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将甲壳素分别在含硼氢化钠的氢氧化钠-正戊醇中和氢氧化钠-水中进行脱乙酰反应,再将得到的壳聚糖用过氧化氢-水反应体系降解,制得不同分子量的超高脱乙酰度壳聚糖.在氢氧化钠-正戊醇中制备的壳聚糖分子量介于24万和35万之间,在氢氧化钠-水中制备的壳聚糖分子量介于81万和100万之间.实验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正戊醇体系中反应5 h或在氢氧化钠-水体系中反应6 h所制备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均达98%以上,在脱乙酰反应中,延长反应时间脱乙酰度增大;采用过氧化氢-水反应体系降解壳聚糖时,影响壳聚糖分子量的因素包括过氧化氢与壳聚糖的投料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而过氧化氢与壳聚糖的投料比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改变这些影响因素,可制备出分子量介于3.2万和56万之间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2.
黄粉虫中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微波干燥的黄粉虫为原料, 研究了索氏抽提法提取油脂、碱法脱除蛋白质、酸浸法去除灰分、次氯酸钠脱色和浓碱法脱乙酰基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工艺. 系统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对甲壳素的残留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壳聚糖的脱乙酰度、粘度的影响,得出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期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羧甲基甲壳素与壳聚糖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皇岛蟹壳废料为基本原料制备了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低、中、高三种粘度壳聚糖。然后以异丙醇为反应介质,在碱性条件下,甲壳素与壳聚糖分别同氯乙酸反应得到了相应的羧甲基甲壳素和羧甲基壳聚糖。在此基础上,对其热性能(DSC与TGA)、吸湿性能、成膜性能、增稠性能以及pH稳定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4.
用虾皮作为原料制取甲壳素,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对甲壳素进行浸泡,用微波脱去其乙酰基和蛋白质,制得壳聚糖.制备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浓度40%,微波功率400W,微波反应时间10min.所得产物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以制备的壳聚糖配成0.2%的溶液作为絮凝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其对水源水浊度的处理效果和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剂去除水源水浊度的最佳单因素实验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为3mL/I水源水pH值调到8,混合阶段转速设定为130r/min,混合时间设定为30S,反应阶段转速设定为30r/min,反应时间设定为15min,沉淀时间设定为15min.正交实验的最佳组合水平为:投加量为3mI./L,pH值为10,沉淀时间为25min,混合转速为130r/min.  相似文献   

5.
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制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备甲壳素水溶性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的方法。 将壳聚糖在乙醇中浸泡数小时,然后用质量分数为50%NaOH溶液碱化,制得碱化壳聚糖,把氯乙酸加入碱化壳聚糖中,在50℃搅拌4h,粗产品用乙醇溶液提纯,得到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产率97.1%。  相似文献   

6.
以虾壳为原料制备壳聚糖.通过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和头孢替唑钠载药微球.研究了醋酸浓度、壳聚糖浓度、乳化剂用量、油水比、交联密度、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微球平均粒径和粒径分散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壳聚糖为原料,京尼平为交联剂,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壳聚糖载药微球,并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得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扫描电镜(SEM)、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紫外光谱(UV)等现代仪器和对其形貌结构、反应机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0℃,10mL的6g/L的壳聚糖乙酸溶液(2%,WV),京尼平溶液(70g/L)6mL,油水比为1:5。交联机制为shift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8.
受树木生长过程的启示,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成型方法,以氢氧化钠梯度溶液通过膜渗透中和壳聚糖醋酸溶液,使壳聚糖原位沉析,自行组装成仿木年轮结构材料.以体积分数为2%的乙酸溶液为溶剂,配制质量分数为4%的壳聚糖溶液,然后将其注满模具,脱模后依次放入质量分数为3%、4%、5%的NaOH凝固液中凝固1 h,制备了具有仿树木年轮结构的壳聚糖棒材.通过改变凝固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可以调节材料中层状结构的层厚与层间距.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该材料的抗弯强度高达96.8 MPa.采用梯度渗透法制备的壳聚糖棒材不仅在形态上与树木的年轮相似,而且仿木年轮结构起到了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使其更适合作为骨折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9.
Gemini型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性能和驱油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胱氨酸钠和油酰氯为原料,通过一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二油酰胺基胱氨酸钠(Sodium dioleoylamino cystine,SDOLC),利用Texas-500C型界面张力仪和MCR301流变仪研究了Gemini型表面活性剂/HPAM/碱三元复合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性能和黏弹性能,在均质和非均质岩心中评价了体系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HPAM的加入不影响Gemini表面活性剂和碱复合溶液与原油界面张力最低值,但可以有效增加体系的黏度。综合考虑界面张力和黏弹性能,选择黏度44mPa·s且与大庆原油界面张力最低值2.4×10-2 mN/m的含质量分数为0.18%HPAM、0.1%SDOLC、0.15%NaOH和0.06%HEDP·Na4体系作为Gemini型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注入0.6PV该体系在均质岩心中水驱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26.11%,在非均质岩心中水驱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22.25%。  相似文献   

