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心肺复苏(CPR)培训教育使中学生对心搏骤停者做出迅速反应,完成现场CPR急救,提高CPR知识的普及范围。方法:采用急救知识进校园的现场培训方式,以2010年颁布的新版心肺复苏指南为教材,开展多媒体讲座和现场操作示范教学培训活动,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受训学生学会院前急救知识。结果:培训结束时进行考核,接受培训的学生一次通过考核合格率为98.4%。结论:现代心肺复苏术是最为简单有效、易于学习、易于掌握的救命技术,急救培训是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的一个好方法,具有可行性,通过对中学生进行CPR培训,进一步在公众中推广CPR急救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公众现场自救与互救能力,强化公众急救知识,提高现场自救、互救与应急处理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对5个社区居民和2所学校的学生进行应急知识调查和应急能力培训,并对培训前后急救知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公众安全事件预防预警及应急能力普遍缺乏,培训后公众各项急救知识及处理能力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急救知识及应急技能的培训是当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提高公众现场应急、自救与互救能力,可以明显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公众应急救护能力的现状及对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需求情况,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应急救护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主设计问卷——《石家庄公众急救知识技能掌握及培训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8.86%的公众了解基础应急救护知识,26.94%的公众了解专业急救知识,28.54%的公众了解心肺复苏的方法。84.25%的公众渴望了解急救常识、学会自救互救的技能。结论石家庄市公众对于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比较低,对于急救技能的培训需求比较大,应尽快推进石家庄市公众应急救护培训。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佛山市居民心肺复苏(CPR)知识认知和需求情况,了解到居民对CPR知识的掌握现状,为寻求有效提高居民急救意识、应急能力以及普及居民CPR培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形式对佛山市居民进行CPR知识和需求情况现场调查。结果:佛山市居民对CPR知识认知相对较弱,居民对这类知识不了解。结论:佛山市居民应加强急救意识学习力度,多渠道开展CPR知识与技能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5.
为普及院外急救知识,增加院外救援队伍,对所在社区1万人进行急救知识宣教.结果:对照组对急救知识知晓率为30.5%,宣教组对急救知识知晓率为76.7%.以实发心跳骤停为病例,对照组中发病的死亡率为83.6%,宣教组为55.2%.由此认为,院外救人才的培养及知识普及有利于广大群众应急能力的提高,可作为院外急救人员的补充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我国公众急救意识不强、急救知识普及率低、急救技能培训体制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旨在建立普及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新体系。新体系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专业培训人员带模型进社区、机关、学校等场所普及培训急救知识和技能,同时本院对外免费开放急救科普教育基地和技能培训中心,将受训人员引进来培训,并利用新闻媒体、自媒体、微信、网络平台等多途径向公众宣传推广急救知识。认为通过对社区公众实施多途径、多元化的培训和宣传,公众的主动参与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效提高了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与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社区公众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深圳市龙岗区1562名社区公众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进行调查,然后现场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培训,并对其中120人培训前后进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考核评估。结果:培训后社区公众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知晓率、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评分、及格率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对社区公众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及提高应急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士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标准,护理部制订应急预案,建立医院护理应急救治队伍,成立应急指挥专家小组,采用集中突发公共事件理论知识教育培训、模拟训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方法对护士进行系统化应急培训.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照预案规定程序,组织人员做好院前急救、消毒隔离及安全防护.结果 实施培训以来,全院各级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全院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培训合格率达97.73%,应急流程掌握率达98.31%,急救操作技能掌握率达98.34%,各项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突发事件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并将其考核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突发事件情景模拟应急演练,有效提高机动库护士应急能力。[方法]2012年4月—2013年10月,护理部制定详细情景模拟演练方案,演练后从应急能力、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设备使用、急救相关知识掌握4个维度考核评价机动库护士应急能力。[结果]演练前后机动库护士应急能力、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设备使用、急救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机动库护士进行突发事件情景模拟应急演练,可有效提高机动护士综合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公众急救意识、掌握CPR技术情况、接受相关培训的意愿与倾向;据此探讨有效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CPR技能的方法,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对580名广州公众进行CPR急救知识等方面的现场面访调查.结果:现场有陌生人倒地时,多达400人(69.0%)选择只拨打急救电话(120),而选择并上前检查伤势或进行急救的仅有86人(14.8%);但当倒地的是朋友或亲人时,则有421人(73.6%)选择拨打急救电话并检查伤势或进行急救.如被调查者接受过CPR培训,有高达336人(57.9%)愿意对需要的人进行CPR.仅有4.8%的被调查者熟悉CPR技术.52.6%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愿意参加CPR培训.绝大多数人都只愿意在短期假日(48.9%)或周末(45.5%)接受培训;多数希望通过公司或学校组织(279人次)及红十字会组织(201人次)培训CPR;培训方式倾向于现场演示(382人次)和培训人员实际指导(297人次).