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坚 《有色金属》2003,55(3):89-91
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对寿王坟铜矿存窿硫化矿进行细菌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寿王坟铜矿存窿矿石可浸性总体较好,采用细菌浸出是可行的,酸耗约为13kg/t。柱浸试验,铜浸出率达62.2%~68.5%。细菌浸出工艺的成功,为充分合理地利用寿王坟铜矿存窿硫化矿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浸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湿式冶金技术,可以作为解决高品位矿产储量缩减和尾矿堆存数量增加等难题的潜在有效途径。具有浸矿功能的微生物在生物浸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浸矿微生物的营养代谢类型可以将微生物分为自养代谢微生物和异养代谢微生物2大类,归纳总结了不同类型微生物在生物浸矿过程的最佳浸矿条件、浸出效率和浸出机理。自养微生物主要用于浸出硫化矿,其中氧化亚铁硫杆菌应用最为广泛,且混合菌的浸出效率高于单一菌的浸出效率;而异养微生物主要用于浸出非硫化矿,介绍了硅酸盐细菌、产氨细菌和真菌在浸矿领域中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效浸矿功能微生物未来存在突破可能的研究角度:原位驯化与分离筛选功能微生物、构建与应用基因工程菌株、设计与优化特异性培养基、推进异养浸矿微生物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菌群共代谢调控及菌剂研发等。  相似文献   

3.
细菌浸矿反应温和、能耗低、流程简单、环境友好,在低品位矿物浸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混合细菌浸矿较单一细菌浸矿其效率有显著提高。本文对浸矿细菌研究现状、混合细菌浸矿的研究实践进行了评述,并对混合菌剂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湖南某矿细菌浸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细菌浸出法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及其氧化产物溶浸矿石中有用金属的一种工艺。介绍了湖南某矿铀矿石柱浸、地表堆浸、井下原地破碎细菌浸出结果,考察了不同浸出剂、浸出时间、矿石粒度、矿石层高度、浸出剂中Fe3+浓度等因素对铀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细菌浸出法可提高铀的浸出率、降低酸耗、缩短浸出时间。  相似文献   

5.
氧化铜矿的处理工艺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综述了氧化铜矿的处理工艺。重点介绍了溶浸工艺中的酸浸法、氨浸法、细菌浸出法等。作者认为细菌浸出将是今后处理难选冶低品位氧化铜矿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提高细菌浸矿速度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细菌浸矿成本低、环境污染小,但浸出速度慢。从提高浸矿微生物的品质、改善细菌生长和繁殖的介质条件,改变矿石性质,建立数学模型及工艺条件优化等几个方面可以提高细菌浸出速度。  相似文献   

7.
硫化矿细菌浸出过程的电化学(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煦  王淀佐 《矿冶》2002,11(4):49-51,72
系统阐述了硫化矿细菌浸出体系细菌生长及细菌存在时硫化矿氧化的电化学理论。文中分析了硫化矿浸矿主导菌种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Fe^2 而代谢的电化学机理,给出了Fe^2 氧化响应Thiobacillus ferrooxidns生长细胞外的电化学反应标度式,分析了细菌的存在对溶液电位的影响。给出了应用Fe^2 氧化速率标定的细菌生长速率方程。应用电化学基本原理分析了硫化矿浸出的反应特征,提出了只考虑细菌间接作用时硫化矿细菌浸出反应的混合电位模型,分析认为,细菌氧化Fe^2 至Fe^3 ,使混合电位上升,这是细菌强化硫化矿浸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寿王坟铜矿存窿硫化矿微生物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坚 《有色金属》2003,55(Z1):89-91
采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对寿王坟铜矿存窿硫化矿进行细菌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寿王坟铜矿存窿矿石可浸性总体较好,采用细菌浸出是可行的,酸耗约为13kg/t.柱浸试验,铜浸出率达62.2%~68.5%.细菌浸出工艺的成功,为充分合理地利用寿王坟铜矿存窿硫化矿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细菌浸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归纳总结硫化矿细菌浸出过程的各类作用过程,综述相关研究结果。细菌的存在使矿物表面的H^ 浓度增加,同时也使体系混合电位上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区别在于硫化矿的氧化分解是否通过Fe^3 的氧化作用,即不管细菌粘附矿物与否,间接作用为Fe^3 浸出矿物,而直接作用则指细菌的直接氧化分解作用。细菌浸矿过程是包括化学、电化学、动力学现象的复杂过程,各种作用不是孤立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浸出采矿法发展状况及技术背景,分别阐述了原地浸矿法、就地破碎浸矿法和联合浸矿法的实质、工艺流程、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细菌浸铀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19矿、753矿和703矿不同类型矿石,进行细菌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53矿和719矿矿石中U^4 /U^6 和Fe^2 /Fe^3 比值较大,且含有黄铁矿,用细菌浸出能提高金属浸出率2%~8%,可降低酸耗5%~10%。其中,753矿矿石柱浸试验细菌浸出效果最明显;719矿矿石浸出性能较好,在低酸条件和较短时间内即可达到理想的浸出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浸出铁闪锌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吉奎  钮因健 《金属矿山》2007,37(11):58-60
为了研究细菌对闪锌矿的浸出效果,从矿山分离到1株对Fe2+ 和元素硫氧化活性高的浸矿细菌,并且进行了浸矿试验。在矿浆浓度15%、温度30 ℃、摇床冲次200 r/min、菌液接种量10%、pH值2.0的浸矿条件下,浸出33 d,矿石中锌的浸出率将近100%;同样条件下浸出铁闪锌矿精矿,浸矿时间33 d,矿石中锌的浸出率为37.9%。结果表明细菌可以促进铁闪锌锌矿石中金属锌的浸出。  相似文献   

