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检测CK7、TTF-1、Napsin A、CK5/6及p6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NSCLC活检标本中CK7、TTF-1、Napsin A、CK5/6及p63的表达,并结合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CK7、TTF-1和Napsin A在68例肺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8.5%(67/68)、92.6%(63/68)和97.1%(66/6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K5/6(7.3%,5/68)和p63(8.8%,6/68)(P0.05);而CK5/6和p63在32例肺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9%(31/32)和93.8%(30/3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K7、TTF-1和Napsin A的阳性率28.1%(9/32)、9.4%(3/32)和3.1%(1/32)(P0.05),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K7、TTF-1、Napsin A、CK5/6及p63在对肺活检标本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的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免疫组化套餐。  相似文献   

2.
p63在肺癌微小活检组织标本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63及其与CK5/6、CK7联合应用在鉴别诊断肺微小活检组织标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中的作用.方法 用SP法进行p63、CK5/6、CK7免疫组化染色,回顾观察47例已有相应肺癌根治切除标本证实其组织病理学类型的活检标本.结果 鳞状细胞癌p63阳性率为96%(25/26),CK5/6为81%(21/26),CK7为4%(1/26);腺癌p63阳性率为5%(5/21),CK5/6为10%(2/21),CK7为95%(20/21).结论 p63对于诊断鳞状细胞癌有高度特异性,特别体现在微小组织活检标本上.联合应用p63、CK5/6、CK7有助于小块活检组织中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腺癌及鳞状细胞癌鉴别诊断中有价值的免疫组化指标。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例标本共329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7(CK7)、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新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细胞角蛋白5/6(CK5/6)、p40、p63表达情况。结果(1)329例NSCLC标本含肿物切除标本129例,活检标本195例,胸水标本5例。(2)含肺腺癌187例,肺鳞状细胞癌142例。(3)在肺腺癌及鳞状细胞癌鉴别诊断中,CK7、TTF-1、Napsin A、CK5/6、p40、p63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7.9%、87.2%、81.3%、6.4%、3.7%、18.7%,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4%、11.3%、0、92.3%、95.1%、98.6%。对比两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0.665、187.432、214.542、242.003、274.407、206.818,P均〈0.001)。(4)在3个肺腺癌指标中,CK7敏感性最高,NapsinA特异性最高;在3个肺鳞状细胞癌指标中,p63敏感性最高,p40特异性最高。结论CK7、TTF-1、Napsin A、CK5/6、p40、p63可以做为NSCLC鉴别诊断的一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claudin-5在非小细胞肺癌活检和术后切除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claudin-5、TTF-1、CK5/6及p63在169例活检标本(鳞状细胞癌105例,腺癌64例)及32例手术切除标本中的表达,计算各个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claudin-5、TTF-1在腺癌中的阳性率均高于鳞状细胞癌,而CK5/6、p63在鳞状细胞癌中阳性率均高于腺癌,4项指标在活检与术后切除标本中的阳性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敏感度亦无显著差异(P0.05),claudin-5、TTF-1和CK5/6特异度高于p63(P0.05)。结论 claudin-5、TTF-1、CK5/6和p63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联合应用有助于鉴别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TTF-1、napsin A和SP-A在穿刺活检标本中肺源性腺癌及非肺源性腺癌的表达,探讨联合应用这3个抗体对判断转移性肺腺癌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207例穿刺及气管镜活检肿瘤组织(其中原发性肺腺癌83例、转移性肺腺癌79例,非肺来源转移性腺癌45例)中TTF-1、napsin A和SP-A的表达。结果 TTF-1在原发性肺腺癌、转移性肺腺癌和非肺来源的转移性腺癌中表达率分别为88%(73/83)、78.5%(62/79)、28.9%(13/45);napsin A的表达率分别为79.5%(66/83)、75.9%(60/79)、11.1%(5/45);SP-A的表达率分别为68.7%(57/83)、59.5%(47/79),4.4%(2/45),三者在原发性肺腺癌、转移性肺腺癌和非肺来源的转移性腺癌表达之间差异显著(P0.05)。TTF-1、napsin A和SP-A在肺腺癌表达的特异性分别为71.1%、88.9%和95.6%。结论 TTF-1、napsin A和SP-A联合应用对判断转移性肺腺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特点。