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结节球形状棘突CT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47例经临床手术病理和抗炎治疗后证实的孤立型肺结节中,周围型肺癌32例,肺良性病变15例。所有病例从肺尖至肺底扫描,层厚8mm,依病灶大小,加扫薄层4mm,部分病例(35例)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对病灶行增强薄层扫描。对棘突CT征与周围肺癌CT表现的病理基础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结果:周围型肺癌的棘突CT征发生率为66%(21/32),比其它肺良性病变20%(3/15)高。结论:肺内孤立结节灶棘突CT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诊断肺癌的一个指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空洞偏心征象特点对周围型肺癌和肺结核球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有偏心空洞的肺孤立性结节进行分析和鉴别诊断结果:周围型肺癌占37例,空洞多位于结节远肺门侧。结核球占29例,空洞多位于结节近肺门侧。结论:空洞偏心征特点对周围型肺癌和肺结核球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空泡征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结节内空泡征的HRCT表现及其对诊断早期肺癌的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内孤立结节176例(肺癌129例,良性结节47例)的普通CT及HRCT扫描表现回顾性研究,分析了肺内孤立结节空泡征的HRCT表现,结果:(1)在显示直径为≤2.0cm结节空泡征HRCT优于普通CT。(2)空泡征在肺癌和良性结节出现率分别为27.8%及8.5%。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3)空泡征在直径≤2.0cm的肺癌中出现率最高。结论:空泡征是鉴别肺内孤立结节良,恶性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肺癌特别是早期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空泡征的CT—病理再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小肺癌内空泡征的病理基础、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直径≤3cm的97个恶性结节、27个良性结节进行了病理与CT的对照研究。结果:在恶性病例中,CT图像上显示空泡征占36%(35/97),证实了空泡征的病理基础是肿瘤内未被癌组织取代的含气肺组织,未闭细支气管,肿瘤坏死及肺泡癌中的含气腺腔。结论:CT检查在显示空泡征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早期周围型肺癌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直径≤3c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36例,均行螺旋HRCT扫描,重点对病灶中出现的“空泡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例病灶直径在1cm以下出现“空泡征”的有6例。11例病灶直径在1~2cm之间出现“空泡征”的有4例。13例病灶直径在2-3cm之间出现“空泡征”的有3例。结论:病灶越小“空泡征”出现率越高。“空泡征”对早期周围型肺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复习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60例(肺癌42例、良性结节18例)的CT像。CT像显示结节边缘粗糙者小肺癌占81%,良性结节占28%。结节主要CT像层面上多毛刺(多于6根)结节小肺癌占71%,良性结节仅占11%。CT像见结节边缘有锯齿征9例,病理证实均为肺癌,此征与癌灶边缘不等速浸润生长有关。CT-病理对照结果显示锯齿征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很重要的一个CT征象,CT像上结节边缘光滑程度及毛刺数的多少有助于肺周围球形小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征象,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40例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X线,CT)表现。结果 40例孤立性肺结节包括23例周围型肺癌,10例结核球,4例球形肺炎,以及3例错构瘤。周围型肺癌23例,主要影像学表现:18例有分叶征,14例有毛刺征,13例有胸膜凹陷征,12例有血管集束征,4例有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结核球10例,7例结节内有钙化,3例有卫星灶;球形肺炎4例,均表现为结节靠近胸膜生长呈中心密度高而周围密度较淡阴影;错构瘤3例,1例内部有脂肪密度,1例内部见爆米花样钙化。结论 正确认识孤立性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内部结构及合理运用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提高此类疾病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气腔密度影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气腔密度影诊断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SPLC及40例良性结节的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和空洞的CT表现.结果:在SPLC中空泡征及细支气管充气征的出现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且均在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出现率最高.空洞罕见于SPLC.SPLC的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多位于SPN的中外2/3部,而良性结节均位于内中2/3部.横断薄层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判别SPLC中的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无显著差异.结论:空泡征及细支气管充气征的位置对周围型小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60例3厘米以下肺内球形病灶瘤—肺界面CT—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复习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60例(肺癌42例,良性结节18例)的CT像。CT像显示结节边缘粗糙者小肺癌占81%,良性结节占28%。结节主要CT像层面上多毛刺(多于6根)结节小肺癌占71%,良性结节仅占11%。CT像见结边缘有锯齿征9例,病理证实均为肺癌,此征与癌灶边缘不等速浸润生长有关。CT-病理对照结果显示锯齿征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很重要的一个CT征象。CT像上结节  相似文献   

10.
CT增强扫描高密度点条征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采用CT增强扫描评价“高密度点条征”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 89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直径1-5cm)中,周围型肺癌63例,良性肺结节26例,分别于注射100ml碘对比剂前后注射后35秒、2分钟及5分钟对病灶进行薄层系列扫描。采用纵隔窗观察病灶的强化特征,并进行CT-病理对照研究。结果 27肺癌出现“高密度点条征”,表现为增强后在肿块内、尤其是在其周边部出现显著高密度的点、条状影、所有良性结节均未见此征象。CT-病理对照证实:该点、条状高密度影响是由于癌肿内较大的血管充盈对比剂所致。结论 CT增强扫描“高密度点条征”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诊断肺癌的一个指征。  相似文献   

11.
