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自一九八五年七月至一九九0年九月对118例住院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应用辅酶Q_(10)治疗(下称治疗组),疗效满意,并与非辅酶Q_(10)治疗组(下称对照组)作回顾性对比.现将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两组病例均发生在七、八、九三个月,治疗组118例中,男性68例,女性50例,年龄均在6个月至22岁之间,平均年龄5.5岁.其中12岁以内110例,13至22岁8例.初期患者98例、极期患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乙型脑炎继发真菌感染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寒静  樊章润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6):1950-1950
1992年7月至2005年9月我院收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780例,继发真菌感染42例.为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两病并存原因的认识,现将这42例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西药合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6例疗效观察吴祖金1990~1993年,我院用安宫牛黄丸治疗16例流行性乙型脑炎,与随机治疗10例作对比,现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治疗组16例中,男7例,女9例,年龄1~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5~8天者5例,3...  相似文献   

4.
应用国产基因工程α 1b干扰素 10 0万U治疗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 46例 ,与对照组相比 ,在止惊、意识恢复及缩短病程及后遗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系住院患者 ,按王季午主编的《实用传染病学》分型诊断 ,脑脊液 (CSF)常规及生化标准符合急性病毒性脑炎改变 ,CSF及血清乙脑特异性抗体IgM (ELASA法 )均为阳性。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 (随机数表 ) ,单数为治疗组 (对干扰素过敏者不列入 ) ,双数为对照组。两组各 46例 ,所有病例年龄均选择 3~ 14岁 ,平均年龄 7.6岁。两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冬眠疗法"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的住院情况、降温效果、护理后的语言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抽搐症状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降温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语言与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可缩短患儿体温恢复时间、抽搐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其语言、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规律和分布以及临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7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3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诊治经过.结果:26例痊愈或好转出院,1例死亡,7例自动出院.结论:广州地区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季节为5~9月,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是主要高发人群,普及规范疫苗接种,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是降低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清丰县2009—201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方法将2009年2月12日至2019年12月15日清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纳入的20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时间分布、人群分布、虫媒传播及疫苗接种情况。结果20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意识障碍、抽搐、呕吐、头痛;主要好发于7~9月(69.50%),其次为4~6月(13.00%);好发于学生、农民/工人人群;最常见的虫媒传播为三带喙库蚊(77.50%);大部分人群未接种疫苗或接种不详(63.00%)。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常发生在夏季,且传播力度较大,对此需控制媒介传播,完善预防接种,加强健康教育,从而控制疫情发展。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较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们采用白细胞α—干扰素治疗乙脑8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选用我院1988~1992年5年间收治的住院患者,均发生在乙脑的流行季节,有明显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常规及生化符合乙脑改变,部分病例乙脑—IgM抗体阳性。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83例,其中男48例,女35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13岁;对照组74例,其中男38例,女36例,最小1岁,最大15岁。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分型,主要症状及脑脊液检查结果均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由于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具有较高致残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通过改进治疗方法,本病病死率有较明显下降,我院在1984年至1993年10年间收治临床确诊之乙脑患者300例,本文就治疗问题谈几点体会。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及分型按王季午主编《传染病学》标准确定,均为住院病例。  相似文献   

10.
大剂量东莨菪碱抢救重症乙脑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鸣 《临床荟萃》1990,5(9):401-402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由于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我院自1980年至1989年间收住乙脑患者260例,其中重症患者(包括重型、极重型)99例,占38.08%。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随机选择52例,同时应用大剂量东莨菪碱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治疗组52例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20岁,平均6.1岁。对照组47例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最小6个月,年龄最大22岁,平均6.4岁。两组病例均在每年7月至9月间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五华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特点。方法 对五华县2 0 0 3年 5 - 6月份出现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从 8个月至 11岁 ,流行从 5月 27日开始至 6月 30日止 ,乙脑病例分布于 22个镇 ,没有家庭聚集现象。患者 95.5 %无疫苗接种史。症状均有发热 ,抽搐、昏迷。体征颈强直占 86.4% ,克氏征阳性 63.6%、布氏征阳性 68.2 %。血象白细胞总数平均 16.8× 109/L ,中性粒细胞平均 8.5× 109/L。患者早期血清检测乙脑IgM抗体阳性率 46.2 %。经综合治疗后死亡 2例 ,病死率 4.5 %。结论 乙型脑炎流行具严格的季节性和年龄特征 ,呈高度散发。患者居住卫生条件差、传媒蚊虫多、山区防疫工作有漏洞、免疫接种率低 ,是引起流行主要因素。迟报的原因为临床医生的误诊。因此应重视对流行病学资料的分析 ,提高诊断水平和监测能力 ,以便尽早对传染病早期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自体血光量子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燕华  袁洪华 《现代护理》1999,5(12):82-82,F003
自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自体血光量子疗法对住院的病毒脑炎患者进行照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将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住院患儿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62例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5~13岁,平均8.5岁;流行性乙型脑炎28例,腮腺炎病毒感染者25例,其他病毒感染者9例;病程1~7天,平均3天。对照组62例中:男33例,女29例;年龄4~13岁,平均8.6岁;流行性乙型脑炎27例,腮腺炎病毒感染者26例,其他病毒感染者9例;病程1~6天,平均2.9天。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  相似文献   

