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个“单句大解放”,何如福建/江汉修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的教学语法的六大特点之一是教学性。他认为由于教学语法所涉及的对象的特殊性,要求语法内容、表达方式要“容易为教者和学者所接受”,要有可接受性。(见庄文中《张志公先生和理论语法、...  相似文献   

2.
张志公(1918~1997),著名语言学家及语文教育家。 1937年入中央大学,后转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学习外国文学和语言学。自40年代起,他先后在中央大学、开明书店、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研究语言学、英语教学、汉语文教学。 代表作有《汉语语法常识》、《语法学习讲话》、《修辞概要》、《现代汉语》、《语文教学论集》、《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张志公文集》等。张志公先生在中小学作文教学方面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尤其是他从语言学和语文教育这两个角度研究,视野开阔,时有创新。  相似文献   

3.
张志公后期语法思想给我们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是在印欧语的语法框架上构建的,许多地方不适应于我们的汉语。因此,张志公先生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汉语语法”。目前的教学语法系统很有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是因为:其一,引进的语法不能很好地解释现代汉语;其二,引进的语法严重地束缚和我们的思想;其三,用西餐餐具吃中餐只是权宜之计。所以建立新的语法系统就有了它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提到语文教学现代化,不能不提到张志公先生。早在20世纪初,叶圣陶、夏丐尊两位先生在《国文八百课》凡例中就提出语文教学现代化的主张。而张志公先生则是这一主张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一生都在致力于语文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为现当代语文教育贡献了宝贵的经验财富和精辟的理论指导。时至今日,我们语文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语文现代化的道路还是任重而道远。深入研究和重新认识张志公先生的语文现代化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志公与中学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公与中学语文教学张定远正当全国语文学界开展学习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时候,张志公先生却和我们永别了。我们失去了一位仁慈的长者,失去了一位诲人不倦的好老师。志公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和语文教育家。他长期致力于语言和语文教育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学语法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中学语法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中学语法教学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应以张志公先生提出的"精要、好懂、管用"为基本原则,选择实用的分析方法,将语法教学融入课文教学,结合相关知识教学,从而扭转当前语法教学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7.
「分进合击」改革小学语文教材的良方怀念张志公先生□人民教育出版社王贺玲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致力于语言学、语文教育和语文教材的研究,为之耗尽毕生精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还对小学语文教育和教材的编...  相似文献   

8.
沉痛悼念张志公先生黄岳洲当代驰名中外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作古了,巨星陨落!语言学界、语文教育界举行了庄严隆重的悼念活动,这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志公先生有巨大贡献。志公先生在整个学术活动中探索是多方面的。对语法、修辞、词汇、文字和语文教育的现...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2008,(14):15-15
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一民等在《课程·教材·教法》中撰文指出,当前中学语法教学普遍不受重视,而且有不断被削弱甚至“避而不谈”的趋势,前景堪忧。中学语法教学的出路在于改革。我国教学语法的奠基者张志公先生生前一直强调语法教学要坚持“精要、好懂、管用”的要求,这正是中学语法教学改革的原则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张志公先生从50年代初开始研究汉语语法,4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撰写了多部语法著作,两次主持制订教学语法体系,发表大量论文探讨语法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一语法著作《汉语语法常识》张志公先生1952年1月开始在《语文学习》月刊上分章连载“汉语语法常...  相似文献   

11.
国内动态     
张志公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他从事语言和语文教学研究及教材编写工作已有50多年,在汉语语法学、汉语辞章学、中小学语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均有建树,著述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为了探讨和总结张志公先生在语言和语文教学诸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由民进中央、河北省政协、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河北师院学院、全国小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发起,由河北《语文周报社》、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张志公语言和语文教育思想研  相似文献   

12.
张志公先生是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理论既批判地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又强调立足于中国国情,提倡语文教育的现代化。他的语文教育理念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对我国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的探讨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育领域,张志公一直致力于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研究和现代语文教育的探索。他关于教材、识字教学、教学语法体系的论述,对于当今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育领域,张志公一直致力于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研究和现代语文教育的探索。他关于教材、识字教学、教学语法体系的论述,对于当今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张志公先生是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理论既批判地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又强调立足于中国国情,提倡语文教育的现代化。他的语文教育理念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对我国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的探讨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志公先生是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理论既批判地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又强调立足于中国国情,提倡语文教育的现代化.他的语文教育理念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对我国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的探讨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于10月21日至27日在武汉隆重举行,这是建国以来语言学界空前的盛会。会议期间,张志公先生受人民教育出版社委托,邀请王力、吕叔湘等二十多位语言学家和语言工作者座谈,商讨了关于召开教学语法问题讨论会的事宜。大家一致认为,目前各级学校的语法教学又出现了与五十年代相类似的百花齐放的局面;在语法科学研究领域进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育必须坚持民族化,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的泰斗张志公先生在语文教育改革理论方面的重要建树之一。张志公先生主张对语文教育从内容到方法进行民族化的全方位探索。在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际,重新学习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特别是他的“语文教育必须坚持民族化”的主张,对于正确处理语文教育改革中继承与创新、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保证新一轮课程改革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不断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张志公先生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传统语文教育初探》(1962年)是张志公先生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主张8年“初探”的成果体现。50…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在解放前后的六十余年间,撰述了许多论述语文教学的文章,其中有些文章深入探讨了语法修辞教学问题;在他编写的语文课本中,编进了语法修辞的教学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和总结叶老关于中学语法修辞教学的实践和理论,对于当前语法修辞教学,是有指导作用的。一两种编排形式叶老主张对中小学生进行语法修辞教学。早在1924年4月发行的《作文论》中,叶老专列一节“修词”,“讨究造句用词”,并且指出“不论是出于不自觉的或者是出于特意的,凡是使一句句的话达到刚合恰好的地步,我们都称为修词的工夫。”1943年3月,在《语言和文  相似文献   

20.
张志公,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他在语文教育园地辛勤耕耘几十载,著述甚丰,颇具权威。他在语文教学、读写教学、语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研究和语文教育改革的探索等许多方面都有所涉猎,有所论述。他立足于传统教学的根基,又探索未来现代化语文教育发展的方向,在使语文教育民族化和现代化相结合的理论设想上观点超前,独树一帜。张志公先生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观点看法。他认为:“语文是个民族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而且还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