方法收集20例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Cg A、Syn、CD56、ER、PR、p16、CK、p63、CK5、TTF-1和Ki-67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20例患者发病时平均年龄48岁(24~63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组织学上,肿瘤细胞为圆形或短梭形,细胞体积较小,胞质少而不明显,核染色深,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其中3例合并鳞状细胞癌成分,2例合并腺癌成分。免疫组化示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yn(90%,18/20)、CD56(84.2%,16/19)、Cg A(52.9%,9/17);三者全部阳性者35.3%(6/17),至少2项阳性者41.2%(7/17),至少1项阳性者100%;另外,广谱CK、TTF-1和p16的阳性率分别为76.9%(10/13)、35.3%(6/17)和44.4%(4/9);ER和PR阳性率分别22.2%(2/9)和33.3%(3/9);p63、CK5在小细胞癌中均为(-);Ki-67阳性指数2例为25%~50%,18例50%。结论宫颈小细胞癌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免疫组化染色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TTF-1在宫颈小细胞癌中弥漫(+)较常见,不能作为特异性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块辅助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在肺癌分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制片后剩余标本制备细胞块,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apsin A、TTF-1、p40、CD56在肺癌中的表达。结果43例肺癌中腺癌22例,鳞状细胞癌15例,小细胞癌6例。Napsin A诊断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3%和100%;TTF-1诊断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4%和75.0%;p40诊断鳞状细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和100%;TTF-1诊断小细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48.6%;CD56诊断小细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1.9%。结论利用支气管刷检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制备细胞块,选择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的抗体进行标记,可提高细胞学在肺癌分型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58岁。因"吞咽阻塞感1个月"入院。胃镜检查:食管上中段癌,病理检查:鳞状细胞癌或鳞腺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K5/6(+/-),CK7(+),63(+)。CT检查:考虑食管中段恶性肿瘤;右肺下叶背段恶性肿瘤。纤支镜病理显示:非小细胞癌,倾向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K5/6(+),CK(-),NapA(-),P63(+),TTF-1(-)。PET-CT检查显示:食管中段条带状高代谢灶,考虑食管癌并右上肺转移;彩超(2014-07-16):左侧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多次化疗+靶向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小细胞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为进一步提高肺小细胞癌(SCLC)的正确诊断积累经验。方法 60例肺小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对免疫组化CD56、TTF-1、Syn、PAX-5、CK5/6、p63的染色结果分析。结果 60例肺小细胞癌中,发生于左肺26例(43. 3%),右肺34例(56. 7%);中央型肺癌55例(91. 7%),周围型肺癌5例(8. 3%)。由于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取材组织受挤压程度较重,形态结构欠清,取材标本量小、肿瘤成分少,均难以给予确定性诊断,因此,需要完善免疫组化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经免疫组化蛋白标记后,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D56(98. 3%)、TTF-1(91. 7%)、Syn(86. 7%)、PAX-5(41. 7%)、p63(8. 3%)、CK5/6(0)。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应充分应用免疫组化优势对肺小细胞癌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由于本研究结果来自于单中心,样本量少,期待在未来的调查研究中扩大样本量和多中心调查以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移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甲状腺转移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甲状腺肿瘤质地硬,镜下由卵圆形、多角形肿瘤细胞组成,胞质丰富,可见核仁,并见多发脉管内癌栓。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CK5/6、p63和p40,不表达TTF-1、Syn、Cg A、CD56、CT、Tg及CEA。食管活检肿瘤细胞分化较低,形态与甲状腺肿瘤相近,肿瘤细胞表达CKpan和p63。结论甲状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较为罕见,结合患者食管癌病史,综合判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至甲状腺。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