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肝素结合因子(Midkine)/跨膜受体蛋白(Notch2)/Hey1信号通路中的影响及其抗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1·d-1)和γ-分泌酶抑制剂组(Notch1通路抑制剂,DAPT),每组10只。以烟熏联合脂多糖(LPS)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二陈汤加味各干预组灌胃(ig)给药;DAPT组ig DAPT(0.02 g·kg-1);正常组及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idkine、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INC-1)、大鼠巨噬细胞来源趋化因子(MDC)、大鼠CXC趋化因子5(CXCL5)、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Midkine、Notch2和Hey1 mRNA表达;免疫组化(IHC)检测大鼠肺组织中Midkine、Notch2和Hey1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ALF中Midkine、CINC-1、MDC、CXCL5、NE和NF-κB p65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Midkine、Notch2和Hey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陈汤加味中、高剂量组和DAPT组BALF中Midkine、CINC-1、MDC、CXCL5和NF-κB p65含量均显著减少(P<0.01);Midkine、Notch2和Hey1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 二陈汤加味对COPD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idkine、Notch2和Hey1 mRNA表达,抑制Midkine、CINC-1、MDC、CXCL5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细支气管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中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二陈汤加味通过HMGB1/RAGE/NF-κB信号通路对COPD细支气管炎症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1)和丙酮酸乙酯(EP)组(HMGB1抑制剂),每组10只。以烟熏联合气管滴注脂多糖的方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二陈汤加味各干预组灌胃(ig)给药,并腹腔注射林格溶液4 mL;EP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并腹腔注射EP(0.04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ig、并等体积林格溶液腹腔注射,连续干预21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HMGB1、趋化因子CXCL1和CXCL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HMGB1、RAGE和NF-κB p65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配伍γ-分泌酶抑制剂3,5-二氟苯乙酰-L-丙氨酰-S-苯基甘氨酸-t-丁酯(DAPT)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源性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中纤维化标志物fibronectin(FN)、N-cadherin 及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分子Notch1、Jagge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HK-2细胞分为5组:正常组(无特殊处理)、模型组(TGF-β1 10 ng/mL)、丹参酮ⅡA组(TGF-β1 10 ng/mL+ 丹参酮 ⅡA 5μmol/L)、DAPT组(TGF-β110 ng/mL+DAPT 10μmol/L)、丹参酮ⅡA+DAPT组(TGF-β1 10 ng/mL+丹参酮 ⅡA 5μmol/L+DAPT 10μmol/L)。采用RT-qPCR、Western Bolt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细胞间质纤维化指标FN、N-cadherin 及Notch1、Jagged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组HK-2细胞FN、N-cadherin、Notch1、Jagged1 mRNA及蛋白呈低表达,模型组HK-2细胞FN、N-cadherin、Notch1、Jagged1 mRNA及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5),各干预组HK-2细胞FN、N-cadherin、Notch1、Jagged1 mRNA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丹参酮ⅡA+DAPT组HK-2细胞FN、N-cadherin、Jagged1 mRNA及蛋白表达低于丹参酮ⅡA组及DAPT组(P<0.05);丹参酮ⅡA+DAPT组HK-2细胞Notch1 mRNA及蛋白表达低于丹参酮ⅡA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 配伍DAPT用药可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FN、N-cadherin的表达缓解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其协同干预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扶芳藤合剂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复方扶芳藤合剂含药血清,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随机15只,分别为ig复方扶芳藤合剂2 g·kg-1 ·d-1 ig的药物干预组和生理盐水2 mL·kg-1·d-1ig的阴性对照组.取10%的含药血清及阴性对照组血清分别干预大鼠BMSCs,采用RT-PCR方法检测Notch1,Jagged1,Hes1 mRNA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otch1,Jagged1表达变化.结果:RT-PCR显示药物干预组Notch1,Jagged1,Hes1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免疫细胞化学显示药物干预组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扶芳藤合剂含药血清可以引起大鼠BMSCs Notch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激活Notch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及相关分子的影响,探讨二陈汤加味对COPD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组和EVP4593(NF-κB抑制剂)组。以香烟烟雾联合气管滴注脂多糖(LPS)方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二陈汤加味组以10 g·kg~(-1)灌胃(ig),EVP4593组皮下注射1 mg·kg~(-1),正常组、模型组ig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4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趋化因子(CXCL)-2,CXCL-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匀浆中TLR4,MyD88,NF-κB p6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IHC)检测TLR4,MyD88,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在大鼠肺组织中的定位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匀浆中TLR4,MyD88,NF-κB p65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HMGB1,CXCL-2,CXCL-3和MCP-1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陈汤加味组TLR4,MyD88,NF-κB p65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弱(P0.05,P0.01),HMGB1,CXCL-2,CXCL-3和MCP-1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对COPD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相关信号分子基因的表达,以及减少HMGB1,CXCL-2,CXCL-3和MCP-1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8-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1/2表达的影响,探讨二陈汤加味对COPD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组和急支糖浆组,每组10只。以香烟烟雾联合脂多糖(LPS)制备COPD大鼠模型。