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亚卓  冯洋  王丹  夏雪莹 《护理研究》2006,20(10):881-882
急诊病人的特点为病情危急,突发事件多,心理准备少,在就诊时常因负面情绪而影响救治效果。为此,对急诊病人的负面情绪进行分析,了解急诊病人就诊时常见负面情绪及其对急诊病人心理的影响,并探讨和寻找解决办法。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为我院2005年10月285例急诊病人,男160例,女125  相似文献   

2.
急诊护士的基本素质与预检分诊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诊预检是急诊病人来急诊科就诊的第一关,急诊室护士又是患者来院就诊所接触的第一个医护人员。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急诊室的“门户”。笔者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到急诊护士的言行举止和业务素质,与病人的情绪和预检分诊都息息相关。急诊护士不良的态度,首先影响病人的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诊病人的疾病分类与就诊时间,提高急诊护理管理成效。[方法]对8372例急诊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损伤和中毒、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是急诊科的前三位疾病,急诊病人男性多于女性,急诊病人全天就诊量与就诊时间类似“m”型分布,08:00~10:00为全天高峰,03:00~06:00就诊者最少。[结论]护理管理中应根据急诊病人的疾病谱以损伤、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为急诊科的护理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点,注意病人的就诊高峰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4.
2002年急诊病人动态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诊病人就诊特点及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我院2002年全年急诊就诊病人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统计。结果:急诊主要病种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各类创伤为主,危重病人抢救中以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为主,就诊高峰季节在七~八月。结论:根据急诊病人就诊特点及规律,做好急诊分类工作,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玲  李加宁  徐桂琴 《护理研究》2005,19(4):638-639
[目的]了解急诊病人就诊情况及急救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为急救部合理配置护士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自设问卷调查表,制定工作量登记统计表,调查我院急救部在2003年6月-7月期间人力资源配置情况。问卷调查病人、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统计护理工作量等,分析急诊病人就诊人次分布、护理工作负荷和科室护士长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情况。[结果]我院急诊工作特点以外科急症为主,占急诊总数55%;24h急诊病人就诊高峰为上午和小夜班时间,护理工作负荷大,人员安排相对较少,中午、下午班就诊人数少,人员安排相对较多。[结论]急救部合理安排人力资源进行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急诊病人疾病谱调查及护理管理的应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急诊病人的疾病分类与就诊时间 ,提高急诊护理管理成效。 [方法 ]对 83 72例急诊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损伤和中毒、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是急诊科的前三位疾病 ,急诊病人男性多于女性 ,急诊病人全天就诊量与就诊时间类似“m”型分布 ,0 8:0 0~ 10 :0 0为全天高峰 ,0 3 :0 0~ 0 6:0 0就诊者最少。 [结论 ]护理管理中应根据急诊病人的疾病谱以损伤、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为急诊科的护理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点 ,注意病人的就诊高峰时间 ,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7.
急诊病人就诊现状调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目的:了解急诊病人就诊特点与规律,探讨其对急诊护理专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合理使用与科学分配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确定北京急救中心2001年全年急诊就诊病人941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病例管理系统对2001年的全部急诊病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9411例急诊病人中,主要病种以心脑血管疾病及各类创伤为主要急诊人群,高发年龄为40~50、70~80岁年龄组,高峰就诊时间为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00。结论:急诊专业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应根据主要急诊人群、高发年龄段和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就诊病人的特点,合理的配备与管理。倡导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培训与继续教育的科学运作方式,提高急诊病人护理质量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作者就急诊病种与性别、年龄和时间的关系对2640例急诊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急诊病人以男性居多,占急诊病人的68.07%;男性居多病种有各种原因所致的外伤、酒精中毒、消化道出血、脑血管意外;女性居多病种有服药自杀、CO中毒.急诊就诊病人多集中在18~22时,占急诊病人就诊的27.84%急诊病人就诊年龄以16~44岁居多,占66.63%.并采取了合理排班,备足、备齐急救物品,预见性地进行专科训练等护理对策,提高急诊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9.
急诊观察病人焦虑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利群  刘敏  叶磊 《华西医学》2005,20(3):543-544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的情绪,是人对压力的反应。在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到焦虑的影响,可以说焦虑是人类共有的经验。为了解急诊病人的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本调查通过对180例急诊观察病人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病人焦虑程度及相关因素和主要表现,为更好的为病人提供实用的急诊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急性创伤患者的情绪体验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相对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2年5月我院接收的270例急性创伤患者,根据患者情绪体验的表现,对导致其出现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立足患者实际情绪情况做好相应护理工作。结果 49.7%的患者出现焦虑与恐惧情绪,23.6%的患者表现出抑郁和悲观情绪,19.4%患者出现偏执与抵触情绪和行为,10.3%患者疑心加重,出现自卑感;导致急性创伤患者负面情绪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除致伤原因、就医因素外,还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及性格、性别因素。在给予相应护理对策后,患者负面情绪减轻比较明显。结论面对急性创伤患者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摸清影响其情绪的因素。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对患者负面情绪的预防和减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广州市老城区外科急诊病人的特点。方法:对三年外科急诊病例的就诊时间、就诊原因、年龄、性别、诊断、处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城区外科急诊病人男性稍多于女性,男女性之比为1.29∶1。发病年龄以21~30岁组病人最多,8月为发病最高峰。就诊原因前3位均为外伤。青壮年是外科急诊病人主要部分,但妇女及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就诊比例逐年上升。结论:广州市老城区外科急诊的特点:1.大城市老城区的外科急诊业务范围广而分散;2.妇女及老人的比例上升逐渐成为外科急诊病人的重要部分;3.城市化发展是外科急诊病例上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将群体心理学的原理运用于处理急诊现场投诉,缓解急诊医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升级.方法 根据投诉人的情绪、表达方式、就诊群体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及事件对就诊秩序的影响程度方面制定事件事态分级标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有效投诉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早期干预的投诉事件处理满意度高.结论 及时满足投诉者的合理需求,早期干预投诉事件,防止个体负面心理转化为群体心理,通过群体转化个体,积极进行群体负面心理疏导能有效地缓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将群体心理学的原理运用于处理急诊现场投诉,缓解急诊医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升级.方法 根据投诉人的情绪、表达方式、就诊群体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及事件对就诊秩序的影响程度方面制定事件事态分级标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有效投诉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早期干预的投诉事件处理满意度高.结论 及时满足投诉者的合理需求,早期干预投诉事件,防止个体负面心理转化为群体心理,通过群体转化个体,积极进行群体负面心理疏导能有效地缓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4.
赵静  方海琴 《妇幼护理》2021,1(1):118-121
目的 观察基于微信的远程护理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我院就诊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9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的方 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微信 的远程护理管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患者的自我效能量,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及母婴并发症。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血糖指标和负面情绪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 预后,两组的血糖指标和负面情绪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血糖指标 和负面情绪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1)。干预前,两组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差 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并且观察组的提 升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新生儿出现窒息、胎儿窘迫和巨大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母亲发生早产、胎儿早破和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 于微信的远程护理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干预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缓 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5.
薛宁宁  杜岳  魏可云 《全科护理》2021,19(24):3425-3427
目的:探讨和研究急诊病人的就诊特点及规律,为更好地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法,确定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8年1月-2018年7月上半年急诊就诊的69 66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信息中心计算机系统,采用计算机病例管理系统对2018年1月-2018年7月急诊病人的就诊时间、就诊科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9 662例急诊病人中,就诊前三的科室为内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分别占31.51%、21.85%和13.84%;就诊高峰时间为08:00~12:00、16:00~20:00和19:00~22:00;就诊数量最高月份为1月份.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急诊科病人不同的就诊节律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加强急诊护士专业技能培训,让急诊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迅速、高效的诊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庭与社会支持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哈萨克族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类型因素对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患者的不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性别、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家庭及社会支持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术期患者焦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术期患者的焦虑程度与患糖尿病病程、家庭功能及社会支持相关( P <0.05);SSRS 显示社会的支持越高,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可能性也就越低。【结论】家庭与社会对患者的支持越高,哈萨克族慢性鼻窦炎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几率也就越低。  相似文献   

