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Planning》2020,(9)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深入剖析话语意识形态、社会权势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通过运用实例,对VOA新闻报道的结构特点及名物化现象进行分析,意在揭示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深层含义,同时指出批评性话语分析在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36)
新闻报道是包罗万象的,将不同国家、不同层次的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之于众,使得新闻词汇涉及面极其广泛。在对英语新闻词汇进行汉译时,不仅要巧妙运用词汇的特点,把握好英语新闻汉译的原则,还要熟知汉译的方法,才能在短时间内用生动有趣但又准确无误的译文,迅速吸引读者,在他们心目中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9)
英语阅读是英语知识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是语言输入的重要一环,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深度成为值得探究的内容。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解读英语报刊阅读内容能够帮助读者透过语言形式挖掘隐藏在内后的语言、权利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介绍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重点探究了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在英语报刊阅读中应用的策略,希望能够给读者提供新的视角,提高英语报刊阅读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4)
作为国际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新闻英语的翻译越发显得重要。分析新闻英语词汇的特点对新闻英语的翻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和掌握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才能提供正确的中文翻译。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已经成为人们首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为了满足当前消费者需求,中外记者越来越重视财经新闻的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批评语篇,就是主要通过对财经报道的语言、背景等多方面,对其语言结构进行考察,进而通过对新闻内容进行意识形态、权力及语言等之间的联系,让读者重视其对社会属性的作用以及认识。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4)
新闻英语是一种特殊的应用语言,是在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种学科、不同语体共同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传播媒介。新闻英语与其他语言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本文讨论了新闻英语的用词特点、行文特征及语言文化风格特征,并对新闻英语的编译原则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7):52-54
标题是一篇新闻的点睛之笔,是吸引读者注意的重要因素。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英汉新闻标题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针对不同的读者,应当根据其需求和特点拟定不同的新闻标题,本文以"变译理论"为指导,探讨增、减、改、仿四种变通手段在英语新闻标题汉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英语新闻是我国各级各类英语考试中常见的文体,深受老师们的重视。本文从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着手,根据英语新闻的特点,分析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探索英语新闻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
一直以来,不少科技新闻的晦涩难懂、专业性太强就像是阻隔在科技新闻与读者之间的无形的"墙",让科技新闻的阅读率和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笔者从自身的新闻实践出发,从深入采访,搞清科技成果的来龙去脉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将科技新闻通俗化,如何找到科技成果与读者日常生活的联系点、共鸣点,如何通过富有现场感的描述拉近科技新闻与读者之间距离等问题,以让科技新闻更贴近生活,为读者所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8)
当前国际形势纷杂多变,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信息技术地不断提高使各种信息能够快速广泛传播。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尚未形成,极易受到各种不良意识形态的冲击。大学英语等课程作为重要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跨文化交际等能力的重任,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至关重要。本文在此背景下,积极反思与探索如何以英语教学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23)
翻译文化研究中代表人物勒菲弗尔将意识形态纳入翻译研究的标准,使读者以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翻译实践。本文用意识形态对理雅各《论语》英译进行研究,旨在于探讨意识形态对理雅各译本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1):163-166
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是目前发现的首个系统英译太极拳拳理、拳技的出版物,流传海外已过半个多世纪,再版、重印达17次,为太极拳在英语世界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但其因为面向英语世界读者且年代相对较久,长期湮没于国内学界的视野之中。本文立足于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考察该英文本的自身审美价值、意识形态、出版赞助人、译者主体等要素,揭示其经典性及其经典地位,部分还原太极拳在英语世界的文本建构和经典化过程,以期为太极拳文化英译提供启迪和借鉴,为当代中国文化经典外译提供一定的参照。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6):247-248
Halliday的概念语法隐喻理论是体现语言这一意义潜势的非一致形表达形式,这种意义潜势的表达主要通过及物性过程之间的转换与名物化形式来实现。本文通过分析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发现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存在着概念语法隐喻的现象,同时提出概念语法隐喻理论的应用,将会一定程度上帮助实现电影片名的信息、表情、审美和广告功能,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影片内容,有更好的观影体验。  相似文献   

14.
新闻英语应用于传媒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是提高大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将新闻专业英语引进传媒类院校新闻、编导、传播等专业的必要性,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认为新闻英语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2)
当前,纸媒面临残酷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地市晚报受到省级都市报和舆论环境趋紧的双重挤压。新形势下,地市晚报需要加强化人文关怀,让报纸更具亲和力;凸显新闻价值,让新闻更加悦读;主打服务,切实贴近读者。总而言之,只有始终心中装着读者,时时处处为读者提供服务,不断强化内容的吸引力和新闻的贴近性、亲和力,地市晚报才能真正赢得读者,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10)
报界有"三步五秒"之说,就是指读者到报摊买报纸时,选择哪一种报纸,考虑的时间只在走动三步之间五秒之内。在新闻与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现代受众获得新闻的渠道更为广泛和人们对新闻的认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的情况下,一则新闻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标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新闻标题,不仅能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为新闻的本身"添彩",更能产生"广告"的作用,向人们"推销"一条新闻,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说,制作"出彩"的标题,不论对编辑还是媒体本身,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6)
如今有限的教材语篇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将新闻英语引入课堂就是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源源活水。本文分析了英语新闻的必要性和作用,它既能在鲜活的语篇中让学生领略英语的美妙,也有助于提升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并可依托语篇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此外作者还对实施过程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6)
作为一名记者,掌握写作技巧是写好新闻的关键条件。只有运用好新闻写作的技巧,写出的新闻稿件才会更好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本文主要阐述广播电视记者的新闻写作技巧,希望给记者的新闻写作带来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23)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历史大国,因而在英语新闻中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十分广泛。不同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语言,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的它本身的那种文化底蕴。本文浅析了英语新闻中"中国特色词语"翻译。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8)
导语位于新闻的开头位置,是新闻独有的结构语言,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或亮点。如何才能写出吸引读者眼球的好导语?本文结合实例,对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