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CDMA移动通信中的判决反馈多用户信号检测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推导了一种具有线性计算复杂度的同步DS—CDMA系统多用户检测算法,由此形成的判决反馈检测器在性能上优于解相关检测器,与两级多用户检测器的性能相当,而实现起来则更为简单。数值结果表明,当接收到的干扰信号能量比有用信号能量高4dB以上时,判决反馈检测器的性能将接近单用户系统的性能,因而该检测器可有效地克服CDMA移动通信中的远近影响。  相似文献   

2.
GS正交算法中正交化次数的自动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Gram-Schmidt(GS)正交算法在自适应抗干扰领域日渐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作为一种快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而倍受重视。但采用这种算法需要首先确定信号源的个数,以决定正交化运算的次数,本文正是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简单的方法并利用一个判断阈值来实现在GS正交化过程中自动确定正交化运算的次数。  相似文献   

3.
相控阵天线波瓣置零综合的相位加权闭环实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铁  郭燕昌 《电子学报》1995,23(6):6-10
本文提出了一种相控阵天线仅相应加权波瓣置零的新算法,此算法基于“单元零点向量法”和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它能有效地设置宽零点低凹口。另外,对由于 相位量化而引起的凹口电平上升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用判决反馈均衡器实现判决导引代价函数的盲均衡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丛慧  李道本 《电子学报》1997,25(10):126-127
用判决反馈均衡器实现判决导引代价函数的盲均衡算法TheBlindEqualizationofDecision-DirectedCostFunctionbyDecisionFeedbackEqualizer¥YangConghui(ShouGangIn...  相似文献   

5.
2000年到来之后,实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离我们越来越近。多用户检测技术作为TD-SCDMA、cdma2000、WCDMA的增强性技术之一,愈来愈受到学术界、产业界的重视。本文在回顾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窄带CDMA的特点,介绍多用户检测技术在窄带CDMA中的应用前景。 一、多用户检测技术 1979年K.Schneider提出多用户检测(Multi-ple User Detection, MUD)的概念以来,经过 2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1986年Verdu提出最佳多用户检测算法以后,多…  相似文献   

6.
陈超  宋文涛 《电讯技术》2000,40(6):27-32
无线多媒体通信的实现要求对不同种类业务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QoS),文章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配合实现DS-CDMA系统的线性多用户检测。可以根据业务要求与信道状况调整线性滤波器抽头值,从而动态选择检测器类型,在算法复杂度和性能上求得平衡。仿真结果给出了4种线性多用户检测器对用户数及信噪比变化的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7.
CDMA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DMA由于其用户容量大,抗多径衰落能力强以及便于实现软切换等特点而优于其他多址方式,近年来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CDMA通信系统由于存在着严重的多址干扰而限制了其容量的进一步提高。多用户检测利用每个用户的信息对接收信号进行相关处理作统计判决或是进行干扰对消从而恢复出各个用户的发送序列,多用户检测方法可以使用最优多用户检测器、线性多用户检测器及非纡性多用户检测器等几类。  相似文献   

8.
介绍利用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BF)技术对接收信号进行空域滤波,通过引入Gram-Schmidt正文化算法,讨论了一种修正的自适应零,或形成方法,以适应连续波体制雷达对付有源干扰,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表明,本抗干扰措施可有效抑制副瓣有源干扰。  相似文献   

