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植物学的探究式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尤其系统分类部分,很多知识单靠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实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常较差.笔者采用"实践→讨论、总结→实践→讲述"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并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加强了植物分类检索表的教学和野外实习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实践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性质以及当前理论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以"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依托,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三环一体,双边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生生自由讨论、师生互动教学等活动,把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学习环节融为一体,师生全程交流互动。通过比较法研究了混合式学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初步教学实践表明,相比传统教学,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是值得深度研究和推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8,(2)
目的对"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以不断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将翻转课堂应用于临床麻醉学的教学实践中,总结该教学模式的应用经验,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通过教学实践认为翻转课堂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教学经验是需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提供多样性的教学资源、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制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结论翻转课堂的良好实施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存在课时少、内容繁杂、知识点琐碎、逻辑性较差等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设计了适合医学微生物学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该模式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增加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孙蕾  梁艳  王维生 《微生物学通报》2019,46(5):1226-1234
环境微生物学是高校本科环境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针对该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为平台,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和问题导向(Problemorientation)引入到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构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由线上和线下教学内容制订、线上和线下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及反馈3部分组成。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赋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化体验,增强理论课程教学的互动性。初步教学实践表明,SPOC和Problem orientation的有机结合行之有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该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具备环境微生物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环保领域创新型人才,也可为其它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采用"三明治"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结果 "三明治"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法系统地传授了专业理论知识。结论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采用"三明治"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可取得优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依据笔者深入美国班尼迪克大学课堂学习为基础,结合与微生物学专业教师的交流及合作,并针对学科定位、生源及课程特点,从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以启发及兴趣教学法为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课外科研活动相互协调。该研究为我国微生物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8,(2)
目的探索智能移动终端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2017年在我科实习的100名大四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实一体化"传教式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智能移动终端交互式"教学模式教学,分别对两组学生理论和操作的考核成绩、出勤率、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实验组8次课程总出勤率(38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369/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协作能力、增进师生之间交流、提高知识的认知度六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学生们给予"肯定"评价明显高于"一般"和"否定"。结论利用"智能移动终端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充分利用学习、生活中的碎片时间,从根本上提高临床教学的效率,且该教学模式深得学生信任,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BL、SP、SBME"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八年制脊柱外科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差异,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为今后八年制学生教学改革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学习的2009级和2010级八年制学生共60人,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30人。A组运用"PBL、SP、SBME"相结合的教学模式,B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和考核综合评估教学效果。结果:A组主动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SP、SBME"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比能增强八年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更适合八年制脊柱外科的教学,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学实验"是高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以该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基本技能掌握不牢等问题为出发点,拟把夯实基础、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的分阶段教学策略应用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具体措施:学生课前预习微课操作视频、课内实践操作和课外参加各类创新实践相结合,通过该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改革方案实施后,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教学方式的改进能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达到切实巩固和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技能、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雨课堂"智慧教学模式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级共2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应用"雨课堂"结合传统多媒体讲授的混合式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多媒体教学,两组由同一教师授课。采用统一试卷考核并比较两组期末考核成绩,设计问卷调查对学生使用"雨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期末考核成绩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在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需求满足、学习效率及成绩提高等方面对"雨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认可程度均高于80.7%以上。结论"雨课堂"作为现代智慧教学模式,在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应用是对组织学与胚胎学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创新,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20,(2)
肿瘤放射治疗学是一门多学科、多专业且临床专业性非常强的医学学科。该学科基础理论较为抽象、学科发展较快而又存在学时不足、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急需重视教学方法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目前,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系统授课的传统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该方法主要缺陷是教学上缺乏学生积极性及参与性,学生主观能动性低。而从国外学习的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临床科研潜力。但由于目前国内缺乏PBL教材与相应评定体系,PBL教学法完全代替LBL教学法在国内实践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针对当下国情,结合PBL教学法的优势,克服传统教学法的不足,探索将PBL与LBL相结合的双轨教学模式引入临床肿瘤放射治疗学的实践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积极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应用技术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一门集理论、实践和应用于一体的专业基础课。针对现有课程在授课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调研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的基础上筛选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系统化重构序化教学内容,并在"学校—企业—行业—产业"共建的数字化资源支撑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开展四元二维评价。实践教学表明,我们所开发的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PBL+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潍坊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15班和11班为实验对象,临床15班为实验班,临床11班为对照班,每班均为50人,实验班采取"PBL+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对照班采取全程传统讲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通过专业考试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理论考试成绩显示:实验班学生考试总成绩、主观题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班,而实验班学生考试客观题成绩低于对照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病例分析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等方面受益较大,与对照班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记忆方面两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采用"PBL+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对组织胚胎学实习教学进行改进,开展"反转实习课"教学模式研究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对2015级临床及基础医学专业五个班级共140位学生进行教学改革,其中临床5班和基础2班采取"反转实习课"教学模式,另三个班级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应用学生主讲、教师补充、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组织胚胎学实习教学;应用考试成绩统计对比及问卷调查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反转实习课"组的理论及实习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总成绩高分比例大于传统教学组。问卷调查显示,93%参加"反转实习课"的同学表示喜爱这种教学模式,68%未参加"反转实习课"的同学表示接受并希望组胚实习课实行该改革。结论"反转实习课"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学型大学微生物学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笔者深入美国班尼迪克大学课堂学习为基础,结合与微生物学专业教师的交流及合作,并针对学科定位、生源及课程特点,从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以启发及兴趣教学法为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课外科研活动相互协调。该研究为我国微生物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该课程对实践和应用技能均比较高,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中,基本上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全隔离开来,学生的学习情趣不高,教学效果欠佳。病例教学法主张以案例为基础,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下文主要分析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病例教学法的应用,旨在为医学微生物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应用"层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念,并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三个方面的改革,体现该教学模式的层次递进和系统全面的特点。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可有效增强该课程的实践功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还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学校、生源及课程特点,探讨研究型教学模式对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学改革过程中,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课外科研活动的协调,加强过程管理。教学实践表明,研究型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提高了科研能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神经病学是涉及多个基础学科的临床专门学科,其内容复杂抽象,令学生望而生畏。PBL是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和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学习效率。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是影响PBL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才能使PBL的优势真正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