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智慧  李萍  吕晓霞 《陕西中医》2007,28(5):612-613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体质学说的进一步探讨,中医体系学说更加广泛运用于临床,为中医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拓展了新的视野,笔者就中医体质分类及结合体质类型进行诊治的体会,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和正常人群进行体质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人群的体质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的构成比高于正常人群;不同程度、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体质分布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为阳虚质,早期气虚质分布增加,晚期以阴虚质、瘀血质分布增加,这种规律与中医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体质论脂肪肝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最常见的弥漫性肝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的变化,以及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10~20年内,脂肪肝的发病率将占据肝病第1位。因而脂肪肝的防治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中医药治疗脂肪肝,其费用低、疗效确切,且毒副作用少,展现了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广阔前景。在中医学中无脂肪肝这一病名,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辨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的典型症状和体征与中医"骨痿"相似,<索问·痿论>指出:"肾气热,则腰背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现对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研究的现状,以期从中医体质的角度为防治PMOP提供一定的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中国知网等7个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PMOP与中医体质的相关研究。经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筛选,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WPS Office软件进行数据提取及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综合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22篇文献,最终纳入10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其中病例对照研究6篇,横断面研究4篇;总样本量为3 563例,PMOP组样本量为1 961例,骨密度正常的绝经后女性(对照组)样本量为1 602例。病例对照研究中体质类型分布最多的前四位为阳虚质20.48%(229/1 118)、阴虚质16.99%(190/1 118)、气虚质16.19%(181/1 118)、血瘀质12.61%(141/1 118),横断面研究中体质类型分布最多的前四位为阳虚质24.80%(209/843)、阴虚质21.83%(184/843)、气虚质14.3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规范化辨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骨密度正常的绝经后女性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2组人群中医体质进行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 2组人群的中医体质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不同程度和不同年龄段观察组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依次为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早期主要以阴虚质、气虚质为主,后期阳虚质、血瘀质增加。  相似文献   

7.
总结池晓玲教授辨治黄疸的经验。池晓玲教授认为黄疸的病机是在肝脾不调的基础上出现的湿瘀为患,辨证时可参合五运六气与五行体质。具体辨治可根据黄疸病情的演变情况,将黄疸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3期;肝脾不调按层次分为肝郁、肝火、肝寒、肝瘀、肝阴血亏及脾运不及、脾气呆滞、脾气亏虚等不同;湿邪为患按层次可分为湿阻、湿滞、湿蕴等不同。其治法总以调和肝脾、祛湿退黄为法,根据其阶段、层次的不同,可分别采用疏肝、清肝、温肝、散肝、柔肝、运脾、醒脾、健脾及化湿、利湿、运湿等治法。  相似文献   

8.
中医体质学说与肝病临床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国光 《光明中医》2008,23(3):261-262
1体质学说的起源及其内容 《内经》记载:“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其认为人天生以来就有“禀质”、“资质”类不同的东西。这些不同的东西就是中医对“体质”的初步认识。《内经》中还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体质进行了分类,如记有:“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相似文献   

