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颜青松  江海龙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131-2132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对高龄冠心病患者(〉75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65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分为泰嘉组(n=39)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n=26)。评价PCI术后6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再狭窄率,并观察术前、术后的粒细胞、血小板数量以及各种出血并发症。【结果】6个月随访期内,两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及再狭窄率无显著差异;出血并发症以及粒细胞、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国产氯吡格雷应用于高龄PCI术后抗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等剂量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后疗效及安全性是否相同.方法 前瞻性入选204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分为泰嘉组(123例)及波立维组(81例),在急诊室给予300 mg负荷剂量,序贯75 mg/d,随访3~28个月,观察急性、亚急性、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脑卒中的联合终点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以及出血等相关副作用的影响.结果.泰嘉组和波立维组均无支架内血栓和出血事件;波立维组有2例心源性死亡,分别为心源性休克及心脏破裂;两组靶血管重建及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000和0.921,P值分别为0.989和0.337);两组之间累积MACE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绘制K-M曲线,经Log Ran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9,P=0.410).结论.等剂量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对AMI患者急诊直接PCI术后疗效及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国产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并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168例,其中术后接受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的患者73例(泰嘉组),接受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的患者95例(波立维组)。术后进行6个月临床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5.1%和12.6%,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4.1%和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支架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4.
刘亮  林国生  李绪勇  郭庆 《临床荟萃》2011,26(4):301-306
目的比较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ES)与裸金属支架(BMS)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6期)、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公开发表的有关SES与BMS治疗冠心病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SES组与BMS组相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死率(OR=1.000,P〉0.05)及支架血栓发生率(OR=0.86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率(OR=0.250,P〈0.01)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OR=0.4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尽管心肌梗死率(OR=0.7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敏感性分析发现其并不可靠。结论与BMS相比,SES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TLR率和MACE发生率,但不降低病死率及支架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陈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5):6110-6111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在急诊PCI治疗AMI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05-01/2008-12我院行急诊PCI治疗AMI的260例患者,随机分为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组,各130例,术前均给予负荷量300 mg口服,其他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I和低分子肝素等应用相同。观察30 d内两组病例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全部手术成功,术后30 d内均无严重的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及急性、亚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皮下出血、过敏反应、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两组病例发生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一样具有明确的抗血小板、抑制血栓形成作用,能预防PCI术后再发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在急诊PCI术后应用同样安全、有效,但PCI术后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药,国产氯吡格雷价格低,更具有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凝血系统、血细胞计数代表的血液系统的影响效果是否相同。方法连续入选19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组,89例)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110例),按照相同的应用剂量及应用方法,并应用电阻法在用药前、用药后8~12小时、24~36小时、48~60小时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在用药前和用药后48~60小时测定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D-dimer)、凝血系统[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泰嘉组及波立维组血小板聚集率均随用药时间延长而降低,在负荷量后降低最明显,泰嘉组与波立维组用药前、用药后8~12小时、24~36小时、48~60小时的血小板聚集率电阻值分别为(7.67±3.48)欧姆(ohm),(4.67±3.84)ohm,(3.46±3.93)ohm,(3.36±3.86)ohm和(6.84±3.25)ohm,(4.25±3.94)ohm,(2.63±3.27)ohm,(2.59±3.50)ohm,经单个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92,P〉0.05),血小板聚集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7.101,P〈0.01);而凝血系统各指标和血常规的各项血细胞计数在用药前后两组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等剂量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具有相同的影响效果,而且二者对于凝血系统及血液系统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Elevate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82例NSTE-ACS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血清心肌酶谱指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观察组cTnT、CK-MB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内,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治疗6个月内,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急性心肌梗死住院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765例,根据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结果分为抵抗组211例和对照组554例,比较2组临床特点,分析HbA1C对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结果2组年龄、男性、高血压、吸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比例、发病至就诊时间、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梗死相关动脉、术前TIMI血流0级、术后无复流或慢血流及住院期间应用药物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组糖尿病、HbA1C水平及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OR=2.525,95%CI:0.887~4.136,P=0.029)、HbA1C≥6.5%(OR=1.992,95%CI:0.925~3.879,P=0.027)是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和HbA,e升高与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现氯吡格雷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病程、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BM、CNKI和WanFang Data,纳入所有比较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短疗程(≤6个月)与长疗程(>6个月)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观察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3个为RCT(共计7475例患者),5个为队列研究(共计12744例患者)。