9.
在2000年世界无线电大会上,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地面系统被确定可使用5种无线传输技术,它们是CDMA-DS、CDMA-MC、CDMA-TDD、TDMA-SC和TDMA-TDD。其中前3种基于CDMA(码分多址)技术,后两种基于TDMA(时分多址)技术。可见,在3G标准中,CDMA是主流技术。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蜂窝系统由于采用了一种称之为扩频的通信技术,所以与采用TDMA和FDMA(频分多址)的GSM蜂窝系统相比,具有抗干扰性好、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10.
正交序列扩频多码CDMA系统在AWGN信道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孙文江  张平  胡健栋 《通信学报》1998,19(10):52-58
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DS-CDMA)系统中,为了有效地实现用户高数据率的传输,本文提出了一种正交扩频多码CDMA系统(称为OMC-CDMA)。相似于多载波调制,传输的高数据率首先进行串-并转换,然后对转换后的低数据流用正交序列进行扩频调制。不同于多载波调制,各支路扩频信号用同一载波进行调制。这里,我们对此系统在AWGN信道的性能进行了计算,并对数值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去偏解相关多用户检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伶  焦李成  刘芳 《信号处理》2002,18(3):208-211
本文从DS-CDMA系统模型出发,研究了异步传输信道下接收信号的矩阵表达式并作了合理的近似,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异步DS-CDMA信道的去偏解相关多用户检测器。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多用户检测器具有优良的性能,其运算复杂度较低,具有较强的抑制多址干扰和克服“远-近”效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汤建强 《移动通信》1995,19(3):33-37
本文比较了SS-CDMA系统中的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技术,得出了在无绳电话系统中应采用时分双工(TDD)方式的结论。在对正交Gold序列的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对采用TDD方式的SS-CDMA无绳电话系统的正向链路信道和反向链路信道的误码性能及容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了SS-CDMA系统中的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技术,得出了在无绳电话系统中应采用时分双工(TDD)方式的结论。在对正交Gold序列的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对采用TDD方式的SS-CDMA无绳电话系统的正向链路信道和反向链路信道的误码性能及容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给出了多径异步多用户DS/CDMA系统的一种数学模型,得出了恒参信道下最大似然检测(MLSE)算法的一种新的表示形式。然后作者具体分析了以RAKE接收机作为衰落信道的匹配滤波器时,最大似然检测器的算法设计问题。分析指出,在多径环境下MLSE算法的复杂度和计算量与多径时延的分布有关,如果用户时延扩散在一个信息码元之内,算法复杂度和恒参信道下相同,而其实现可以用状态数可变的Viterbi算法来实现。最后,本文用传统判决方法得出的初始判决信息缩减Viterbi算法的搜索空间,在保证一定性能的前提下,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采用BPSK调制、相干PAKE接收的随机访问多码CDMA)RAMC_CDMA)在频率选择性Nakagami多径衰落、噪声信道(MFNC)中的容量性能,建立系统模型后,推导出了多用户条件下接收机输出的条件概率分布及判决平均比特误码率,并以Rayligh多径衰落、噪声信道为例,计算了系统容量的数值解,分析表明:RAMC-CDMA解决了普通DS-CDMA系统存在的用户可传信息速率受限的问题,能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一种仅振幅加权的宽凹口低副瓣的口面综合的实数算法,它基于“单元零点向量法”和Gram—Schmidt正交化方法,此算法能够适用于任意复杂口径天线阵列(包括一维、二维和三维情况)。作为举例,本文给出了此算法对线阵、圆周阵和椭圆周阵的模拟计算结果,结果证明了本算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刘光亮  胡正名 《电子学报》1999,27(4):130-131
码分多址(CDMA)技术已作为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及个人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技术进行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而CDMA系统中扩频序列问题一直是CDMA技术中的关键问题。文献4给出了S-CDMA系统中的扩频序列实数加编码的新方法,但对构造具有纠错能力的扩序列至今尚未发现。本文给了了S-CDMA系统中具有纠错能力的一类新的扩频序列和它的译码算法。  相似文献   

18.
多用户检测技术可抑制多址干扰(MAI),从而提高CDMA系统的容量和性能。介绍了多用户检测器的分类和自适应算法、盲算法在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DS—CDMA移动通信系统地址码的正交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系统多址于干扰形成原理,着重分析了m序列,Gold序列,Walsh序列及其正交性,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同步状态下Walsh序列有理想的正交性,但在非同上状态下正交性不很理想。  相似文献   

20.
多用户检测中盲自适应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艺  薛强 《电讯技术》2000,40(1):37-40
多用户检测中的盲目适应算法包括上输出能量(MOE)算法、Sato算法、恒模算法(CMA)和约束恒模算法(C-CMA)。本文比较了以上算法和均方误差(MSE)算法的收敛性能,仿真表明在保证收敛的条件下,CMA或C-CMA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稳态性能好的优点,因此实际系统中可以先脾MOE算法,当达到稳态后,转到CMA或C-CMA算法上以提高稳态性能,且计算复杂度只有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