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仲景"瘀水同源"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瘀水同源”的理论基础、“瘀水同病”的病机、“瘀水同治”的立法与用方等方面分析《金匮要略》对瘀水同源的认识,认为血病可以导致水病,水病也可以导致血病,或者两者相兼为病;治疗上活血可以利水,利水可以活血,并创制了“瘀水同治”的方剂,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迎霞  贾燕英  王文霞 《光明中医》2008,23(9):1343-1343
《金匮要略》水气病之“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提出了血分、水分的名词,并且指出病在血分难治,而病在水分易治。首次明确提出了与妇女月经有关的水气病。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从水和血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颅脑水瘀”证的形成机理,“血不利则为水”是颅脑水瘀的理论依据,机体水血相互关联渗透异常是其形成方式,颅脑水瘀是导致诸多脑病之病机关键所在,通窍活血利水是其正治,活血利水药之所以能通窍,是因其能去浊生新,使脑之清阳之气不被瘀浊之邪所阻遏。  相似文献   

4.
吴洁 《新中医》2012,(9):5-6
津血在生理上同源,病理上“水分”病变与“血分”病变关系密切,二者互相影响。根据水与血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水停瘀阻是肺心病的病机关键,水血并治是肺心病的基本治法。水血并治是利水渗湿、祛痰化饮与活血调血化瘀等结合运用的治疗方法。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辨清痰浊、水饮、瘀血各病理因素之轻重缓急进行施治,有利于提高肺心病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水气病辨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士安 《中医研究》1994,7(4):11-14
张仲景辩治水气病的规律是,以风水、皮水、石水、正水为证治体系的框架。针对脏腑失调、营卫失谐,津血紊乱的基本病理,调脏腑、谐营卫、理津血。遣方用药反映了治病求本、在里同治、水血并理、顾护阴液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高磊  郑胜  焦静 《吉林中医药》2009,29(9):737-738
人体中津与血均来源于水谷精微,因此津血同源。其病理产物水湿痰饮、瘀血亦同源且,互相影响。血水同病,故治疗应血水同治。《金匮要略》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根据疾病的特点,即血水致病的偏重,确立3种治则:以治血为主,辅以治水;以治水为主,辅以治血;治血、治水并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而用药,治疗水肿、癃闭、黄疸、瘢瘕、痈脓、外伤、血证以及妇产科疾病等与瘀血及水湿痰饮有关的诸多病证,对后世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金匮》血水同病及血水同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血水同源 ,血水同病及理论探源广义的水 ,泛指人体内一切津液 ,而血与津液 ,均来源于水谷精微。如《灵枢·营卫生会》云 :“中焦亦并胃中 ,此所受气者 ,泌糟粕 ,蒸津液。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 ,乃化而为血。”水与血共同荣养全身 ,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 ,血与水是相对平衡 ,相互转化的 ,即水(津液 )“奉心化赤而为血” ,血亦可外渗而为水。倘若人体机能发生改变 ,处于病理状态下的血与水既可为病理产物 ,也可为病因 ,并且有相因为病 ,即血病导致水病 ,水病导致血病。对于血水同病 ,早在《内经》时代 ,人们就有…  相似文献   

8.
《伤寒杂病论》活血化瘀十法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伤寒杂病论》活血瘀十法:泄热逐瘀,破血逐瘀、消症化瘀,行气活血、温经活血、利水活血、逐水活血、燥湿消瘀,润燥消瘀,补虚化瘀。  相似文献   

