河流沉积物的生态风险作为评价因子,并结合沉积物中重金属及有机氯农药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综合评价漓江河流生态健康程度,以期获得更全面科学的评估结果,为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