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肉眼识别及神经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12月期间我院有1664例患者行甲状腺手术,其中1447例单纯行术中喉返神经肉眼识别保护,217例复杂甲状腺手术行术中喉返神经监测联合肉眼识别保护。结果应用"多位点"、"三步曲"喉返神经显露法行肉眼识别保护,喉返神经顺利识别1417例(85.16%),确认时间为(3.57±1.26)min;剩余30例(2.07%)常规识别未找到喉返神经,未使用喉返神经监测,术中仔细解剖确认时间延长至(17.02±5.48)min;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3例(1.54%),术后2周内恢复15例(65.22%)。神经监测辅助联合肉眼识别下,喉返神经识别率为100%(217/217),确认时间为(2.18±0.67)min,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4例(1.84%),术后2周内恢复3例(75.00%)。全部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均于术后1个月内恢复,无持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结论常规肉眼识别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却难以满足复杂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保护需要,而神经监测联合肉眼识别可提高喉返神经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探测仪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5例患者采用采用美国Medtronic Xomed公司生产的NIM-Response 3.0行术中喉返神经监测,50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确认喉返神经发现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的差异。结果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在术中监测组的均要比常规手术低,为1.53% vs 8.0%(P0.01)、0 vs 4.0%(P0.01);术中监测组喉返神经确认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比常规手术暴露组低,为5.56±1.95 min vs15.92±2.69 min(P0.001,t=-23.94)、113.90±9.40 min vs 132.40±21.40 min(P0.001,t=-6.23)。结论和常规手术相比,术中喉返神经监测能显著降低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率,而且确认喉返神经和手术时间均能明显降低,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对于减少其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770例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解剖显露喉返神经430例,未解剖显露喉返神经340例.比较两组患者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显露神经组430例中2例(0.47%)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未显露组340例中有8例(2.35%)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其中6例为暂时性损伤,2例为神经永久性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时显露喉返神经可明显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直视显露喉返神经的意义及方法.方法 216例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328条(其中3例为喉不返神经,均位于右侧),经甲状腺下方径路150条,占45.73%,经甲状腺侧方径路178条,占54.27%.结果两种方法均未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经甲状腺下方径路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占2%,显露甲状腺段喉返神经平均用时5 min;经甲状腺侧方径路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占1.12%,显露甲状腺段喉返神经平均用时3 min.结论 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是安全有益的,侧方分离显露喉返神经是一种用时短、损伤小、出血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医源性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3年6月至2006年8月间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117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喉返神经损伤41例和再次手术与喉返神经在术中是否被分离显露的关系。结果初次手术、再次手术和2次以上手术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分别为2.1%、3.8%、9.5%,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为1.0%、1.5%、4.8%。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和未解剖喉返神经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率为2.3%、2.5%;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为0.2%、2.3%。结论甲状腺癌和甲状腺再次手术容易造成喉返神经损伤。术中常规解剖喉返神经可减少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术中喉返神经完整解剖者,术后声嘶多为暂时性,保守治疗可恢复。对原因不明的喉返神经麻痹,应早期手术探查,尽量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11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喉返神经显露组(60例)和未显露组(56例),比较2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显露组1例(2%)出现暂时性的声音嘶哑;未显露组4例(7%)出现神经损伤,其中2例出现暂时性的声音嘶哑,2例出现永久性的声音嘶哑。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亦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喉返神经解剖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RLN)显露在预防喉返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3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63例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226例手术常规不显露喉返神经。结果显露喉返神经术式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均为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占1.10%(2/182);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1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7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占5.30%(12/226)。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3种显露喉返神经方法(入喉点入路、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病人286例,术前通过细针穿刺明确或超声检查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疾病、累及双侧腺叶的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及Graves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为A组(入喉点入路,97例)、B组(气管食管旁沟入路,96例)、C组(甲状腺下动脉入路,93例)。比较3组病人术后疗效。结果 3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A组 vs. B组vs. C组:1.0% vs. 2.1% vs. 5.4%(下同),P=0.158]及术后住院时间[(2.6±0.5)d vs. (2.5±0.7)d vs. (2.6±0.5)d,F=0.724,P=0.4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方面,A、B组少于C组[(10.1±7.2)mL vs.(12.0±10.0)mL vs.(8.3±7.5)mL],其中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A、B组均短于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7.5±16.6)min vs.(93.2±13.3)min vs.(103.9±15.0)min,P<0.05]。 结论 入喉点入路、气管食管旁沟入路、甲状腺下动脉入路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相近,但气管食管旁沟入路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上均存在优势,可优先考虑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 48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组1 425例和非显露喉返神经组1 056例,比较两组间并发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31例,损伤率为2.18%,无永久损伤病例;非显露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损伤44例,损伤率为4.17%,其中暂时损伤39例,永久损伤为5例。两组喉返神经损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保护喉返神经是安全和有效的,对预防或避免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预防其损伤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近5年来336例在初次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将其分为显露喉返神经组205例和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31例。