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癌保留肾单位切除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以AJCC2002年肾癌临床和病理分期为标准,选择临床分期为Ⅰ期、病理分期为T1a期(肿瘤最大径≤4cm)的外生型肾肿瘤15例,分别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经腹腔人路组6例,经后腹膜腔入路组9例。距肿瘤边缘0.5~1.0cm处进行局部切除。结果15例手术中14例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1例因腹腔镜下无法彻底止血而中转开放完成手术。14例腹腔镜手术时间110~200min,平均160min;术中失血量60~300ml。平均160ml;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3~7d,平均5d;术后引流液300~600ml,平均420ml;术后住院时间4~8d,平均5d。术后随访5~8个月,所有肿瘤均无局部或切口、远处复发,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损伤小、效果肯定、恢复快,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肾切除术两种不同入路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比较腹腔镜肾切除术经腹腔入路与经后腹入路的差异。方法2002年6月~2003年12月应用腹腔镜行肾切除术48例,均为重度积水无功能肾患者。完全随机分组,其中23例采用经腹腔入路,25例采用经后腹膜腔入路。随访3个月~1年,作统计分析。结果4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经腹腔入路组120~250 min,平均170 min,经后腹腔入路组80~180 min,平均110 min(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入路组平均80ml,经后腹腔入路组平均30 ml(P<0.05);经腹腔入路组出现2例阴囊皮下气肿,经后腹腔入路组发生1例腹膜穿孔。结论在重度积水无功能肾的腹腔镜肾切除术中,经后腹腔入路较经腹腔入路更可靠、安全、易操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入路与经腹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12 月就诊于医院的 80 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后腹腔组与经腹组各 40 例。 两组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后腹腔组进行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经腹组进行经腹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相关指标、应激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后腹腔组恢复饮食时间为( 3.26±0.75 ) h 、住院时间为( 6.04±1.12 ) d , 短 于 经 腹 组 的 ( 4.20±0.89 ) h 、 ( 7.50±1.48 ) d ( P <0.05 ); 术 后 12%h , 后 腹 腔 组 疼 痛 评 分 为 ( 3.45±0.87 ) 分 , 低 于 经 腹 组 的 ( 4.43±1.15 ) 分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05 ); 术 后 1%d , 两 组 C 反 应 蛋 白 ( CRP )、 皮 质 醇( Cor )水平较术前 1%d 均明显升高,但后腹腔组 CRP 、 Cor 水平均低于经腹组( P<0.05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经后腹腔入路与经腹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癌效果与安全性相当 ,但经后腹腔入路对机体应激反应小,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根治性肾切除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局限性肾癌最有效的方法。随着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广泛应用,选择经腹途径还是经腹膜后途径的手术入路对于肾癌根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优劣尚无定论。本次研究为64例肾癌患者分别经腹腔和腹膜后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后腹腔镜技术在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肾脏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5例肾癌患者施行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采用全侧卧位,用4个套管针,镜下切开显露肾周筋膜背面,在肾动静脉根部分别用钛夹钳夹及丝线结扎后切断,低位切断输尿管,沿肾周筋膜外完整切除肾脏及肿瘤,清扫肾门旁、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旁淋巴结,小切口取出肾脏。结果 手术时间75-250min,平均110min;出血50-300mL,均未输血。术后恢复良好。疼痛较轻。元明显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安全可靠,便于肾动静脉处理及淋巴结清扫,肾周筋膜外完整切除取出肾脏符合肿瘤治疗原则.可减少转移。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经腹膜后入路肾切除术,充分的术前准备,周密的手术配合是顺利手术和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现将我院18例腹膜后入路肾切除术患者的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经腹腔和经腹膜后两种途径肾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探讨腔镜下经腹腔途径肾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控瘤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接受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经腹腔或腹膜后途经手术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围手术期和术后长期随访结果。结果经腹腔途经组共纳入患者55例,经腹膜后途经组共纳入患者49例。经腹腔途经组患者手术时间和经腹膜后途经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相比,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并发症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肿瘤复发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经腹腔途径肾癌根治术和经腹膜后途径相比,在手术难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方面均无较大差异,可以作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常规入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与经后腹腔入路手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上尿路上皮癌患者33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后腹腔入路21例与经腹腔入路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膀胱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后腹腔入路组术中失血量少于腹腔入路组,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腹腔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入路与经后腹腔入路手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均是安全、有效的,但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中采用腹腔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将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25),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25)。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肿瘤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中采用腹腔入路治疗效果显著,且相对腹膜后入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但腹膜后入路手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且两种入路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后腹腔入路与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后腹腔入路(29例,A组)与经腹入路(26例,B组)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肿瘤大小2.0~8.5(5.3±2.3)cm,B组肿瘤大小1.8~8.7(5.2±2.5)cm.两组术前临床分期均为T1~2N0M0.比较两种方法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肾动静脉控制时间、标本重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效果.结果 A组手术均成功,B组1例因肾动脉损伤出血中转开放手术.两组肿瘤大小[(5.3±2.3) cm vs (5.2±2.5) cm]、术中失血量[(132±65) Ml vs (136±59) Ml]、标本重量[(598±345) g vs (585±337) g]、下床活动时间[(28±10) h vs(29±11) h]、住院时间[(5.5±1.6) d vs (5.4±1.7) d]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在手术时间[(159±55) min vs (215±70) min]及肾动静脉控制时间[(35±22) min vs (90±41)min]均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 后腹腔入路与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均是一种微创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后腹腔入路在手术时间和肾血管控制时间上明显少于经腹入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生型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内生型肾癌行LPN术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手术情况、随访结果分析其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2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08.2±19.3)min,术中热缺血时间(15.5±4.3)min,术中出血量〈50ml。