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9):1157-1159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味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给予3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34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检测指标,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型胸痹的临床症状、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价加味补阳还五汤的疗效,初步阐明其疗效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PCI术后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症状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郎淑敏  吴翟 《河北中医》2010,32(7):974-976
目的观察轻身降脂饮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轻身降脂饮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对照组予单纯辛伐他汀片治疗。2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轻身降脂饮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调脂汤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00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于PCI术后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调脂汤,水煎分服,2次/d。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脂汤可改善冠心病PCI术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等各项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患者的血脂的调节作用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与辛伐他汀分散片(20mg/片)的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四周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有明显降低TG、TC、LDL-C和升高HDL-C的作用,NO均有所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能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TG、TC、LDL-C和升高HDL-C,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并能升高患者血液中NO,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66.7%(30/45),研究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2.2%(37/45)高于对照组的57.8%(26/4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G、TC、LDL-C均显著降低,HDL-C升高,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压积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
不同中医证型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温学红  杨林  李青 《河北中医》2009,31(3):332-334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证型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比较,总结不同证型检验指标的规律,探讨不同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参考数据。方法对90例脑梗死患者,辨证分为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型,各30例,同时和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脑梗死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沉降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组(P〈0.01)。风痰瘀阻型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气虚血瘀型组、阴虚风动型组(P〈0.05)。气虚血瘀型组、阴虚风动型组的HDL-C低于风痰瘀阻型组(P〈0.05)。结论中风证型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密切相关,高黏、高凝的血液状态是脑梗死发病的病理基础之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可为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提供一个参考指标,而高TG、低HDL-C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通络明目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升清降浊通络明目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眼底病变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FPG、2 hPG均降低(P0.05),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FPG、2 hPG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FPG、2 hPG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眼底病变改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2%,P0.05);治疗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82%,明显高于对照组(57%,P0.05)。结论升清降浊通络明目方治疗DR能改善患者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眼底病变和视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治疗;治疗组56例予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ADL)变化,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HDL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AD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冠心香丹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PCI)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及对心脏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9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冠心香丹片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统计2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脏功能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下舒张早期血流峰值/舒张晚期血流峰值(E/A)]。结果治疗组症状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2/45)、86.7%(39/45),对照组分别为80.0%(36/45)、66.7%(30/45),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TG、TC、LDL-C、NT-proBNP水平及LVEDV、LVESV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HDL-C水平及LVEF、E/A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HDL-C水平及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间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香丹片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症状及心脏功能,且有调节血脂水平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通络法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气虚血瘀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冠心病介入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选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选用中医益气化瘀通络法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气虚血瘀证评分与治疗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再住院、心功能不全、脑卒中及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LDL-C、TG、TC水平与气虚血瘀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LDL-C水平、气虚血瘀证评分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气化瘀通络法可有效改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气虚血瘀症状,降低LDL-C水平,延缓血管粥样硬化进程,并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影响,评价其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施以糖尿病健康教育,适量运动、合理控制饮食、戒烟限酒、控制血糖、保持心情愉悦等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白藜芦醇,每日600 mg,连服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次日检测2组患者血糖、血脂4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TG、LDL-C、HDL-C、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均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上述各指标均较干预前无明显改善(P均0.05);2组患者干预后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白藜芦醇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显著改善血糖、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从而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7):8-10,后插3
目的研究血脂检测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75例为研究组,以健康体检者37例做为对照。分别对两组人群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探究血脂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C/HDL-C、LDH及HB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G、TC和LDL-C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发现,TC/HDL-C、LDH及HBDH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HDL-C可能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结论血脂检测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评估效果和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自制益气活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患者的血脂的调节作用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与辛伐他汀分散片(20 mg/片)组比较。结果:益气活血汤与辛伐他汀片(20 mg/片)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有明显降低TG、TC、LDL-C和升高HDL-C的作用,NO均有所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能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TG、TC、LDL-C和升高HDL-C,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并能升高患者血液中NO,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和血通络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积血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93例DR玻璃体积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5例予糖网汤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 -C及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P<0.01).结论 益气养阴和血通络中药能更好改善DR玻璃体积血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21,(5)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对高血压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疗程14 d。检测临床疗效、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血脂指标(TC、TG、HDL-C、LDL-C)、血清指标(Hcy、hs-CRP)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TC、TG、LDL-C、血清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HDL-C更高(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可安全有效地改善高血压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Hcy、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细胞因子影响。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脂血症(TG)总胆固醇(TC)水平治疗后两组均下降(P0.05);TC、LDL-C、TG水平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治疗后两组均下降(P0.05);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治疗后两组下降(P0.05);hs-CRP、TNF-α、IL-6水平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降低细胞因子相关,且安全性良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三七粉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98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组除口服上述药物外并予补阳还五汤合三七粉内服,两组均治疗35天。观察治疗后两组痊显率、总有效率、功能独立性评定总积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情况和全血黏度比、血浆黏度比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痊显率分别为42.86%、73.47%,总有效率分别为77.55%、91.84%,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功能独立性评定总积分高于对照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全血黏度比、血浆黏度比、TC、TG、HDL-C、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补阳还五汤合三七粉能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症状,减轻患者残障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对其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化痰祛瘀汤,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CCS分级、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绞痛CCS分级的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脂水平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仅TC、HDL-C、LDL-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流变学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祛痰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CCS分级,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还可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对于该类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脉养脑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养脑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的收缩期流速(Vs)、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均降低(P0.05),HDL-C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除血浆黏度外,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后MCA、VA的Vs及RI、PI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养脑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疗效确切,且能改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