对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的死亡或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较短疗程组低[OR=0.74,95%CI(0.56,0.98),P<0.0001];短疗程组出现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较长疗程组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9,95%CI(0.99,1.69),P=0.06]。对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疗程组的死亡或心梗发生率较短疗程组低[OR=0.7,95%CI(0.45,1.08),P=0.11],应用Meta回归探讨队列研究间的异质性,结果提示研究年限、随访时间对异质性有贡献(Z=3.61,P=0.000);而且长疗程组的晚期支架内血栓也较短疗程组发生率低[OR=0.40,95%CI(0.15,1.07),P=0.07]。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长疗程(>6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患者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而不会明显增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长疗程组还有降低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的趋势。但更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月)则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应用三联抗血小板药物(TAT: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h 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2期)、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纳入冠心病PCI术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2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RCT,包括6 9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T: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相比,TAT在非致死性心肌梗死[OR=0.72,95%CI(0.47,1.10),P=0.05]、脑卒中[OR=0.66,95%CI(0.38,1.16),P=0.15]、出血[OR=1.03,95%CI(0.74,1.44),P=0.8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心脑血管事件(MACCE)[OR=0.50,95%CI(0.39,0.65),P〈0.000 01]、心源性死亡[OR=0.53,95%CI(0.33,0.84),P=0.007]、支架内血栓形成[OR=0.52,95%CI(0.27,0.99),P=0.05]、靶血管重建[OR=0.63,95%CI(0.51,0.76),P〈0.000 01]、靶病变重建[OR=0.44,95%CI(0.28,0.70),P=0.000 6]方面,TAT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AT组。3在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肝功损害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胃肠道反应、心悸、头痛和皮疹方面,DAT组优于TAT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TAT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氯吡格雷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P-选择素(P-sel)、血小板膜纤维蛋白原(Fg)及血浆血栓素B2(TXB2)的检测,了解ACS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以及抗血小板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意义。方法ACS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组,分别于入院后口服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和国产氯吡格雷(泰嘉)300mg,2h后再次检测以上指标。次日分别予波立维或泰嘉维持量75mg/d,一周后重复检测以上指标。结果①用药前,A、B组与c组(对照组)间4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A、B组间无显著差异。②ACS组服药2h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一周后以上各指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血小板活化在ACS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疗效确切。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具有相似的抗血小板疗效。PAGM、全血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P—sel方便、迅速、准确,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指标用于临床预测急性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CCR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4年8月,收集替格瑞洛治疗 ACS 实验。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资料,并采用 RevMan 5.0软件对资料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19875例患者。(1)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相比,能够降低心血管原因死亡发生率(OR =0.79,95%CI 为0.69~0.91,P <0.01),在进行侵入性治疗时,替格瑞洛亦优于氯吡格雷(OR =0.80,95%CI 为0.67~0.96,P <0.05)。(2)替格瑞洛可显著降低再发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OR =0.83,95%C1为0.74~0.94,P <0.01),在进行侵入性治疗时,替格瑞洛显著优于氯吡格雷(OR =0.78,95%CI 为0.68~0.91,P <0.01)。(3)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比较,可降低 MACE 事件发生率(OR =0.83,95%CI 为0.76~0.91,P <0.01),在进行侵入性治疗时,替格瑞洛亦优于氯吡格雷(OR =0.82,95%CI 为0.73~0.92,P <0.01)。(4)在出血并发症方面,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与氯吡格雷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1.03,95%CI 为0.94~1.13,P >0.05),在侵入性治疗亚组中,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99,95%CI 为0.89~1.11,P >0.05)。结论替格瑞洛可降低 ACS 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卒中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且未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全面查找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截至2013年10月。按预先设定的标准筛检文献,对合格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分析进行评价。利用Cochran 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共3517例患者。试验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发生脑梗塞的比率低于对照组[OR=0.63,95%CI(0.49,0.80)],有6个试验报道了不良事件,主要是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但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OR=1.38,95%CI(0.84,2.28)]。结论:此次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接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脑卒中风险,且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有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远期预后还需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和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反应蛋白(CRP)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差异。方法:将64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n=34)与氯吡格雷组(n=30)。在行PCI术前,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口服180mg替格瑞洛和600mg氯吡格雷,然后行PCI治疗,术后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口服维持剂量的替格瑞洛90mg(2次/d)和氯吡格雷75mg(1次/d)。