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之一,是传统法律行为理论中最为基础的法律概念和制度构造。旨在通过对意思表示瑕疵的形态研究分析,对我国民法关于意思表示瑕疵的规范类型现状进行思考,并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及我国合同法关于意思表示瑕疵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确定应将其归为可撤销合同。  相似文献   

3.
论意思表示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民法理论中的意思表示,意思表示的要素分析,意思表示解释的瑕疵等都有所涉及,综合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以及我国台湾的民法理论,对我国的民法提出了不少建议。  相似文献   

4.
意思表示解释与法律行为解释和合同解释不同。意思表示解释有其特殊的法律构造,其解释对象是表示行为和效果意思而不仅仅是目的意思,意思表示解释的原则。依意思表示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我国民法通则对意思表示解释没有规定,在未来的民法典型总则中应当对此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大陆法系民法为尊重当事人的意思,促成法律行为之目的实现,而有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无效法律行为效力转换的适用事由包括意思表示瑕疵、内容违法、违背公序良俗、形式不合法等几种。就适用领域而言,无效法律行为效力转换可以适用于民法和商法的各个领域。考虑到立法现状,我国民法尤其是物权法应引入无效法律行为效力转换制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子合同中意思表示电子化的特征及其对传统合同法中一些相关制度的冲击,阐述了电子意思表示的形式效力法律解决途径、电子意思表达的到达时间、电子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7.
法律上的纯获利益制度是各国民法领域作为保护行为能力有瑕疵之人的重要制度,但是各国对其判断标准确的规定却是不一致的,我国法律未对该制度进行具体的规定,本文主要介绍关于完善纯获利益制度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1950年、1980年和2001年《婚姻法》均无关于婚约的规定,相关司法解释零散而不成体系。以社会调研为基础,考察婚约的涵义及历史流变,可知作为男女双方意思表示的现代婚约,性质上属于亲属法上的契约,兼具亲属法与债法的双重属性。婚约现象长存不衰,有着深刻的心理、文化和经济基础,我国现行立法对婚约习俗的规避与漠视有"矫枉过正"之嫌。婚约立法是填补法律漏洞、充分发挥法律社会导向功能之必需。我国应当对传统婚约习俗采取"形式保留、内容改良"的态度,构建一个理论上符合现代法律自由精神,实践中满足司法实务需要的婚约制度。  相似文献   

9.
何灿 《科技信息》2008,(10):207-208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制度。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按照当事人的自由意志而产生法律效力,是实现私法自治的工具。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和基本要素,在法律行为制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意思表示必然成为绝大多数法律关系的起点,尤其是私法关系中的合同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电子意思表示对于电子商务合同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但数据电文形式的电子意思表示与传统的口头或书面的意思表示形式不同,无法完全适应传统意思表示法律制度。因此在电子意思表示中,有必要对当事人行为能力进一步规制;以电子形式表现的要约与承诺,其具体应用规则也应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司法》只规定了股东的出资瑕疵责任,而没有直接规定股东的出资瑕疵担保责任,但是理论界都承认公司法领域的出资瑕疵担保责任。由于公司法独特的原则和制度安排,股东现物出资的瑕疵担保责任不能直接类推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在具体适用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形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2.
重大误解行为是行为人因对与行为相关的重要事实发生错误认识,而做出的与内心意思不一致的表示行为,该行为给行为人或相对人造成了较大损失。重大误解行为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当事人均享有撤销权,但是应对其撤销权和变更权予以限制。我国民法对于重大误解制度的规定,无论在定义上,还是在法律后果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应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债权人会议是债权人参与破产程序,维护其利益,具有独立意思表示能力的自治团体。完善的债权人会议制度对于保护债权人利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破产法》中债权人会议制度的相关规定的探讨,以消除现有债权人会议制度的弊端为视角,提出了完善债权人会议制度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以《拍卖法》为核心、由相关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共同构建的拍卖法律制度体系.但在实践中,《拍卖法》还存在许多不尽完善之处,其过于原则性的规定为拍卖实务工作带来了阻碍.文章拟从《拍卖法》的现有制度出发,试就瑕疵不担保条款的适用和优先购买权的实现两大难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如何完善我国的拍卖法律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同意搜查制度是无证搜查中的一种,域外许多国家的立法中均有同意搜查制度的规定,同意搜查制度节约司法成本,符合司法实践的需要,因此我国也应建立同意搜查制度。同意搜查的合法性基础来自于搜查相对人的真实同意。搜查相对人可以撤回同意的意思表示。同意搜查要有严格的程序以保障搜查相对人的权利不受非法搜查。  相似文献   

16.
无权处分合同,民法通则颁布以前的我国大陆,采用法国的意思主义模式,台湾采用物权形式主义模式,香港、澳门实行的是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对于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大陆实行效力待定原则;合同的效力取决于权利人是否追认及出卖人事后能否取得处分权;澳门实行无效原则,但可在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下使无效变为有效;台湾法律对此虽无明确规定,但理论和实务上都属于效力待定原则;香港法律从实际需要出发,实行权利瑕疵担保原则,由此可知,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存在三种原则:完全有效原则、无效原则和效力待定原则,大陆民事立法应取消效力待定制度,实行以无效为原则,以有效为例外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股东出资瑕疵是指股东履行出资义务不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存在缺陷,包括对出资义务的不履行及不适当履行.针对新<公司法>中有关股东出资瑕疵民事责任的规定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新<公司法>在股东出资瑕疵民事责任的规定方面存在的缺憾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缔约过失责任是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合同有效成立前,因二方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所应承担的责任,而不包括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况。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应当适用《民法通则》及《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而不应适用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在目前民事立法的现状下,虚假表示意思表示适用缔约过失责任规定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可撤销合同的行使方式结合合同法意思自治原则对《合同法》第54条关于合同撤销权须经法院确认方可形成的规定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分析、借鉴世界各国关于可撤销、可变更合同制度相关立法规定,提出完善我国《合同法》关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制度的立法意见。  相似文献   

20.
公司设立是一种重要的法律行为,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定条件和程序。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公司瑕疵设立时有发生,其法律后果如何,英美法系主采原则承认主义;大陆法系则普遍采取原则否定主义。而我国《公司法》规定的瑕疵设立行政撤销主义存在重大缺陷,因此需要借鉴域外的立法经验,试为我国的公司瑕疵设立确立完善的法律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