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超临界CO2萃取天然香辛料精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在我国发展极其迅速,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本文就超临界CO2萃取的基本原理、超临界CO2萃取天然香辛料精油的工艺、夹带剂的选择与使用、精油组分的分析方法和影响超临界CO2萃取香辛料精油的工艺因素:原料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提取时间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超临界CO2萃取香辛料精油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系统构成、设备研制概况 ,以及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生物资源有效成份分离中的应用 ;归纳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一些新进展 ,包括 :溶媒的改变、超临界CO2萃取和其他分离操作的联用技术。联用技术使得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更能发挥了其独有的优势 ,这些联用技术包括 :尿素包接预浓缩、吸附技术、溶剂萃取、离子交换技术、浓缩技术、离心技术、超滤技术、膜过滤等技术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联用。文章对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提取姜油树脂的工艺参数及最佳因素水平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提取姜油树脂的主要方法有:溶剂浸提法、压榨法、流体CO2浸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分离物质是一种新的分离技术,有着良好的前景,它能使要分离的物质提高收率、提高品质。影响超临界CO2萃取姜油树脂的主要因素有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时CO2的流量。通过实验,我们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姜油树脂的工艺参数,得出超临界CO2萃取姜油树脂的最佳因素水平组合是:A2B1C3D1,即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5h;CO2泵频率15Hz。从极差R值可知,4个因素对超临界CO2萃取姜油树脂萃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是:A>B>C>D,即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气体的流量,压力对超临界CO2萃取姜油树脂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植物化学物提取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的应用前景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形势、发展及其应用新技术的必要性,论述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现状,提出了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进行食品开发的对策加强有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把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展到水溶液体系,为超临界CO2萃取食品中的具有特殊活性水溶性成分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植物油脂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特点、分类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综述了超临界CO2萃取在植物油脂提取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原料物性(粒度、含水量)、夹带剂等因素对植物油脂萃取率的影响,可为确定植物油脂超临界萃取的最佳考察因素及其水平提供参考;同时也分析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植物油脂萃取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汪洋  李焱 《中国酿造》2015,34(7):10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植物化学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能够在植物化学物提取方面提供参考。该综述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原理,结合实例说明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以及夹带剂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针对超临界CO2萃取在植物化学物提取中的展望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它是一种高效分离技术,在植物化学物的提取中具有一定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红枣为原料,考察超临界CO2萃取红枣多酚的效果,并对所得红枣多酚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在单因素试验超临界CO2萃取时间、超临界CO2萃取压力、超临界CO2萃取温度和超临界CO2萃取次数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四个因素进一步响应面分析优化,进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超临界CO2萃取时间为1.28 h,超临界CO2萃取压力为33.86 MPa,超临界CO2萃取温度为45.76℃,超临界萃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得到最高的理论得率为72.75 mg/g;采用上述最优提取条件进行红枣多酚的提取试验,实际测得红枣多酚得率为72.73 mg/g,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相近。红枣多酚在卷烟加香试验表明,红枣多酚能醇和烟气,降低烟气对喉部的刺激性,降低烟气的粗糙感,改善口感。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单纯超临界CO2萃取在应用范围和萃取效率方面存在的不足,试验以人参中人参皂苷为萃取对象,研究了夹带剂强化超临界CO2萃取(SCE )、超声联合夹带剂强化超临界CO2萃取(USCE)、超临界CO2反相微乳强化萃取(SCRME)和超声强化超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USCRME )四种不同强化方法对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并由微分质量衡算模型,建立了SC萃取人参皂苷的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各自优化的工艺条件下,SCE、USCE、SCRME、USCRME萃取的皂苷产率分别达0.26%、0.45%、0.76%和1.15%,萃取速率顺序为与萃取产率相同,所建萃取动力学模型与各试验数据的拟合度均超过99.5%,其中以USCRME的模型模拟得出的E∞和k值最大,分别为1.213%和0.659,是SCE的3.95倍和1.32倍,说明在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同时引入超声和反相微乳技术能提高对极性物质的萃取产率和萃取速率。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萃取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用于超临界CO2 萃取设备的快开式密封结构。在消化与创新的基础上研究了超临界CO2 萃取装备中快开式高压容器的结构及其密封型式 ,提出了可供实际应用的模式。采用数学模拟法对超临界CO2 萃取设备的放大与优化设计进行了论述 ,为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Schaal烘箱法对不同方法提取的胡麻油的氧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3种方法提取的胡麻油的自氧化试验可知,过氧化值变化由大到小为冷榨胡麻油、超临界CO2提油、溶剂提油。碘值变化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超临界提油、冷榨胡麻油、溶剂提油;酸值变化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超临界提油、溶剂提油、冷榨胡麻油;黏度变化从大到小的是超临界提油、冷榨胡麻油、溶剂提油。3种胡麻油中特征值变化最大的是超临界CO2提取的胡麻油。  相似文献   

12.
夹带剂及其对超临界CO2萃取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晓庚  陈梅梅  谢亚桐 《食品科学》2004,25(11):353-357
作为高新技术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并广泛推广应用。但也发现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还存在着:操作压力大、萃取时间长、对设备的要求较高、能耗相对较大、提取容量小、萃取率不够理想等有待提高或改善的问题,而采用夹带剂对超临界萃取过程进行强化,能有效提高萃取得率、降低操作压力等。因此,本文从夹带剂在超临界CO2萃取中的作用原理出发,讨论夹带剂分子特性对超临界CO2萃取效能的影响,也对在夹带剂下超临界CO2萃取存在的问题也作了简要阐述。并总结出夹带剂性质对萃取率的变化规律是:夹带剂的分子极性越大,溶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越大;夹带剂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体积的增大,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降低,萃取率减小;易形成氢键的夹带剂分子,能明显提高萃取率;多(混合)组分的夹带剂,对萃取效能的提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大豆胚芽油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波强化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分别提取大豆胚芽油。在对提取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将3种方法的萃取效率及所得胚芽油的理化性质、磷脂、不皂化物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萃取方法与油品的关系,全面评价萃取方法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的出油率最高,但提取时间长;超声波强化法的出油率次之,提取时间最短,但溶剂用量大;超临界CO2萃取法出油率较低,但时间较短,流程简单无溶剂残留。超临界CO2萃取法所得胚芽油的磷脂含量低,不皂化物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综合考虑,超临界CO2萃取法是提取大豆胚芽油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天然色素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在食用天然色素研发中的应用现状,对近十年来超临界CO2萃取天然色素的研究报告做了统计,重点介绍了辣椒红素、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玉米黄色素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研究压榨、浸提与超临界CO2萃取3种工艺制得的紫苏油中脂肪酸组成、挥发物、不皂化物、维生素E的种类及含量差异,分析不同工艺对紫苏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壳紫苏籽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制得的紫苏籽油中亚麻酸含量和维生素E含量最高;通过脱壳处理能显著降低超临界CO2制备紫苏籽油的蜡质含量,提高紫苏油品质.脱壳紫苏籽超临界C...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萃取对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脱除蒙古口蘑中脂类及色素物质,并研究其对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60min、CO2流量25L/h,萃取率为2.06%。萃取后所得蒙古口蘑粉为乳白色,风味纯正,脂肪含量0.01%。以其为原料提取蒙古口蘑多糖,多糖色泽乳白,无异味,提取率为6.24%,分别为溶剂处理及未处理试样的4.2倍和1.8倍。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2萃取设备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超临界萃取设备的工艺流程设计及强度设计,对超临界设备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