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微量元素Fe^3+,Cu^2+,Zn^2+与维生素B1、B6的关系。结果表明Fe^3+,Cu^2+,Zn^2+对VB1、VB6紫外光谱影响顺序分别为Fe^3_>Cu^2>Zn^2+>Zn^2+>Cu^2+。  相似文献   

2.
采用光谱拟合胶CIE色度计算方法,研究蓝宝石光学吸收谱各吸收带与颜色主波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蓝宝石的颜色主要与Fe^2+/Ti^4+对和Fe^3+离子相对浓度有关,随着Fe^2+/Ti^4+对和Fe^3+离子的浓度比值由高到低,颜色主波长由小到大连续变化,即颜色呈现紫-蓝-绿-黄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极谱和循环伏安法,结合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通式为β2-K6-nHn「SiW11M(H2O)O39」.xH2O(M=Mn^2+,Fe^3+,Co^2+,Ni^2+,Ch^2+,Zn^2+)杂多钨硅酸盐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性质,杂多阴离子的极谱半波电位E1/2顺序为Cu^2+〉Mn^2+〉Fe^2+〉Zn^2+〉Co^2+MNi^2+,发现杂多阴离子的半波电位E1/2与其组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pH=4.3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水泥熟料中的Fe^3+,并以Zn^2+的切口消失来指示终点,对Fe^3+进行测定,以及在测定了Fe^3+的溶液中用Zn^2+标液返滴定到出现Zn^2+切口指示终点来测定Al^3+的交流示波极谱连续测定Fe^3+和Al^3+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山东昌乐蓝宝石的谱学特征及呈色机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昌乐蓝宝石的呈色是过渡金属离子的d-d电子跃迁电荷转移跃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蓝宝石呈何种颜色取决于蓝宝石晶格中Fe^2+,Fe^3+,Ti^4+,Ti^3+等色素离子的含量,更取决于这些离子的相对含量,亦即Fe^2+/Ti^4+,Fe^3+/Fe^2+的比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偶氨胂Ⅲ作显色剂,在PH=6,λ=362nm处,测定Fe^3+;在PH=3.6时,用抗坏血酸掩蔽Fe^3+,取波长λ=nm和λ=nm测定Ca^2+和Al^3+,该法简单、快速,实用。  相似文献   

7.
用乙基紫和溴酸钾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钒(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利用钒(Ⅴ)催化溴酸钾氧化乙基紫色反应,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1.6μg/L,检出限量为0.2μg/L,钒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24%-2.78%。Mn^2+、Cu^2+、Fe^2+、Fe^3+、Cr^3+、Pb^2+的干扰为50倍,K^+、Na^+、Ca^2+、Mg^2+、Cl^-、I^-等100倍以上无明显干扰,本法可以直接用于水样测  相似文献   

8.
离子交换膜分离酸洗废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H^+、Fe^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扩散速度的明显差异,分离硅钢酸洗废液,研究结果表明,H^+扩散速度比Fe^2+扩散在17-37倍;在流入倍数接近1和处理负荷小于178L/m^2.的条件下,酸回收率大于90%,回收率中Fe^2|小于10g/L。  相似文献   

9.
针对蒙古硫化铜精矿进行了FeCl3的浸出研究,考察了〔Fe^3+〕〔Cu^2+〕、浸出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该矿浸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聚苯乙烯与多聚甲醛、三氯化磷在氯化锌催化下,生成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与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在有机碱存在下反应,生成具有螯合功能基的功能高分子,利用元素分析确定其氮含量为11.2%,对比噻二唑与功能高分子的红外光谱图,确定了其结构,该功能高分子与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如Ag^+Cu^2++Cu^+Fe^3+及Co^3+络合生成高分子金属络合物,因而,在环保上有望用于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吸附/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造纸厂污冷凝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活性炭吸附过滤/Fenton试剂氧化法,对硫酸盐木浆造纸厂污冷凝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Fenton试剂氧化法对COD去除率的各种实验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当H2O2与Fe^2+的社量比在8:1-10:1之间时,pH3-5,反应时间为1h,H2O2投量为6.6mL/L污冷凝水时,即去除每mg/L COD需要H2O2 0.2mmol,Fe^2+0.02mmo  相似文献   

