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三七产业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七是我国传统名贵大宗药材、具有活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效,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主要药物。三七产业近几年产业发展迅速,不但成为研究热点,而且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均取得了长促进步。本文结合云南省三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三七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为三七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产权产业金融大数据平台,采用数据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三七产业相关的全球专利申请、产业创新领域、专利资产分布、专利引证网络以及企业分布、人才团队、竞合态势等专利数据分析,发现我国三七产业呈现下列趋势:产业技术热点上看,三七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临床治疗领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产业领域看,三七产业逐渐从传统的中医药领域逐渐扩展到食品、化妆、饮料、茶等日用消费品领域;从专利质量看,我国三七相关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低于全球水平,专利价值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国三七相关专利的申请质量正逐步提升。通过透视分析我国三七产业的技术、资本和人才等现状问题,总结展望我国三七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认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三七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保护为三七产业健康发展持续的保驾护航。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促进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立足现实需求,完善三七标准体系;持续强化科技支撑;扩大多方合作,建设高水平的三七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引导长期资本持续稳定投入,助力三七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3.
云南三七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七作为中国名贵中药材,是云南省重要的生物资源。目前对于三七产业发展的问题,政府给予了重点关注与扶持。本文概述了三七产业发展情况,总结了三七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三七产业发展建议,为实现三七产业快速发展,成就三七千亿产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三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七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我国近年发展十分迅速的中药大品种之一,在我国中药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该文总结了我国近年来三七产业发展现状、取得的主要经验,找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七产业发展的目标及对策措施,为我国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三七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发展中应采取的措施与参类健康产业差距,展示了三七产业发展潜力与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三七皂苷提取物发明专利申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七皂苷提取物技术的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状况、申请人类型、主要申请人分布及技术发展脉络等内容。专利申请量的趋势反映相关技术的发展,专利申请主要集中于原料产地、技术较活跃地区和市场需求大的区域,申请人类型分布呈现出"产、研共创""高产业转化"态势。技术发展脉络显示,三七皂苷提取物技术经历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型再到精准型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7.
三七无公害栽培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其栽培历史悠久,但在栽培过程中存在的农残高、病虫害重、连作障碍严重等问题阻碍了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无公害栽培是保障三七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概述了三七无公害栽培的主要环节,包括:基于药用植物全球产地适宜性分析建立三七选地标准,通过合理轮作和土壤消毒建立三七综合土壤改良措施,建立新品种选育、水光肥一体化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规范栽培体系。此外,开展三七野生抚育模式、分子标记辅助三七新品种选育、建立综合的病虫害防治平台,可以有效的完善三七无公害栽培体系,进而促进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三七是我国名贵中药材。云南省文山州是三七的主产地和原产地,也是文山州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文山三七产业生产总值达18.15亿元,三七产量达916.62万公斤。为了进一步推动三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三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宣传文山三七,弘扬三七文化,文山州人民政府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文山国际三七节”之际,  相似文献   

9.
三七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害的发生严重制约了三七的经济产量,成为阻碍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三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综述了主要病害的病原、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阐述了三七病害防治应基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建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害防治体系,加强抗病新品种的选育,进而促进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依托科技创新发展三七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七不仅是传统重要的中药材,且可再生,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特色生物资源.本文通过对三七研究开发状况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依托科技创新发展三七产业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三七原产地的再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证三七原产地。方法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并比较《三七原产地考证》所引文献。结果认为三七原产于广西,常用名为田七。结论三七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在广西恢复、发展三七生产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三七GAP基地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按照国家GAP认证要求 ,研究和制订三七规范化栽培标准操作规程及建立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为三七GAP认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用公司 +科研单位 +基地 +农户的运行模式进行基地建设。结果 完成了三七国家标准的制订及GAP相关基础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等。结论 文山三七GAP基地达到了国家GAP认证要求 ,并首批通过了国家GAP认证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三七栽培加工技术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集三七样品,对不同产地、小生境、农业措施、田间管理、病虫害和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比较,以期为比较和优化三七栽培及产地加工提供参考。方法: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结果:通过调查不同地区17个三七样地,发现栽培用种苗的种质均为购于云南文山的自繁自种种质,样地地理范围在北纬22°-25°、东经102°~106°之间,在760~2114m海拔高度的地方都有栽培;三七病害普遍存在,主要有黑斑病、根腐病和疫病;前作是玉米、花生或豆类的三七长势较好,前作是水田的三七长势较差,并且病害情况较严重。三年生三七天棚的透光度可达到30%以上;某些三七田间化肥用量较大,农药使用情况复杂。结论:三七栽培已突破了传统的栽培区域,连作障碍及土壤污染严重制约了三七道地药材的可持续生产,技术传承和规范化程度低限制了三七栽培的现代化及规模化,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60Co-γ辐照灭菌对三七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3个不同60Co-γ辐照剂量(4 k Gy、6 k Gy、8 k Gy)对三七药材进行灭菌处理,通过检测辐照前后三七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含量,辐照前后三七指纹图谱比较、薄层鉴别等,考察不同剂量60Co-γ辐照灭菌对三七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60Co-γ辐照灭菌对三七药材外观、含量、指纹图谱、薄层鉴别影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表明三七药材灭菌方式可选择60Co-γ辐照进行灭菌。  相似文献   

15.