结论:公众具有较好的急救意愿,但多不具备CPR技能,不过愿意参加CPR培训,社会应有针对性开展有效的CPR培训,提高公众CPR技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在珠海市大学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8日对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的320名大学生进行公众CPR急救知识的调查分析,并进行现场培训、普及,比较培训前后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后珠海市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对大学生进行CPR培训,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心肺复苏术理论及技术操作水平,值得在高校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心肺复苏(CPR)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学习意愿,探究提高大学生急救技能的有效途径,为急救知识的普及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对佛山市禅城区733名大学生CPR急救知识认识与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极少数大学生能够非常了解CPR急救知识;大学生获取CPR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现场发现有人晕倒时,只有少数大学生能自己尝试急救;大多数大学生愿意通过模拟急救场景模式学习CPR急救技能;学习CPR最适时间为军训期间和专门安排课时。结论:大学生对CPR的认知掌握程度低,但学习意愿高,对培训模式更倾向于模拟急救场景模式进行培训学习,应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大学生CPR急救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徐州市高中生对心肺复苏(CPR)知识的认知现状与需求情况,探讨普及心肺复苏知识的可行性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徐州市632名高中生进行CPR知识认知及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认识水平普遍较低;影响高中生获取CPR知识的主要因素为自身无获取CPR知识的意识、社区无类似的宣传和讲座;91.1%的高中生希望进行专业的培训,78.6%的高中生选择理论讲解结合模拟操作的培训方式。[结论]高中生对CPR知识的掌握状况不佳,其知晓水平有待提高;需结合高中生感兴趣的培训方式,大力开展CPR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普及高中生的急救知识和救助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公众对院前急救知识掌握的现状,寻求有效提高公众院前(现场)急救意识、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方法 市紧急救援中心联合新余市红十字会对4 997人进行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采用自制问卷对客运司机、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中学生999人进行院前急救知识现场调查,比较培训前后公众对院前急救知识的知晓率。 结果 培训后公众对院前急救认识显著提高;培训后公众对院前急救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培训前。 结论 应加快普及提高公众的急救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非医学类本科生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急救知识需求和认知现状,探索并建立相应培训模式.方法 对湖北省某大学非医学类211名本科学生CPR急救知识认知和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被调查者中,97.2%有强烈的CPR学习意愿和培训需求,98.6%表示愿意在掌握CPR急救知识和技能后成为"第一目击者"实施现场急救,而曾参与CPR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者仅占9.0%.(2)本组学生对各项CPR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率2.4%~48.3%,其中打开气道方法 、现场环境评估、人工呼吸、复苏指标、救护新概念的掌握率均不足5%.结论 大学生对CPR知识需求强烈但相关知识缺乏,大学生是普及CPR技术不能忽视的群体;为确保CPR培训效果,施训人员应专业化,训练要突出操作性和培训多样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突发事件情景模拟演练在有效提高机动库护士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实战能力中的应用,确保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9月护理部在突发事件情景模拟演练中发现机动库护士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情景模拟演练方案并实施,从应急能力、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设备使用、急救相关知识的掌握4个维度考核评价机动库护士应急能力。结果培训后机动库护士应急能力、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设备使用、急救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突发事件情景模拟演练,能有效提高机动库护士应急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急救能力培训小组,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集中理论授课、急救技能示教;结合临床制定常规护理急救流程和精神科常见意外及突发事件应急流程,采用情景模拟进行操作培训,并反复强化练习;培训小组每季度逐个进行考核,实行个体评价。结果通过培训,精神科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操作、临床应急能力和医生的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情景模拟法可以强化精神科低年资护士急救意识,拓展急救知识,增强临床应急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适合精神科的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建立〈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的课程,培养武警部队护理学员应对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能力.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设2007级234名学员为对照组、2008级224名学员为实验组,两组学员均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实验组增加现场应急救护技能训练,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结果 培训后实验组现场应急救护理论知识合格率91.07%,技能知识合格率95.1% 对照组应急救护理论知识合格率45.73%,技能知识合格率35.9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的学科设置是培训武警部队护理学员进行现场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既有理论又有技能的考核是提高学员救护水平的有效方法,在基层部队和军队院校可以建立相应课程,以达到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急救能力培训小组,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集中理论授课、急救技能示教;结合临床制定常规护理急救流程和精神科常见意外及突发事件应急流程,采用情景模拟进行操作培训,并反复强化练习;培训小组每季度逐个进行考核,实行个体评价。结果通过培训,精神科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操作、临床应急能力和医生的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情景模拟法可以强化精神科低年资护士急救意识,拓展急救知识,增强临床应急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适合精神科的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本院非医护工作人员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能操作水平现状及其学习意愿,为其开展专业CPR操作培训提供客观依据,扩大院内公共场所心脏骤停“第一急救反应人”施救数量.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医院机关管理人员、药房人员、检验人员、财务人员、安保人员、后勤人员(运送、保洁、营养科人员等)共150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有无CPR培训史、对CPR掌握程度、对心脏猝死患者的判断和急救措施反应能力、公共场所遇见此类突发事件的主观急救意识、学习CPR的意愿等,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0位本院非医护工作人员中有76%无CPR培训史,72.7%不知晓哪些机构可以教CPR,67.3%不会评价一个患者是否心脏骤停,87.4%对CPR没有掌握,76.7%如遇见院内公共场所猝死患者均拨打医护人员电话并等待,愿意学习CPR的占94%.结论 医院非医护工作人员对CPR掌握严重不足,公共救助能力低,但学习意愿强烈.作为医疗机构先帮助院内非医护人员掌握CPR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