13.
总结论述了我国氧化锌矿直接浸出提锌技术的研究进展.高硅型氧化锌矿酸浸-萃取-电积工艺取得了突破,并已在工业得到了运用,形成7.5万t/a的电锌产能;氨浸-活性氧化锌工艺已在企业中运行;碱浸、氨-铵盐浸出体系尚停留在试验室阶段,但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提出了开展氧化锌矿就地浸出、堆浸等试验研究,促进氧化锌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张卫民  谷士飞  于荣 《金属矿山》2006,(2):41-44,66
为回收利用永平铜矿废矿石中的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资源,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接种量、初始Fe^2+浓度、矿浆酸度、矿石粒度和矿浆浓度等条件对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铜浸出的条件是接种量20%,初始Fe^2+浓度0g/L,初始pH值1.2,浸出过程控制pH值小于1.50,矿石粒度5mm,矿浆浓度20%~25%;溶液中三价铁含量过高或产生铁的沉淀都会直接影响细菌的浸矿效果;尽管浸矿细菌能很好地适应浸矿环境,但铜的浸出速度偏慢、浸出率偏低,有待于采取强化浸出措施。  相似文献   

15.
硫化矿细菌浸出过程的电化学(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宏煦  王淀佐 《矿冶》2002,11(4):49-51
系统阐述了硫化矿细菌浸出体系细菌生长及细菌存在时硫化矿氧化的电化学理论。文中分析了硫化矿浸矿主导菌种Thiobacillusferrooxidans氧化Fe2 +而代谢的电化学机理 ,给出了Fe2 +氧化响应Thiobacillusferrooxidans生长细胞外的电化学反应标度式 ,分析了细菌的存在对溶液电位的影响 ,给出了应用Fe2 +氧化速率标度的细菌生长速率方程。应用电化学基本原理分析了硫化矿浸出的反应特征 ,提出了只考虑细菌间接作用时硫化矿细菌浸出反应的混合电位模型。分析认为 ,细菌氧化Fe2 +至Fe3 +,使混合电位上升 ,这是细菌强化硫化矿浸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用原地破碎浸出采矿法回收柏坊铜矿残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仕教  古德生  丁德馨  张新华  刘永 《有色金属》2002,54(4):102-104,122
在铜矿石工艺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柏坊铜矿5401残矿的原地破碎浸出采铜方案,选择氧化矿与硫化矿的浸矿剂,泥质矿石浸出添加疏松物,采取负压浸出及矿块底部排泥措施,改善泥质铜矿石渗透性和可浸性。结果表明用原地破碎浸出采矿法回收5401残矿的矿体技术上可行。  相似文献   

17.
对取自某矿的铀矿石进行了细菌柱浸与酸法柱浸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柱浸比酸法柱浸耗酸率降低0.9%,铀浸出率提高9%,浸出周期缩短19 d,说明细菌浸出能够浸出常规酸法浸出浸不出来的铀。  相似文献   

18.
细菌浸出氧化-硫化混合铜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江西某铜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菌浸出试验。介绍了细菌浸矿机理;进行了酸耗试验和摇瓶浸出试验。结果表明,摇瓶酸浸浸出率为38.04%,摇瓶菌浸浸出率为42.61%。  相似文献   

19.
胡凯光 《铀矿开采》1999,23(1):17-21
通过收集,整理711矿细菌浸出资料及亲身实践,并与加拿大埃利奥特湖地区铀矿山细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撰写此文,以期对深入开展细菌浸出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浸矿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细菌纯培养及细菌浸出某高硫铜矿过程中,考察了不同萃取剂等有机物和杂质离子Fe2+对细菌活性的影响规律以及对铜浸出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剂对浸矿微生物的生长和氧化活性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随着细菌活性的变化,铜浸出率亦随之变化。因此,调节浸出液中有机物和铁离子浓度,保证细菌活性,可有效地提高浸出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