在不借助腹腔镜超声的前提下,按照肾脏分区、肿瘤与肾脏解剖关系,将肿瘤精确定位并完整切除。术后患者住院时间(4.1±0.9) d;随访(30.3±10.6)个月,术后6个月肾小球过滤率(e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患者eGFR下降25%,术后肾功能长期维持在CKD2期,其余患者未出现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未行肾、腹膜透析等替代治疗;随访期间28例患者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LPN术治疗内生型肾癌可行、安全、有效,但尚需大样本研究及随访观察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技术对小肾癌(直径≤4 cm)行肾部分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42例肾占位患者,肿瘤直径1.2~4.0 cm,经后腹腔途径施术,术后病理为40例肾脏透明细胞癌,2例乳头状肾癌。结果 4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105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5~37 min,平均24 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l,平均60 ml。术后恢复顺利,住院7~10 d,平均8 d,随访3~24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小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 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的临床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我们应用单孔4通道(Quadport)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技术治疗3例肾脏肿瘤,1例为右侧中央型4.2cm肾肿瘤,另两例分别为左侧肾下极7.4cm和肾中部4.5cm肾肿瘤。经脐部切口将Quadport置入腹腔,采用5mm头部可弯腹腔镜和标准腹腔镜直器械实施标准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根治性肾脏切除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估计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病理等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例手术均由LESS完成,无加辅助通道、无转标准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手术完成病例。仔细实施手术步骤,避免过度钝性分离组织造成术中出血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采用Quadport减少了器械间的相互干扰。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215、230、170min,估计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100、150ml。本组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术后留置引流时间分别为4、3、2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10、8d。本组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和切口感染病例。病理结果示肾透明细胞癌2例,肾嫌色细胞癌1例,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分别为pT1bN0M02例,pT2aN0M01例。本组未见肿瘤侵及肾周围组织。结论 LESS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是安全可行的,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肾癌、肾盂癌治疗中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4月间我院应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肾癌根治术和肾盂癌根治术的患者共254例,进行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放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例数等数据的统计,对术中操作步骤及手术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46±64)min,平均出血量为(230±120)ml,中转开放患者为29例(11.4%),术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24例(9.4%),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14例(5.5%),平均住院时间(8±2)d,下床活动时间(3.0±1.2)d。术后随访4~46个月,在随访期内肿瘤复发及转移者19例(7.5%)。结论后腹腔镜在上尿路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创伤小、解剖层次清晰、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治疗效果与开放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腹腔镜组)42例与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开放手术组)45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而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开放手术组2例输血。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9个月,后腹腔镜组1例发生肝转移死亡,开放手术组2例出现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T1~2 N0M0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行经后腹膜腔无TriPort的单孔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友谊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0例肾细胞癌患者,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32 ~ 68岁,平均47.5岁.癌肿最大径3.5 ~6.4 cm,平均5.2 cm.癌肿位于肾上极2例,中极5例,下极3例.在腋中线髂嵴上3 ~4 cm做直径长约3 cm的半圆形切口,应用常规腹腔镜器械行无TriPort的单孔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46 min.出血量约100 ~200 ml,平均150 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1~4d,平均住院时间7~9d,所有患者术后未使用镇痛药物.术后随访3~ 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应用常规腹腔镜器械行经后腹膜腔无TriPort的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有效,不仅具有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优点,还可以减少手术费用及手术创伤,并具有一定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较大(直径≥6cm)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期间12例后腹腔镜较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视频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恢复饮食及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无中转开放及输血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30.6±45.8)min,术中平均估计失血量(182.4±37.5)ml;术后平均恢复饮食时间(2.2±0.9)d,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1.7±0.8)d,术后平均住院日(8.5±2.7)d。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减少术中血压大幅度波动,完善的影像学资料可以提供更多的肿瘤信息,良好、宽敞的后腹腔间隙是基础,正确的解剖层面是关键,精良的腹腔镜器械是重要保证,丰富的腹腔镜经验是决定因素。在上述前提下,实施后腹腔镜较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2007年11月至2010年11月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112例,男70例,女42例。年龄34~82岁,平均55.3岁。右侧62例,左侧50例。肿瘤直径2.5~12.0cm,平均直径7.1cm。术前临床分期T1M0N060例、T2M0N040例、T3aM0N010例、T3bM0N02例。结果112例手术均成功,1例膈肌损伤,术中修补,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61min。术中出血约50~400ml,平均85ml。术后24~48h开始进食,5~10d出院。术后病理报告透明细胞癌92例、囊性肾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12例、集合管癌4例、错构瘤(术前临床诊断为肾癌)1例。术后随访1个月~3年,失访35例,4例集合管癌术后3~6个月死于肺转移,其余未发现肾窝及切口转移,均无瘤生存。结论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小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手术经验。【方法】局限性肾癌58例,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分析评价该术式的效果。【结果】手术时间为100-242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50~420mL,平均126mL。术后住院9~12d,平均10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2d。术后随访3~28个月,平均17.8个月,1例因肾癌肝转移,于术后1年死亡,1例发生肺转移,其余病例仍无瘤生存。【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推广为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20.
罗飏  南小新  张欢  张俊  郭琼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8):1467-1469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患者平均肿瘤体积5.8 cm,手术平均时间140 min,平均出血量约120 mL,平均住院日期为9 d,6例患者有手术并发症,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