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交通设施设备现代化、交通运营管理现代化、交通制度现代化和交通可持续、交通意识现代化等四个综合交通现代化总体目标,初步探讨了由总体目标层、功能状态层和要素变量层构成的三层次综合交通现代化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交通运输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对“现代化”的含义进行了探索,然后根据“交通现代化在本质上是和现代化的社会经济相适应的交通”这一思路,锁定2010年这一时间断点,通过多种数学方法逐个进行计算、并结合定性分析和专家咨询加以认定,推出了“山东省交通运输现代化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了现代化内涵和交通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作者提出从静态角度,交通现代化是交通运输的一种状态,它最大限度的、经济地克服了时空对经济活动的约束;动态角度,交通现代化实质上是空间上的时间距离不断缩短、费用距离不断下降的过程。本文指出快速与经济是现代交通运输的两大基本特征,并且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交通越来越与其他功能或要求融合一体。基于现代交通运输的内涵,我国应构建高速交通网,发展交通一体化,推进物流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4.
<正> 要描绘21世纪温州现代化国际化都市蓝图,离不开“温州现代化交通发展规划”。编“规划”不同于写“公文”,但“万变不离其宗”。本文想就温州现代化交通发展规划的编制谈点初浅看法,仅供参考。 1、温州现代化交通发展规划不应是公路、水路、铁路、民航、管道等规划的简单拼凑或叠加。换句话说温州现代化交通发展规划应由综合运输规划与公路、水路、铁路、民航、管道等子规划两大部分组成。相对来说  相似文献   

5.
山东经济社会现代化和交通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三年来现代化资料的研究和积累,依据邓小平总设计师描绘的中国现代化蓝图和江泽民总书记"十六大"报告,结合前几年沿海各省市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潮流,就"现代化"问题作了全面、系统地阐述,尤其是对山东的经济社会现代化和交通现代化,提出了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具体测算了有关的目标值.  相似文献   

6.
借助《山东省交通现代化评判方法及指标体系的研究》课题的成果,依据山东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省2006、2007年的交通现代化实现度进行测算,提出了公路建设、道路运输、水路运输不同领域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交通运输发展各个阶段交通现代化地位和主要任务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正> 温州交通50年,特别是后20年发生了巨大变化。运输、建设及其管理从低级趋向高级,从落后趋向现代化。立体交通初步形成。温州已到了“以网的概念、流的意识,构建现代化新温州交通”的阶段。 一、回顾与展望 这50年,温州交通实现了由严重滞后向明显缓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独家经营向全社会、“小打小闹”向大规模建设、单一低速到逐步趋向立体化、高速化,以及平面交通向集疏运网的转变。行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方兴未艾。市第八次党代会把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输》2007,(8):94-94
7月5日,全国水运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作出重要批示强调,积极发展水路运输,狠抓安全生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有力保障。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会上就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和贯彻落实曾培炎副总理批示精神,加快推进我国水路交通现代化建设作了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高度评价了我国水运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了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水路交通发展的总体要求,对“十一五”期间推进水路交通现代化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威海市交委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树立大交通意识和超前发展意识,始终坚持交通必须打通、交通必须先行、交通必须适应的指导思想,以确立发展思路为前提,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以建立高效运转综合运输体系为目标,全力推进交通现代化建设进程。自1994~1998年5年间,公路建设由普及转向提高等级标准,新建、改建公路800多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60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达到  相似文献   

1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推动交通运输现代化,实现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跃升,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之一。需要从提高服务水平、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突破跃升,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实现具有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文明、更可持续和更强支撑带动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交通信息平台内涵和发展理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斌 《综合运输》2007,(5):57-59
<正>一、交通信息平台现状分析交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对于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是实现交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作为实现交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础,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部门在“十一五”规划中都明确提出了建设交通运输信息平台这一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人民交通》2020,(2):27-2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强国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率先突破的领域,开启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必须准确地把握科技创新与建设交通强国的关系,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是建设交通强国的第一动力。从三个方面分享交通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发展水平整体处于全国前列,将长三角与国外发达国家作对标,寻找我国交通发达地区与世界最好水平的发展差距,可为全国的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参考。本文从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通达、高效、经济、安全、绿色、自治"等六大基本特征入手,选择代表性指标构建国际对标框架。将长三角地区与英、德、日、美等发达国家进行对标后,从供给结构、运输效能、转型升级、行业治理四个方面得出我国交通发达地区的国际对标结论。  相似文献   

15.
王德生 《综合运输》2005,(12):15-19
1“十五”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经过五年的努力,取得了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良好开局。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综合交通获得了大发展机遇,使“十五”成为综合交通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十五”综合交通发展主要成绩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综合交通网规模持续扩大,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十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的一项主要任务是继续扩大综合运网规模,大力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的能力。经过五年的建设,我国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现代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在“十五”期间不仅综合交通总体规模持…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输》2007,(10):F0002-F0002
百余年来,数代交大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北京交通大学成为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信息、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现代化建设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铁路现代化建设与改革重大技术与政策问题的重要基地。学校正在全力建设以信息和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开放式、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  相似文献   

17.
面向2035年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出炉!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勾勒了未来1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蓝图: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为"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政策法规     
《西部交通科技》2012,(2):I0001-I0002
“十二五”西部大开发交通建设继续优先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出,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突出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输》2007,(12):84-84
交通部水运司司长宋德星指出,要加快现代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港口的产业积聚和辐射作用,促进集装箱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加快推进水路交通现代化。他表示,水路交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集装箱产量从上世纪90年代占全球的10%发展到目前占全球的90%,船舶工业在连续十多年居世界第三造船大国的势头下,开始冲击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全文中,"安全"一词共出现了45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规划纲要》从哪些方面着笔,勾勒出了一张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托举起人民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