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在急性心梗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实验30例急性心梗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为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接收,基于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利多卡因,15例)和观察组(胺碘酮,15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93.33%和0.00%,观察组分别是60.00%和26.67%,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优,差异显著(P=0.031、0.032).结论 急性心梗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期间,胺碘酮治疗效果比利多卡因效果更为明显,除减轻患者临床病症外,安全性高,值得采纳、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危及患者生命的急症之一,该急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若患者发病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2]。近年来临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以利多卡因为主,高长昀等[3]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虽能获得满意疗效,但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胺碘酮(可达龙注射液)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电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3.
詹浴暾 《山东医药》2009,49(40):100-101
2006年1月-2008年9月,我们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房颤动患者31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我院住院的ACS患者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44-78(60.9±7.5)岁。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持久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导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常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心功能不全加重等,甚至会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1].早期识别、对症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明确指出,对于AMI伴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物为静脉注射胺碘酮[2].本文对老年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静脉滴注胺碘酮与口服给药的方案,并与同期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定 《内科》2007,2(2):227-228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此病患者52例,予口服胺碘酮,观察服药前、服药后2周、8周心功能、心律、心率、QTc、QTd等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73.3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0例被终止,QTd由(66.5±11.16)ms减至(42.68±10.04)ms(P<0.01)。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86.67%,QTd由(66.5±11.16)ms减至(30.82±6.14)ms(P<0.01)。结论胺碘酮是治疗此病有效的药物之一,而且副反应轻,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8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唐庆  马晓芬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798-3799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超过70%的患者会并发心律失常,而室性心律失常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并发频率最高[1].心律失常会影响患者心脏的正常功能,并且可能短时间内扩大心肌梗死范围,是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短期内出现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发生后必须尽快及时消除[2].在治疗心肌梗死后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中,利多卡因曾一度成为首选药物.但近几年,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更为有效.本文主要观察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经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4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用药4周后总有效率77.6%,心功能改善明显,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为(32.56&#177;7.18)%,治疗后为(39.86&#177;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率治疗前为(96.34&#177;26.21)/min,治疗后减至(62.18土6.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T离散度(QTd)由(65.28&#177;9.41)ms减至(29.41&#177;6.7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疗效,并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级别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内科住院治疗的病人5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胺碘酮组和对照组.结果 ①心功能越差,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②胺碘酮组对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5,P=0.006);两组病人心功能参数各指标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与对照组对心力衰竭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47,P=0.132).结论 胺碘酮对CHF并VA病人疗效好且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疗效,并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级别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治疗的病人5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胺碘酮组和对照组。结果①心功能越差,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②胺碘酮组对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55,P=0.006);两组病人心功能参数各指标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与对照组对心力衰竭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47,P=0.132)。结论胺碘酮对CHF并VA病人疗效好且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47例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3年. 结果6例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病人,首剂3~5 mg/kg胺碘酮10 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1.5 mg/min缓慢滴注,室速均被有效终止.以200m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能有效的控制室性早搏(92.7%).6例静脉注射胺碘酮病人中窦性心动过缓5例、PR间期延长1例;在41例长期口服维持量的病人中甲状腺功能低下者1例、窦性心动过缓18例、QT间期延长22例,但无肺损害发生. 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维吾尔族器质性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临床极为常见的危重病症,一旦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VT),常使病情急转直下,预后不良,病死率明显增加。因此,在纠正心力衰竭的同时,能否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很重要。我院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32例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93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合并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胺碘酮及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无效者改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转复成功率为82.61%,维持率88.67%.总有效率77.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1.11%、60.00%、54.50%).且部分无效病例使用胺碘酮有效。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硐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5例心功能Ⅱ~Ⅲ级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心力衰竭及改善心律失常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服胺碘酮600mg/d,共7d,继之400mg/d,共7d,然后200mg/d维持,观察终点为心功能改善情况、室性心律失常恶化、心脏猝死,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均记录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X线胸片、肝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8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治疗组为2.9%,对照组为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硐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6 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均接受冠心病正规治疗 ,其中 35例同时口服胺碘酮片 (胺碘酮组 ) ,34例口服普罗帕酮片 (普罗帕酮组 ) ,疗程 4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均行 2 4h动态心电图及 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 2 4h室性早搏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 (胺碘酮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分别为 2 70 5± 14 77个vs 6 834± 45 2 8个 ,7.4 2± 3.30次vs 1.2 9± 0 .93次 ;普罗帕酮组则分别为 6 712± 3385个vs 396 2± 1983个 ,8.0 5± 3.37次vs4 .2 2± 2 .5 9次 ,P均 <0 .0 1)。胺碘酮组的疗效高于普罗帕酮组 (P <0 .0 1)。两组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 :胺碘酮对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了解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易致因素及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38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次静脉注入胺碘酮3~5mg/kg,随后以1.0~1.5mg/min维持24h,可同时口服胺碘酮600~1200mg/d,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9.5%,4例无效,未见严重致心律失常作用,心功能不全无加重。结论室壁瘤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是顽固性室速的主要原因,大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相似文献   

17.
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脏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心律失常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胺碘酮是一种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本文对我院急诊和住院应用胺碘酮抢救心肺复苏过程中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老年患者常因伴有心功能不全等多种合并症状使得一些常用药物在某些情况下不能使用,且老年人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风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远远高于青壮年〔1〕。目前常用于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案多为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国外文献报道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效果非常好,且不良反应很小,对于治疗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并分析CHF心功能级别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将128例心内科住院治疗的CHF并发心律失常病人分为胺碘酮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一般抗心力衰竭治疗,胺碘酮组在一般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予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1)心功能越差,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2)胺碘酮组对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胺碘酮组与对照组对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CHF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20.
司海芹 《山东医药》2003,43(28):26-26
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机率很高 ,而且常为恶性心律失常 ,容易导致室颤 ,为心肌梗死的主要死亡原因。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 ,我院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 5 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112例 ,男6 9例 ,女 4 3例 ;年龄 36~ 72岁 ,平均 (5 8.7± 1.6 )岁。其中梗死位于侧壁 2 1例 ,前壁 34例 ,下壁 2 5例 ,两壁及以上 32例(包括右室 +下壁、前壁 +下壁、下壁 +右室 +后壁 )。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改变均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且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L own氏分级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