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药敏试验方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恶性肿瘤的异质性不仅表现在生物学行为和病理学特点 ,还表现在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上。同种肿瘤不同个体间的药敏谱不同 ,而目前临床联合化疗的方案过于固定 ,不能针对不同患者选择相应的方案 ,且化疗药大多数有较大毒性 ,如白血病当临床确定患者对应用的药物不敏感时 ,药物已产生了严重的毒副作用 ,有的已导致耐药基因产生。因此实行个体化疗已成为化疗研究的热点。而体外肿瘤药敏试验是实现个体化疗的实验基础和依据。本文对体外肿瘤药敏试验方法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2 0世纪 50年代以来 ,国内外学者先后建立了多种体外药敏试验的方法。如…  相似文献   

2.
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指导制定化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检测64份乳腺癌手术标本对9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检测8株乳腺癌细胞系对8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乳腺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程度存在着异质性。联合用药的敏感率高于单药。检测结果与临床疗效相符。结论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可用于临床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ECIA法药敏试验在晚期卵巢上皮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收治的54例晚期卵巢上皮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予TP化疗方案化疗,B组根据TECIA法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高的化疗方案化疗。评估和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肿瘤复发率、肿瘤复发时间和无瘤生存期。结果B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有效率、肿瘤复发率、肿瘤复发时间和无瘤生存期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根据TECIA法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高敏感性的化疗方案,对晚期卵巢上皮癌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化疗能显著提高化疗疗效,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指导制定大肠癌化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检测28例大肠癌手术标本和19例大肠癌外周血标本对8种常用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大肠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程度存在着异质性,联合用药的敏感率高于单药。外周血标本和手术标本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检测结果与临床疗效基本相符。结论: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可用于临床制定大肠癌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抗癌药敏试验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为临床肿瘤个体化化疗提供依据.方法 52例NSCLC患者PBL接受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药敏试验,根据结果分为敏感组和不敏感组.敏感组根据药敏结果化疗,不敏感组采用常规方案化疗,观察各组临床近期疗效;其中29例初治患者化疗2周期后再次取PBL接受MTT药敏试验.结果 52例患者PBL对7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顺序依次为:长春瑞宾、吉西他滨、泰索帝、紫杉醇、丝裂霉素、长春地辛和顺铂,与临床实践基本一致.敏感组和不敏感组近期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3.68%(14/19)和6.45%(2/31),差异有显著性(P<0.01);29例初治患者PBL在化疗前后总敏感率分别为28.64%(110/348)和22.99%(80/34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BL抗癌药敏试验有助于指导临床肿瘤个体化化疗和预测化疗疗效.化疗后PBL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膀胱肿瘤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个体差异,是制约化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立一种有效的肿瘤药敏试验,为选择临床化疗用药提供了依据。本文选用6种常用的膀胱肿瘤化疗药物对17例病人进行体外药敏测试并指导临床用药,结果提示;1.不同个体对不同化疗药物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2.以药敏测试为依据进行术后化疗可显著降低膀胱肿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体外药敏实验指导下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对常用的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与肿瘤组织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是否相关,并根据药敏结果,制订出术后化疗方案,并与经验化疗方案作随机对照,观察能否提高生存率.[方法]1996年3月至2001年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治疗的108例乳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体外药敏实验组52例和经验对照组56例.实验组病人的术后肿瘤标本行四唑蓝快速比色(MTT)法体外药敏实验,并在术后根据结果选择敏感药物组成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病人不行体外药敏实验,按经验选择化疗方案.体外药敏实验采用滤纸支持组织块培养、MTT染色图像分析作终点测定的方法,测定选择阿霉素(ADM),5-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VCR),丝裂霉素C(MMC),长春碱酰胺(VDS),顺铂(DDP),鬼臼乙叉甙(VP-16),博莱霉素(BLM),噻替派(TSPA),甲氨喋呤(MTX)10种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组织的抑制率,并对两组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MTT体外药敏实验中,ADM,MMC,VDS,DDP,TSPA,MTX对肿瘤组织的平均抑制率均>30%,优于5-FU,VCR,VP-16和BLM.乳腺癌患者不同的月经状态、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腋窝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与乳腺癌组织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关系.在生存分析中,实验组3年总生存率为83%,对照组为7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MTT体外药敏实验中,ADM,MMC,VDS,DDP,TSPA,MTX为比较敏感的药物.乳腺癌患者不同的临床和病理情况与乳腺癌组织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关系.体外药敏实验组的3年总生存率与经验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明显的优势,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及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的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肿瘤化疗、器官移植、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HIV的感染的增多 ,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不断上升。虽然多种抗真菌药物的相继问世 ,给真菌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转机 ,但目前关于耐药现象的报道也逐渐增多 ,因此 ,建立与临床治疗密切相关的药敏实验和正确合理地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十分重要。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于 1 997年推出了药敏试验方案M2 7 A(全称“酵母菌的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方案”) [1 ] ,表明医学真菌的药敏试验趋于标准化。现就NCCLS方案药敏实验在临床治疗、抗…  相似文献   

9.
