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方  梁静雅 《中医杂志》2012,53(6):485-487
目的 研究28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控制性超排卵(COH)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对280例患者进行信息采集,采用变量聚类分析研究IVF-ET中COH后的证型分布特点,探讨其证候分布规律及规范化证型.同时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当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患者COH后主要表现为肾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肝郁气滞兼血瘀3种证型.其中肾气阴两虚证最多,共113例占40.4%,其次为脾肾阳虚证,共77例占27.5%,肝郁气滞兼血瘀证共51例占18.2%,其他证型39例占13.9%.肾气阴两虚组患者注射HCG当日E2水平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VF-ET中COH后临床上所出现中医证型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肾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兼血瘀证,其他证型.肾气阴两虚证患者注射HCG当日的低E2水平提示本证型患者的获卵数目及获卵质量可能低于其他证型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对控制性超排卵(COH)小鼠子宫内膜同源盒基因A10(HOXA10)表达时相的影响,探讨电针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率的作用机制。方法共有150只雌性和80只雄性小鼠,取50只雌性鼠为自然周期组,剩余100只雌鼠制备COH模型并随机分为COH组(50只)和电针组(50只)。各组内再根据妊娠天数分为D2、D3、D4、D5和D6共5个小组,每小组10只。取D6小组小鼠子宫,观察妊娠率及平均着床位点数;取D2、D3、D4和D5小组子宫内膜,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HOXA10、整合素αv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COH组妊娠率较自然周期组低,子宫内膜HOXA10、整合素αvβ3和LIF表达峰值前移,D3小组高于D2、D4、D5小组(P<0.05,P<0.01)。经电针治疗后,HOXA10、整合素αvβ3和LIF表达峰值恢复至受孕第4天,较COH组推迟,临床妊娠率有增高趋势。结论电针调控COH小鼠子宫内膜HOXA10的表达时相,恢复正常种植窗期,是电针提高IVF-ET临床妊娠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诱发排卵的成功,为辅助生殖技术奠定了基础。控制性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是应用促性腺激素刺激卵巢产生超生理的大量的卵泡发育,从而获得多个卵子,克服自然周期单个卵泡实施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过程中多环节导致的失败,从而提高妊娠率。在决定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COH过程中,观察并探讨促性腺激素(Gn)联合使用生长激素(CH)对卵巢反应不良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0年11月在我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治疗的80例患者,将其分为2组:Gn联合应用GH的40例患者为研究组,只使用Gn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获卵数及成熟卵母细胞数、受精率、卵裂率、获胚胎数目、优质胚胎数以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获卵数及成熟卵母细胞数、获胚数、优胚数上均比对照组提高,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受精率、妊娠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反应不良患者在IVF-ET的COH中Gn联合应用GH可以提高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改善IVF—ET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IGF-1在电针改善控制性超排卵(COH)小鼠妊娠率中的作用。方法将昆明纯种性成熟雌性小鼠随机分成自然周期组、COH组和电针组,每组又分为供体鼠和受体鼠,每组20只。采用控制性超促排长方案制备动物模型,并行胚胎移植,于HCG注射日行电针治疗,观察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位点数,并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子宫内膜IGF-1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 COH组妊娠率、平均着床位点数和子宫内膜IGF-1蛋白及其mRNA表达显著低于自然周期组(P0.01);电针治疗后,表达增加,且妊娠率、平均着床位点数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IVF-ET治疗不孕症过程中,配合针刺可促进子宫内膜分泌IGF-1,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客观分析中医药分步论治IVF-ET失败患者再次IVF-ET降调日至胚胎移植日助孕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37例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长方案失败后的患者(肾虚肝郁血瘀型)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组72例;对照组65例),观察两组治疗后再次IVF-ET降调日至胚胎移植日助孕周期的获成熟卵子数、受精卵数、受精率、获新鲜胚胎数、HCG日及ET日子宫内膜厚度、周期取消率、起始周期移植率、取卵周期移植率等情况。结果(1)中医药分步论治可改善IVF-ET患者的HCG日内膜厚度、ET日内膜厚度;提高获受精卵数、受精率及获新鲜胚胎数。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优于疗前。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中医药分步论治可提高IVF-ET患者的起始、取卵周期移植率,降低周期取消率。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优于疗前;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两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分步论治可改善IVF-ET患者的HCG日内膜厚度、ET日内膜厚度;提高获受精卵数、受精率及获新鲜胚胎数;提高IVF-ET患者的起始、取卵周期移植率,降低周期取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健脾)预培其损序贯疗法对胚胎反复移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新鲜周期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既往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rt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或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失败3次及以上的患者,行新鲜取卵/移植周期共60例,分为治疗组(中药结合IVF/ICSI)与对照组(单纯IVF/ICSI),每组30例,比较两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时间、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得卵数、受精数、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妊娠率及种植率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单周期人均获得胚胎(7.5±4.9)个,优质胚胎(5.1±3.8)个,两者较对照组(5.1±3.2,3.2±1.8)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Gn用量、COH天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得卵数、受精数、妊娠率及种植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预培其损序贯疗法结合超排卵有利于胚胎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高,有望增加RIF患者的累计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补肾健脾法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卵巢低反应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法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巢低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卵巢低反应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在进入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流程之前,中药组给予3个月的补肾健脾中药治疗,对照组不予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窦卵泡计数(AFC),及予来曲唑微刺激方案后两组获卵数、优质胚胎数、妊娠率情况。