13.
陈万山  万荣军 《临床荟萃》2003,18(8):452-453
本研究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对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 )患者采用东莨菪碱与亚冬眠联合治疗 ,并与地塞米松对照进行比较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选自我院 1996~ 2 0 0 0年住院病例 ,均有较完整的资料 ,按就诊先后次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6例 ,其中男性 2 6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1岁 4例 ,2~ 10岁 3 8例 ,>10岁 4例。临床分型 :轻型 3例 ,中型 13例 ,重型2 2例 ,极重型 8例。入院前发病时间 2~ 6天 ,平均 4.3 1天。对照组 43例 ,其中男性 2 2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1岁 2例 ,2…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儿童发病率较高。目前采用一般支持治疗方法外 ,尚无特殊治疗。我们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儿科与感染科1999~ 2 0 0 2年住院治疗的 5 2例患儿。其中男性 2 7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2 5~ 8 2岁 (4 31± 1.2 1) :流行性乙型脑炎 2 2例 ,其它类型病毒性脑炎 30例 :全部病例均由脑脊液检查 (部分病例经CT或MRI检查 )排除化脑、结脑等其它疾病 ;在应用脱水剂、维持内环境平衡、应用激素等对症治疗患…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40型杨宗鹏,洪花粉,郭忠1982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4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40例患者中男78例,占55.7%;女62例,占44.3%。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1989年8月收治一名极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在气管切开后,发生蛔虫引起的阻塞性呼吸困难,现将病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姚某某,女,4岁半。1989年8月2日22:00入院,入院后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因呼吸困难于8  相似文献   

17.
1990年~1997年,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者124例,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根据文献〔1〕诊断及分型标准确诊的乙脑患者2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测基本符合急性病毒性脑炎改变,脑脊...  相似文献   

18.
小儿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上起病急,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和脑膜刺激征与病理反射阳性为特征,重症可发生呼吸衰竭,是本症死亡的重要原因。1996年7月至1998年10月,我院收治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20例,经及时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2...  相似文献   

19.
纳洛酮辅助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21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8):598-598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为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及病死率,我院于2000年6月~2004年10月用纳洛酮辅助治疗乙脑2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均符合乙脑诊断及分型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7岁11例,7~14岁10例;轻型3例,普通型16例,重型2例;入院时平均病程(4·36±1·58)天。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7岁9例,7~14岁11例;轻型3例,普通型15例,重型2例;入院平均病程(4·18±1·50)天。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  相似文献   

20.
邵周平  肖述荣 《疾病监测》2007,22(10):688-689
目的 分析开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特点.方法 对开县2006年6~8月份出现的流行性乙型脑炎66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从6月龄至18岁,流行从6月17日至8月30日,乙脑病例分布于30个乡镇,没有家庭聚集现象.患者62.12%无疫苗接种史.症状均有发热,抽搐、昏迷.体征颈强直占84.85%,克氏征阳性62.12%、布氏征阳性69.70%.血象白细胞总数平均17.0109/L,中性粒细胞平均8.4109/L.患者早期血清检测乙脑lgM抗体阳性率75%.经综合治疗后死亡5例,病死率7.58%.结论 此次乙型脑炎流行具严格的季节性和年龄特征,呈高度散发.患者居住卫生条件差、传媒蚊子多、山区防疫工作有漏洞、免疫接种率低,是引起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