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交流伺服系统检测电路由电流、电压、转速及位置检测电路组成.讨论了伺服电机的直流母线电压、电机定子相电流及转速与位置信号的检测电路.从检测电路获取的电流、电压、转速及位置信号为系统的控制提供依据,从而使系统能够获得好的性能,为进一步发展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间隙平均电压(电流)检测是目前微细电火花加工放电状态检测的主要手段.利用理想的矩形脉冲序列模拟实际放电脉冲,基于一阶RC电路响应理论对平均电压检测电路的平均电压稳态值、系统灵敏度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平均电压检测方法的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3.
程刚 《机械管理开发》2022,(1):244-245,248
为实现井下变频器运行监测,设计一种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结构组成包括有电流、温度、电压监测电路、CAN总线以及监控上位机等构成,并对监控系统硬件以及软件结构进行阐述.在山西某矿井下现场应用后,该监控系统可实现对变频器运行电流、温度以及电压等监测,具有系统结构简单、监测精度高等优点,可满足井下变频器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变频器供电时所产生的谐波对电动机转子断条故障电流信号的影响,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直接转矩控制变频器供电下异步电动机转子故障系统仿真模型,在变频器不同供电频率下针对电动机转子正常和故障情况进行仿真分析。理论上难了变频器谐波影响下电动机转子故障特征频率的正确性,利用连续细化傅立叶变换和自适应滤波方法实现了变频器不同频率供电下民步电动机转子故障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5.
马诗洋  陈昊 《机电工程》2012,29(7):825-828,868
为了实现在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精确、及时地对电压电流信号进行采样,以及解决控制板上各路信号采样电路通用性的问题,采用了直流采样方法。将高速线性光耦HCNR201以被测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气隔离的方法应用到所设计的采样电路中;通过开展所设计电路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电压电流霍尔传感器采集数据与单片机采样数据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实验平台上进行了试验,得到了电压电流霍尔传感器采集数据与单片机采样数据之间的实际传递函数;最后,对传递函数理论拟合曲线和实际拟合曲线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电压电流信号检测方法误差小、可靠性强,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中设计一种可用于光离子化检测器的微弱电流信号检测电路。分析了前置放大电路中反馈电阻和反馈电容的选择,对比了跨阻式和T型电阻反馈网络两种前置放大电路结构的输出端噪声大小,设计了能够消除输入端共模电压干扰,并可有效消除环境温差等外界干扰影响的差分输入前置放大电路。所设计微电流检测系统还包括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次级电压放大电路及运放双极性供电电源电路。搭建了微电流发生电路测试所设计检测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将所设计微电流检测电路应用于光离子化检测平台,通入异丁烯气体进行测试,发现在异丁烯浓度为0~178.5 ppm范围内,输出电压与气体浓度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优度为0.983。通过测试酒精和丙酮挥发物证明,该系统可以推广到用于其他挥发性有机物检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血液凝结光学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整体设计和用途,重点介绍了硬件结构和基于虚拟仪器的软件设计,以及数据处理方法.通过两次滤波和电路补偿,可有效地消除外部电压和噪声的影响,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AD模块因精度或输入通道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同步采集电流和电压参数要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D7606的树莓派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中电压/电流输入电路、输入滤波电路、AD7606与树莓派接口电路、AD转换程序的设计,并对转换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用标准输入电压测试AD7606进行AD转换的结果准确,采用AD7606进行AD转换的结果精度高、误差小,适合高精度测量的AD转换电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矿采煤机变频器在安全监测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采煤机变频器实时监测系统,给出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硬件部分给出主控制器选型,并设计电流监测电路、温度监测电路、电压监测电路及CAN总线接口电路;软件部分分别对下位机和上位机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并给出下位机程序框图和上位机结构框图。通过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实时监测系统达到预期目标,满足工程需求,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多通道隔离电流输出型变送器信号调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个应用于电流输出型变送器的多通道隔离信号调理系统,它集I/V转换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隔离设计于一体,实现了将4~20 mA电流信号转换为可被A/D采样卡采集的电压模拟信号.经实验验证,该系统转换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已被应用在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信息获取是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的基础。装备系统可用于测试的、开放式的对外接口缺乏,需要将检测系统或其一部分嵌入装备系统内部,获取信息。文章在分析武器装备检测诊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嵌入交互式检测的思想,给出嵌入交互式系统级检测和电路板级检测的检测系统结构,说明了嵌入交互式检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Early leak detection of liquid and gas of both buried and unburied pipelines remain a critical task for economical and safety reasons. Several techniques were recently suggested and tested in real-life condi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are very encouraging since they offer low cost solution while they yield both true detection and accurate localization of the leak. However, most of the techniques are not robust enough for all possible scenarios and may fail under certa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is review paper presents the most recent findings