10.
以壳聚糖粗品(脱乙酰度65%)为原料,在二甲亚砜-氢氧化钠体系中运用超声波技术加速脱乙酰反应,制备了脱乙酰度达97.4%的壳聚糖,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NaO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并对壳聚糖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品的脱乙酰度。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凝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为原料,将其溶于稀酸,确定了碱性介质固化,洗涤至中性,再在中性介质中交联的工艺路线.对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质量浓度、交联剂戊二醛的用量、交联时间,以及反应介质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最适工艺条件为: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90.24%,质量分数为2.0%;交联剂戊二醛质量分数为0.6%;交联时间为6 h;以水为反应介质.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凝胶在pH=1.5的介质中稳定.应用试验表明,对蛋白质有良好的分离效果,中性蛋白酶经一次分离,可得到四个组分,总活力保持在90%以上.牛血清蛋白经凝胶可分离出两个组分,蛋白回收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改变壳聚糖水溶性,以壳聚糖和柠檬酸为原料,乙醇为反应介质,首次在温和的条件下成功合成檬酸化壳聚糖,并优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由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柠檬酸/壳聚糖摩尔比为2∶1,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0.5 h.红外光谱分析显示柠檬酸与壳聚糖发生了羧基化反应,柠檬酸被成功地接枝到壳聚糖上.所得产物水溶性实验...  相似文献   

13.
Novel core-shell hydroxyapatite/chitosan biocomposite nanospheres were synthesized in a multiple emulsion. The multiple emulsion was a w/o/w emulsion, made of diammonium phosphate solution as an inner aqueous phase, cyclohexane as an oil phase, and calcium nitrate solution and chitosan solution as an outer aqueous.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core-shell spheres and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morphology of the nanospher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diameter of the resulting core-shell nanospheres was 100–200 nm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chitosan shell was about 10 nm. And it concluded that at different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products would be changed. The core-shell nanospheres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iomedical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4.
β-壳聚糖黏度高、纯净度好,适合制备医用凝胶.对β-壳聚糖与甘油磷酸钠制备缓释凝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制作β-壳聚糖/甘油磷酸钠凝胶,并进行吸光度实验,与红墨水纯溶液进行对比,检测其在不同pH值缓冲溶液中的缓释性能.实验数据显示:β-壳聚糖凝胶具有缓释性,能在4h内释放90%的载体物质;制备的β-壳聚糖凝胶在20℃下放置3周无变化.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壳聚糖溶液注射到含有质量浓度为30%的甲醇和质量 度为20%的NaOH的溶液中制成中空球形壳聚糖,经质量浓度为0.4%的戊二醛交联,固定化红酵酶生产L-苯丙氨酸,转化率为82.4%。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热处理方法对淀粉进行热法非晶化改性,考察了热处理温度、时间、体系水分对非晶化改性玉米淀粉冷水溶解度和黏度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和偏光显微镜检测了热处理后淀粉的晶体结构、偏光形貌.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淀粉颗粒形貌和晶体结构均发生显著非晶化变化,其冷水溶解度显著提高,溶液的黏度稳定性得到改善,淀粉最优冷水溶解度的热处理条件为:加热温度为220℃,加热时间为4h,体系水分为12.4%.对运煤列车喷洒淀粉基抑尘剂后,运煤列车通过隧道时隧道内煤粉尘的质量浓度由256.4mg/m3降低到30.5mg/m3,喷洒淀粉基抑尘剂对煤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LiVO_3、V_2O_5、V_2O_3为原料,在600℃、氮气氛中经32h固相反应合成的βLi_xV_2O_5(0.3≤x≤0.6),在200~400℃电池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其β-钒青铜型结构不变。这说明βLi_xV_2O_5是一种结构稳定的二次电池固溶体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18.
用旋转粘度计测量了不同浓度的甲壳素溶液的流动曲线,分析了CS2体积分数、温度对流变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种浓度的甲壳素溶液的非牛顿指数n均小于1,是切力变稀型流体。CS2最佳体积分数为2%。为改善可纺性,需调整纺丝成型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用旋转粘度计测量了不同浓度的甲壳素溶液的流动曲线 ,分析了CS2 体积分数、温度对流变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 :各种浓度的甲壳素溶液的非牛顿指数n均小于 1,是切力变稀型流体。CS2 最佳体积分数为 2 %。为改善可纺性 ,需调整纺丝成型条件  相似文献   

20.
探讨提取蚕蛹甲壳素活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依次对蚕蛹粉进行加热处理后,用紫外吸收法和干法灰化法分别测定提取物中残余蛋白质及无机盐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碱浸酸煮法提取甲壳素,氢氧化钠的浓度为9%、温度为85℃、时间为3 h,盐酸的浓度为3%、温度为60℃、时间3 h为最佳提取条件.甲壳素提取率2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