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目的了解超长住院日出院患者情况,为降低平均住院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某口腔医院2009-2013年住院日超过30天的234例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长患者占同期出院人数的1%,住院日占3.9%。超长患者在年龄、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与全部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排名前两位的疾病是:恶性肿瘤和颅颌面畸形,共160例,占68.4%。院内感染率19.2%,非计划再次手术率15.0%。结论定期通报和重点监测住院日超过30天患者的情况,关注年龄和疾病谱,降低术前平均住院日,控制院内感染与术后并发症等会降低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早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8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早期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护理满意度、出院前的SAS及SD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为(10.6±3.8)天、对照组为(23.1±5.9)天,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87%、对照组为8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病情稳定时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机体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精神疾病住院日合理性进行评估,了解不合理住院日现状。[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应用住院日合理性评价方案,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400名精神疾病患者的24,920个住院日的合理性进行评判,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采用住院日延迟评判工具对不合理住院日产生原因进行解释。[结果]400名患者平均住院日为62.3天,均存在不合理住院日;平均不合理住院日13.66天,发生率为21.92%。其中58.53%因患方与社会因素所致,41.47%为院方所致。患者及家属要求延迟出院为引起不合理住院日的主要原因,入院病情对不合理住院日影响最大。剔除不合理住院日,平均住院日可降低至48.65天。[结论]精神疾病不合理住院日发生率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可通过严格入院病情筛查,增加不同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机制降低不合理住院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与医院床位使用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2011年各月份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床位使用率,利用SPSS17.0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与床位使用率的相关性。结果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与床位使用率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性(r=0.916,p=0.000)。结论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有效降低床位使用率,缓解医院床位紧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四川省某三甲综合医院2016年度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措施,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四川省某三甲医院2016年度119 296例出院患者病案首页资料,将出院患者住院日的第99位百分位数(P99 = 40 d)定义为超长住院日,对1 293例超长住院日患者的性别、年龄、出院科室、疾病分类、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长住院日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6年度全院出院患者119 296例,超长住院日(≥40 d)患者1 293例,占1.09%。全年全院住院日几何均数为7.52 d,其中超长住院日几何均数为42.24 d。超长住院日患者中,男性776例(60.02%)、女性517例(39.98%);60岁以上老年人占50.27%。前5位科室依次为:肿瘤科(22.35%)、神经内科(16.78%)、肾内科(13.69%)、骨科(9.51%)、呼吸内科(9.20%),主要疾病谱为:肿瘤(24.36%)、神经系统疾病(14.69%)、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2.84%)、呼吸系统疾病(9.67%)和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因素(8.89%)等病种。超长住院日患者中40~49 d住院日患者占比最高(46.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住院期间转科、手术、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医保(相较于自费)、出院转归为好转(相较于痊愈)和某些病种(肿瘤、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因素疾病相较于其他疾病)是超长住院日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住院期间转科、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超长住院日的可控因素,医疗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完善流程,积极缩短全院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食管癌超长住院日患者分布特征,为缩短平均住院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基于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3—2016年食管癌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对住院时间超过30 d患者的性别、年龄、付费方式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 197人次食管癌出院患者中,超长住院日患者为2 267人次(10.2%)。超长住院日患者男性1 598例(70.49%),女性669例(30.51%);61~70岁组患者所占比重最大为966例(42.61%),其次为51~60岁年龄组657例(28.98%);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47.81 d)高于非手术患者(41.72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429,P<0.05);超长住院日患者各类住院费用构成中,费用占比前5位的依次为西药费(50.62%)、放射费(20.51%)、治疗费(6.98%)、化验费(6.37%)、材料费(5.93%)。结论 建议重点加强科室老年患者、手术患者住院日管控,科学有效地控制住院时间,强化合理用药指导,从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超长住院日患者的情况,为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出院患者住院日的第99百分位数及以上定义为超长住院日,对2012年至2015年间174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长住院日患者占同期出院人数的1.76%,占总住院日的12.8%,超长住院日患者在年龄、医疗付款方式、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与全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科室分布前五位是放疗科、骨科、神经内科、化疗科、心内科,累计占比为61.54%,疾病排名前五的为影响健康状态与保健机构接触因素、循环系统、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累计占比77.06%。结论超长住院日患者对平均住院日影响巨大,对超长住院日患者采取有效的管理机制对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超长住院日患者的情况,为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出院患者住院日的第99百分位数及以上定义为超长住院日,对2012年至2015年间174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长住院日患者占同期出院人数的1.76%,占总住院日的12.8%,超长住院日患者在年龄、医疗付款方式、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与全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科室分布前五位是放疗科、骨科、神经内科、化疗科、心内科,累计占比为61.54%,疾病排名前五的为影响健康状态与保健机构接触因素、循环系统、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累计占比77.06%。结论超长住院日患者对平均住院日影响巨大,对超长住院日患者采取有效的管理机制对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河南省某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部门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提供依据。方法将出院患者住院日的第99百分位数及以上定义为超长住院日,对2014-2016年199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长住院患者与其他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医疗付款方式、疾病构成、科室分布、手术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完善住院诊治流程,尽可能减少住院过程中低效或无效等待时间;提高医疗质量,积极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严格控制术后感染及并发症,从而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5,(10):122-123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的可行性及其对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3年12月腹股沟斜疝日间手术患者135例为研究组,选择上一年同期非日间手术的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13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日的差异,并对入组出院病例随访3天至12个月,了解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日p<0.001、平均住院总费用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阴囊轻度水肿6例,无伤口感染和尿潴漏等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病例2例;研究组未发现并发症发生和复发病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对照组复发率亦高于研究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结论腹股沟斜疝日间手术模式能有效宿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医疗费用,手术安全、可行,可作为常规住院手术外的治疗模式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