二陈汤加味组以10 g·kg^-1灌胃(ig)给药,急支糖浆组以10 g·kg^-1剂量ig,正常组、模型组ig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4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趋化因子(Chemokines)CXCL1,CXCL8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肺组织匀浆中CXCL8,CXCR1,CXCR2 mRNA及蛋白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例变化,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肺组织中CXCL8,CXCR1和CXCR2的蛋白定位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ALF中CXCL1,CXCL8含量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CXCL8,CXCR1,CXCR2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陈汤加味组显著降低CXCL1,CXCL8含量(P<0.01),明显降低CXCL8,CXCR1,CXCR2 mRNA及蛋白表达(P<0.05),且明显改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结论:二陈汤加味对COPD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XCL8,CXCR1,CXCR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减少趋化因子CXCL1,CXCL8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肾组织Hes1、Jagged1和Notch1 mRNA及其编码蛋白HES1、Jagged1和Notch1的活性变化,探究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复方组、福善美组,模型组采用切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的方式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补肾复方组运用补肾复方对模型大鼠治疗8周,用福善美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组。8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肾组织HES1、Jagged1以及Notch1含量;RT-PCR检测各组Hes1、Jagged1和Notch1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Hes1、Jagged1和Notch1及其编码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复方组和福善美组肾组织Hes1、Jagged1和Notch1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与Notch信号传导通路有关;补肾复方通过激活Notch信号传导通路,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起到防止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Ks)信号通路,研究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炎症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高、中、低剂量组、消咳喘组,每组10只。采用香烟烟雾联合脂多糖(LPS)方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二陈汤加味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20、10、5 g·kg-1·d-1灌胃,消咳喘以3.5 mL·kg-1·d-1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持续干预21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TNFR1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混合系列激酶样结构域蛋白(MLKL)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RIPK1、RIPK3、MLKL蛋白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ALF中TNF-α、TNFR1含量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中RIPK1、RIPK3、MLK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陈汤加味高、中、低剂量组及消咳喘组大鼠BALF中TNF-α、TNFR1含量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中RIPK1、RIPK3、MLK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结论 二陈汤加味能够有效改善COPD大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TNFR1/RIPKs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补肺益肾方联合舒肺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大鼠肺脏Jagged1/notch1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舒肺贴组、补肺益肾组、补肺益肾联合舒肺贴组和氨茶碱组。采用熏烟和细菌感染制备COPD模型。分别于第0,8,20周观察肺功能,第20周检测肺jagged1、notch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肺潮气量(tidal volume,VT)、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及肺脏Jagged1、Notch1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各治疗组VT、PEF、Jagged1、Notch1基因和蛋白较模型对照组升高,以联合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补肺益肾联合舒肺贴可调控肺组织Jagged1、Notch1基因及蛋白表达,参与细胞分化过程,作用优于单独使用补肺益肾方或舒肺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Jagged1/Notch信号通路在血府逐瘀胶囊调控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以2.5%的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分别干预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药物处理细胞12,24,36,48 h时Jagged1 mRNA水平的表达,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处理细胞12,24,48 h时Jagged1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在血府逐瘀胶囊促血管新生最佳药效条件下,使用γ-分泌酶抑制剂(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基-L-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设置DAPT处理组,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组和空白组,通过体外成血管实验检测抑制Jagged1/Notch信号对药物诱导HMEC-1体外成血管能力的影响。结果: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干预内皮细胞12 h能上调Jagged1在mRNA水平表达(P0.01),药物干预细胞24 h能同时上调Jagged1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P0.05);DAPT阻断Notch信号后,药物促体外成血管能力下降。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可通过调控Jagged1表达,影响Jagged1/Notch信号通路,从而调控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逍遥散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改善由谷氨酸引起的兴奋性损伤的机制。 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利用CUMS方法造模成为抑郁模型大鼠,上述组别分别予以双蒸水、双蒸水、逍遥散药液、氟西汀溶液连续灌胃3周,后进行行为学观察及相关指标检测。采用旷场试验(OFT)和蔗糖偏好试验(SPT)评价逍遥散的抗抑郁作用;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中5-HT、NE水平;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谷氨酸水平; RT-qPCR检测海马CA1区NR2B、PI3K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CA1区NR2B、PI3K、P-AKT、Akt的蛋白表达。 结果:逍遥散的体内干预可显著提高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中的5-HT、NE水平、降低海马CA1区谷氨酸水平、增加了海马CA1区NR2B、PI3K及P-AKT/AKT比值,显著改善了大鼠的抑郁症状。 