结果①治疗后中药组bFSH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AFC增多(P0.01);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治疗后中药组获卵数增加且多于对照组(P0.01),中药组优质胚胎数也较治疗前增多(P0.01)。③治疗后中药组临床妊娠率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健脾法可改善IVF-ET中卵巢低反应,提高卵巢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IVF取卵后应用补肾活血方对于防治肾气虚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影响,并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并同时符合中医辨证为肾气虚型的患者84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在应用相同的控制性超排卵(COH)方案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补肾活血方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虚评分以及HCG日相关生化指标的情况,统计患者OHSS的发生率差异,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虚评分改善情况对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CG日卵泡液E2指标对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VEGF指标对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OHSS发生率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VF-ET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方防治OHSS效果明显,能够显著降低OHSS的发生率、提高妊娠成功率,同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整机体E2及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对前次行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失败患者第2周期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因前次IVF-ET失败而再次行IVF-ET治疗患者33例。以患者第1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促排卵数据为对照组,第2周期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数据为研究组,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2个周期的治疗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2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小卵泡数目(AFC)、基础促卵泡激素(F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用量、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hCG注射日雌二醇(E 2)水平、获卵数、MⅡ卵数、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研究组Gn使用时间更短,2PN受精率、优质胚胎数、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前次GnRH-a长方案IVF-ET治疗失败的患者,选用拮抗剂方案可显著提高优质胚胎数、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毓麟珠加味对卵巢低反应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卵巢低反应不孕患者运用毓麟珠加味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控制性超排卵(COH)治疗,比较COH治疗前后COH周期用Gn天数、支数、获卵数、受精数、优胚数、妊娠率、流产率。结果:42例患者在毓麟珠加味治疗3个周期后COH周期中用Gn天数、果纳芬和HMG支数较治疗前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受精数、优胚数高于治疗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2例患者妊娠10例,妊娠率为23.81%,流产3例,流产率为30%。结论:毓麟珠加味治疗卵巢低反应不孕,可调整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心理因素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相关性,为提高IVF-ET治疗成功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150例行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病例组)及150例因妇科疾病就诊的已婚患者(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t检验和2检验。结果病例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评分同正常生育妇女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在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关注试管婴儿治疗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降低试管婴儿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IVF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8例,治疗组行中药周期疗法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休息3月,均再行IVF-ET常规方案胚胎移植。观察前后2个周期HCG注射日子宫内膜血流、子宫动脉血流、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HCG注射日子宫内膜血流指数及子宫动脉血流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治疗组为39.3%,对照组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周期疗法能改善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血流,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针刺和中药周期疗法联合应用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不良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IVF-ET失败2次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自然等待3个月后继续常规IVF-ET治疗;实验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周期疗法治疗3个月后再行常规IVF-ET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率、胚胎种植率、A型子宫内膜比例和子宫内膜血流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A型子宫内膜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子宫内膜血流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中药周期疗法能显著改善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患者再次IVF-ET的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肾虚痰瘀型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纳入64例拟行IVF-ET治疗的肾虚痰瘀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在进入IVF-ET前采用电针针刺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经周期;对照组患者空白等待1个月经周期后进入IVF-ET治疗。在扳机日检测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参数及内膜形态分型,比较两组患者的获卵数、受精卵数、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评价两组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率及临床妊娠率。  结果:研究过程中,观察组2例患者脱落或剔除,对照组1例患者脱落,最终观察组30例、对照组31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扳机日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参数PI、S/D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获卵数、受精卵数、胚胎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质胚胎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观察组患者的HC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电针针刺治疗能够改善IVF-ET肾虚痰瘀型患者的子宫内膜血流,提高卵巢反应性,增加优质胚胎数,进而提高患者的HCG阳性率,改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中针刺治疗介入的最佳时间点。