in acoustic and infrared (IR)-based leak detection techniques which remain the most widely used techniques for liquid and gas leaks detections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y may fail under some situations. For instance IR-based techniques are not adequate during rainy, humid, or sandy weather or when ppb sensitivity is required, while acoustic sensors are not adequate for gas leak detection or when additional sources of acoustic noise are in the vicinity of the target area. Thus, the paper provides other alternative techniques such as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temperature profiling, and photoacoustic sensing techniques. Several important research works and real-life applications are cited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cross-section of various techniques. The paper can be useful for either a fresh researcher in the area, or for a skilled R&D engineer involved in the design of a leak detection solution since it presents the most recent leak detectio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泳芯片的微型、高效生化分析仪器,利用该仪器进行了基本的电泳进样、分离实验。仪器采用阻抗检测方法对多次生物化学试样的电泳分离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比例测量法大幅提高了仪器的测量精度,模块化的设计使该仪器易于扩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HPV病毒的检测难题,设计一种将荧光偏振技术用于病原微生物检测和基因分析的荧光偏振自动检测系统。讨论荧光偏振自动检测系统光学系统结构、总体设计思想,并对主从模式下上位机和单片机通讯的通讯格式和实现方法进行详细讨论。检测结果表明荧光偏振自动检测系统运行稳定,控制过程可靠、检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包含多类透明容器与多种液体的机械臂倒液任务,提出了一种不需要相机标定与标尺辅助的液位相对高度视觉检测方法与闭环控制方案。首先,分析了服务机器人倒液任务的特点,使用计算机视觉中的目标检测方法同时检测液体与容器,利用液体与容器的高度比例关系得到相对液位高度,避免了测量液位绝对高度所需的繁杂标定过程。其次,利用小孔成像模型对所提的相对液位高度检测方案进行几何建模与分析,推理出典型情形下测量的误差规律;再次,采集多种液体、多类容器的图像作为训练集来训练YOLOv5s,用于检测目标物以获得液位相对高度。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的液位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新方法对于训练集中未出现的新形状容器中的新液体的平均配对检出精度为86.7%;最后,为了避免求解或估计视觉伺服理论中复杂的雅可比矩阵,将求得的相对液位高度与PD控制结合组成液位闭环控制系统。系统使用相同的PD控制器参数在两种倒液平台上的多类倒液任务中均取得成功,验证了液位闭环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轨道手工检测效率低下、检测项目单一和高速轨道检测小车普及率不高的现状,为适应光学视觉检测需要,设计了一种可折叠的轻量化半T形检测小车,以同时满足激光检测和三维结构光检测的需求。为解决普遍存在的轨道检测小车车架与钢轨纵向难以保证垂直的问题,设计了柔性侧压机构,使车架不发生偏移。应用D-H法构建运动学模型,求解机构末端侧压轮的正运动学问题,论证了柔性侧压机构的侧压轮能紧贴钢轨内侧面以适应各种轨道的轨距变化。为小车建立力学分析模型,确保小车在静态下不会侧翻、脱轨,验证了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制造了物理样机,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小车运行时垂直度好、自调节能力强,满足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7.
结构损伤识别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和回顾目前关于结构振动损伤识别的研究方法、现状和进展,基于结构动态振动响应和系统动态特征参数进 行损伤识别的方法,介绍智能损伤诊断方法的原理及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结构损伤识别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彩色图像的快速人脸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锋  王宣银  肖宝平 《仪器仪表学报》2004,25(5):561-564,589
提出一种快速人脸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建立肤色模糊集 ,初步确定人脸所在区域 ,然后利用经过充足样本训练后的稀疏神经网络 (SNo W结构 )来验证人脸的存在。为了加快人脸检测速度 ,提出外螺旋搜索策略。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保证较高的检测率的同时 ,大大提高了人脸检测速度 ,能实现近实时的人脸检测  相似文献   

19.
MicroRNA(miRNA)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疾病诊断标志物。常规检测miRNA的方法耗时较长且操作复杂,本文设计了一种便携式miRNA快速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光电检测技术检测滚环扩增后的标志物miRNA受激发出的荧光强度,对采集到的荧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miRNA的变化情况。实验得出便携式miRNA快速检测系统在试剂浓度为0.1~1μmol时,荧光强度线性偏倚不超过±5%,系统重复性大于95%。通过对冠心病检测标志物miR-499进行滚环扩增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便携式miRNA快速检测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miRNA。  相似文献   

20.
汽车是由无数的精巧零件组成的,所以零件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质量,进而要想保证汽车的质量,首先就要保证零件的质量。而决定零件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的就是零件的精度。本文就主要对零件精度的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首先介绍了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汽车零件的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基于CAD的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基于CAD的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优化基于CAD的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的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对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展望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