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法整复、小夹板旋中固定,观察并调整固定松紧度,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月,结果优24例,良30例,优良率84.8%。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优良的特点,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综合护理疗效。方法对32例尺桡骨双骨折儿童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法整复、小夹板旋中位固定,观察并调整固定松紧度等护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结果随访6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综合护理对于儿童尺桡骨骨折小夹板外固定具有优良的特点,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运用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固定、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6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192例闭合性尺桡骨骨折患者,儿童组102例,76例运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26例运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成人组9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运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19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采用Berton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处理,儿童组应用夹板外固定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成人组应用经皮克氏针固定或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优于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结论: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治疗上首选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对于复位后不稳定的斜形骨折可选择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成人尺桡骨双骨折经皮克氏针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优于闭合复位夹板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辅以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患儿均施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夹板外固定后辅用超关节石膏托外固定,术后1~2周去除石膏托均改为中立位握住托板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解剖复位27例,功能复位10例,临床愈合时间3~7周,平均5周;结论:手法复位夹板辅用超关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前臂旋转功能恢复正常、非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手法复位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本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106例。其中男78例,女28例;年龄2~12岁,平均6岁。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后应用自制小夹板外固定。结果患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所有患儿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愈合时间3~6周,平均4.2周。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本组优96例,良9例,可1例。结论手法复位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符合治疗儿童骨折的特点,相较其它治疗方法有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成锋  吕一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407-140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再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8例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再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观察其疗效。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末次随访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优1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4.4%。结论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拆除术后再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无须再次手术取内固定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报》2013,(9):1295-1296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平均缓解时间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尺桡骨下段骨折应争取尽早一次正确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简单,复位后稳定性好,愈合快,可有效恢复患儿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张涛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43-43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3例。对照组患儿行临床常规骨折治疗手术,观察组行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进行骨折治疗。于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复查,比较两组患儿骨折愈合、功能性恢复及畸形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19例(44.17%),有效22例(51.16%),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对患儿无医源性损伤,治疗费用较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并结合中药治疗小儿尺桡骨下1/3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小儿尺桡骨下1/3骨折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1-12岁,伤后就诊时间10分钟-1周,右侧30例,左侧2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移位情况,采用相应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外敷中药等方法.结果 50例患者随访1-2年,平均1.5年,依据疗效评价标准,优43例,良7例.X线片示解剖复位40例,功能复位10例.结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外敷中药治疗小儿尺桡骨下1/3骨折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疗效好,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蒙医整骨小夹板外固定手法复位术后综合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尺桡骨双骨折儿童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法整复、小夹板旋中位固定,观察并调整固定松紧度等护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至1年,所有患儿均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综合护理对于儿童尺桡骨骨折小夹板外固定具有优良的特点,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手法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运用早期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患者经治疗,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者66例、腕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者12例、腕关节遗有轻度畸形者2例,总痊愈率100.0%。结论早期手法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方法简便,经济实惠,疗效确切,值得在广大基层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手法复位后早期石膏托外固定后改用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3年10月,采用手法复位后早期石膏托固定后改用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120例。按Jakim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分标准,从疼痛、活动范围、抓握、放射学检查对获得随访的患者进行评分,观察疗效。结果:1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个月~3年,平均21.4个月。按Jakim评分标准:优46例,良62例,可8例,差4例。结论:采用早期石膏托外固定后改用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可缩短腕关节肿胀时间,即时调整桡骨远端骨折的再次移位,恢复腕部功能,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3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411例痊愈,42例好转.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硬质纸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应用自制硬质纸夹板固定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骨折达解剖复位965例,功能复位117例,随访2~10年,平均(3.5±0.5)年,参照Dienst标准,优903例,良98例,可48例,差33例,优良率92.5%。结论手法复位硬质纸夹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 对12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DASH评分进行随访.结果 患侧的活动度包括: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旋前、旋后均较健侧明显降低(P<0.05),但是DASH评分功能良好.结论 对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右江医学》2016,(5):597-598
<正>尺桡骨远端双骨折常见于儿童,骨折后易发生旋转、成角或重叠移位,临床上主要通过夹板外固定治疗,不过该治疗方法易发生继发移位或手法复位困难,也有发生骨骺损伤、继发畸形或功能受限的风险,不适合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儿童[1]。本研究探讨了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双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0例尺桡骨下段双骨折儿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13年6月于偏关县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伸屈度、尺桡偏度、前臂的旋转度、手握力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后患者腕关节伸屈度、尺桡偏度、前臂的旋转度、手握力值均接近正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外用肿痛神效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门诊收治的26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外敷肿痛神效散。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3~6个月随访,优良率92.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外用肿痛神效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Gartland-Werler评分。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时间在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药物外敷治疗和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其两组治疗效果和Gartland-Werler评分、PRWE评分。结果观察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Gartland-Werler评分、PRW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稳定性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最佳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3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尺桡骨干双骨折患儿,行手法复位后,对稳定性骨折,随机采用前臂夹板联合长臂石膏或单纯前臂夹板外固定,48例患者采用夹板联合石膏外固定,60例患者采用单纯夹板外固定。术后定期拍摄正侧位X光片,术后3、6个月测量肘、腕关节活动度,及6个月进行Grace-Eversmann前臂骨折疗效评价。结果 随访1年,所有患者都得到临床愈合,单纯夹板组在3个月时肘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夹板联合石膏组(P<0.05),6个月时两组肘关节活动度无显著差异,术后3、6个月时两组腕关节活动均无显著性差异;6个月时两组Grace-Eversmann前臂双骨折疗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95.8%(联合固定组)和95.0%( 单纯夹板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稳定性尺桡骨干双骨折,单纯夹板固定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无需额外加石膏联合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