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些电子设备中,常常要求放大电路的输出级能够带动某种负载.例如驱动电表,使指针偏转;驱动扩音机的扬声器,使之发出声音;驱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等等,因而要求放大电路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这种能向负载提供较大输出信号功率的放大电路通称为功率放大器.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电子设备中,常常要求放大电路的输出级能够带动某种负载。例如驱动电表,使指针偏转;驱动扩音机的扬声器,使之发出声音;驱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等等,因而要求放大电路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这种能向负载提供较大输出信号功率的放大电路通称为功率放大器。传统的功率放大输出级常常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其优点是便于实现阻抗匹配,但是,由于变压器体积庞大,比较笨重,消耗有色金属,且在低频和高频部分产生相移,使放大电路在引入负反馈时容易产生自激振荡,所以目前普便采用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电路,即OTL型功率放大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一种多路末级大幅度输出放大电路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工程化的多路末级大幅度输出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峰  马妍霞 《中国有线电视》2005,(16):1582-1583
在一些电子设备中,常常要求放大电路的输出级能够带动某种负载,例如驱动电表,使指针偏转;驱动扩音机的扬声器,使之发出声音;驱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等等,因而要求放大电路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这种能向负载提供较大输出信号功率的放大电路通称为功率放大器.传统的功率放大输出级常常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其优点是便于实现阻抗匹配,但是,由于变压器体积庞大,比较笨重,消耗有色金属,且在低频和高频部分产生相移,使放大电路在引入负反馈时容易产生自激振荡,所以目前普遍采用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电路,即OTL型功率放大器.  相似文献   

5.
通过负载牵引测试验证了源端二次谐波对器件效率的影响,同时又进一步验证了输出谐波匹配对放大器的作用。基于此结果,研制了两款采用0.25μm工艺的GaN功率MMIC 4.0~5.6GHz高效率放大器芯片,芯片采用二级放大的结构。第一款输出级只考虑基波的匹配;第二款输出级匹配电路兼顾二次和三次谐波进行匹配。两款的末前级均考虑二次谐波的匹配,同时级间优化推动比,进一步提高效率。输入级和级间匹配电路采用有耗匹配,提高稳定性。芯片在4.0~5.6 GHz范围内漏压28 V,脉宽100μs,占空比10%条件下输出功率41dBm,功率增益20~21dB,功率附加效率分别在48%和45%以上。芯片面积3.9mm×3.3mm。  相似文献   

6.
该放大器的最大特点是工作状态和输出的功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切换,小音量时工作于甲类最大输出功率为10W,大音量时工作于甲乙类最大输出功率为80W。输入级选用FET差动放大电路,第二级为折叠渥尔曼电路,输出级用三级达林顿连接构成一级放大电路。在安装方面着重提高两个声道的隔离度,将左右声道的电路完全分离。 甲类、甲乙类功率放大器各有优缺点,从音质最好的角度出发,在小功率输出时工作于甲乙类的放大器的音质不能满足我们对高音质的要求。而能满足高音质要求的甲类放大器因其发热严重,在大音量输出时体积庞大、能量利用率低。为此设计了这款可用切换开关对工作状态进行切换的功率放大器。  相似文献   

7.
<正>为适应国内市场对小型卫星通讯地面站的需求,已研制出地面站发射分系统所需之10W固态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由前置级、推动级和输出级三组放大器构成.总计为八级放大,使用了11只GaAs MESFET.输出级放大器使用线性输出功率为36dBm内匹配GaAs MES FET.完整的放大器还包括供电电路、增益控制电路、功率指示电路等.  相似文献   

8.
放大器采取串联或并联反馈形式时,为了与信号源和负载阻抗匹配,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应分别接入一个与信号源内阻抗和负载阻抗相等的电阻.输入端的这个电阻,将使放大器的信噪比降低0.4~0.7奈培,这是因为电阻的接入,使传输到放大电路(即K电路)输入端的信号降低了0.69奈培,而放大电路的固有噪音电平并无变化的结果.输出端的这个电阻,将与负载吸收相同的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要增加一倍,谐波衰耗也要变坏.如果把两端接入的匹配电阻看作是放大器的组成部分,这种放大器就是电阻混合负反馈放大器.所以,通信方面使用的高质量定阻抗放大器,多采用变量器混合负反馈电路,且由于输入和输出端对地平衡,变量器内侧混合负反馈用得较多.  相似文献   

9.
<正>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由多级基本放大电路直接耦合而组成的高增益放大器。通常它由输入级、中间放大级、低阻输出级和偏置电路组成,其构成框图如图1(a)所示。输入级有V_+和V_-两个输入端。当在V_+端输入信号V_i时,输出信号V_o与V_i的极性相同,故V_+端称为同相端。当在V_-端输入信号V_i时,输出信号V_o与V_i的极性相反,故V_-端称为反相端。中间级是主要的增益级,一般采用高增益共射电路。输出级一般采用低阻功率输出级,以便提高运放的负载能力。图1(b)为运放的电路符号。  相似文献   