测定2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2h、24h及7d时血小板聚集率和术前及术后24h、7dCRP值变化,观察2组患者术后30d内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组PCI术后2h、24h及7d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术后各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PCI后24h及7dCRP值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术后各时间点CRP值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格瑞洛组30d内MACE(包括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急性再梗、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住院期间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前及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冠状动脉血管内炎症反应,显著降低30d内MACE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发生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25例确诊为ACS急诊行PCI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n=42):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Qd+氯吡格雷75 mg Qd;B组(n=42):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Qd+氯吡格雷75 mg Bid;C组(n=41):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Qd+氯吡格雷75 mg Qd+西洛他唑50 mg Bid。利用全血电阻抗法检测治疗前、治疗第7天的血小板聚集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PCI前、PCI术后24 h、PCI术后第7天的hs-CRP,计算并比较CR的发生率,观察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并发症。结果 B组与C组的CR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6.7%vs.14.6%),两组均明显低于A组(35.7%)(P〈0.05);B组和C组PCI术后24 h、PCI术后第7天的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12.5±7.4)mg/L vs.(12.8±7.1)mg/L,(9.2±6.8)mg/L vs.(8.5±6.3)mg/L],两组均明显低于A组[(16.7±6.3)mg/L,(11.8±5.4)mg/L,P〈0.05];B组和C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2.4%,2.4%)vs.16.7%](P〈0.05);C组出血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14.6%vs(.2.4%,2.4%)](P〈0.05)。结论两种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均明显降低ACS急诊PCI术后患者CR发生率和hs-CRP水平,标准双联抗血小板联合西洛他唑方案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联合双倍氯吡格雷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初次就诊且年龄≥65岁的UA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入选患者分成氯吡格雷组(63例)和替格瑞洛组(65例)。替格瑞洛组患者入院后接受替格瑞洛180 mg负荷量,继之以90 mg每日两次维持;氯吡格雷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组300 mg负荷剂量,以75 mg每日一次口服维持。记录所有患者入院、PCI术前的血小板聚集率(PAR),观察血小板高反应性(HPR)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择期完成PCI手术,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和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缺血性卒中、GRACE评分、CRUSADE评分、BNP和肌酐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介入途径、支架置入相关血管、术后心肌灌注水平和造影用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线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PA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随访发现,两组患者PAR均较基线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替格瑞洛组PAR下降更为明显(P<0.01),且替格瑞洛组HPR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27.0%vs.3.1%,P<0.001)。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14.3%vs.1.5%,P=0.008)。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替格瑞洛组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0 vs.9.2%,P=0.028)。结论替格瑞洛在老年UA患者择期行PCI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吲哚布芬、阿司匹林分别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术后1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分别联合氯吡格雷均可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但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2~2009年9月期间的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09年第3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语种不限。纳入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并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的术后慢性疼痛、远期复发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按照纳入标准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依据Cochrane handbook 5.0.2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风险偏倚评估。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软件RevMan 5.0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个试验,共5 8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与开放式疝修补术相比较,两者在远期复发率[OR=1.53,95%CI(1.00,2.34),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74,95%CI(0.52,1.05),P=0.09]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在慢性持续性疼痛[OR=0.45,95%CI(0.34,0.59),P〈0.000 01]、术中并发症发生率[OR=2.15,95%CI(1.32,3.53),P=0.002]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腹腔镜疝修补术在降低慢性疼痛的发生方面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远期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没有差异。术中并发症和其它术后远期并发症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早期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因ACS行PCI术的患者共160例,所有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80例),患者入院后阿司匹林300 mg顿服,后以100 mg qd,长期口服;氯吡格雷300 mg顿服,后以150 mg qd口服2周,2周后给予氯吡格雷75 mg qd至少1年;另一组为对照组(80例),患者入院后阿司匹林300 mg顿服,后以100 mg qd,长期口服,氯吡格雷75 mgqd至少1年.两组其余药物治疗均相同.分别于PCI术后1个月、6个月时观察MACE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基本一致,病变血管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CI术后24 h、3d均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于术后1个月时,两组MACE的发生情况,治疗组低于对照组(6.2%vs.7.5%),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于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MACE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10.0%vs.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介入治疗时早期增加氯吡格雷的剂量可降低PCI术后MA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及对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影响.方法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对10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标准氯吡格雷疗法即术前3 d服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随后75 mg/d维持量),试验组给予大剂量氯吡格雷疗法(术前3天服氯吡格雷600 mg负荷量,随后150 mg/d维持量或75 mg bid),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采集外周静脉血,并分析两组血浆GMP-140的水平.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所得数据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对照组GMP-140较术前无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GMP-140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示:对照组ISR发生率10%,试验组ISR发生率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试验组ADP诱导的GMP-140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ISR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明显降低,提示大剂量氯吡格雷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表面的GMP-140表达,从而能明显降低ISR发生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