结论:逍遥散可显著改善经慢性应激刺激后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从而提高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三七总皂苷对4T1乳腺癌荷瘤小鼠促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的激酶1(MEKK1)/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SAPK/Erk激酶,SEK1)/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激活蛋白-1(AP-1)通路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苷抑制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4T1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模型,将48只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三七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1))和模型组,每组12只,三七总皂苷各剂量组腹腔注射剂量为10 mL·kg~(-1),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给药结束后分离肿瘤组织、称质量、切片、匀浆等,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肿瘤组织MEKK1,SEK1,JNK1,AP-1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4T1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MEKK1,SEK1,JNK1,AP-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中、高剂量组的肿瘤质量明显下降(P0.05);肿瘤细胞凋亡数量随三七总皂苷剂量的升高明显升高(P0.05);三七总皂苷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MEKK1,SEK1,JNK1,A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对4T1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模型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MEKK1/SEK1/JNK1/AP-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杨真威  姜瑞芝  陈英红  高其品 《中草药》2005,36(8):1130-1132
目的对均一耙齿菌I rp ex lacteus糖蛋白I1-2-1进行化学研究。方法利用化学方法和光谱方法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I1-2-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000,由A ra、X y l、M an、G a l、G lu组成,甲基化分析表明I1-2-1的主链主要以1→2,1→6 linked M anp为主。结论I1-2-1为结构复杂的糖蛋白,为首次从耙齿菌中获得。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2):108-115
目的:研究芪苈参萸益心方对大鼠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在成功进行冠脉结扎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苈参萸益心方28.8g/kg、57.6g/kg组、地高辛0.09mg/kg组;给药10周后,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取血进行ROS、T-AOC、SOD、GSH-Px、CAT和MDA含量分析;心脏经TTC染色、HE和Masson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心室扩张程度和心肌组织形态学观察,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t1/FoxO1/Pgc-1α和Nrf2/抗氧化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芪苈参萸益心方28.8g/kg和57.6g/kg可显著改善CHF大鼠心功能,降低血液中ROS含量和MDA水平,增加T-AOC、SOD、GSH-Px、CAT酶的活性;减轻ROS所致心肌氧化应激损伤,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心室扩张程度和改善心脏组织形态学;上调心肌组织中Sirt1、胞核中Nrf2、Bcl-2蛋白表达和MnSOD、HO-1、NQO1、GCLC mRNA表达,下调Ac-FoxO1、Ac-Pgc-1α、Bax、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3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比率。结论:芪苈参萸益心方对CHF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激活Sirt1/FoxO1/Pgc-1α和Nrf2/抗氧化通路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热毒宁注射液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体内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滴鼻感染BALB/c小鼠制备肺炎模型,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平均存活时间、存活率、肺指数、病毒载量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热毒宁注射液显著提高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率、延长小鼠平均存活时间(P<0.05、0.01);显著降低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肺组织病毒载量(P<0.05、0.01);提高肺组织γ干扰素(IFN-γ)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IFN-γ水平,降低IL-6、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三七止血胶囊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2 min,乙腈19%→36%),Hypersil ODS柱(4.0 mm×200mm,5μm)为固定相,流速为1.0 mL·min-1,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45℃,载气流量1.5 L·min-1。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回收率分别为97.86%,96.24%和97.58%,RSD分别为1.36%,1.58%和1.1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三七止血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刺激引起的进行性组织修复过程,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为终末期肝病的病理基础。炎症贯穿肝纤维化的始终,以NLRP3炎性小体为中心的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活化的NLRP3炎性小体可刺激大量致炎因子生成与释放,诱导细胞焦亡,从而加速纤维化的发展。就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504-1507
目的:研究乌头汤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体内MCP-1/CCR2/ERK1/2信号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选10只为正常组,剩下40只造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模型组、乌头汤低剂量组(3.75 g·kg~(-1)·d~(-1))、乌头汤高剂量组(7.5 g·kg~(-1)·d~(-1))和甲氨蝶呤组(1 mg·kg~(-1)·w~(-1)),灌胃给药28 d后取材。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踝关节中MCP-1的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踝关节中CC趋化因子受体2(CC chemokine receptor 2,CCR2)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2,ERK1/2)及其磷酸化形式的表达水平。结果:乌头汤能显著降低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血清及踝关节中MCP-1的含量,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踝关节中CCR2的含量及ERK1/2的磷酸化水平,但对总的ERK1/2没有明显影响。结论:乌头汤具有下调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体内MCP-1/CCR2/ERK1/2信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克隆鱼腥草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1(DXS1)基因并分析其表达差异。方法 根据已经获得的鱼腥草DXS1转录本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获得DXS1基因cDNA序列并对DXS1蛋白进行理化性质、蛋白二级结构及三维结构预测分析,并预测了该蛋白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DXS1基因在鱼腥草的地下茎、地上茎、叶、花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克隆获得的DXS1基因长为2 172 bp,编码72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预测DXS1蛋白不含跨膜区,不含信号肽,具有定位肽。DXS1基因在鱼腥草的花中表达丰度最高,其次是叶片,再次是地下茎,地上茎中表达量最低。结论 首次从鱼腥草中克隆了DXS1基因,为进一步阐明该基因在鱼腥草萜类化合物代谢途径中的重要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