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北京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热计量改造工程进行了抽样调研,通过对调研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供暖季室内温度分布状况、实测每平米耗热量、室外平均温度下的每平米耗热量、典型楼栋耗热量、低能耗楼栋耗热量及高能耗楼栋耗热量分布状况,并与我国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比较,为今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热计量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鄢喜向  杨忠实 《区域供热》2009,(6):20-22,27
既有居住建筑热计量改造十分复杂,通过对试点期间工作的总结,摸索出适合于长春市既有居住建筑热计量改造的方法,指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既有居住建筑热计量改造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今冬起,乌鲁木齐市供暖将实行热计量收费。为推进乌鲁木齐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市人民政府已争取到奖励资金,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行奖励:2009年采暖季前完成改造的,奖励66元/m^2;2010年采暖季前完成改造的,奖励55元/m^2;2011年采暖季前完成改造的,奖励44元/m^2。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燃气应用效率,减少能源损失,更好地配合北京市供暖燃气资源调控计划,现选择北京市一常见居住建筑,利用DeST热负荷模拟软件进行供暖季能耗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在北京市现行标准下的居住建筑供暖季热负荷随室外气象条件、建筑面积与建筑层数变化的规律,得出了一般居住建筑供暖季能耗合理范围,以期为建立居住建筑供暖季耗能量合理化评价方法与优化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今冬供暖季,北京市将继续大力推进热计量改革,预计实施热计量收费的供暖面积将再增四千余万m2. 据市供热办主任郭维圻介绍,今年新竣工投入使用的建筑将全部按照热计量收费,热计量收费方式仍将"就低不就高",不增加居民负担.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北京市老旧小区居住建筑热计量改造工程进行分析,通过调研其中49栋楼宇,收集其在2012—2013供暖季的热计量表数据,研究楼宇的室内温度与楼宇实际能耗水平。分析计算表明,老旧小区居住建筑热计量改造中楼宇室内平均温度基本处于舒适状态;由于所调研楼宇均做节能改造,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接近,可初步判断产生楼宇之间单位面积耗热量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用户末端的调节与控制方式不同,即用户末端调节将会对耗热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严寒地区既有居住建筑采暖能耗过大的问题,在建筑围护结构满足节能要求的基础上实施热计量改造,以克拉玛依市某供热区域改造工程为例,通过采暖期能耗数据分析得出,既有节能居住建筑实行热计量改造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唐山市一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为例,分析了北方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效果.通过采集改造前后两个供暖季建筑的供热量,与住户室内逐时温度,进行对比分析.利用能耗模拟软件DeST-h对建筑改造前后的能耗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外围护结构进行保温改造对于既有居住建筑具有直接的节能效果,并能提高住户室内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降低建筑能耗已成为低碳经济时代亟待解决的大事。以既有居住建筑供暖节能减排为目标,以试点城市天津的28家供热站的供热数据为样本,计算既有居住建筑供暖的碳排放量,分析既有建筑供暖的节能潜力,给出依照三步节能标准改造的能效交易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据北京市政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市供热发展规划方案正式出台,明年1月1日起竣工的公共建筑,在下一采暖季一律实行按热计量收费。2010年1月1日起竣工的居住建筑,须按热计量收费方式销售,在商品房销售和买卖合同等文件中要载明建筑耗能量、节能措施等信息。该负责人表示,根据新规划,北京将加快既有建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通断时间面积法热分摊技术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在石家庄、衡水、邢台、唐山等城市的既有建筑热计量改造中采用了该技术.通过对2010-2011年供暖季实际运行数据的整理与计算,给出了各热用户单位面积供暖耗热量以及各城市单位面积平均耗热量,然后根据历史运行数据以及入户调查结果对数据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通断时间面积法的热分摊技术能正确表征用户的用热需求大小,可以实现合理、公平的热计量目的.  相似文献   

12.
住宅供暖分户控制室内热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官燕玲  习红军 《暖通空调》2005,35(10):127-129
以西安地区某分户热计量散热器供暖的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对3层相邻房间在五种工况下的室内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室内供暖状况和热环境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冬季供暖区域的采暖分户热计量政策已经推行较长时间,但由于多种原因,至今推行难度较大,其中最大的困难是既有老建筑原有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改造。本文针对不同的老旧供暖系统,分析了应该采取的热计量改造方案,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既有居住建筑垂直单管顺流式系统的3种热计量改造方式(垂直双管系统、垂直单管跨越系统、分户独立循环系统)。以某6层既有居住建筑为例,计算各种改造方式的材料费用,进行了技术经济性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为给我国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提供经验借鉴,对德国、波兰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改造、供热计量控制系统改造与热计量收费政策改革进行介绍与对比分析,得出:我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需要各级政府的强力支持,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组织实施主体,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改造、供热计量控制系统改造和供热计量收费改革必须三位一体,形成组合式的因时而异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热计量前后的小时耗热量变化规律和供暖用气的供需平衡,对比了热计量前、住宅建筑热计量后、公共建筑热计量后、住宅建筑用户占60%和公共建筑用户占40%的综合区域热计量后所需的储气容积.热计量实施后,需要更大的储气容积来平衡集中供暖小时用气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7.
吕访桐  简毅文  郭长勇 《暖通空调》2007,37(9):136-139,126
以北京地区某居住建筑为例,对供暖季非供暖楼梯间的逐时温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建筑楼层、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围护结构几何尺寸、楼梯间朝向、供暖房间温度及供暖方式对非供暖楼梯间与供暖邻室传热温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青岛市既有居住建筑的采暖能耗现状,本文统计分析了青岛市256座换热站于2015-2016采暖季的采暖能耗,此外本文还选取了青岛市8座典型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社区进行了分析,并通过EPSCT软件对末端典型建筑建立了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2015-2016采暖季既有居住建筑的平均采暖能耗为0.366 GJ/m~2,而典型既有非节能居住社区二次输配管网的热损失率为9.7%。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严寒地区典型城市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为对象,对2015—2016年、2016—2017年供暖季(节能改造前、后)换热站、二次输配管网及建筑本体三处节点进行供暖能耗实测。通过对比节能改造前、后各节点处的耗热量及相对应的标准,研究供热系统各个环节的实际与理论节能潜力,采用度日数及综合传热系数等方法对节能改造前、后的能耗加以修正;通过监测节能改造前、后建筑本体的室内温度,分析过量供热等因素对节能潜力的影响。基于对典型地区的节能效果分析,提出严寒地区典型城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济南市将全面启动既有建筑的供热计量改造。12月4日,济南市下发了《关于下达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的通知》,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完成240万平方米老建筑的节能和热计量改造。240万平方米建筑两年完成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