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首次深入接触政治经济学的结果.对照此后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该文本正处于一个重要转折前夕,探讨其理论地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理论转向.马克思同政治经济学的这一接触也是哲学同政治经济学的接触,在文本中他以哲学的方式"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的矛盾,赋予了哲学对其对立面的绝对统治,使哲学获得空前的理论"胜利",而这一"胜利"恰恰是哲学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理解科学的哲学原则,是马克思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实践生存论是马克思理解科学的哲学本体论,是马克思科学哲学的基本哲学原则.它界定和衍生出了马克思理解科学的其他三个哲学原则,即"人的历史性""资本及其生产方式"和"现实的人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理解科学的哲学原则凸显和表征了马克思科学哲学思想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3.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的种族、时代、环境"三元素"说既是理念,又是艺术要表现的内容,其中种族是"内部动力",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是"后天动量",三种力量共同促进了精神文化的发展.对该理论的理解不能过于简单狭隘,要作为整体性的话语单位来阐释.而科学实证与形而上学的矛盾冲突,展现了丹纳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命题,它是马克思处于青年黑格尔主义时期提出的命题,直接来源于黑格尔的思想.这个命题不仅表现了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而且表现了一种旧的哲学观,认为哲学是最高智慧、最高科学、最高真理,哲学可以代替其他科学来解决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观上实现了根本的变革,认为哲学是世界观理论,只解决对世界一般本质的认识问题,不解决对其他事物的认识问题.作为世界观的哲学只是实证科学的一个部门,并不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而是与其他科学并存并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康德和黑格尔各自代表着辩证法研究中两种有着重大区别的出发点.康德把理论理性层面的辩证法称为"幻象逻辑"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提示了辩证法超越理论哲学视野并走向实践哲学的理路.黑格尔没有认真对待、理解与吸收上述康德哲学中深具启发性的思想内涵,以一种纯粹思辨的、理论哲学的眼光,使辩证法重新回到了康德试图避免和禁止的思辨理性的立场上.马克思辩证法是实践理性层面上的、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辩证法.以往我们强调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学理渊源,更多地在"理论理性"的层面上阐释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使马克思哲学辩证法所独具的实践理性意蕴被深深掩蔽起来.今天重新思考康德对辩证法作为"幻象逻辑"的批判,并从他所提示的实践哲学的出发点来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宋明理学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成为官方哲学,统治时间达七百多年,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冲击,为了恢复儒家作为合法地位,朱熹作为集大成者,建立以理为基础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对由程颐提出"理一分殊"思想,朱熹进行了系统论述,并使之成为程朱理学的一个核心观点.它的思想包含着动静观、格物致知论、心性理欲论三个方面,在此之中,朱熹哲学实际上成为封建皇权的精神象征,并包含很多唯心主义成分.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了苏联传统教科书体系的研究视域,重新建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以人和实践为主题的新马克思主义.从表层看,关于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问题的探讨,但从实质看,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问题的研究.通过对"人道主义与异化"和"实残唯物主义"这两个问题的梳理,展示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发展路向,它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必须在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寻找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中创建当代中国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试图从经济学和哲学的视角,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深入解读"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揭示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的独特内容和实质,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以物为本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扬弃和超越,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保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完全契合,而且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切实保证"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感性活动"作为马克思开启全新哲学境城的理论基点,也是其经济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点,它不是马克思的独创,而是与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思想有着深刻渊源.费尔巴哈以"感性对象性原则"为依据,对黑格尔思辨哲学进行批判,发现人是社会存在物,但费尔巴哈并没有真正理解黑格尔哲学的精神实质,这为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提供了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哲学学会八届二次理事会暨"哲学创新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6至28日在安庆市召开.与会专家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与"三化"研究、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方式转变、中西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等4个分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幼儿与哲学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幼儿天生是一个主动探究者,是主动寻求智慧的积极冒险家,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好奇和尝试的冲动,幼儿的心智常能以极其朴素和敏锐的观察力,提出许多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幼儿思维中体现了很多哲学思维的特征,常常不自觉地就运用了哲学思维方法.当然,这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哲学"素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意见,争取幼儿的信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并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推动作用进行阐述,以期通过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理念来重新理解和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回到事物本身"的著名口号,试图超越物质与意识的界限,主张哲学研究应该以"现象"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现象学中的"现象'是呈现在我们意识中的一切东西,是按照特定方式可以把握到的、包容着主观与客观双重性质的"中性意识".本文试图以胡塞尔"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为线索,分析现象学的本质直观理论.  相似文献   

14.
秉承儒家传统文化精神的陶铸,苏轼自小养成了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君子人格,对损人利己的小人深恶痛绝.但善于独立思考的苏轼在波谲云诡的宦海浮沉中也体悟到:小人是永远不可能消除的,若不妥善对待小人,自己也绝无安宁之日.因此,为了国家社会的安泰稳定,除了应以渐变的方式把那些罪大恶极的小人铲除外,其他那些有一善可取的小人则应予以教化、引导,争取使之走上正途.苏轼这些真知灼见的哲学依据主要来自<周易>的阴阳哲学.  相似文献   

15.
国际私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内在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都有其法哲学依据,而法哲学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文中通过对国际私法的三次重大理论的出现的研究,分析各个时代背景下的法哲学对国家私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健全之哲学精神、优美的诗歌艺术"是互彻交融的,诗人的功能在于做人生之哲学大梦.方东美赞同怀特海的"哲学与诗境相接"的观点,并以自己的人生实践着这种理念.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无数哲人都在追问人的本质,试图回答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同时不断反思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通过中西哲学相关内容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人是自然之人、社会之人,同时又是超越现实的理想之人.中国哲学在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思想架构下,常常从伦理学角度去阐释、解读人,有关人性善恶的争论千百年来绵延不绝,一部中国哲学史便是颇具人本特色的关注人事和社会的人学史.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哲学基础知识>的内容为例,探析如何在哲学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哲学课堂教学的"五性":即历史性、文学性、通俗性、幽默性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19.
庄子生命哲学的核心是"忘世"思想,这在其对人类生命存在进行现世性与彼岸性的双重思辨中得以构建.庄子企望超越生命存在的现世性局限,获得自我的精神解脱、超越,实现生命存在的彼岸性追求.因此,庄子的生命哲学并非"出世"、"厌世"或"游世"等看法,而是体现出浓厚诗化意味的"忘世"思想.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觉"的命题,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最早提出的.教师的"文化自觉"是指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自主发展"意识.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自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道德自觉、理论自觉、专业自觉、实践自觉和思维自觉.这"五个自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行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