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铁道建筑技术》2011,(7):I0004-I0004
1989年7月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地下工程及隧道专业,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研究生。  相似文献   

2.
桥梁和隧道是铁路线上的重要建筑物。那么高速铁路上的桥梁和隧道与普通铁路上的桥梁、隧道有哪些不同要求呢? 高速线上的桥梁 高速铁路的桥梁结构不但要满足使用安全性的要求,而且要与运行的列车相匹配,使旅客乘坐舒适,这是高速铁路桥梁与普通铁路桥梁的一个最主要的区别。为此,决定了高速铁路桥梁在桥梁的设计荷载、桥梁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机场路明挖隧道下穿多处既有桥梁,隧道穿越线路与7处既有桥梁基础发生干扰,设计采用桩基托换的方式,确保明挖隧道正常施工及上部桥梁结构安全。对于桥梁桩基托换过程中各工序施工工艺、大轴力体系转换以及全面实现信息化施工等均以实例进行介绍。该工程多处桩基托换的成功实施,为既有桥梁桩基托换施工总结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以南京地铁机场线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高速铁路连续梁桥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和有限元计算,研究盾构下穿施工对桥梁上部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盾构隧道所处的地层较好、埋深较大,且盾构隧道施工对于地层的扰动较小,所以盾构隧道施工对于桥梁下部结构的影响很小;由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梁体附加变形很小,均满足控制要求;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桥梁附加内力既对桥梁的受力起到好的作用也有不良作用,且附加力的量值很小,不会对桥梁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南京地铁6号线下穿高速铁路桥梁为背景,对深埋地铁盾构隧道于岩层中近距离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时的施工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现场施工参数及桥梁变形和地表变形的分析,认为在此种工况下本文涉及到的施工参数值的确定是合理的,可为类似条件下盾构隧道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城市轨道交通桥梁、隧道的监测管理主要依靠检修人员经验开展,维护质量较差.文章针对桥梁、隧道结构特点,提出桥隧综合监测整体解决方案,介绍不同桥隧结构监测要点及传感器布设方案,设计桥隧综合监测平台,为桥隧健康管理提供实时监控、分析预警、养护巡检和资产管理等功能,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四电专业基础部分全部由土建施工单位预留,这种形式有利于桥梁或隧道一次成型,不会因四电施工对桥梁或隧道等主体造成破坏.但在预留过程中,由于专业不同,隧道槽道等预留工程会出现各种不合格品. 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在四电招标后立即召开四电系统专题会,要求提前介入土建施工单位的四电接口工程.成立由建指、监理、施工单位和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四方联合检查组,全面负责四电接口检查,处理四电接口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大曲率盾构隧道在急转弯过程中对邻近桥梁的影响,以上海某急转弯隧道穿越桥梁工程为背景,基于Mida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急转弯隧道近穿桥梁三维数值模型,分析急转弯隧道施工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并结合现场施工方案,分析所采用地层加固措施对减小桥梁沉降变形控制效果,主要结论如下:(1)受盾构隧道近穿既有桥梁影响,地表沉降槽宽度为3.44D(D为隧道直径);在盾构穿越桥梁时对地层扰动最大,地表累计沉降量占最大沉降量的90%。(2)盾构近接既有桥梁,桩身变形主要以Y向(纵向)变形为主,在盾构穿越桥梁时,桩身倾斜变形量最大。(3)采用MJS工法对土体进行加固之后,地表沉降量、桥梁桩基水平位移量大幅降低,从数值模拟结果看,桥梁沉降变形减小38%,隧道结构上浮量减小79.5%。  相似文献   