根据喉返神经损伤的判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205例中有2例(0.98%)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1个月未经特殊处理后声音恢复,无永久性损伤病例。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31例中有6例(4.58%)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其中4例为暂时性损伤,2例为永久性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规范化显露并保护喉返神经可有效预防与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72例甲状腺手术病例资料,显露喉返神经组215例,未显露喉返神经组157例。结果显露组喉返神经损伤1例,发生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未显露组损伤6例,主要发生在甲状腺次全切除和腺叶切除术。显露组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显著低于未显露组(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能预防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时监测技术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再次甲状腺手术患者在全麻手术中使用喉返神经探测仪进行实时喉返神经监测(IONM),术中分离显露喉返神经,并以神经刺激探针探测证实喉返神经在甲状腺后段行程及功能状态以保护其免受损伤,评估患者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和声带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共探测喉返神经107条,均成功显露。4例术前已证实有单侧声带麻痹的患者,术中探查该侧喉返神经证实3例被离断,另有1例被结扎,经松解后喉返神经肌电信号恢复,术后声带功能恢复。2例(3.64%)完整显露喉返神经的病例,手术结束前肌电信号消失,术后出现暂时性声带麻痹,均于2个月内恢复。结论使用喉返神经探测仪利于显露和保护喉返神经,有助于发现导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并能较好地预测术后声带功能恢复的情况,减少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值得在再次甲状腺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时显露喉返神经(RLN)对预防RLN损伤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因甲状腺疾病行手术治疗的52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分为显露组和未显露组。结果显露喉返神经组202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无永久性损伤。未显露喉返神经组326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8例,永久性损伤1例。显露喉返神经组中RLN损伤发生率(0.99%)明显低于未显露喉返神经组(2.76%)(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时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有选择地显露喉返神经可明显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对防范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01—2016-01间接受甲状腺手术的9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依据术中是否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分为2组,各49例。观察组术中对喉返神经进行解剖显露,对照组术中不解剖显露喉返神经。随访3~6个月,并复查纤维喉镜,观察比较2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6例(12.24%),其中暂时性损伤4例(8.17%),永久性损伤2例(4.08%);观察组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2例(4.08%),均为暂时性损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位置比邻和走行,术中规范操作,细心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对防范喉返神经损伤,尤其是预防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返性喉返神经(NRLN)的变异规律及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同一医疗组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的5900例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病例资料,其中22例术中发现NRLN。结果 5900例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共显露喉返神经8850条,其中右侧4451条,左侧4399条;共发现非返性喉返神经22条,全部位于右侧,发生率为0.5%(22/4451);其中Ⅰ型4条、2A型10条,2B型8条。NRLN发生与性别、甲状腺肿瘤性质、甲状腺或者甲状旁腺手术、神经监测仪应用等均无相关性。喉返神经监测病人中3例NRLN显露时间为(4.2±1.8)min,常规显露病人中19例NRLN显露时间为(9.7±2.1)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条NRLN无一损伤。结论 NRLN临床少见,以右侧居多;熟悉解剖特征、提高对NRLN认识、术中精细解剖及喉返神经常规显露是预防NRLN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的技术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1-2011.1对104例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病例进行喉返神经显露,观察术后发音情况.结果:104例手术中l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结论: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时常规行喉返神经显露可有效预防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我院从1990~ 2 0 0 1年共施行甲状腺手术 110例 ,发生一侧喉返神经损伤 3例 (2 .7% ) ,其中永久性麻痹 1例 (0 .9% )。现就甲状腺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 3 0例 ,女 80例 ,年龄 2 1~ 68岁 ,平均 44岁。甲状腺单侧全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 87例 ,术中显露喉返神经 65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2 3例 ,术中均显露喉返神经。全组病例均为初次手术。 3例喉返神经损伤均为单侧甲状腺全切除术 ,1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 ,术中显露喉返神经。 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 ,术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397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分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显露喉返神经210例,不显露187例.比较两组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和低钙血症发生情况.结果 显露组喉返神经损伤率低于不显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露组暂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高于不显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露组永久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不显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中全程显露喉返神经可减少其损伤,并可降低永久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如何有效显露及保护喉返神经,一直是该手术的难点而又无法规避的问题,常用的喉返神经显露路径通常有侧方入路、下方入路和上方入路。本文介绍一种腔镜甲状腺叶切除术中采用中间入路下显露喉返神经在的方法,并总结其效果,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1月83例行经胸乳路径腔镜甲状腺腺叶全切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与视频资料,患者术中均采用中间入路方法显露喉返神经,即首先松解Berry韧带疏松部分到达气管-甲状腺间隙,寻找喉返神经主干,然后循喉返神经表面向上方,由浅入深逐层切断Berry韧带致密部分,充分显露喉返神经主干及入喉点。观察患者喉返神经显露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83例患者腔镜手术均获成功,共显露喉返神经130条,显露率100%,均全程显露喉返神经主干及入喉点。单侧喉返神经显露时长4.2~15.6 min,平均8.9 min;术中出血量约2~15 mL,平均5.3 mL。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0.36%),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病例。 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采用中间入路法可以安全、高效、简便快捷、全程显露喉返神经,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防止喉返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3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解剖喉返神经405例(解剖组),不解剖喉返神经378例(不解剖组),观察术后两组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2例,损伤率0.49%,无永久性损伤病例。不解剖喉返神经组喉返神经损伤11例,损伤率2.91%,其中永久性损伤6例,暂时性损伤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能显著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是预防其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