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按照“提高转移就业质量,稳定转移就业形势”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调研,农民工提升性培训、产业集聚区招聘、外阜企业招聘、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困难就业群体帮扶等一系列活动。确保我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的稳定形势。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城镇在推进城镇化、吸引和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建设用地紧张,进城就业农民无力购买住房等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对推进城镇化,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安居方面做了重要指示。如何解决建设用地紧缺、妥善安置进城农民工安置问题成为当前推进城镇化的当务之急。该文在分析目前形势和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跨省调用复垦指标的方法,是对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创新性的尝试。希望该文能唤起广大读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集思广益,为有效解决城镇化系列问题提供合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中国建设部长汪光焘在接受《学习时报》的采访时表示,要进一步研究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合理确定和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解决好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1):153-156
就业风险感知对农民工就业选择与迁徙流动有重要影响。广东东莞1310名农民工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就业风险感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计量分析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年龄越大,就业风险感知越高;学历层次越高,就业风险感知越低;经济储蓄少的农民工,其就业风险感知更高;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工面临更高的就业风险感知;相比国企和外企,在民营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其就业风险感知更高;灵活就业群体在本次疫情中遭受的就业冲击最大,是当前主要的就业弱势群体。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积极关注农民工就业风险感知,做好社会心理预警,从宏观层面营造就业信心,避免农民工就业中的不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5.
区内信息     
广西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自治区政府日前下发《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点要求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并对农民工劳动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健全权益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及加强和改进工作领导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2):32-34
就业乃民生之本,直接关乎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农民工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就业质量的提高对实现我国全面小康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目前在河北省小微企业工作的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对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进行实地调查,对河北省农民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新时期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目标及"体面就业"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政策通报     
《建筑》2003,(11):15-1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通知—切实解决建筑业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本刊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2003年9月3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以劳社部发[2003]27号文,发出《关于切实解决建筑业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要求切实解决建筑业存在的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通知指出: —认真开展清查工作,严厉打击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用人单位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以任何名目拖欠和克扣…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32)
21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企业等用人单位更多关注毕业生的实践经验,使得大学生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既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个人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需要全国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严重。该文结合某市的主要做法,阐述了如何利用有效手段及完善措施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已经成为当前解决农民工问题、保护农民工根本利益和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一项紧迫任务。文章就对农民工安全培训教育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3)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具有相似性,也有不同特征,表现在他们在就业选择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所不同,采用以往传统的激励和管理措施对他们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企业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更新管理手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激励效用最大化。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现有文献和著作,梳理总结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征,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激励方面的问题和他们对工作过程关注的因素,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奥尔德弗的ERG理论,依据已归纳的激励缺陷及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为企业留住新生代农民工员工、激励他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20)
通过调研、访谈等进行了农民工生活现状、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农民工社会地位、未来中国人口问题导致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做了分析,并对农民工培训就业、全民创新做了设想。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8)
农民工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严竣问题。作者试图以我国城市农民工的相关劳动与相关就业等方面为前提,同时结合一定的理论,进一步阐释我国城市农民工就业将可能产生的主要矛盾,从而明晰针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7):147-14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我国户籍制度下特有的"农民工"就业歧视现象严重。本文从我国法律法规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规定,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现状、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原因以及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建议四部分论述。我国反就业歧视规定较为分散及原则性,对反就业歧视救济不利。从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图表分析出农民工受到就业机会歧视、就业待遇歧视以及就业保障歧视,产生这些歧视的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原因、户籍制度背景以及法律救济不利。本文提出应该从法律制度和行政执行两方面完善反农民工就业歧视,保障农民工就业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是指具有一定辐射功能的县城和中心集镇,它具有地理性和灵活性等诸多因素。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农民工就业,具备一定优势。但是,在贫困地区如何解决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质量不高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2008年1月16日召开的河南省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闻,作为人大代表的李成强郑重地提出了关于农民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上学等问题。自从得知自己当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后,他整日在思索如何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他的光荣使命。他接触最多的是农民工,农民工的就业、工作、生活环境和子女上学问题他最关注。他认为,这些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应刻不容缓去解决的。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6):204-205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当前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她们大多数还未满18岁就进城打工,扩展着人生半径的同时却遭遇着城市工业产物的排斥,没有了"根",选择继续"飘荡"在各个城市中,成了城市和农村的双重"边缘人"。本论文以区域经济学视角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就业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罗列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遭受到的就业歧视现象。针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受就业歧视和为促进其劳动力流动从政府、工厂企业、社会团体、大众传媒以及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自身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9):247-248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活、工作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本文分析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现状,并从用人企业视角就其就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我国农民工的实际及本文分析,就用人企业视角下提高农民工就业率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南台 《建造师》2010,(3):186-187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海啸寒潮的冲击下,近年,大学生就业呈严峻之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件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也将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高职高专院校如何保证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如何提升就业管理、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研究等方面,必须审慎思考和认真探索,本文对当前形势下我校就业工作做了一定的初探。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28)
就业率是衡量一个学校实际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当前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下,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成了各大院校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入手,阐述了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所在,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威客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来应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以求有助于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