17.
随着卫生事业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治疗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本院急诊科负责急诊病人的诊治、护理、抢救工作,以往认为急诊病人流动量大,周转快,就诊停留时间短,病情急,难以做好心理护理,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我深感心理护理工作同其他护理工作一样重要,对患者的诊治、预后有不可低  相似文献   

18.
刘瑞 《护理研究》2008,22(12):3272-3272
急诊科为医院的窗口科室,是接诊和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具有多学科、无规律、节奏快等特点。急诊病人的就诊存在随机性和不稳定性,时有突发事件或大批量病人的到来,特别是中午、夜间时间,此时常规排班中的护理人员就会出现不足,影响急诊病人的救治。为应对突发事件所致的急诊科人力不足,避免忙乱现象,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合理调配人力,我科自2006年7月增加护理人员的储备,实行备班制,经过近1年的运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老年痴呆病人照护者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抑郁、绝望、悲伤等,负面情绪会对照护者身心健康构成威胁。本研究主要综述移情在缓解老年痴呆病人照护者负面情绪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急诊病人疼痛处理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是急诊病人最常见的主诉。由于疼痛是一种主观症状,所以只有通过与病人交谈才能确定疼痛的存在及严重程度,这对于从病人的角度理解疼痛是至关重要的。有研究显示,在急诊条件下对病人疼痛的治疗存在不足,故对急诊疼痛的前瞻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变量影响疼痛的治疗,其中来自病人可能影响急诊疼痛治疗的变量包括:生理学变量(疼痛的强度、部位及时间)、人口统计学变量(年龄、性别及种族)和心理学变量(情绪、害怕成瘾及拒绝接受药物治疗)。本研究确定了11个研究问题,以便从病人的角度充分了解急诊病人的疼痛,并试图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