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目的分析男性血清铁蛋白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痛风的关系及痛风患病风险。方法选择确诊为痛风病的男性患者600例作为痛风组,高尿酸血症者600例作为高尿酸血症组,随机抽取同期男性健康体检者600例为对照组。收集三组人群体检及相关指标的检测信息,如身高、体重、血清铁蛋白(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结果血清铁蛋白(SF)分析结果显示:痛风患者SF平均水平为135.27μg/L,明显高于高尿酸血症组114.45μg/L(P0.05)和对照组76.02μg/L(P0.05);而hs-CRP水平在痛风患者高达0.3 mg/dL,明显高于高尿酸血症组和对照组的0.13和0.09mg/d L(P均0.05)。在校正BMI、TG、TC、FPG和UA五项混杂因素后,高尿酸血症组和痛风组SF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而对照组SF与hs-CRP水平无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F(≥69.01μg/L)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校正了BMI、TG、TC、FPG和UA五项混杂因素后,高水平的SF(≥155.78μg/L)是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OR为2.678(95%CI 1.484~4.833);且较高水平的hs-CRP(0.9 mg/dL)也是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OR为3.104(95%CI 1.727~5.580);而SF和hs-CRP并不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痛风患者SF和hs-CRP明显升高,揭示SF、hs-CRP可能参与了痛风患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社区人群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20岁以上)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筛选,有17个暴露因素与高尿酸有关;多因素分析,有5个因素在P=0.05水平被选入,高甘油三酯(OR=3.069)、饮酒(OR=2.032)、肥胖(OR=1.802)、口味偏辣(OR=1.877)、高血糖(OR=1.622)在模型中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改变生活方式,如减少饮酒和合理饮食结构可能预防或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进而减少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广西农村地区痛风患者的膳食模式,分析其与痛风石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利用2015-2016年广西痛风发病危险因素调查的379例痛风病例数据,将调查中的痛风患者根据是否有痛风石分为痛风石组(128例)和无痛风石组(251例),所有痛风患者既往食物消费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及实际情况进行分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结果无痛风石痛风病例的主食、鱼类摄入量高于痛风石组(均P0.05)。在校正了性别、职业、吸烟、痛风家族史、血尿酸水平、蔬菜、水果、畜禽肉类、蛋类、内脏和酒精摄入量因素后,壮族、痛风病程≥6年和≥9年均可增加痛风石的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3.08(1.58~5.98)、3.67(1.59~8.49)和3.84(1.87~7.87);当主食摄入量≥250 g/d和水果摄入量≥100 g/d时均可降低痛风石的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0.46(0.24~0.87)、0.31(0.13~0.77)。结论广西农村地区壮族、长病程(病程达6年以上者)是痛风石患病的危险因素,适量增加主食和水果摄入量可降低痛风患者罹患痛风石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公务员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现状和危险因素。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参加体检的公务员人群40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一般状况的调查,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的生化指标检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公务员高尿酸血症总检出率为12.75%,其中男性捡出率高于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高低密度脂蛋白、高肌酐血症、高空腹血糖、锻炼时间过长均为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充分了解高尿酸血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广西痛风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疾病史、膳食结构和饮酒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79例。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职业、文化、收入、痛风家族史、BMI与痛风有关(P0.01);菌藻、蔬菜、水果、猪肉、其他肉类、动物内脏、总禽畜肉、蛋类和总嘌呤摄入量9项膳食因素与痛风有关(P0.05或0.01);啤酒、米酒、低度酒、和总酒精摄入量4个变量与痛风有关(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年龄、职业、文化等个体特征因素后,总嘌呤、总禽畜肉类,动物内脏、猪肉、总酒精、米酒和啤酒是痛风的危险因素。其中总嘌呤摄入≥1000mg/d与500mg/d相比OR值为2.5(95%CI,1.3—5.1);总禽畜肉摄入≥150g/d、≥350g/d与50g/d相比OR值分别为1.6(95%CI,1.1—2.5)和2.3(95%CI,1.4—4.0);动物内脏摄入≥50g/d与25g/d相比OR值为4.5(95%CI,2.0—10.3),猪肉摄入≥350g/d与50g/d相比OR值为1.7(95%CI,1.1—3.2)。酒精总摄入25g/d或≥61g/d与不喝酒相比OR值分别为1.8(95%CI,1.1—2.9)和3.2(95%CI,2.1—5.0);自酿米酒酒精摄入25g/d或≥61g/d与不喝者相比OR值分别为2.4(95%CI,1.5—4.0)和4.0(95%CI,2.2—7.3),啤酒类酒精摄入25g/d与不饮啤酒者相比OR值为2.0(95%CI,1.1—4.0)。结论广西农村地区痛风与膳食饮酒有关,动物内脏、自酿米酒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合理控制膳食和饮酒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分泌代谢科就诊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影响痛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20年在西安市某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成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痛风诊断。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痛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获得有效病例数1 016例,有效率为89.75%。病例中以男性所占比例较高,占70.47%,病例年龄21~80岁,36~50岁病例占46.85%。有116例患者发生痛风,发生率为11.42%。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痛风家族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手脚关节外伤史、FPG、TG与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444)、BMI≥28.0 kg/m2OR=2.687)、痛风家族史(OR=2.021)、高血压病(OR=2.558)、手脚关节外伤史(OR=4.521)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痛风的影响因素。