9.
《金匮》活血利水法临证应用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水气篇》云 :“少阳脉卑 ,少阳脉细 ,男子则小便不利 ,妇人则经水不通 ,经为血 ,血不利则为水 ,名曰血分。”又云 :“经水前断 ,后病水 ,名曰血分 ,此病难治 ;先病水 ,后经水断 ,名曰水分 ,此病易治 ,何以故 ?去水 ,其经自下。”在此 ,张仲景提出了“血不利则为水”这一著名论点 ,表达了张仲景对水肿病及津血相互关系的认识 ,丰富了《内经》的病机学说和治则学说 ,特别是提出的血水并治法 ,道出了活血可以促利水、利水益于活血的思想。后世据此建立的活血利水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与发挥 ,并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笔者试就其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伍娟娟  尤昭玲  刘锐 《新中医》2009,(12):103-104
卵巢早衰属于中医学血枯、血隔、闭经、月经后期、年未老经水断、脏躁、不寐、不孕等范畴,本病导致不孕及一系列绝经后的症状,严重地影响了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历代医家在治疗本病时多以补肾为主。认为卵巢早衰与络病关系十分密切,临床上以络病学说为理论指导,从“络”论治卵巢早衰,收到较好的疗效。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水瘀互结的水,指人体内水液代谢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痰湿、水饮等病理产物或致病因素;瘀指停积而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的血。病理状态下,水与瘀常同时存在,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水停则血瘀,血瘀则水停[1]。疾病发展到水瘀互结的阶段,往往表示人体的水液代谢和血液功能均出现了异常,因而水血俱病、水瘀互结多见于疾病后期和一些疑难病中,也是导致这些病迁延难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寒温统一,内外统一的角度,探讨流行性出血热血征的病机及证治,提出疫毒伤络为其血证的基本病理,五淫(疫毒)动血为其血证的外感因素,邪阻三焦,气逆血乱为其血证的内伤因素,并从营业不和与斑诊,水血互患与蓄血,气逆血乱与出血等方面探讨了流行性出血热血证证治,且举病例数则说明.  相似文献   

13.
浅析《金匮要略》脾病因机证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惟 《国医论坛》2000,15(3):1-3
主要分析了《金匮要略》中有关脾病的因机证治。认为脾病的病病机多数是由于外感、内伤、久病、他脏影响等原因导致;其病证主要表现在脾运失健、脾失统血等方面;脾病的治法有建中、温中、补中、健脾利水、培土制水、温脾摄血、安中益气、理气健脾、调理肝脾等。  相似文献   

14.
正当归芍药散,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妇人妊娠病"和"妇人杂病"篇。"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怀娠,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此为张仲景肝脾调和法的代表方剂,后世妇科调经常用方逍遥散亦化裁于此,是妇科常用方剂之一。肝藏血,主疏泄,主气、主血,脾主运化水湿,气、血、水既为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亦可成为人体的致病因素。若脏腑功能失调,或气病及血,或血病及气,或气滞水停,或血水相搏,或三者合而为病,气、血、水失调。  相似文献   

15.
张霆 《新中医》2007,39(4):92-94
气血津液系统是人体中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在生理情况下,气、血、津液三者维持着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关系,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在肺癌发展过程中,三者的病变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参与其中。同时由于瘤毒侵袭或气、血、津液自身病理产物的出现,形成了一系列的病变:气的病变包括气虚、气滞、气陷、气逆、气闭、气脱、病气和火;血的病变包括血虚、血瘀、血热、血寒等方面;津液的病变包括水、饮、湿、痰、津淤、津亏等。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中原文第20条云:"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其下".第30条云:"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名曰气分",这两条原文提出了血分、水分、气分的概念,历代对此三者归属问题争论颇多,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17.
韦衮政 《环球中医药》2011,4(6):455-456
"血不利则为水"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泛指水气病病机,特指妇女水气病病机."血不利"是引起水气病的中间机制,针对"血不利"采用"利血"治疗是治疗水气病的基本方法."利血"的方法有多样,其中补气活血法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水瘀相关”是基于祖国医学“津血同源”这一基本理论而产生的。津液与血,异名同类,皆为阴精。而阴精为病,必然表现为津血的留滞与亏虚。津血留滞即为湿停、痰阻、水肿、血瘀。而前三者均为水病,水病和血瘀作为阴精为病的2个不同方面的表现形式,在很多条件下,都是相伴而行,有分有合,相互转化。对于水瘀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古代医家早已有所认识。《血证论》指出:“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未尝不病血。”日本《一贯堂医学》也认为瘀血、水毒往往共存。  相似文献   

19.
水病治血的临床意义224400江苏省阜宁县中医院周家梅水和血在生理上都是阴液,是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保持机体循环相对恒定的重要资源。水与血的运行除了和脏腑的功能是否健旺,气机是否调达有关外,还和经络是否通畅,及其本身内在成份有关。水与血在...  相似文献   

20.
肖新春  刘霞 《陕西中医》2013,(10):1378-1378,138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方法: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的传统理论,根据中医学及西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结论:血水同病乃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