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综述了无机元素改性和结构改性两种方法改性酚醛树脂以提高其耐烧蚀性能的研究进展。无机元素改性主要包括硼改性酚醛树脂和钼改性酚醛树脂,对无机元素改性酚醛树脂的耐烧蚀性能进行比较发现,钼改性酚醛树脂的耐烧蚀性能较好,并给出了不同的改性机理;结构改性包括芳基酚、苯并噁嗪、马来酰亚胺、氰基、炔基改性酚醛树脂,介绍了现已合成的不同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及其耐烧蚀性能:结构改性酚醛树脂的耐烧蚀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炔基改性存在固化温度太高的缺点,综合性能不是很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有机硅水解成功合成了改性酚醛树脂作为耐火材料的结合剂。采用IR和TG-DSC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结构表征和热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改性酚醛树脂含有Si—O—Si键和Si—OH键,硅的引入减少了酚羟基的相对含量,改善了酚醛树脂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孙鑫  王刚  凌芳 《上海化工》2022,(1):59-63
介绍了酚醛树脂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主要从纳米材料、环氧树脂等改性酚醛塑料,酚醛泡沫的合成与改性,新型酚醛树脂——苯并噁嗪的合成和改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此外,对酚醛树脂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估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非均相聚合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酚醛树脂的增韧和耐热改性方法,并用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方法对酚醛树脂改性进行了探讨,证明了具有特殊性能的酚醛树脂不但可以用本体法和乳液法合成,还可用悬浮法合成;悬浮法生产的粒状热塑性酚醛树脂可以取代进口树脂。本文还介绍了此类改性树脂的一些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5.
以苯酚、甲醛、聚乙烯醇缩甲乙醛为原料,合成了改性酚醛树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聚乙烯醇缩甲乙醛改性酚醛树脂的结构,并通过TGA分析了聚乙烯醇缩甲乙醛改性酚醛树脂的热性能。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缩甲乙醛改性的酚醛树脂初始热分解温度为271.8℃,796℃时失重76.43%,与聚乙烯醇缩丁醛改性的酚醛树脂相比,由于缩短了酚醛树脂的碳链,热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有机硅改性热塑性酚醛树脂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采用草酸作为催化剂,通过有机硅改性合成的热塑性酚醛树脂。讨论了催化剂草酸的含量、反应时间和有机硅的含量对改性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草酸含量为2.0,wt%,反应时间为2.5h,有机硅含量为3.0wt%时,合成改性酚醛树脂的固化时间、流动距离和挥发度等综合性能较好,合成的酚醛树脂可用作摩擦材料粘合剂。  相似文献   

7.
以苯酚、甲醛为原料,钼酸为改性催化剂,制备了高邻位钼酸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分析了催化剂种类、酚醛比、合成时间以及钼酸改性剂对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影响,并考察了高邻位钼酸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粘接性能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以氧化锌为催化剂,钼酸为改性催化剂,当酚醛比为1.7、合成时间为6h时,制备的高邻位酚醛树脂胶黏剂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葛铁军  胡晓岐  王东奇 《塑料》2020,49(2):69-72,84
采用原位改性法合成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并与粒径不同的碳化硅(SiC)混合物复配制备了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基耐磨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证明成功合成了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且树脂符合磨具磨料用液体树脂的基本要求。扫描电镜SEM图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酚醛树脂相比,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粘结Si C的能力更强,且偶联剂的加入能提高树脂与碳化硅之间的相容性。在腰果酚含量为15%时,固化剂含量为10%,偶联剂含量为2.5%时,改性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等力学性均能达到最优。通过分析耐磨测试结果发现,二硫化钼的添加能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提高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基耐磨复合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9.
耐烧蚀复合材料用改性酚醛树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本文从结构改性、共混改性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耐烧蚀复合材料用各种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分子结构、改性机理以及改性后酚醛树脂的性能和应用概况,并指出今后改性酚醛树脂仍是一种低成本耐烧蚀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在航天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酚醛树脂改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天然植物油和合成有机物2方面阐述改性酚醛树脂的新进展,重点讨论了桐油、聚苯醚、双噁唑啉及苯并噁嗪改性酚醛树脂的情况,简介了本实验室自制热塑性酚醛树脂(Novolak),并以苯噁嗪对Novolak进行的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何治武  李宁军  周佩  张振云 《当代化工》2011,(8):787-788,791
考察了作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交联剂酚醛树脂中添加剂对其交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添加有各种添加剂的酚醛树脂用量为2.0%时其交联效果最佳;合成酚醛树脂时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对HPAM和酚醛树脂的交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添加剂的作用联效果依次为间苯二酚>三聚氰胺>水杨酸>乙醛,所形成的胶液粘度在考察的时间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2.
镁碳砖用酚醛树脂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反应工艺条件对酚醛树脂改性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得到了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改性酚醛树脂的各项常规指标均优于普通酚醛树脂,其中残碳率可以达到50.75%,比普通酚醛树脂的残碳率(40.80%)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可以作为镁碳砖耐火材料结合剂.  相似文献   

