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放血治疗腮腺炎1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98年 9月~ 2 0 0 2年 8月应用针刺放血法治疗腮腺炎 1 3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30例中男性 72例 ,女性 5 8例 ;年龄 2~ 1 2岁 ,平均 4.5岁 ;病程 1~ 5天 ,平均 2 .4天 ;单侧发病者 98例 ,双侧者 32例。治疗方法取患者少商穴常规消毒后 ,以三棱针点刺 ,挤出血液 3~ 6滴 ,同时配合针刺合谷穴 ,平补平泻法 ,不留针 ,每日 1次。治疗效果本组经治疗全部获愈 ,治疗后腮腺部位肿胀、疼痛消失。其中针 1次治愈者 97例 ,2次治愈者 2 4例 ,3次治愈者 9例。体会腮腺炎属中医痄腮范畴 ,系由瘟毒侵袭少阳、阳明二…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蛇丹”,是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病,目前临床多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片口服,软膏局部外用,或泛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新一代抗病毒药物用于临床;或加用干扰素;或配合早期紫外线后期红外线照射治疗。但这些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约30%~50%的中老年患者可遗留持续数月至数年之久的顽固性神经痛,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1]。笔者从2003年至2007年8月用针刺放血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106例,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6例患者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其中小于20岁2例,20~30岁6例,31~40岁37例,40岁以上61例。病变部位在躯干63例,四肢33例,颜面2例,头皮2例,颈部3例,有症状但无疱疹1例,中指1例,足底1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21天。疱疹已干瘪而遗留神经痛或病程超过3周者不在统计范围之内。2治疗方法用化验室采血针于疱疹部位点刺,然后拔罐,根据疱疹大小和病变部位选用1~5号罐。每罐内应有3~6个刺点,留罐15~20 m in。头面部位无法拔罐时局部点刺,在小号罐口抹阿昔洛韦软膏再拔罐(罐口更易密封),并于病侧耳尖放血数滴。疼痛但无疱疹的部位与疱疹部位...  相似文献   

3.
放血法结合针刺治疗湿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5 2岁。 2 0 0 0年 6月 1 1日初诊。诉右肘内侧皮肤破损 1星期 ,剧烈瘙痒 ,伴纳呆 ,大便干结 ,夜寐不安。检查见右肘内侧有一块 5 cm× 3 cm的多形性皮损 ,红斑、丘疹、水疱同时可见。诊断为“湿疹”,经西医治疗 ,效不显。舌红 ,苔薄黄腻 ,脉滑数 ,中医辨证属湿热流溢皮肤。取鱼际穴点刺出血 ,并取曲池、陶道、肺俞、阴陵泉、神门、上巨虚施以泻法 ,留针 1 5 min。隔日治疗 1次 ,共施术 5次 ,便通 ,痒止 ,斑疹渐退 ,水疱开始干燥结痂。复治疗 5次巩固疗效 ,诸症消失。按 患者之疾患由湿热郁于皮肤所致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  相似文献   

4.
少商穴针刺放血治疗高热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临床资料本组共40例,均为1996~1998年在本院内科、中医科及皮肤科住院的病人。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5岁。病种:上呼吸道感染15例,支气管肺炎5例,过敏性皮炎合并感染3例,中风昏迷合并肺炎5例,急性胃肠炎8例,带状疱疹合并感染4例。2治疗方法凡发热39°C以上者不用解热镇痛药,仅采用针刺少商穴放血法退热。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6号注射针头在双侧少商穴各点刺1针,约0.25cm深,并挤出2~3滴血。高热患者应补充足够水分,对有感染患者并予以抗菌药物治疗。3疗效标…  相似文献   

5.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是皮脂腺受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以眼睑部局限性红、肿、硬结、热、痛为特征,甚者红肿渐形扩大,或伴有口渴、便秘、舌苔黄等症。笔者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针刺放血治疗麦粒肿17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1·1纳入病例标准符合本病中医、西医诊断标准,辨证为:风火相搏,气血瘀阻,火热结聚。1·2排除病例标准A:眼缘部硬结已成脓者;B:合并心、脑、肾及造血系统损坏者;C: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及资料不全者。2临床资料本组172例患者中,男88例,女84例,年龄5~55岁;发病病程最短半天,最长6天,一侧…  相似文献   