沈素 《中国医刊》2006,41(7):23-25
目的比较化疗药物药敏实验的不同方法,探讨通过药敏实验为临床合理地选用抗肿瘤药物,提高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分析目前化疗药物药敏实验体内法、体外法的优劣以及各种体外药敏实验方法可评估率和临床敏感准确率存在的差异。结果各种化疗药物药敏实验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指导临床用药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结论建立一种敏感、准确、快速和可操作性的肿瘤药物药敏检测方法,对个体化化疗治疗和避免肿瘤耐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直肠癌体外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为临床肿瘤个体化化疗提供依据。方法将同期98例直肠癌,分别分为MTT试验组和对照组。接受MTT药敏实验者,根据药敏结果分为敏感组和不敏感组,敏感组根据药敏结果指导化疗,不敏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化疗,观察各组临床近期疗效和3年生存率。结果56例直肠癌组织对5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顺序依次为:丝裂霉素、羟基喜树碱、5-氟尿嘧啶、顺铂、阿霉素,与临床实践不完全一致。MTT敏感组、不敏感组与对照组近期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5.0%(30/40)、14.3%(1/7)和51.4%(18/35),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MTT敏感组、不敏感组与对照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5.7%(23/35)、0%(0/6)和47.1%(16/34),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MTT药敏试验结果有助于临床的个体化治疗和化疗效果的预测,有助于提高直肠癌患者的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临床在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中以替吉奥为基础的化疗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选于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肿瘤化疗科收治的3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依照病床单双号分为两组。研究组(n=15)以替吉奥为基础的化疗,对照组(n=15)以常规传统的化疗方案为基础。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疗效、药物安全性、症状改善程度、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药物安全性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的症状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中应用以替吉奥为基础的化疗,可有效缓解肿瘤症状,预防与降低一系列消化道反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基础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欧定武 《吉林医学》2012,33(4):692-694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术前单纯给予化疗治疗,手术后继续进行原化疗方案;试验组术前给予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手术后继续进行原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降级率、复发率、保肛率、5年生存率、病理完全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能够提高肿瘤降级率、病理完全缓解率、保肛率(P<0.05);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放疗联合化疗能够明显提高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降级率、保肛率以及病理完全缓解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TP肿瘤药敏(ATP-TCA)指导下的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并恶性胸水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采用ATP-TCA检测12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胸水标本,选择最敏感的化疗方案用于胸水治疗(治疗组);同期收治的56例非小细胞肺癌胸水患者,非药敏指导下的化疗(对照组)。两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胸水治疗有效率67%,对照组46%,P<0.05。难治性胸水患者,治疗组中有效率69%,对照组40%,P<0.05。体外敏感与体内有效性之间有相关性(P<0.01)。结论 ATP-TCA指导下的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并恶性胸水治疗的有效率较非药敏指导下的化疗有效率高,特别是对难治性胸水的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2例伴有胸水的NSCLC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分为经验治疗组和药敏治疗组。经验治疗组20例患者根据经验给予(紫杉醇联合卡铂,PTX+CBP)标准方案全身化疗;药敏治疗组32例患者对胸水标本分别进行顺铂(DDP) 、诺维本(NVB) 、紫杉醇(PTX) 、卡铂(CBP) 、健择(GEM)、PTX+CBP、NVB+CBP、GEM + DDP体外药敏检测,根据体外药敏检测结果选用化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体外药敏试验,单一用药中NVB和PTX对 NSCLC的体外敏感率最高,均为28.1 % ;GEM的体外敏感率次之,为25%;CBP的体外敏感率为21.9%;DDP的体外敏感率最低,为17.6%。联合用药方案显示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GEM + DDP 的体外敏感率最高,达55.9%;PTX+CBP的体外敏感率次之,达50%; NVB+CBP的体外敏感率最低,为40.6%。药敏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65.6%,经验治疗组有效率为4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化疗药物对NSCLC的体外敏感率不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化疗方案可取得更
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一种在肿瘤生物学及临床征象上呈多样性的全身性疾病。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的地位已经确立。在可手术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可使乳腺癌原发肿瘤及淋巴结转移灶明显缩小,提高进展期乳腺癌的手术切除率,增加乳腺癌保留乳腺的机会,获得了至少等同术后辅助化疗一样的疗效,同时可获得体内的药敏试验,其临床疗效可能成为预测治疗结果,指导综合治疗方案制定以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药敏试验在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药敏试验在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将6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敏组32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行保留膀胱手术。将药敏组的手术标本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最敏感的一种化疗药物进行膀胱灌注,对照组根据经验应用化疗药物灌注,随访10~2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药敏组复发3例,复发率9.4%;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22.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肿瘤药敏试验能客观地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化疗药物,有效地提高膀胱灌注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羟基喜树碱(HCPT)是从喜树中提取的一种微量生物碱,可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主要毒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我科自1998年12月~1999年2月对收治的13例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首次使用HCPT(长春天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80602)为主联合方案化疗,发现化疗后腹泻较普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联合D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濮阳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5例中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A=37,B=38),A组患者采用单纯DP方案化疗,B组患者接受华蟾素胶囊联合DP化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化疗前后CD3~+、CD4~+、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以及CYFRA21-1、NSE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统计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68%)高于A组(54.05%)(P<0.05);化疗后B组患者CD3~+、CD4~+、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A组(均P<0.05);化疗后B组患者CYFRA21-1、NSE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A组(均P<0.05);B组患者血液学毒性和神经毒性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D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NSCLC临床疗效优于单纯DP方案化疗,且能降低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GC(吉西他滨+顺铂)与MVAC(长春花碱+氨甲蝶呤+多柔比星+顺铂)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转移性膀胱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局部晚期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MVAC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GC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肿瘤直径、复发率、无瘤生存期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化疗后,研究组肿瘤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无瘤生存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18/60),低于对照组的51.67%(3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转移性膀胱癌患者可缩小肿瘤直径,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延长无瘤生存期,其效果优于MVAC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大黄素缓释胶囊(烟台毓璜顶医院药剂科中药制剂室自制,批号20060412);大黄素胶囊(烟台毓璜顶医院药剂科中药制剂自制,批号20060412);海藻酸钠(青岛市水产实业总公司);大黄素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20060529);氢氧化钠(化学纯,天津化学制剂厂);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