9.
范琳燕 《新中医》2020,52(2):169-172
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体质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5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相关标准进行调查并进行体质分类,统计中医体质类型、证型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年龄段(50~60岁,61~70岁,71~80岁)、不同病程(<5年,5~8年,>8年)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分析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结果:中医体质类型分为阳虚质、平和质、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阴虚质和特禀质9种。其中,阴虚质所占比例最高(28.7%),气郁质和特禀质这两种体质类型所占比例最低(0.9%)。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70岁患者中,阴虚质所占比例最高,71~80岁患者中,阳虚质所占比例最高。不同病程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虚质中,病程短于5年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病程;血瘀质和阳虚质中,病程长于8年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两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中气血亏虚证较多,共199例,占36.2%;其次是肝肾阴虚证,共141例,占25.6%;肾阳虚证124例,占22.5%;气滞血瘀证74例,占13.5%;其余分型12例,占2.2%。气虚质和气血亏虚证呈正相关(P<0.05),阳虚质与肾阳虚证呈正相关(P<0.05),血瘀质与气滞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肝肾阴虚证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前期的患者以阴虚质所占比例最大,后期患者则多为血瘀质和阳虚质。根据规律,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时,可以因人制宜,以“治未病”作为指导思想,根据“虚者补之”,针对患者的体质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予以滋阴补肾、温阳活血、填精益髓等日常饮食建议及治疗,进而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中医体质理论分期辨治2型糖尿病心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实践,提出了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原始期—前驱期—消渴期—逆归期。根据中医体质理论.临床针对不同糖尿病患者的体质及病情的发展,采用辨体、分期与辨证相结合,运用中药进行干预调体,以期提高糖尿病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老年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体质分类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预防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调查并进行体质分类,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学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按9种体质类型分类,气虚质36例占27.1%,阴虚质30例占22.6%,阳虚质23例占17.3%,血瘀质10例占7.5%,湿热质9例占6.8%,气郁质9例占6.8%,平和质7例占5.3%,痰湿质6例占4.5%,特禀质3例占2.3%。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血亏虚证居多,共48例占36.1%;其次为肝肾阴虚证,共34例占25.6%;肾阳虚证30例占22.6%;气滞血瘀证18例占13.5%;其余分型3例占2.3%。气虚质与气血亏虚证正相关(P〈0.05),阴虚质与肝肾阴虚证正相关(P〈0.05),阳虚质与肾阳虚证正相关(P〈0.05),血瘀质与气滞血瘀证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中医体质分类以气虚质、阴虚质居多,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血亏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居多,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据中医体质和养生理论制订的中医辨体质施护措施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肺病科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住院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根据中医体质和养生理论制订的中医辨体质施护措施,并比较2组患者症状控制、生存质量及肺功能。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入院时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评分及肺功能FEV1%无明显差异。进行护理干预后,试验组ACT评分、AQLQ评分及FEV1%明显升高(P 0. 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根据中医体质和养生理论进行辨体质施护可以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骨质疏松症以肾虚为本,脾虚为标,血瘀为病理产物和加重因素。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应用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中药复方及针灸等中医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今后要完善对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化、规范化、定量化的研究,制定统一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使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更具科学性及客观性。  相似文献   

14.
孙绪新  程红 《新中医》2024,56(4):168-172
根据《黄帝内经》中对五形人体质的分类,结合后世相关文献和临床经验,总结五形人的形态特征,从五形人体质角度分析治疗失眠的差异,从而帮助临床工作者辨证论治与辨体论治失眠,为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为调护中医体质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组和对照组各401例样本来源于中医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库。9种中医体质类型判定基于中医体质量表得分,骨质疏松症为自我报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使用于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结果]以平和质为参照,5种偏颇体质为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比值比(OR)和95%的可信区间(CI)分别为:气虚质(OR:2.3,95%CI:1.5~3.4)、阳虚质(OR:2.1,95%CI:1.3~3.3)、阴虚质(OR:2.1,95%CI:1.2~3.5)、湿热质(OR:2.5,95%CI:1.3~4.5)和血瘀质(OR:2.8,95%CI:1.7~4.5)。[结论]中医体质类型与骨质疏松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应积极调整偏颇体质,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对患者进行体质评分,评定体质类型,采用微软ACCESS数据库软件做频次以及关联性分析,非参数指标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结果: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医体质调查中,阳虚质出现的频次最多44次,其次为阴虚质29次,气虚质25次,血瘀质24次,气郁质18次,平和质17次,痰湿质13次,湿热质9次,特禀质8次。9种体质出现频次的差异,经过非参数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人群中阳虚体质的人最多,其次为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  相似文献   

17.
中医体质学说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麻晓慧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5):47-48,F003
中医体质学说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基础 ,总结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吸收现代科学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经 2 0年左右的发展 ,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在诸如体质与病证的关系 ,体质分类的依据 ,体质的实验研究 ,以及体质学说的临床应用方面 ,尚处于发展、探讨之中。笔者就近年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一、体质的概念  关于体质的概念 ,各学科之间内涵略有差异 ,从组织形态学[1] 而论 ,主要是指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 ,包括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及各组织、器官和各功能系统的形态特征与正常范围。从生理学而论[2 ] ,体质为“机体…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医体质学说作为体现治未病理论的一种学说,在临床疾病的防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性感染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具有潜在感染率高、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中医体质学说在HR-HPV持续性感染中的应用,通过纠正偏颇体质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可以提高对HR-HPV持续性感染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悦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0):714-715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并发症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高血压具有三高和三低的特点,即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社会的转型,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生活水平及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建国以来,中国高血压患病率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