6.
刺血拔罐治疗头痛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则军 《四川中医》1999,17(11):55-55
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对例,女29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为10年;轻度疼痛10例,中度疼痛25例,重度疼痛15例。2治疗方法刺血技间:取穴大椎,先拔一火精,10分钟后取下,在技问处留下的印迹中,用医用采血片快速均匀点刺6至12下,再在原位拨一火精,因怕10分钟,出血约2-8政辨证选穴针刺:前额疼痛加印堂、中院,温顶部疼痛加百会、大冲,后头都疼痛加至明、运刺双侧风池,顾恻都疼痛加丝竹空运率谷、足临江,全头空痛加太浪、足三里。以上治疗每天里次,5次为1疗程。3泪方往果疗效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7.
耳尖放血配合针刺治疗麦粒肿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5年来用点刺放血治疗麦粒肿56例,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56例中,女48例,男8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1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1周。 2 治疗方法 首先搓揉患眼同侧耳尖使其充血,然后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三棱针在耳尖上方迅速点刺,并挤压耳尖使之出血5~7滴,边挤边用消毒干棉球擦之,最后用于棉球按压止血。再针刺合谷(双侧)、睛明(患侧),合谷穴采用泻法,睛明穴缓慢进针后.轻捻转,均不留针。日1次,第2天取对侧耳尖放血,3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熏炙之物,避免劳累与过度焦虑。……  相似文献   

8.
麦粒肿中医称之为针眼,俗名“偷针”。临床主要表现:胞睑微痒痛,近睑弦部皮肤微红肿,继之形成局限性硬结,并有压痛硬结与皮肤相连,重者3~5日后于睑弦近睫毛处出现黄白色脓头,形如麦粒。笔者在近2年来,以耳穴放血并针刺治疗麦粒肿152例,均获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152例中,男性80例,女性72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9岁,病程1~4天。单侧患病,其中左上睑40例,左下睑36例;右上睑38例,右下睑38例。2治疗方法2.1耳穴放血术者先用拇、食两指将耳尖部按摩使其充血,然后由后向前对折,取耳尖穴。穴位选取后进行严格消毒,耳穴皮肤先用2%碘酒消毒,再用7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局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将头侧穴位分为前中后3组,每组取1个穴位,给予针刺放血,2次/周,连续3周。对照组常规针刺风池、太阳、神庭、本神、率谷、太冲、外关等穴位,3次/周,连续3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亦称“牛皮癣”,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1],多由风湿热之邪阻滞肌肤、血虚生风生燥而成,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顽固性皮肤病,临床上其治疗方法多以口服药物为主,辅以外用药,疗效不甚理想。笔者采用针刺放血拔罐结合耳背割治法[2]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简述如下。1基本资料患者,男,56岁,工人。银屑病史20余年,加重5年。该患20多年前偶然发现右肘部出现脱屑、瘙痒,未予重视。随后,双侧肘部、腰背部、头皮部相继出现病变。患者曾于家中自行外涂激素类擦剂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反复发作,近年来症状明显加重。症见头皮厚积银屑,双侧肘部、腰背部皮肤泛发潮红,伴大量白色片状脱屑,皮质硬厚,干枯皱裂,并伴有出血,且较干燥,瘙痒难耐,怕冷,饮食少,夜寐差,二便尚可,舌黯红、苔根黄,脉尺弱。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脑梗死病史1年,糖尿病病史1年,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2治疗方法2.1针刺拔罐法患者俯卧位,要充分暴露背部,精神放松。选取大椎穴、双侧委中穴,局部常规消毒后,取三棱针点刺,而后施以拔罐,留罐10 m 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休息1周。2.2耳背割...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多数为急性起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面部表情肌瘫痪可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常表现为面部表情动作不灵活、口眼(喁)斜等.大多急性期为7d~10d,恢复期为10 d~3个月.虽然本病治疗方法较多,但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康复效果的确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早期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135例,并和单纯针刺治疗85例相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朱秀莲 《光明中医》2012,27(10):1970-197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放血)和对照组(单纯针刺)两组,每组32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两组比较χ2=2.285,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放血治疗痤疮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学习魏稼教授刺营治疗咽科急性炎症经验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稼教授擅长刺营疗法,自50年代始便将该法应用于治疗咽喉科急症。数十年来,他深入研究《内经》以及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罗天益、朱丹溪、李(?)、薛立斋、郑梅涧、夏春农等古代名医和名著中的刺营放血思想,集众家之长,融于一身,对刺营放血疗法提出了精辟见解。在治疗咽科急性炎症方面,他创立了丛刺患部配合点刺耳轮三点和拇指三商穴的综合刺营疗法,取得了较好疗效。兹将近来学习运用魏老这一独到学术经验治疗咽科急性炎症的体会介绍如下:1 刺营部位及方法咽科急性炎症的刺营部位及方法,主要采取丛刺拇指三商穴和耳轮三点(即耳轮上、中、  相似文献   