采用HPLC-PDA法建立三七酚类成分特征图谱,筛选9个特征峰并通过相对保留时间表征其质量关联性,同时测定对羟基苯甲酸、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含量,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对照表征酚酸类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七中总酚含量,从而对三七酚类成分含量及其相对比值进行质量表征,然后对三七中各酚类成分含量进行关联分析,从而发现各成分含量的关联性、质量分布规律性,同时将不同批次的药材与经过药效验证的参比药材进行关联度分析,结合关联度分析,筛选出质量优佳三七药材;运用本方法可全面精确的控制和评价三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系统生物学方法计算机模拟分析丹参与三七配伍协同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CMGeneDIT数据库系统,文本挖掘丹参、三七各自所能影响的基因或蛋白质数据;从多个分子相互作用数据库以及文献中查询与这些基因或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的信息,构建丹参、三七及其配伍后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以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应用Merge程序比较3个网络的异同;采用IPCA软件分析网络中的高连接区,BiNGO计算机工具进行基因本位论的聚类分析。结果:21个蛋白质与三七和41个与丹参相关,其中9个相同,去除冗余有53个基因应与两药配伍后药理机制相关;构建的3个网络均由数百上千个蛋白质参与组成;丹参、三七相关网络相同蛋白质构成的子网络明显多于直接用重叠基因相互作用信息建立的网络(651:572),模拟配伍后网络与三七、丹参相关网络比较,出现了一个由480新蛋白质相互作用构成的子网络;在丹参、三七相关网络相同蛋白质构成的子网络中,存在4高连接区,基因本位论注释均主要与凋亡、增殖的细胞进程有关,模拟配伍后出现的新子网络功能主要与小G蛋白信号转导通路有关。结论:本研究方法可以更全面模拟药物作用机制,且能模拟分析系统的涌现性;丹参和三七配伍可能主要在凋亡、增殖等以及小G蛋白信号转导通路上发挥协同作用而有效治疗冠心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三七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三七低剂量组、三七中剂量组、三七高剂量组、贝那普利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均采用5/6肾脏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d),三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三七种植地不同轮作年限对三七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换土的方法将三七种植地不同轮作年限土壤移到棚内种植三七。结果三七种植轮作年限越短,三七出苗率及三七植株生长活力降低,根腐病发生严重,产量和质量下降;随轮作年限的延长,三七出苗率随之上升,生长活力逐渐恢复,根腐病发生减轻,产量和质量呈上升趋势。结论不同轮作年限土壤对三七产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影响,以轮作5年以上的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三七产业存在的技术瓶颈,本文聚焦三七新品种选育、连作障碍克服、标准体系建立等方面,采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从产区选择、田间管理、收获储藏等过程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解决三七种植中精准选址、品种选育、土壤改良、施肥管理、病害防控等关键问题,实现三七栽培的精准化及最优化,建立了三七 持续种植复合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三七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土壤复合改良技术、三七栽培技术及质量追溯技术。获得首个三七抗病新品种,为其持续种植提供可行性前提。建立三七连作土壤复合改良技术并应用于大 田,连作土壤的修复及改良为三七持续种植提供保障。发布了首个无公害三七质量标准,为其高品质树立规 范。完成了品质溯源体系,保障了三七的质量可控。该复合技术体系为其它中药材精细栽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