9.
隧道开挖会对周边土层造成扰动,导致既有桥桩发生变形,从而影响桥梁的运营安全。以西安地铁3号线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隧道不同施工方法对既有桥梁桩基的影响,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作为该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法。通过现场监测分析表明,该施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地表沉降及对既有临近桥梁桩基的影响,对黄土地区该类隧道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据新华社报道,在“台湾海峡桥梁建设及区域经济合作研讨会”之前,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已于1998年、1999年、2002年在福建探讨过海峡桥隧建设方案构建一条跨越台湾海峡的隧道,把祖国大陆和台湾直接相连——清华大学教授吴之明在参观了英吉利海峡跨海隧道后受到启发,提出这个大胆设想,在海内外获得热烈响应。本刊为此节选吴教授关于英吉利海峡隧道与台湾海峡隧道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通过低净空桥梁、隧道遇到的困难,分析介绍了一些典型案例,提出了解决低净空桥梁隧道电化改造问题的建议,期望在今后的工程项目设计和建设管理中发挥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运用FLAC-3D程序,对浏阳河隧道下穿牛角冲互通立交桥时桥梁基础沉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预测,同时结合现场测量方法,对工程进行监测控制和安全性分析.分析表明隧道开挖引起的桥梁基础最大沉降量较小,桥梁桩基础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桥墩与隧道中线的距离,三台阶施工方法能够满足桥基础变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光木香 《中国铁路》1998,(4):42-44,47
简要介绍了日本铁道建设公团近年来在桥梁建设、隧道施工等方面采用的设计与施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建筑物等工程日益增多,此类工程中对桥梁、建筑物的沉降控制要求严,安全风险大,一旦发生事故,经济损失巨大,社会负面影响严重。通过模拟计算和沉降分析可事先得到沉降控制曲线,在实施过程中,将监测数据与模拟计算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监测信息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在未主动对桥梁采取顶升技术的条件下,通过长台阶、快封闭、上导洞等施工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并最大限度减少暗挖施工对桥梁及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可有效控制沉降、节约投资,为地铁暗挖隧道近距离穿越桥桩及其他建筑物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5.
某市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一座跨河桥梁,隧道近距离施工可能引起地层发生变形,导致既有桥梁桩基产生附加内力和变形,影响既有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采用 ANSYS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维非线性模型对盾构穿越河道施工进行动态模拟,并从地表沉降形态、桥梁桩基的位移和倾斜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铁一号线过河段施工会导致地表和桩基产生一定沉降,桩基还会产生倾斜,但管片的轴力和弯矩均在合理的范围内,能确保桥梁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桥隧工程     
《铁道建筑技术》2012,(5):I0001-I0008
桥梁隧道处是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专业生产单位,含桥梁、隧道两个专业。主要从事铁路、公路和城市道路、轨道交通、水利等行业的桥梁、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勘测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至2011年末,在册员工255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5人,高级工程师93人,工程师109人。全处现有13人取得国家各类注册执业资格计15项,其中: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1人,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5人,注册监理工程师8人,注册造价工程师1人。  相似文献   

17.
苗德海 《铁道勘察》2012,38(4):21-25
介绍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852"大型溶洞的地质背景、发育特征,在对溶洞整体稳定性评价基础上,对"桩基承台+隧道结构"、"钢管桩+隧道结构"、"桥梁+隧道结构"3种溶洞处理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考虑隧道基础及整体结构安全可靠、施工难度、地下水等因素,推荐采用"桩基承台+隧道结构"的处理方案,并详细论述了具体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帷幕注浆堵水技术在涌水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勇 《铁道建筑技术》2006,(Z1):134-136
注浆技术是一项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工程技术,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矿山、地下建筑、大坝、隧道、地铁、桥梁和土木工程等各个领域,主要用于减小岩土的渗透性,增加其强度或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对帷幕注浆堵水技术在涌水隧道中运用的原理、要求、工艺流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桥群桩基础保护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沈阳地铁十号线某盾构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桥梁群桩基础的工程实例,结合既有桥梁的结构形式、现场周边环境条件、工程位置地质条件、新建盾构隧道与既有桥桩位置关系以及现场作业空间及施工条件,综合确定适合本工程的扩大板基础托换方案,并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进一步研究扩大板基础托换方案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盾构正常施工条件下,通过扩大板基础托换的实施,可大幅减少盾构隧道施工期间既有桩基的绝对沉降及群桩之间的差异沉降,显著降低下部新建盾构隧道管片的弯矩,改善新建盾构管片的受力条件。  相似文献   

20.
隔离桩由于能够隔断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而减小隧道施工对桥梁的影响,所以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对于这种措施的适用性却鲜有研究。以南京地铁6号线下穿高铁桥梁为背景,研究深埋盾构隧道全断面穿越岩层时隔离桩的隔离效果和适用性。通过数值计算和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在上述条件下隔离桩的隔离效果并不明显,而且隔离桩的应用反而对桥梁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