14.
笔者于1995年10月至2000年11月先后在意大利拉维那市中心医院及也门萨那共和国医院工作3年余,在此期间治愈了不少疑难杂证及棘手的病例先后陆续发表,今再择4则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孙秀清 《新中医》1995,27(9):28-29
针刺、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孙秀清带状炮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蜘蛛疮、缠腰龙等。笔者从1989年至1993年采用穴位放血与针刺相结合方法治疗5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均系门诊病例,其中女36例,男22例;年龄最小19岁...  相似文献   

16.
耳尖放血结合针刺改善高血压危象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降低高血压患者因血压突然升高造成的危险。方法:先耳尖放血后针刺,留针20 min。结果:在起针后血压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30 mmHg以上。结论:耳尖放血结合针刺可以迅速降低突然升高的血压,并改善因血压突然升高造成的高血压危象。  相似文献   

17.
上下耳背点刺放血治疗慢性咽炎8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咽炎的咽喉痛痒、干咳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一个主要症状,历代医家均以肺胃实热、肺肾阴虚辨证施治为主。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累计治疗慢性咽炎84例,全部用耳穴点刺放血,获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笔者30年来用针点刺小静脉放血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24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40例中男134例,女106例,年龄8~73岁。均排除其他胃部疾患。临床症状轻重不一,240例中均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疼痛等,85例(35.4%)有急性水样腹泻,23例(9.5%)有发热,17例(7%)有脱水。治疗方法在双侧腘窝和肘窝部找到怒张的细小静脉,也可用腘、肘窝上下小静脉或较大静脉。常规消毒后,用三梭针点刺静脉,放出粘稠、黑紫色而易凝血液数滴或数十滴,舌下双侧静脉用三梭针点刺放血。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霰粒肿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霰粒肿是眼科常见病,类似于中医的“胞生痰核”、“目疣”,一般需要手术治疗。自1989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霰粒肿56例,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16~65岁。单眼患病50例,双眼患病6例。诊断依据:可在眼睑触及米粒或黄豆大小的硬结,无压痛,皮色正常,与皮肤不粘连,翻转眼睑可见黯红色或灰蓝色隆起。2 治疗方法针刺脾俞:患者取俯卧位,针刺背部脾俞穴,行提插捻转手法5分钟,手法宜泻,留针10分钟后再运针1次,出针时摇大针孔。隔日1次。耳尖放血:先捏揉耳尖部使其明显充血,耳尖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  相似文献   

20.
患者邹某,男性,36岁,重庆人。银屑病史5月余。2011年1月,自觉右耳上3 cm处头皮痒甚,头皮掉屑,局部皮肤泛发潮红,范围约0.5×0.5 cm2,以为是真菌感染,自用采乐(酮康唑洗剂)洗头,瘙痒稍好转。停用后症状复发,病情加重,头部沿前发迹呈带状,弥漫性潮红浸润增厚。双耳上3 cm处,呈钱币状皮癣,掉屑严重。后脑勺处皮肤发红呈斑片状,无脱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