方法:120只雌性鼠和60只雄性鼠,选取20只雌性鼠设为自然周期组,剩余100只雌性鼠制备控制性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模型后,随机分为COH组、降调节日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起动日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组和胚胎种植日组,每组20只,每组又分为供体鼠和受体鼠,各10只。30只雄性鼠实验前1周输精管切断结扎,30只不结扎。降调节日组、Gn起动日组、HCG注射日组和胚胎种植日组分别于降调节日、Gn起动日、HCG注射日和胚胎种植日取"关元""中极""三阴交"行电针治疗,予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1mA,自然周期组和COH组小鼠不予干预。注射HCG当日各组供体鼠与未结扎雄性鼠合笼,获取受精卵,并标注受孕日期,培养箱中培养;各组受体鼠与雄性结扎鼠1∶1合笼,次晨检查阴栓,见阴栓者为假孕小鼠,逐一标记见栓日期。于胚胎培养第68h时,将供体鼠的胚胎移植至本组同日见阴栓的受体鼠内。观察各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位点数,RT-PCR检测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mRNA的表达。结果 :COH组妊娠率、平均着床位点数和子宫内膜IGF-1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自然周期组(均P0.01);电针治疗后,Gn起动日组、HCG注射日组和胚胎种植日组妊娠率较COH组显著提高(P0.05,P0.01),HCG注射日组平均着床位点数和IGF-1mRNA表达较COH组明显增加(均P0.01),且优于Gn起动日组和胚胎种植日组(均P0.01)。结论:在针刺配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症过程中,HCG注射日介入针刺治疗为其最佳治疗时间点,可增加子宫内膜IGF-1的分泌,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和平均着床位点数,改善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一步总结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IVF-ET患者110例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用本院自行设计的一般状况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婚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不孕年限等。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评估患者的婚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前,行IVF-ET患者的心理状况、婚姻质量情况要明显低于正常水平(P均<0.05);行IVF-ET患者的心理状况影响因素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业余活动、经济安排、夫妻间性格相容性、丈夫支持、住房面积,统计学分析处理可见明显差异(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分别为:-0.341、-0.202、-0.195、-0.193、0.174,P<0.05)。结论行IVF-ET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状况,其受不同因素影响,应该对该类患者予以心理干预及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二至天癸颗粒对高龄肾气阴两虚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融合素蛋白(Mfn2)及线粒体膜电位的调控作用。方法将86例行IVF-ET治疗的高龄肾气阴两虚证患者单盲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43例。2组均采用拮抗剂方案(GnRH-ant方案)降调节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中药治疗组于IVF-ET治疗前3个周期始,自月经第3天起给予二至天癸颗粒。取卵日收集卵泡液并提取颗粒细胞,分析各组患者妊娠结局,检测Mfn2 mRNA表达及蛋白的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安慰剂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2.1.%(16/38)、26.3%(10/38),中药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升高的趋势。与安慰剂组比较,中药治疗组Mfn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P<0.01),Mfn2蛋白表达量及△Ψm荧光强度比值升高(P<0.01)。结论二至天癸颗粒可提高高龄肾气阴两虚型IVF-ET患者卵泡液颗粒细胞中Mfn2及线粒体膜电位的表达,对高龄肾气阴两虚型IVF-ET患者临床妊娠率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卵巢低反应(POR)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周期获卵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科2018年6月至2021年9月运用辅助生殖技术(ART)[体外受精(IVF)或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并符合波塞冬分类标准3组、4组标准,且既往有≥1次的COH获卵数<4枚经历的肾阴虚证POR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别纳入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COH药物治疗方案;治疗组在进入COH周期前接受电针治疗,每周治疗3次,超过2个月电针治疗后月经来潮即进入COH周期,COH方案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电针治疗前与进入COH周期前中医证候积分、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及卵巢储备功能[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基础雌二醇(bE2)、基础黄体生成素(bLH)、FSH/LH值以及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窦卵泡数(AFC)]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促排卵结果及胚胎情况[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MⅡ卵)数、正常受精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和妊娠结局。结果:进入COH周期前,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电针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AS评分与电针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COH周期前,治疗组患者AFC、AMH、bE2指标均较电针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bFSH、bLH、FSH/LH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COH结束后,治疗组患者获卵数、MⅡ卵数、正常受精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5),且在获卵数及正常受精数方面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在内膜转化日厚度、移植胚胎数量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2组患者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等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获卵数和优质胚胎数判定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9%(P=0.022)。结论:接受ART的肾阴虚证POR患者在进入COH周期前进行电针干预2个月以上可提高COH结束时的获卵数,同时也能在进入COH周期前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缓解中医证候,为妊娠结局打下良好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20例拟行IVF-ET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0例术前接受过护理干预,对照组100例术前不予任何干预,分别于取卵前2 d、取卵日、胚胎植入后1周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2组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取卵前2 d、取卵日、胚胎植入后1周STAI评分均显著低于同周期对照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35岁、不孕年限>5年、既往治疗时间>5年是影响IVF-ET患者STA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接受护理干预则是IVF-ET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IVF-ET患者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焦虑心理状况,尤其在取卵当天尤为明显,且这种焦虑程度与患者年龄、不孕年龄、既往治疗时间有密切的关系。术前对IVF-ET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