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有较高的痛风发生风险,男性、肥胖、痛风家族史、高血压病及手脚关节外伤史均会增加痛风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郑州市居民痛风相关危险因素,为痛风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非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于2013年 1月-2014年1月在郑州市随机选取5家医院内分泌及风湿科门诊确诊的87例痛风患者作为病例,同时,选取年龄相近、同民族、同一时间在相应医院就诊的87例胃肠炎患者作为对照,进行社会人口学及饮食生活习惯的问卷调查,相关生化指标和基因多态性测定,并进行多重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病例组体质指数、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血尿酸含量,空腹血糖浓度及血压均明显增高(P<0.05),多元Logistic 回归结果表明,有高尿酸血症/痛风家族史,喝啤酒量较大,经常食用动物内脏、浓肉汤、豆制品者,尿酸盐转运子1(URAT1)rs3825018(G/T)G等位基因、脂肪量与肥胖相关基因(FTO)rs17817449(G/T)G等位基因是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Toll样受体4(TLR4)rs2149356(G/T)G等位基因是痛风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郑州市居民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涉及饮食习惯、血脂、血糖、血压指标以及遗传基因多态性等多个方面,在痛风的预防及治疗中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沿海地区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年龄、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内科门诊就诊的1 236例中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实验室检测其尿酸(UA)、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游离脂肪酸(FFA)等水平,并统计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等指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伴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研究高尿酸血症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尿酸血症伴CVD患者与高尿酸血症不伴CVD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吸烟、饮酒、Hcy水平上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吸烟、饮酒、高Hcy水平等10个因素是高尿酸血症患者伴发CVD的危险因素。结论沿海地区高尿酸血症以男性中老年人为主。年龄、高血压、高血脂、高Hcy水平等均与高尿酸血症有关联。长期饮酒、吸烟是高尿酸血症伴CV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芜湖市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安徽省芜湖市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方法调查安徽省芜湖市中老年居民1 965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芜湖市中老年居民高尿酸血症的校正患病率为13.9%,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8.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对高尿酸血症有影响的变量有高血压、体质指数、年龄、主食摄入量和水产品摄入量(OR值分别为2.79,1.19,1.08,0.76,1.87)。校正年龄、血压和性别后,超重和肥胖者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分别是体重正常人群的2.29倍(95CI=1.76~2.98,P0.001)和4.56倍(95CI=3.12~6.66,P0.001);校正年龄、性别和BM I后,高血压人群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是血压正常人数的1.63倍(95CI=1.21~2.21,P0.001);同时具有肥胖和高血压的人群患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性是体重和血压正常人群的6.52倍(95CI=3.88~10.95,P0.001)。结论高血压、肥胖及其共同作用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州省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省黔南地区抽取143 687名≥18岁农村常住少数民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贵州省黔南地区143 687名常住农村少数民族居民中,患高尿酸血症者26 341例,患病率为18.33%,标化患病率为18.2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59岁、家庭年人均收入3 000元、高甘油三酯(TG)、高总胆固醇(TC)、高血压、超重/肥胖、吸烟、经常吃肉/鱼/虾/蛋、经常吃动物内脏和居住地海拔高度≥2 000 m是贵州省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贵州省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应针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族、汉族成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高尿酸血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人群11 479例,进行问卷调查、一般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统计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并对高尿酸血症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维吾尔族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低于汉族,维吾尔族、汉族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7.5%和14.0%;维吾尔族与汉族人群男性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也随之增加;维、汉族人群尿酸水平均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项数增加而增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汉族、体质指数(BMI)、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维吾尔族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低,高尿酸血症与各种代谢紊乱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甘肃地区城镇汉族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高尿酸血症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7—9月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0~80岁甘肃地区城镇汉族居民4 263人进行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高尿酸血症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甘肃地区城镇汉族成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8.02%,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24.23%)高于女性(13.55%)(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城乡、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状况、体力劳动程度、身体锻炼人群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发达地区、饮酒和经常锻炼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而已婚、重体力劳动为保护因素。结论甘肃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具有罹患慢性病风险,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人群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城市老年居民尿金属元素水平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性。方法基于深圳市某社区医院2017年7月至11月参加免费健康体检≥60岁老年人群(n=2 494,男1 091人,女1 403人),实施1∶1病例对照研究,其中949例高尿酸血症者,按性别和年龄匹配949名无肾小球滤过率异常或肾病者作为对照。病例及对照组人群的健康问卷信息和体检数据完整,并采集点尿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尿中锌(Zn)、砷(As)、硒(Se)、锶(Sr)、镉(Cd)、铅(Pb)的水平。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模型用于筛选出多种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性较大的尿金属元素,并进一步用logistic回归筛选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高尿酸症患者尿Se、Sr和Cd的含量均低于对照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见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与对照组的尿金属元素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尿中六种金属元素中,仅Sr被纳入最优LASSO回归模型,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尿Sr浓度在Q_3(10.06~129.43μg/L)或Q_4(129.43μg/L)组的男性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均低于尿Sr浓度在Q_1组(36.13μg/L)的男性,OR分别为0.63(95%CI:0.42~0.94)和0.41(95%CI:0.27~0.63)。女性中未见尿金属元素与高尿酸血症存在统计学相关。结论暴露于一定水平的锶是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高尿酸血症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所有病例均来自2008年2~12月在山东省随机选取的5个市的某医院内确诊的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同时,以同一时间在该医院内科就诊的其他疾病患者为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并展开分析。