肺内球形灶棘突CT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肺内球形灶棘突CT征的病理基础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择27例肺内棘突CT征进行病理对照研究,病灶大小为3-6cm。全部病例均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后,从肺尖至肺底扫描,层厚10mm,依病灶大小,加扫薄层3-5mm。手术标本按Heitzman法制作。根据CT横断扫描特点,将标本病灶部分进行横断,作0.5-1.0cm厚组织切片,然后对“兴趣区”取材作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进行病理对照。结果 27例棘突CT征分为两型:(1)中央型,13例;(2)周围型,14例。其中22例为肺癌,1例为转移性肺癌,4例为良性病变。结论 肺内球形灶棘突CT征对肺恶性肿瘤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血管集中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6,自引:0,他引:106  
目的探讨血管集中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69例周围型肺癌和20例其他孤立肺结节行闭注增强薄层CT扫描,对血管集中征与周围型肺癌CT表现的病理基础,不同组织学类型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结果 周围型肺癌的血管集中发生率为67%(46/69)比其他孤立肺结节(10%,2/20)高。结论 血管集中征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3厘米以下孤立性肺结节胸膜凹陷征的CT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燕群  施亚英 《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11(4):178-179,T025
本文复习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cm 以下孤立性肺结节的CT 影像40例(周圈性小肺癌30例、肺良性小结节10例)。结果显示胸膜凹陷征阳性率在小肺癌为66.7%,良性结节为70%,两者相近.此征象阳性的结节一胸壁间距平均6.8mm,而无此征象的结节一胸壁间距平均15mm,有胸膜凹陷者的结节一胸壁间距比无此征象者明显小。CT 一病理对照显示肺内小结节纤维组织增生与胸膜凹陷征的形成关系密切.此征象的形成与肺内结节的良、恶性关系不大.作者认为CT 像上单纯的胸膜凹陷征对周围型小肺癌与良性小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4.
含气支气管征在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内含气支气管的病理基础、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周围型小肺癌(直径≤3 cm)及22例孤立性良性结节含气支气管征的薄层CT表现,其中腺癌31 例,细支气管肺泡癌6例,鳞癌5例,腺鳞癌3例,小细胞癌1例。结果:46 例肺癌中,CT上显示含气支气管征20 例(43.5%),其中腺癌显示含气支气管征17例、肺泡癌2例、鳞癌1例,其他类型的肺癌未见此征。病灶内含气支气管影形态改变主要表现为管腔不规则狭窄、扭曲、扩张与中断。22例良性结节中,CT显示含气支气管征1例,其影像表现为管腔通畅,形态无明显异常。结论:孤立性肺结节内含气支气管征的出现,特别是形态学改变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肺良性结节HRCT—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本文对33例肺良性结节进行高分辨力CT(HRCT)-病理对照研究。目的是探讨肺良性结节的HRCT周期特征、病理基础以及诊断价值。材料方法:前瞻怀分析病理确主仍的33例肺良性结节的HRCT周围特征,并作相应的病理对照研究,随机选择10例肺原发性小肺癌作对照。通过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双盲法观察肺结节周围4种HRCT征象:(1)CT晕征;(2)CT血管造影征;(3)周围性肺气肿(4)灶周线 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性结节动态增强扫描的强化程度,强化曲线与其周围血管强化的异常改变。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cm的孤立性肺结节,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其中周围型肺癌19例,结核瘤8例,炎性结节15例,在静脉注射碘对比剂100ml(3.5ml/s)前后,对病灶进行薄层扫描,测量增强前后各扫描层面的CT值,计算结节的最大强化CT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其周围肺血管改变,确定结节的强化类型。结果肺癌和炎性结节的最大强化值与结核瘤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周围型肺癌的强化范围20~70Hu,平均40Hu,在15例炎性结节中有9例强化后CT值〉70Hu,8例结核瘤强化后CT值均〈20Hu,结节强化‘类型:完全强化型26例,其中肺癌16例,炎性结节10例;周围强化型9例,其中结核瘤6例,炎性结节3例;包膜强化型5例,其中肺癌3例,结核瘤2例;表现结节内血管征8例,其中肺癌6例,炎性结节3例;肺血管纠集征9例,其中肺癌8例。炎性结节2例。结论周围型肺癌、炎性结节较结核瘤显著强化,强化值≤12提示为结核瘤,结节内血管征及血管纠集征则对鉴别诊断炎性结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肺结节周围血管集中征在小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结节周围血管集中征的CT表现及病理机制。材料和方法:对45例孤立性肺结节进行3mm以下的薄层CT扫描,病灶局部放大并采用适当的窗宽、窗位技术。结果:显示肺血管集中征22例,其中良性结节2例,小肺癌20例。结论:肺血管集中征对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CT薄层扫描有助于肺内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空泡征的CT-病理再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小肺癌内空泡征的病理基础、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直径≤3cm的97个恶性结节、27个良性结节进行了病理与CT的对照研究。结果:在恶性病例中,CT图像上显示空泡征占36%(35/97),证实了空泡征的病理基础是肿瘤内未被癌组织取代的含气肺组织,未闭细支气管,肿瘤坏死及肺泡癌中的含气腺腔。结论:CT检查在显示空泡征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中,我们越来越重视周围型肺癌的周边征象对其诊断的价值,但常常忽略一种重要CT征象——气肿征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且国内尚缺乏相关的文献报道。本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伴有气肿征的周围型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探讨气肿征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最大似然法鉴别周围性肺癌、肺错构瘤及结核球3种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SPN(周围性肺癌、肺错构瘤、结核球各50例)的HRCT影像学征象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运用最大似然判别法,将其各种征象转化为记分值,以数值的大小来判定肺结节所属的类型。结果:最大似然法对周围型肺癌、肺错构瘤及结核球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6%、92%及90%,平均诊断正确率为89.3%,高于常规阅片法的82%,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34,P>0.05)。最能提示为肺癌的征象依次为空泡征、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和血管集束征;最能提示为肺错构瘤的征象依次为脂肪、边缘清楚及钙化;最能提示为结核球的征象依次为空洞、卫星灶、钙化及胸膜凹陷征。结论:最大似然法对常见SPN的鉴别诊断正确率有所提高,是一种辅助影像学诊断的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