12.
Fe—H2O体系中几种物质的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Fe-H2O体系的电位-PH图,并综合考虑反应速度以及体系通常所处的环境因素等多因素的影响,从理论上和实际上对Fe,Fe^2+,Fe^3+Fe(OH)2,Fe(OH)3等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与共存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用硫酸,盐酸和硝酸溶解废高磁合金钢,并将Fe^2+氧化为Fe^3+,先用黄铁矾法除去大部分铁,再用尿素除去少量的铁及铝,钛,铜,最后在NH3-NH4Cl体系中分离钴,镍,并制成相应的盐,钴,镍的回收率分别为81.5%,89.7%。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用分析纯LiCO3,Fe2O3和NH4H2PO4制得了20Li2O-xFe2O3-(80-x)P2O5系统玻璃,并应用红外和穆斯堡尔谱对其结构和铁的化学结合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玻璃中存在Fe(2+)和Fe(3+)离子,Fe(2+)的配位数为6,而Fe(3+)有4和6两种配位数。随Fe2O3含量的增加,Fe(2+)/Fe比值减少,而Fe(3+)(4配位)/Fe增加,发生[FeO6]到[FeO4]的配位变化,并且出现了焦磷酸盐基团的振动光谱.显然,玻璃的性质与Fe(2+)/Fe和Fe(3+)/Fe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NaF对Al^3+、Fe^3+络合滴定,以电导法指示终点,测Al^3+标准液浓度为5.00*10^-3-5.00*10^-4mol.dm^-3,相对误差0.40%-1.60%,相对标准偏差1.83‰-8.57‰;测Fe^3+标准溶液浓度为5.00*10^-3-5.00*10^-4mol.dm^-3相对误差0.50%-1.00%,相对标准偏差4.37‰-6.64‰;测混合液(Al^3+:FE  相似文献   

16.
山东蓝宝石中Fe^3+电子跃迁谱带的指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晶体场理论对蓝宝石中Fe^3+离子的能级分裂和电子跃迁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利用光学光谱中已知的F3^3+,单电子跃迁吸收带的有关参数计算了电子相互排斥参量B=629,C=3185,进而利用B、C参量值估算出Fe^3+电子由基 向其他激发态能级跃迁的能量,从而确定山东蓝宝石光学光谱中a1、a2、a3、a4四个吸收带系Fe^3+单电子跃迁吸收带,为解析复杂的蓝宝石光学吸收谱和研究蓝宝石呈色机制  相似文献   

17.
用比色法测定乙醛肟中Fe^3+的干扰问题,提出了测定乙醛肟的电位滴定新方法。乙醛肟水解产物羟胺先将过量的Fe^3+部分地还原为Fe^2+,然后用K2Cr2O7标准溶液对Fe^2+滴定,可间接地测得乙醛的含量,在电位滴定法测定乙醛肟时,不存在Fe^3+的干扰问题,其平均回收率为99.62%(n=9,RSD=0.1%)。取适量乙醛肟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约含1g乙醛肟)于250mL烧杯中,分别加入0.2  相似文献   

18.
鄂东南地区的晚第二叠世大隆组中存在数层与地层融合产生的薄层状硅质岩,其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硅和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热水沉积硅基岩,Al-Fe-Mn和Fe-Mn-(Ni+Co+Cu)三角图上,硅质岩属较典型的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MnO/TiO2〈0.5,δCe平均值为0.80,δ^30Si值为0.3×10^-3~0.7×10^-3,表明本区晚二叠世大隆组层状硅质岩主要在浅海环境下  相似文献   

19.
稀土元素九钨镓杂多酸盐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稀土元素九钨镓杂多酸盐α-MnH15-n「(LnO)2(OW)H.(GaW9O34)2」(Ln=La^3+,Ce^3+,Pr^3+,Nd^3+,Sm^3+,Gd^3+,Dy^3+,Er3+,M=NaK,(CH4)4N),通过元素分析、钨-183核磁共振谱、磁化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电化学测定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用TPD,TPR,及脉冲反应等方法表征了Zn-Mg-Fe,Zn-Co-Fe及Co-Mg-Fe等系列铁酸盐尖晶石物质,并与它们在丁烯氧化脱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相关联,探讨了正反法晶石结构中因Fe^3+在晶格中填充的差异而引起的催化剂在吸附性,脱附性,还原性及活性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