10.
南敬昌  梁立明  刘影 《半导体技术》2010,35(1):18-22,93
在研究了平衡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工作中心频率为915MHz,输出功率为32dBm应用于读卡器系统的末级功率放大器。为了在工作频段内实现平坦的功率增益和获得良好的输入、输出驻波比,本文采用了平衡放大技术来设计该功率放大器。仿真优化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在整个工作频段内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度小于±0.5dB,输入、输出驻波比小于1.5,完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因此这种运用平衡放大技术设计的放大器可以很好地应用在读卡器系统中,从而提高读卡器的读卡性能。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 江阴电视台11频道采用GSZ-1型300 W电视发射机.此机是北京广播器材厂生产的电子管放大的单通道式米波电视发射机,输出功率大于300 W,其中要求输出阻抗等于50 Ω(同轴),外接负载电压驻波比≤1.2.此机前、末级分别采用FU-252F和FC-10FT电子管线性功率放大器.江阴电视台前级现已改用固态放大器,末级保留.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末级输出馈线部分存在一些不足,现经改进,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5V单电源供电的低噪声宽带放大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玲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7):159-161,164
以单片机MSP430F449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个5 V单电源供电的低噪声宽带放大器。采用单位增益稳定低噪声运放OPA820作为前级放大,高速运放THS3091作为末级放大,其中利用DC-DC变换器TPS61087将5 V电压转化为18 V从而为末级放大电路供电。此外,系统还采用12位高速A/D转换器ADS803实现了测量并数字显示放大器输出电压峰峰值的功能,测量误差小于5%。本系统最高电压增益达到43 dB,上限及下限截止频率达到15 MHz和20 Hz,在50Ω负载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峰值为4.2 V。系统的输出噪声小于200 mV。  相似文献   

13.
陈伟 《电子测试》2013,(20):30-31
在一些电子设备中,常常要求放大电路的输出级能够带动一定的负载。因而要求放大电路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因此对功率放大电路有以下几个要求:(1)根据负载要求,提供足够的输出功率;(2)具有较高的效率;(3)尽量减小非线性失真。一个多级放大器,无论如何复杂,总是由各种单级放大器组成的。要设计一个晶体三极管多级放大器,一般采用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和实验调整三者结合的设计方法。没有理论上的定性分析与定量估算,将是盲目的实践;但是,由于晶体管参数分散性大的特点,分析和计算不可能十分精确,只有通过实验调整才能使之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14.
该机在显像管(CRT)尾座板上安装有视频末级放大电路和扫描速度调制的输出电路。其具体电路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图中的视放末级电路由TDA6108(IC1500)集成电路及其外围元件组成。末级视频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彩色解码矩阵输出的RGB 三基色信号进行放大,用于调制彩色显像管的R、G、  相似文献   

15.
基于负载牵引技术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微波电路中基于负载牵引技术的WLAN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笔者采用CMOS工艺设计了两级差分放大电路,并对该差分放大电路进行负载牵引。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输入输出匹配网络,最后使用ADS软件进行整体仿真。结果表明,在1.8V电源电压下,放大器增益为29dB,1dB压缩点的输出功率为18.3dBm,功率附加效率为16.8%,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电视发射机的固态化改造中,选用了清华大学吉兆公司的产品,所用型号为GME10162A图像、GME10112A伴音功率放大器,替代10 kW电视发射机中声、影前级的电子管射频功率放大器。并对固态化功放的输出功率与运行技术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 设备图像功率最大为600 W。激励器输出的1 W图像功率先经一级BLF177单管放大后,推动由4只MRF151G组成的末级功率放大,合成后输出600 W的图像功率。此功率去推动FU113F电子管射频功率放大器,最后输出10 kW图像功率。设备输出伴音功率为100 W。激励器输出的伴音功率先经一级MRF314单管放大,其输出推动由1只MRF175GV组成的末级放大,输出功率为100 W,此功率去推动FU720F电子管放大器,使其伴音功率为1 kW。 设备设置了多项自动保护功能,使其能安全地工作。 设备供电电源SPS 50 V/30 A为高性能开关电源,采用最新型进口元器件,保证电视发射机稳定可靠地工作。 固态化功放与电子管之间应加环行器进行隔离保护。 1 原理概述 GME10162A图像功率放大器由推动级和末级功放级联而成。其中,推动功放是由1只工作在甲类的功率场效应管BLF177组成,末级功放由4只工作在甲乙类的大功率晶体管MRF151G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GME10112A 100 W伴音功率放大器也是由推动级和末级功放级联而成。其中,推动功放是由1只功率晶体管MRF314组成,末级功放由1只大功率晶体管MR175GV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7.
该放大器的最大特点是工作状态和输出的功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切换,小音量时工作于甲类最大输出功率为10W,大音量时工作于甲乙类最大输出功率为80W.输入级选用FET差动放大电路,第二级为折叠渥尔曼电路,输出级用三级达林顿连接构成一级放大电路.在安装方面着重提高两个声道的隔离度,将左右声道的电路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18.
松贵年 《无线电》2011,(6):37-39
在电唱机、磁带机盛行的那个年代,前级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将电唱机、磁带机输出的微弱音频信号放大到一定的幅度,并进行频率补偿,使频率响应趋于平衡,再馈送给后级功率放大电路。电唱机、磁带机的输出电平为毫伏级,后级功率放大电路需要伏特级的激励信号,前级放大器在放大系统中发挥信号传递和电压放大的作用,对放大系统音色及各项指标的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9.
王东起 《电子科技》2014,27(11):120-122,127
针对传统甲类功率放大器电路复杂、电路稳定性较差的缺点,设计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全对称互补差分放大电路的甲类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MLE20/MJD20绝缘栅型场效应管作为电流放大管,通过对差分输入级、电压放大级、功率输出级中各元件参数的合理设计,降低了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内阻,提高了电路的驱动能力及电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聚四氟乙烯介质基片的微带混合功率放大器。电路的主要特点是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显著的改善,效率也较高,且不需任何保护电路就能承受负载的开路和短路。电路包括三级射极接地的放大器,末级用国产f_T≥500MHz的10瓦晶体管,输出5~8瓦,效率≥40%,实验模型在-50~ 80℃温度范围内做了加电试验。功率、频率、频谱、波形、热分布等主要指标均已测试,增益大于15dB。实验表明,这种电路适用于小型电台的输出级,也可以用作功率稍大的发射机的推动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