[结果]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OR=1.117)、个人月收入(OR=1.599)、平均喝啤酒量(OR=1.089)、经常饮茶(OR=1.299)、经常吃蛤蜊(OR=2.127)、经常锻炼身体(OR=0.917)、血尿酸(OR=8.187)等7个因素为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7个危险因素建立"最优"模型,同时计算吃海鲜对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归因分值22%。[结论]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找出了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同时还根据各危险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最优"模型,达到了研究目的,为同类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学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92例确诊的ICP孕妇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184例非ICP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比较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IC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ICP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ICP家族史(OR=2. 662,95%CI:1. 351~5. 244)、免疫失调(OR=3. 695,95%CI:1. 578~8. 651)、高雌激素水平(OR=5. 217,95%CI:2. 858~9. 523)、低硒摄入量(OR=2. 166,95%CI:1. 239~5. 970)及高尿酸血症(OR=3. 114,95%CI:1. 6251~5. 970)等。结论 IC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有ICP家族史、免疫功能失调、高雌激素及低硒摄入量及高尿酸血症,应尽早筛查高危因素,早期确诊并综合治疗,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庆市公交司机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18年6—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参加健康检查的4 767名公交司机为分析对象,分析其高尿酸血症检出情况,将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1 752人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36.75%。将纳入人群按照年龄分组,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下降,20~30岁组最高,为46.62%。超重(或肥胖)公交司机高尿酸血症明显高于正常或体重偏低者(分别为肥胖60.92%,超重40.85%,正常24.13%,过低19.15%,P0.05)。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肌酐增高、转氨酶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其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1.601、2.112、4.316、1.770、1.654和2.344倍,而年龄及高血糖为保护因素。结论重庆公交司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超重(或肥胖)、高甘油三脂血症,同时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增高)也是其危险因素,而年龄及高血糖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廊坊市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高尿酸血症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来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 820例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体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3 820例被调查人员中,共检出高尿酸血症755例,检出率19.8%,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24.2%)高于女性(13.7%),50岁以上人群检出率(25.4%)显著高于50岁以下人群(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283,P=0.012)、性别(OR=1.253,P=0.024)、BMI(OR=1.273,P=0.014)、舒张压(OR=1.222,P=0.047)、TG(OR=1.260,P=0.016)、肌酐(OR=1.243,P=0.032)、脂肪肝(OR=1.262,P=0.018)均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廊坊市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较高,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超标、血肌酐水平较高及合并有脂肪肝的男性老年人群更容易发生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庆市油田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高尿酸血症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19年在大庆市龙南医院体检的油田职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油田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收回3 499份油田职工的调查问卷,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835例,患病率为23.8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4.33%,女性患病率为12.32%,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73,P0.001);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χ~2趋势=52.997,P0.001),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喝啤酒(OR=1.233)和饮茶(OR=1.176)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女性(OR=0.287)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大庆市油田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偏高,男性高于女性,且具有年轻化趋势。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有效地降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上海市青浦区自然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高血压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PS抽样,对上海市青浦区9个街镇18岁以上户籍人群进行调查,并进行血压测试以及Hcy、hs-CRP、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相关生化指标分析。将受试者按照患者自报被乡镇级或以上的医院确诊为高血压情况,分为高血压患病组和非高血压患病组,采用Pearson卡方法比较并分析Hcy和hs-CRP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在青浦区11个街镇随机抽取的5,061名人群中,除去部分数据不全的居民后,获得了5029名居民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明显关系;Hcy、肌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比值对hs-CRP水平有影响,其中HDL为保护因素。随着Hcy水平升高,hs-CRP也会随之升高,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结论 Hcy和hs-CRP水平升高很可能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群高尿酸血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在成都中医大体检医院接受健康体检、并且收集到11项健康检测指标的1 487例对象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尿酸血症检出率达27.1%,男性高尿酸检出率是女性的2.7倍。饮酒是男性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吸烟、同型半胱氨酸是其促进因素。甘油三酯、脂肪肝是女性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吸烟、同型半胱氨酸异常是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甘油三脂异常、脂肪肝是女性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