13.
刘大晨  杜明慧  王衡 《化工进展》2022,41(Z1):382-388
以交联型特辛基酚醛树脂为原料进行改性,得到了一种交联型酚羟基间位溴化特辛基酚醛树脂,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碳谱(NMR)对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地在酚羟基的间位上取代上了溴。采用莫尔法滴定反应测定剩余溴含量,计算得到苯环上的溴化率为84.7%。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改性前后的酚醛树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溴化改性的酚醛树脂的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有所降低,分子量分布变窄。根据交联型特辛基酚醛树脂的交联机理,分别对交联型特辛基酚醛树脂、交联型链端溴化特辛基酚醛树脂树脂和交联型酚羟基间位溴化特辛基酚醛树脂交联橡胶的硫化历程和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酚羟基间位溴化特辛基酚醛树脂交联橡胶的硫化程度、硫化速度、力学性能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通过钛酸四丁酯与热塑性酚醛树脂(Novolac树脂)的酯交换反应合成了一类快速固化型杂化酚醛树脂,可加入六亚甲基四胺进行固化。通过红外、核磁、凝胶时间和粘度等测试研究了树脂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钛酸四丁酯用量增大,杂化酚醛树脂的分子质量明显增大,凝胶时间缩短,杂化酚醛树脂溶液的粘度增大,并基本呈线性关系。钛酸酯键有效改进了酚醛树脂的粘接性。固化速率的加快来源于改性树脂分子质量的增大和钛酸酯结构对于固化反应的催化作用;而杂化酚醛树脂粘接性的提高是由于酚醛树脂中的钛酸酯结构起到了偶联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钟亚兰 《广东化工》2009,36(10):225-227
综述了橡胶、合成树脂和天然植物油对酚醛树脂的增韧改性和有机硅、胺类、硼钼无机化合物、无机纳米粒子等耐热改性方面的主要研究,并简要介绍了酚醛树脂合成工艺的改性进展。选择耐热性工程树脂如聚砜、聚苯醚、双马来酰亚胺与酚醛树脂通过原位共混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或采用纳米复合技术制备改性酚醛树脂,可获得高耐热和强韧性的酚醛树脂复合材料,使其在高新技术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环保型酚醛树脂合成工艺链及其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多聚甲醛替代37%的甲醛水溶液,可以合成用于覆膜砂生产的热塑性酚醛树脂。以上述热塑性酚醛树脂生产中排放的全部废水、多聚甲醛、苯酚为原料可以合成多种用途的热固性酚醛树脂。这一联产工艺,彻底解决了酚醛树脂生产企业的废水排放问题。同时,热塑性酚醛树脂的成本仅增加1.24%,而热固性酚醛树脂可减少10.2%以上的支出,因此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有机硅改性酚醛环氧树脂耐高温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0,他引:1  
采用甲基苯基硅树脂对酚醛环氧树脂进行改性,硼酚醛树脂与自制固化促进剂作为固化剂,辅以纳米蒙脱土、绢云母粉作为填料,制备出一种能在300℃条件下长期使用的耐高温胶粘剂。在不同的配方及固化工艺条件下測定了有机硅改性酚醛环氧树脂体系的剪切强度,分析了甲基苯基硅树脂/酚醛环氧树脂比例关系、硼酚醛树脂与自制固化促进剂比例关系、固化剂用量、固化工艺条件、纳米蒙脱土的加入量对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分别研究了预分散酚醛树脂HY-2045(预)、HY-2055(预)和SP-1055(预)对CIIR胶料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及100℃×72h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并与原树脂HY-2045(原)、HY-2055(原)和SP-1055(原)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原酚醛树脂相比,预分散酚醛树脂在CIIR橡胶中的分散性、硫化胶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均获得提高。加入SP-1055(预)可明显缩短CIIR胶料的t90;加入HY-2045(预)可使胶料的t10和t90延长,交联密度、硬度、1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均最小,拉断伸长率最大;加入HY-2055(预)可使胶料的t90延长,其他性能与加入SP-1055(预)的胶料相差不大。加入HY-2055(预)的硫化胶100℃×72h热空气老化后性能变化最小。  相似文献   

19.
The solution impregnation route is commonly exploited to prepare polymer-based composites. However, the adsorption of polymer components is complicated, which is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reinforcement, solvent and polymer. In this study, the adsorption of phenolic resin onto silica substrate from different solvents was investigated by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DRIFT) spectroscopy, 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Isotherms for phenolic resin adsorption from solvents onto silica substrate have been examined as a function of phenolic resin content in different solvents. The viscosity and surface tension were measured for the solution systems before and after adsorption.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 was considered to be operative in the resin–solvent–silica system. The adsorption of phenolic resin is dependent on its relative affinity for the solvent on one hand and for the silica surface on the other. 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henolic resin forms hydrogen bonds with the solvent, which competes with the hydrogen-bonding adsorption mechanism for phenolic resin occurring on silica surface. This hydrogen bonding in solution along with the 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solvent onto silica surface suppresses the adsorption of phenolic resin and such suppression is unfavorable in a solution impregn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